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天水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

2023-08-04 09:42赵文秀
国际公关 2023年11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转型升级乡村旅游

赵文秀

摘要:新冠疫情的暴发给天水市乡村旅游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疫情后如何抓住机遇进行转型升级,实现本市乡村旅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创新发展业态以及商业模式、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培训力度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探讨,以期为天水市乡村旅游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被甘肃省赋予乡村振兴 “生力军”、脱贫攻坚 “突击队”的使命和导向。近年来,天水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严格以习近平总书记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繁荣文旅事业、统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为宗旨,持续发挥文旅综合效应,实现全市文旅产业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已成为全市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但受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目前全市乡村旅游产业面临业务量骤减、营收大幅度下降等巨大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冠疫情后人们更加追求旅游的品质,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和便捷,在出游方式、目的地的选择等方面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积极应对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市场需求、新的区域格局和新的技术手段,创新商业模式,丰富产品业态,在思路、方法、路径上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本市乡村旅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后疫情时期面临的机遇

(一)政府政策的倾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甘肃省文旅厅 《加快恢复文化和旅游市场的若干措施》 《统筹推进全省乡村旅游业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等一系列复苏文旅市场的利好政策措施,帮助天水市文旅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天水市落实服务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以甘肃省绿色发展为宗旨,践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 “生力军”、脱贫攻坚 “突击队”的使命,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基础提升、品牌创建等 “十大工程”,全面开启天水市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之路。[1]

(二)井喷式旅游需求的集中释放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大部分有旅游动机的消费者不得不暂停外出旅游。国务院 “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的颁布以及 “乙类乙管”的新要求给人们外出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出行条件,旅游需求迎来了井喷式释放。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元旦假期三天内全市共接待游客20.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8%和29.59%。2023年春节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1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9%和88.4%。

(三)乡村旅游产品特性的契合

一方面,疫情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因此疫情过后,人们健康消费需求的期望会更高,再加上国家全力推进 “健康中国”战略和 “美好生活”建设,乡村旅游与康养旅游的跨界融合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有望迎来井喷式增长;另一方面,出于健康、安全考虑,人们在出游方式上将会倾向于精品小团队游、家庭亲子陪伴游、定制旅游、自驾车旅游等,而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则会倾向于那些 “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的旅游地,能亲近大自然、康体疗养、参与体验的旅游项目,这些需求恰与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相契合。

二、后疫情时期面临的挑战

(一)转型升级支撑条件较弱

疫情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卫生、安全以及旅游的品质。但是,目前天水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存在地域局限、资金短缺以及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能满足现代旅游需求等问题,很难吸引懂旅游、懂管理、懂农村的乡村人才,其管理和服务人员多为本地的居民,经营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尚未形成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除此之外,天水市乡村旅游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与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的深度不够,比较缺乏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具有品牌的产品较少,转型升级的支撑条件还比较弱。

(二)信息技术融入难度大

将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融入乡村旅游建设 (以下简称 “智慧乡村建设”)既方便掌握旅游大数据,又能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然而,目前对天水市来说尚有很大挑战。一是人才短缺。智慧乡村建设需要旅游从业人员不仅掌握旅游服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将乡村旅游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融合的能力,但是目前天水市多数乡村非常缺乏这类人才。二是资金短缺。智慧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耗资量大的、系統性的社会工程,而大多数乡村旅游地较为偏僻,基础通信设施薄弱,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智慧乡村建设对资金严重短缺的天水市乡村旅游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挑战。三是网络基础环境较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革新与应用对网络基础环境要求较高,目前的天水市乡村旅游目的地在这方面还不能满足其要求。[2]

(三)危机应对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天水市把乡村旅游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的政策措施,在持续发挥文旅综合效应、繁荣文旅事业、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受地域、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局限,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主体大多是小微企业或者个体经营户,风险预判和危机应对能力比较弱。

三、后疫情时期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业态

为尽快降低疫情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应积极创新发展业态,拓展 “乡村旅游+”模式,以乡村旅游地的优质资源为基础,以天水市作为甘肃省首批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为突破口,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一是 “乡村旅游+文化”。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根和魂,要深挖这种根和魂,开发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培养一批本土化、专业化的文化传播者,包装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二是 “乡村旅游+教育”。可将农田种植、禽畜养殖、果蔬采摘等种植、养殖、采摘过程化,通过科普长廊、农具展示、影视巡播、动植物认养、参与体验农事活动等多种方式将教育融入乡村旅游中,打造乡村研学教育基地。三是 “乡村旅游+康养”。天水市大部分乡村旅游地森林覆盖率和空气含氧量较高,比较适合开展养老养生与康养旅游,加之疫情过后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养生、亲情陪伴,可开发出如 “乡村旅游+康体疗养”“农产品+康体保健”等绿色、健康且能参与体验的乡村康养旅游项目,打造当地特色乡村康养旅游品牌。同时,也可推出 “乡村旅游+摄影”“乡村旅游+写生”“乡村旅游+乡村美食”等系列 “乡村旅游+”产品或项目,从而扩大天水市乡村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推进乡村旅游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

新冠疫情加速了旅游与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无论是旅游的需求还是供给、体验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云旅游”“云端博物館”“全景数字旅游体验”等线上旅游新模式也应运而生。

由于受人才短缺、资金缺乏、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影响,乡村旅游在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提供资金、人才、宣传引导等方面的支持,以解决乡村旅游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加大对乡村旅游形象的正面宣传,扩大投融资渠道,实行 “引客入天”补贴,积极引进专业化、复合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训一批本土化信息人才。同时,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也可以灵活运用旅游达人直播、网红打卡店、KOL/KOC等,以绿色、健康、安全为主题进行跨界融合营销,提升乡村旅游地的良好形象,以吸引投资和复合型人才。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融入5G、VR、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乡村旅游的智能服务和互动体验水平。[3]

(三)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新冠疫情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将成为游客是否出行的首要考虑因素,而提供生态、文明、健康的产品与服务,构建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也将成为必然趋势。一是天水市政府应建立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同时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知识培训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提供 “零接触”“非聚集”的灵活服务方式,确保游客安全。景区要加强清洁消毒,实行线上售票、机器售票等,建立景区预约机制,引导错峰旅游,防止人员聚集;[4]农家乐采取暂停公共就餐区、提供 “点对点”用餐服务等措施;乡村住宿可自助入住、自助退房,减少人际接触等。三是改善公共厕所的卫生问题,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接待条件。

(四)提升风险预判及危机应对能力

在此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的信息技术在疫情监测、防控、医疗救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乡村旅游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不仅催生了许多新商业模式和新产业业态,也能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提升乡村旅游系统的风险预判和危机应对能力。后疫情时期乡村旅游目的地可以与各系统数据平台如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相互融通,以方便对旅游大数据的动态掌握,同时也可以运用红外测温预警系统、无接触入住、无接触用餐和无接触零售等服务,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系统的整体防范水平和抗风险能力。[5]

风险预判及危机应对能力的提升更离不开专业型、复合型的人才,尤其是疫情过后,更需要乡村旅游人才具备信息技术、历史文化、康养健体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大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将为乡村旅游提供内生动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理念,一方面,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如可以针对县乡分管领导、重点村干部、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和民间工艺品传承人、乡村旅游经营人员等举办不同层次的文化旅游骨干培训班,分批进行轮训,储备一批具有新理念、新技术、新管理手段的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实施乡村旅游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实施 “人才下乡”工程,有效引导省内外产业、项目、人才向农村聚集,[6]为做大做强天水市的乡村旅游产业奠定人才基础。

四、结束语

天水市近年来紧随国家政策,以繁荣文旅事业、统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为宗旨,持续发挥文旅综合效应,实现了全市文旅产业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天水市将继续贯彻落实意见中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的指导精神,切实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打造高品质乡村振兴 “旅游版”。在这一过程中,推进乡村旅游与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融合,构建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提升风险预判及危机应对能力等对实现天水市乡村旅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甘肃频道-文化旅游.甘肃:寻找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 “金钥匙”[EB/OL].[2022-04-01].http://gs.people.com.cn/n2/2022/0401/c183357-35204415.html.

[2] 龙城,贾雨霏,潘文琦,等.新冠疫情背景下怀化市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21(05):184-186.

[3] 何静,连子怡,刘子齐.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研究:以河南省栾川县为例[J].统计理论与实践,2022(07):

45-49.

[4] 廖祖君,冯倩,杨加裕,等.新冠肺炎疫情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中国西部,2021(01):111-120.

[5] 吴萍,董畅.疫情常态化背景下 “互联网+”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的思考[J].互联网天地,2021(07):51-56.

[6]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助力共建和美乡村:省文旅厅着力贯彻落实中央 “一号文件”[EB/OL].[2022-04-07].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07/content_5683910.htm.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期转型升级乡村旅游
后疫情时期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后疫情时期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策略探究
后疫情时期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后疫情时期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行动路径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