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发展能力分析

2023-08-05 07:42熊思勇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16期
关键词:众创孵化器苏州

张 鹏,熊思勇,杨 朦

(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11)

0 引言

根据《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22)》[1],2021年,全国创业孵化机构数量达15 253家,其中:孵化器6 22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 287家;众创空间9 026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 551家。我国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数量日趋庞大,载体建设急需转型升级。未来,我国孵化载体建设需要坚持量质并举,在适度扩大规模的基础上,着力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孵化效率,强化孵化载体的人才集聚、研发支持、产业培育、市场开拓等功能,向更专业化、生态化、产业化、可持续的方向积极发展[2]。

1 苏州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发展现状

1.1 总体情况和发展成效

截至2021年年底,苏州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37家,在孵企业近9 000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拥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40家,在孵企业和团队超1.1万家,从业人数近4万人。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3],2020年苏州国家级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双创示范基地123个,排名第3;国家级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新增在孵企业1 305家,排名第1。近年来,苏州出台了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通过采用后补助支持方式,用于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建设与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人才。

1.2 地区和产业分布情况

根据有关资料,截至2021年年底,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苏州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9家,占全市的17.9%;众创空间16家,占全市的4.2%。在装备制造产业领域,苏州拥有孵化器24家,占全市的14.81%;众创空间13家,占全市的3.41%。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苏州拥有孵化器5家,占全市的3.09%;众创空间6家,占全市的1.57%。在先进材料产业领域,苏州拥有孵化器2家,占全市的1.23%;众创空间5家,占全市的1.31%。

从地区分布上看,在电子信息领域,昆山两类孵化载体共计7家,占比15.6%;工业园区9家,占比20%;相城区10家,占比22.2%;高新区12家,占比26.7%。在装备制造领域,昆山12家,占比32.4%;工业园区9家,占比24.3%;相城区5家,占比13.5%;高新区、吴中区各3家,占比8.1%。在生物医药领域,昆山1家,工业园区2家,高新区5家,太仓3家。在先进材料领域,昆山市、吴江区各2家,高新区、相城区、姑苏区各1家。

1.3 苏州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案例分析

从建设主体上看,主要有高校、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四大类,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占比超过80%。从服务内容上看,包含政策咨询、政务代办、物业服务、创业辅导、人才服务、法律服务、资本服务等方面。从收入来源上看,主要来自政府补贴、租金收入、服务性收费和投资收益。从运营模式上看,主要有政产学研结合型、校地合作型、投资驱动型、飞地孵化型等。

以政产学研结合型为代表的有小样青年社区等孵化载体。小样青年社区重点关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资源,并设有北京、长三角等招商中心,负责引进优质项目。除了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还为政府单位承接各类活动、顶层设计规划。

以校地合作型为代表的有同帆云济创业社区等孵化载体。同帆云济创业社区涉及领域包含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主要依托同济大学高校资源,利用高校的科技成果资源和区域产业链资源,实现产业定向孵化和产业细分的精准孵化。

以投资驱动型为代表的有蒲公英孵化器等孵化载体。蒲公英孵化器重点领域涉及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建立了50人的创业导师明星团队,依托顺融资本助推孵化企业成长。同时,平台资源丰富,包含微软云暨移动技术孵化平台、AWS联合创新中心、风巢项目大数据中台等;蒲公英孵化器还集聚了通鼎互联、安洁科技、澳洋集团、科沃斯机器人、微谱集团等大企业资源。

以飞地孵化型为代表的有Inspace科创中心等孵化载体。Inspace科创中心重点领域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智能硬件等,其代表性的“主题型产业基地+离岸协同中心+O2O孵化”模式,通过合作服务商链接和整合政策、导师、资本、项目等资源,为孵化企业提供各类线上服务。

2 苏州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产业发展不够协同

苏州制造业四大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领域孵化载体建设情况较好,但在生物医药和先进材料领域较为薄弱。在生物医药领域,截至2021年,苏州拥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1家,在全市占比仅为2.02%。作为苏州市全力打造的“一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3 000亿元,企业数量超4 000家,孵化载体建设与产业的迅猛发展差距明显。在先进材料领域,孵化载体仅7家,占苏州市的1.29%,而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超1万亿元,孵化载体建设与巨大的产业规模不相匹配。

从地区分布来看:电子信息领域超80%以上的孵化载体集中分布在昆山、工业园区、相城区、高新区4个板块;装备制造领域超70%分布在昆山、工业园区、相城区3个板块。当然,昆山市、工业园区、高新区这3个板块在苏州市产业整体布局中有先天优势,所以孵化载体配套建设情况较好,而相城区相较于其他板块在孵化载体建设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其经验与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2.2 在孵小微企业发展能力较弱

在小微企业扶持方面,局限于提供场地、财务、法律、政策等初级层面的服务,对企业管理规划、人才资源、研发和资金支持方面服务有限。小微企业在管理上,缺少专业管理团队、缺乏长远规划;在技术研发中,自身无法支撑庞大的科研经费开支,导致研发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在资金支持方面,由于其自身风险高、固定资产少、议价能力弱等原因,很难享受到资本支持。

2.3 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与产业链结合不够

从苏州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建设和运营主体上看,缺乏龙头企业的参与和主导。龙头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核心位置,是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核心主体[4]。苏州龙头企业在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方面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由龙头企业主导建设孵化载体,使其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出题人和答题人,对其自身和中小微企业而言是双赢的局面,构建这样的创新融合发展生态,可以带动产业链闭环发展,降低对国外关键技术的依赖。

2.4 创新创业人才储备不足

创新基础薄弱、关键技术缺失、企业内生创新力不足,导致在孵企业科技产出率不高。在科技创新中,人才是第一资源,关键技术人才的缺失是制约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窄、薪资高、猎头费用高,初创型企业很难承担高昂的引才成本;另一方面,苏州本地高校的学科相对薄弱,无论从学科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与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能力不相匹配,缺乏高校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

2.5 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综合能力仍需提升

对于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而言,如何高效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关乎初创型在孵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问题[5]。作为连接成果与市场的桥梁,技术转移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苏州技术转移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仍需提升,主要表现在对专业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其对成果的产业应用现状、实用程度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洞察力不足,影响成果落地转化的效率,不利于初创型企业迅速成长。

3 提升苏州创新创业载体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优化孵化载体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一方面,要优化空间布局,在相对薄弱的张家港、常熟、太仓、吴江区、吴中区布局一批匹配产业优势的孵化载体,利用载体的资源集聚效能,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引导、辐射和带动作用[6];另一方面,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领域,要加快推进孵化载体机构建设,建设一批优质的标杆载体,支撑、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3.2 全面助推在孵小微企业能力提升

企业管理方面,要帮助企业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培养优秀管理人才。服务支持方面,在保障场地、法律、财务等基本服务的同时,要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开放服务平台共享、设备仪器共享、共性技术共享。资金支持方面,要发挥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对初创型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可以设立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融资担保等方式,降低初创型企业融资成本;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创新孵化领域,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3.3 培育根植于产业链的孵化载体

以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为目标,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孵化机构。细化细分龙头企业产业技术研发的各个环节,利用龙头企业现有的研发机构、产业平台,寻求创新人才和团队,对其孵化培育并支持创新发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同时,要培育产品供应链企业,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带动整个产业链创新发展。

3.4 建立以人才为基础的产学研融合孵化体系

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领域,在苏州建设一批相关领域学科。利用四大产业领域企业已建立的先进研发机构,与高校合作共建实验室、人才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以技术优势带动学科建设,开展关键领域的学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鼓励并支持学科人才创新创业,利用研究成果攻克技术创新中的关键问题,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3.5 培养深耕产业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技术转移转化人才

一方面,健全技术经纪人培养体系,在开展业务能力培养的同时,针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领域,着力提高技术经纪人的技术素养,提高其对先进成果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从四大产业领域相关的学科人才中,培养并发展一批技术转移转化人才,要让懂技术的人才也懂产业,从而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

4 结语

在我国制造业突飞猛进和外国技术封锁日趋剧烈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从源头上解决关键领域的技术屏障,是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苏州拥有完备的制造业体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领域企业众多、技术先进,要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以技术优势促进原始创新,原始创新反哺技术革新,探寻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创新创业之路,对苏州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国也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众创孵化器苏州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苏州一光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苏州十二忆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莫借众创空间之名装神弄鬼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