◎ 文/刘瑞义
为提高水产养殖名优品种的覆盖率,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福建省福安市开展了尖头塘鳢池塘养殖试验。结果显示,经过360d左右的养殖,尖头塘鳢平均规格达69.60g/尾,存活率70.60%,亩产量71.26kg,亩利润2229.6元。现将相关技术总结成文,为尖头塘鳢养殖者提供参考。
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la)俗称黑笋壳、竹壳、黑淋哥等,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塘鳢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粤、桂、闽、台等地的淡水和河口地区,是一种名贵的淡水小型经济鱼类。尖头塘鳢肉质细嫩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丰富,易于保活运输,深受消费者青睐,价格持续上涨,市场前景广阔。由于捕捞过度、生态环境变化等原因,尖头塘鳢自然资源日益衰退,而迄今鲜见其增养殖方面的报道。
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笔者与福安市康厝南洋绍光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展尖头塘鳢池塘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结果。
试验池塘位于福安市康厝乡,面积4.5亩。池塘呈长方形,东西走向,交通便利,底质为泥质,保水性能好。水源水量充沛,水质优良。
对池塘进行加固,夯实池底,池壁铺设塑料薄膜,确保牢固不渗漏,有效蓄水深度达到1.5m以上。池底放置瓷管、瓦片、灰色塑料管作为隐蔽物,供尖头塘鳢隐蔽栖息。
池塘进水5cm,用生石灰85kg/亩清塘消毒5d,接着用孔径0.25mm的筛绢网过滤进水,冲塘3次,使药性消失。投放鱼苗前6d,注入新水80cm,施用经发酵的鸡粪20kg/亩以肥水,培养天然生物饵料。
2022年5月7日~13日,在池塘上风处,放养尖头塘鳢苗种1450尾/亩。苗种体表无伤,健壮活跃,规格7.9g/尾~20.1g/尾,平均规格11.80g/尾,来自当地及周边天然水域,当天捕捉,经认真挑选。苗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洗鱼体5min~10min,杀灭鱼体表有害生物。
尖头塘鳢的饵料开始为鱼虾浆,然后逐渐在鱼虾浆中添加配合饲料,再转为配合饲料及冰鲜杂鱼。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8%,每日投喂2次,具体根据天气、水质、鱼体的活动摄食等情况随时调整。所使用的配合饲料营养成分为水分≤10.0%、粗蛋白≥45.0%、粗脂肪≥4.0%、粗纤维≤3.0%、赖氨酸≥2.3%、粗灰分≤17.0%、总磷≥1.0%。
养殖初期,池塘每天添加水5cm~10cm,直至水位达到1.5m左右。春冬季3d~5d排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0%~25%。夏秋季高温期间,24h保持微流水,加大换水量。整个试验过程池塘水温12.3℃~30.7℃,pH值7.1~8.3,透明度30cm~45cm,溶氧≥5mg/L。
池塘平时每30d泼洒1次生石灰,每次用量12kg/亩,高温及病害易发期池塘每30d施用生石灰2次,每次用量12kg/亩,在饵料中添加大蒜素、免疫多糖等,增强鱼体的抗病力。
每日早晚各巡塘1次,检查塘堤、闸门等是否安全牢固,查看鱼体活动摄食以及水色变化情况,定时进行水质测定。及时清除草渣和池中腐败杂物,保持环境卫生。水蛇、水老鼠、鸟类等敌害生物常伤害养殖初期个体较小的鱼苗,采取驱赶或杀灭的方法清除。
经过360d左右的养殖,池塘中尖头塘鳢达到上市规格,于2023年5月8日~15日起捕销售。鱼体规格53.5g/尾~103.3g/尾,平均规格69.60g/尾,存活率70.60%,总产量320.65kg,亩均产量71.26kg(见表1)。
表1 放养与收获
尖头塘鳢净增重243.65kg,使用杂鱼虾893.4kg(杂鱼约占95%)、配合饲料486.0kg,其中杂鱼虾按3.5kg~4.5kg折算1kg配合饲料,整个试验过程所使用的饲料全部换算成配合饲料为684.5kg~741.3kg,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为2.81~3.04。
尖头塘鳢苗种、饲料、池塘租金等全部支出24917.7元,其中苗种、杂鱼虾、配合饲料价格分别为1.0元/尾、2.4元/kg、16.2元/kg。尖头塘鳢成鱼价格为109.0元/kg,产值34950.9元,扣除成本后实现利润10033.2元、亩利润2229.6元,产出投入比为1.40(见表2)。成本中杂鱼虾费2144.2元、配合饲料费7873.2元,故平均每增重1kg鱼的饲料成本为41.1元。
表2 成本与效益(元)
尖头塘鳢底栖穴居习性明显,多在夜间活动和觅食,在自然水域中,喜欢栖息于江河的草丛、砂石缝隙、洞穴中,主要食物为水中的各种小鱼、小虾蟹、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新鲜的动物肉碎屑等。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喜欢栖息于池内隐蔽物及底泥中,通过驯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及冰鲜杂鱼。其生活习性相似于已推广养殖的尖塘鳢、沙塘鳢、中华乌塘鳢。因此,建议在养殖生产上,最好能使用瓦片、瓷管、塑料管等设置足够的鱼巢供尖头塘鳢穴居,并掌握好早、晚的投喂量,其分别占日投喂量的30%~40%、60%~70%。
起捕收获时,尖头塘鳢规格差异较大,这与放养天然苗种大小不一致密切相关,最好能做到按苗种的大小分池放养。依靠采捕天然苗种无法满足尖头塘鳢规模化养殖的需求,解决苗种问题对尖头塘鳢养殖开发至关重要,尖头塘鳢人工繁育方面的研究亟待开展。
试验中发现,前期采用培养肥水以及鱼虾浆、配合饲料进行驯化投喂,这些饵料对尖头塘鳢诱食性不强,尖头塘鳢摄饵不积极。若能使用活体饵料进行驯喂,养殖前期将获得更好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此外,研发适口性好、饲料系数低的专用饲料,是今后产业化发展中需要展开的课题。
本试验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以及尖头塘鳢每增重1kg的饲料成本较高,饲料转化利用率不理想。该结果除与尖头塘鳢属伏击式猎食肉食性鱼类、肠道粗短且盘曲简单、所摄取食物往往未完全消化吸收便排泄体外等特点有关,还与养殖方式及饲养管理紧密相关。在今后的尖头塘鳢养殖生产中,若能借鉴沙塘鳢、中华乌塘鳢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实行尖头塘鳢与其它鱼、虾、蟹等品种合理搭配混养,将能提高饵料、池塘空间等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养殖环境自净能力,从而使养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