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威
公关是舶来品,但公共关系中的“关系”,与中国文化是如此契合,我们几千年来都不遗余力地创造和谐有序的邻里关系、父子关系、君臣关系,人与天的共处、合一,更是一种超脱普世法则的高级关系。
但正是因为关系的适用性太广泛、太模糊,公共关系的解读常常偏离本质,如酒店公关、男公关,销售遇到困难,老板指示提两斤白酒去“公关”一下,企业项目审批,总经理让部下赶紧去政府“公关”。
有意思的是,在公关发源地的美国,竟然把“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这个好不容易在学界和企业界达成共识的概念,悄悄地改成了“传播”Communication。在国内,你看到“企业传讯部”一定是香港公司,他们直译了communication,内地的外企叫“公关传播部”,“公关”还是要加上,只说传播,人家以为你是电讯公司或者广播电台。而在本土的国企、民企,这个部门叫企业文化部、品牌宣传部、公关部等的都有。
我认为,现在要回归公共关系的“关系”本质。不仅因为关系本来就是公共关系诞生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因为当今世界,从大国博弈、文化交往,到企业发展、销售增长,关系要么是目标本身,要么是达到目标的最后一级台阶。
在中美关系遇到挫折,官方渠道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中国外交部长、前駐美大使秦刚与美国的商会交流。在美国媒体上发表文章,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走访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开拖拉机做一日农夫。这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关系行为,是跨外交与公关的“公共外交”,即通过非政府的公众对话建立理解、共识,推进良好关系。
剑桥大学尹一丁教授在他的《高势能品牌》中提出,品牌战略由价值战略、文化战略和关系战略三个部分组成,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企业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建立与用户之间从陌生人到熟人、朋友、伙伴、信众这样层层上升的关系。在这个以信任为交易基础的时代,企业的成功依靠扎扎实实打造用户关系。让用户从单次购买,个人复购,到向他人推荐,最后成为品牌价值观的共享和推动者。
我一直认为,品牌战略和公关战略几乎可以画等号,在我常年的从业经验中,品牌和公关是不可分的,我的第一本专业书《品牌公关实战手册》把品牌和公关放在一起,理论上缺少详实论证,但实战中非常有效。
公关理论界一直有关系学派、传播学派和管理学派,他们争论公关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应该最强调什么。中国学者试图将关系和传播融为一体,称公关的目标是关系,手段是传播。中国人民大学胡百精教授在他的《公共关系学》一书中将公共关系定义为“对话以形塑认同和成就共同体”,对话就是双向的“传播”。
在公关一线实践中,我们强调传播,是为了突出自己在干活;强调管理,是显示自己部门的重要性,而关系才是我们这个部门、这个行业存在的真正理由。有不少真正践行以用户关系为飞轮推动增长的企业,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批评。公共关系和品牌一样是一个旅程。公关的价值,很多人在真正探寻到其本质之前就声明看穿或放弃,实在可惜。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塑国际秩序,打造高势能品牌,推动企业销售增长,无论从哪个角度,公关的互惠、杠杆思维、公关的以小博大,免费传播的方法,都是建立共识和共同体关系的重要抓手。
对公关有些迷茫,有些失望,甚至准备转行的同仁们,再主动一点,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个行业的价值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还有很多人对我们满怀期待。
公关的目标是关系,手段是传播。公关创造价值,让我们今天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