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湖南省株洲市为例

2023-08-04 04:35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幸福感指标体系

李 竹

(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幸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幸福”一词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关注。但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主观感受,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至今未有任何一种对幸福进行测度的工具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有学者认为,客观的物质条件决定了农村居民是否幸福。在这种认知下,研究者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或收入来核算居民的幸福指数,数据显示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居民的幸福感呈现“倒U”形走势。诸如一些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当地居民追求幸福的途径更多体现在物质上。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物质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农村居民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此时人均GDP 的增长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提升作用并不明显,从而出现幸福感边际效应递减的现象。因此物质条件的满足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但单纯使用经济指标来衡量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过于片面,它忽视了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政策法规、身心健康、社会治安等问题。幸福指数作为一种衡量人们生活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满意度,从而帮助各级政府作出有效决策。

一、农村居民幸福指数设计原则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即体现人们幸福感的一种指数。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发展特征,全面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幸福的关键要素,通过深入农村地区展开实际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切实了解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在构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时所选取的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出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本质和内涵。

二是可实现性原则。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所选指标的科学性,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因此选取指标时要考虑所选数据能否方便获取及量化,尽可能采用已有信息资源,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便于理解和操作,保证数据处理的可实现性。

三是可比性原则。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的可比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横向可比是指能够反映农村地区幸福水平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纵向可比是指能够衡量不同农村地区幸福水平的差异程度,即要求计算幸福指数的口径范围一致,这样计算结果在不同农村地区才有可比性。

四是层次性原则。构建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应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第二层为准则层,根据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进行编制,包括产业兴旺指标、生态宜居指标、乡风文明指标、治理有效指标、生活富裕指标5 个方面;第三层是指标层,包括所有的具体指标。

五是对应性原则。在构建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时,所选择的指标应该能够反映政府最新战略规划,如乡村振兴、现代化建设等公共政策对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设计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能够为政府制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六是以民为本原则。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的构建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能够体现农村居民对社会生活的满意度,准确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身心状况和精神状态,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幸福指标的选择

幸福指数是测度社会生活质量的晴雨表,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构建一个合理的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0 字方针,结合湖南省株洲市的实际情况及相关专家建议,构建出能较为完整地反映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的5 个指标,即产业兴旺指标、生态宜居指标、乡风文明指标、治理有效指标、生活富裕指标。

一是产业兴旺指标,主要反映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状况。重点为产业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等内容。包含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5 项指标。

我国农村居民主要依靠种养模式获取收入,由于农产品的产量及市场价格不够稳定,加工农产品较少,大多数农产品都是直接从田间地头运往市场售卖,总体收入并不高。2022 年株洲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74.5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6%,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在保证粮食安全稳定的情况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生态宜居指标,主要反映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舒适度,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指标主要包含村庄绿化覆盖率、畜禽类粪污综合利用率、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标率5 项指标。

农村厕所改造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期以来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行,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逐年增高,保障了农村居民文明健康的生活。2022 年株洲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71%,与2021 年相比下降5.4%;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1.1%,较上年同期下降3.8%,以上数据表明株洲的生态环境呈下降趋势。

三是乡风文明指标,主要反映农村地区的民风民俗建设状况。乡风文明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乡风文明指标包含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比、人均受教育年限、人际关系满意度、离婚率5 项指标。

乡风反映一个村庄的文化底蕴,展现当地居民的精神面貌,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农村居民需要更多的精神生活陶冶自己。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建立文化自信温润农村居民的心灵。

四是治理有效指标,主要反映农村地区的乡村自治情况。乡村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在村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治理有效指标包含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重大决策村民参与度、村庄治安满意度5 项指标。

保障农村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离不开基层工作人员有效的治理,通过乡村治理可调动农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其自治意识。在实践中,基层工作人员要完善工作机制,使乡村振兴的成果公平合理地惠及每一位农村居民。

五是生活富裕指标,主要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农村居民幸福的关键。生活富裕指标包含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医保参保率、平均预期寿命、家庭和谐满意度5 项指标。

2022 年株洲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273 元,与2021 年相比增长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6%。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提升,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农村居民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株洲市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二)幸福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客观准确地测度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水平,本文在构建农村幸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技术进行处理。采用1-5 标度法将每组的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然后构建判断矩阵进行AHP 层次法研究,并通过一致性检验。

本次调查中,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采取座谈会与问卷调查同步进行的模式,共收集问卷1704份,召开座谈会3 次,其中向农村发展学、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教授和在读硕博生发放问卷50 份,收回有效问卷48 份,经整理统计测算出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权重表,详见表1。

表1 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及权重

三、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的战略路径研究

(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居民就业机会

产业的建设牵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二、三产业得到显著发展,农村地区可以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积极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品牌,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开拓更大的从业空间,保障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从而有效增强农村居民对整体就业的满意度。

(二)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是乡村建设的基础,早在2005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来生动描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厕所的改造、污水的处理、树木的保护、农村道路硬化等项目随之开展,大大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许多村庄挖掘当地生态品牌,生产绿色有机产品,优化环境的同时也给农村居民带来了收益。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农村居民最好的公共产品,使他们的幸福感如生态般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乡村文化建设,保障农村文娱活动开展

乡村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居民和谐生活的重要举措,且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当地民风民俗。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积极影响当地居民精神生活,精神上的文明能够带动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强化其村集体意识。因此,建议农村投资建设百姓大舞台,为农村居民提供娱乐和文化传播的场所;配置健身器材,满足农村居民日常健身运动需要;在传统节日组织举办当地特色活动,从多个方面来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健全农村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农村发展要以农村居民为主体,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动力。近年来,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严重,大量人才流出,导致农村发展受到制约,农村居民幸福感难以提升。因此可通过乡村自治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让农村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在此层面上,乡村治理者需要结合当地情况,利用当地资源,为乡村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增强其安全感。

(五)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保障农村居民物质生活

生活富裕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大多数人追求幸福的出发点。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应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形成多元化的乡村创业新局面,带动农村居民增收,实现生活富裕。同时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医疗体系、乡村教育体系,把农村居民利益始终放在首位,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幸福感指标体系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幸福感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