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美
(广东省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4)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疾病,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眩晕、感音神经性聋、耳鸣,并可伴有耳内闷胀感[1]。既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梅尼埃病发病率为(10~157)/10万,患病率为(16~513)/10万[2],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增长趋势明显。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明确,但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求一种改善急性期临床症状及延缓病情进展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学依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将其归于“眩晕症”范畴。已有较多研究证实,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且疗效显著,其中雷火灸在颅面五官疾病的症状改善方面尤为突出。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雷火灸配合针刺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梅尼埃病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37.55±11.34)岁,平均病程(3.27±0.54)年。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0.11±8.03)岁,平均病程(3.41±0.3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符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3]和《赫尔辛基宣言》[4]的伦理要求。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制定[2]。发作性旋转性眩晕至少两次以上,每次发作持续20 min至数小时不等;发病期间多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慌及平衡障碍,一般不存在意识丧失。听力呈波动性损害,早期以低频听力损失为主,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纯音听力检查至少确诊1次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听觉重振现象。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颅内血管性病变、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性疾病、耳石症、晕动症等。
(2)中医诊断标准 以眩晕为主症,分型为痰浊中阻证。症见视物旋转,头胀耳鸣,头重如裹,呕吐痰涎,心悸少寐,苔白腻,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目前处于发作间歇期;近1个月内未接受针灸及药物治疗;年龄18~60岁;能配合完成疗程;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其他疾病引起耳鸣、耳聋,如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鸣等;高血压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晕者;CT、MRI影像学结果排除中耳或内耳疾病及手术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有严重精神病患者及心理障碍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存在禁忌证者。
2.1 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①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7]口服,每次0.5 mg,每日3次,治疗10 d。②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36,1 m L∶5 mg)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静脉滴注5 d,7 d后逐步减量,10 d停药。③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5 mg/粒)口服,每次两粒,每日两次,口服10 d。基础治疗10 d,然后再分别给予针刺或雷火灸治疗。
2.2 对照组 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取风池、百会、内关、印堂,配穴取中脘、丰隆、阴陵泉。操作方法:医者消毒双手后,单手进针,提插捻转得气(如鱼钩饵)后,再行提插泻法(重提轻插)1 min,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2.3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雷火灸治疗。针刺治疗后行雷火灸治疗,穴位取百会、印堂、风府、风池、大椎、肩井、神阙、气海、关元、天枢、涌泉。操作方法:嘱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点燃两支雷火灸条,以雀啄手法施灸于上述穴位,以局部皮肤发红、肌肉组织发热为度,每个穴位持续灸约2 min。每日治疗1 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3.1 观察指标 ①眩晕严重程度:治疗前后采用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定[5],该量表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眩晕越严重。②耳鸣严重程度:治疗前后采用耳鸣残障量表(THI)评定[6],该量表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耳鸣越严重。
3.2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眩晕、耳鸣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眩晕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为痊愈、显效、有效之和。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THI、DH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HI、DH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HI、DH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梅尼埃病患者治疗前后耳鸣残障量表、眩晕残障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梅尼埃病患者治疗前后耳鸣残障量表、眩晕残障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耳鸣残障量表评分眩晕残障量表评分观察组20治疗前58.35±7.27 55.89±4.88治疗后28.65±5.32△▲24.55±5.92△▲对照组20治疗前57.23±8.23 53.75±6.49治疗后48.32±4.69△44.38±3.86△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梅尼埃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梅尼埃病是临床常见的眩晕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病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内淋巴管机械阻塞与内淋巴吸收障碍学说、免疫反应学说、内耳缺血学说等[2]。梅尼埃病的治疗一般是针对眩晕等伴随症状,到目前为止,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改变梅尼埃病的发病进程。
针灸作为中医学的传统治疗方法,可作为梅尼埃病发作期的治疗手段[7-8]。《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腧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临床治疗本病以辨证选穴为主,辅以局部或经验取穴。通过应用不同针灸方法如体针、针挑、水针(穴位注射)及灸法,辨证取穴,调节脏腑阴阳,畅达气机,缓解梅尼埃病症状。既往研究已证实,针刺局部穴位可增加颅面部血流量及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前庭功能,从而缓解眩晕症状[9]。此外,局部针刺可改善前庭神经功能,缓解迷路痉挛状态,通过减少膜迷路积水进一步缓解眩晕[10]。覃贤梅等[11]采用温通针法结合输刺法治疗梅尼埃病,治疗后患者DHI、THI评分降低。艾灸具有温通经脉、改善血液循环及调节神经的作用。高月等[12]应用脐腹灸治疗梅尼埃病,取穴神阙、下脘、中脘、气海、关元等穴,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6.8%。由此可见,针灸治疗方式多样,可依据病情实施个体化辨证治疗,不良反应小,且能有效控制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选取穴位中,百会为诸阳之会,可活血通络,缓解患者症状;风池主治头痛、眩晕、中风等;印堂位于督脉,可治疗许多与神、脑相关疾病;内关可疏导水湿、定眩止呕。丰隆为足阳明胃经腧穴,痰浊上蒙易致眩晕,针刺丰隆可对脑功能进行调节而缓解眩晕症状。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具有开窍醒神之功。痰湿中阻证治疗以健脾祛湿为主,配中脘健脾利湿。全方共奏安神定志、定眩止呕之功。
雷火灸是以中医辨证施治为理论原则,集针、灸、药外治法于一体的明火悬灸疗法,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药物燃烧形成的药化因子及物理因子,循脉络及腧穴温通经脉、调节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3]。雷火灸具有使用方便,无需经机体代谢,不会造成针刺疼痛不适感,不良反应少,且燃烧产生的药味清香更易让患者接受等优点。研究认为,雷火灸常见的作用机制为生物传热学、电学特性及红外热辐射效应,其中红外热辐射效应为通过燃烧雷火灸内药物产生较高的局部温度,并将热量依据对流及辐射方式传递至人体局部[14]。目前较少文献研究探讨雷火灸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主要研究雷火灸治疗眩晕的效果。如姚国新等[15]通过雷火灸联合中药治疗眩晕,同时给予六经辨证施药治疗,总有效率达97.3%。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进一步探讨雷火灸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对选取穴位进行雷火灸,可疏经通络、清利头目、疏调气机、安神定志、定眩止呕,调畅全身血液循环,气定则神清,宽胸则呕止。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与雷火灸配合西药治疗,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眩晕、耳鸣。与单纯针刺治疗相比,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后患者DHI、THI评分下降更为明显,说明该联合疗法改善患者眩晕、耳鸣效果更好。可见,雷火灸配合针刺治疗梅尼埃病是切实可行的,且疗效较好,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
综上所述,本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采用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并与西医治疗结合,取得较好疗效。同时,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为临床治疗梅尼埃病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