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视角下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模式探索

2023-08-04 18:17王宝成赵炜
大学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全员育人能力提升科技创新

王宝成 赵炜

[摘 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才培育过程中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全员育人的视角,多维度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思路: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中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将刚性科技创新空间和持续性教育投入作为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组建学生团队,择优配备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指导教师;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等的作用;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鼓励机制。

[关键词]全员育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8-0121-04

随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创新型人才和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储备力量和生力军,必将担负起科技兴国的重担。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科学研究素养尤为重要。

孙蓉等认为,研究型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有效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鼓励全员参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更好地开展[1]。王华光等认为,应通过成立科技社团,扩大科技创新覆盖面,以更多的科技竞赛拓展科技创新平台,以奖励激励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以专业指导提升科技创新的技术含量,以院校支撑着力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精品项目[2]。牟静分别从意识培育、思维激发、能力提升、成果转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实施策略的“四元”定位法,并对“四元”定位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中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释[3]。陈孟威等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专业异质性、知识整合性、素质结构互补性等团队特性,以跨学科融合为逻辑起点,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跨学科实践中存在后续动力不足、主体能力局限、目标愿景缺失以及成果转化困难等阻碍因素,提出了从“开放性”“不平衡性”“非线性”“涨落性”四个自组织特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动力机制、培育机制、目标机制以及孵化机制,作为突破困境的有效之举[4]。蒋琳等从非线性视角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行研究,提出将非线性科学的整体性、多维性、开放性、求异性及非线性思维等特征运用到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中去,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供支持[5]。

综上所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现状,或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主客观因素分析,缺乏从全员育人视角,发挥组织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功能,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类竞赛和科技创新社团,探寻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方案。本研究将从社团组织建设、师生双向选择机制、项目培育等多维度,不断发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探讨如何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期为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撑,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一、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中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

第一课堂一般指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里开展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其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而又不限于教材,且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没有特定的学习空间范围。

就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而言,第一课堂占主导地位,第二课堂作用逐步凸显,并形成了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延伸。多数高校建立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并将其纳入学分考核管理体系,形成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积极的科技创新思维构想等,这些准备和构想有些需要在第一课堂中获取,例如基本知识认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手段等,有些需要在第二课堂中不断积累,例如经验、熟练程度、心理准备、团队社交等,这也与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而又不限于教材的特点高度契合。第一课堂一般是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配合的模式,而第二课堂一般以积极鼓励学生自我管理与教职员工监管相结合为主要模式,两种模式对学生参与能动性、角色和心理等方面的要求有差异,由此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途径和所得也不同。正是这些“不同”,使得两种课堂教育形式能发挥良好的优势互补作用,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質培育和能力提升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份优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的产生要经过思维启迪、现状研究、社会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前景规划、资料查阅、方案设计、建立模型、中试分析、实物制作、实境测试、完善改进等过程,这一过程中既有第一课堂的影响,也有第二课堂的作用;组织中既有学生团队,也有指导教师;内容中既有本专业学科基础,又有学科交叉知识,甚至还有人文社科背景和理工科的交叉。第一课堂需要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使学生既能获取科技创新活动相关专业知识,也能了解相关交叉学科知识,提升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包括知识获取、技能掌握、团队组建、项目运行等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两个课堂的有机融合过程是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促进了全员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二、将刚性科技创新空间和持续性教育投入作为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需要以参与大量的科技创新活动为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同于校园其他文体活动,它需要有具备一定设备和功能的场所,例如实验室、工作台等,同时需要有持续经费投入,例如耗材购买和咨询等。众多高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由于经费有限,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面比较小,参与学生数量有限。同时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受资助周期受到了限制,使得科技创新活动项目不能持续开展,参与学生的学习锻炼时间周期短,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效果欠佳。面向学生开放的公共性科技创新场所有限,部分一般性科技创新项目面临没有固定的操作场所或者科技创新活动场所设施不全、功能性差等问题,往往是学生宿舍、教室等扮演着“科技创新场所”的角色。同时,受制于场地,部分优秀科技创新作品无法长时间保存,缺乏传承和持续研究,而优秀作品的流失使得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发展不连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启示和鼓励教育作用不突出。

从以上问题分析不难看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持续性资金投入,用于支付科技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咨询、材料、制作加工等费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愈加重视,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逐年稳步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但是随着我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就业等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要求的普遍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在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提升方面的投入更需持续性加强。

当然,具有一定功能的学生科技创新开放空间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之一。受制于经费和学校事业发展整体规划,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在短时间内补齐此短板的可行性较低,但是基于全员育人的视角,可综合考虑校内实验平台和空间资源的整合,打破院系壁垒,调整现有综合实验场所平台的开放时间、开放范围和开放程度。同时,建立校企联合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基地,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功能性刚需场所向校外延伸,让学生接触最新的技术手段、先进的实验场所和平台,促进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

三、组建学生团队

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培育和全面创新素质能力的提升,需要有分工明确、富有团队精神、执行力强、梯队分布合理、学科知识面广的学生团队。学生团队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组织,更是高校全员育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学生团队能够集思广益、分工明确,使项目实施高效可行。因此在全员育人视角下,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必须重视学生团队的组建问题。学生团队的组建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重点考虑目标科技创新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内容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一个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往往涉及多学科知识要求。加之大学生校内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相对于高校科研项目而言,活动周期短,一般在1~2年之间,因此让所有团队成员短时间内补齐项目所涉及多方面专业知识或技术手段短板不够现实。这就需要团队成员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熟悉不同类型技术手段等,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思维也将促进新的科技创新思路的萌芽。

其次,要重点考虑团队成员的共同生活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要求学生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团队协作精神是团队正常高效运行和能力提升的内在保障,也是团队不断自我突破的内动力,有助于团队成员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再次,要重点考虑团队成员“单兵作战”能力。一个优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学生社团组队及团队内竞争等激励“短板”位置成员迎难而上,迅速补齐“短板”,提升“单兵作战”能力,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从而提升团队整体水平,这也是全员育人的重要举措。

最后,要考虑核心领导者和合理年级梯队配置。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单调枯燥、反复曲折的过程,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统一思想的过程,需要锻炼出一名团队核心领导者,总体把握方向、鼓舞士气、确保进度。同时,科技创新活动团队需要有连续性传承,不因学生毕业等客观原因而使团队走向终结,这就需要合理配置学生的年级梯队,通过高低年级组队,本、硕学生跨层次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传帮带”的作用,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的软实力,提升团队成员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

四、择优配备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指导教师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指导教师较学生而言有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科研教学经验及前瞻性眼界等,在科技创新项目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育和能力提升过程中充当着“引路人”的角色,是全员育人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提升和覆盖面的不断扩展,需要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工作,以促进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

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和指导教师选配形成“双向互选”机制。“双向互选”即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根据自身项目选择该方向有指导经验和精力的教师作为本团队某一项目的指导教师,同时指导教师自愿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项目指导工作。“双向互选”机制有利于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一个科技创新团队有多名指导教师、一名指导教师指导多个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局面,在“教”“学”相长中形成“组织立项、导师配位、项目培育、成果产出、项目结项”等完整的指导体系。

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指导教师选配向社会资源延伸。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是目前高校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导师的配备可以借鉴该模式,聘请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岗位能手”“创新标兵”等作为学生团队的指导教师,使学生科技创新思维、作品更接近生产实际。以社会生产为背景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更具有实施可行性和发展前景,与社会生产无缓冲接触,更能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

五、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等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由具有相似兴趣爱好的在校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并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大学生社团活动之所以被认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其原因在于社团能够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对于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素质和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团结和凝聚广大学生,按照自愿、自主、自发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主要任务。它一般受指导单位监督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主要阵地,也是高等教育全员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重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大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和创新创业类社团是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的主要学生群团组织。社团通过每年招新工作確保社团运行顺畅、不同年级学生梯队健全,不断影响学生群体中的其他同学,壮大队伍,扩大全校性学生科技创新参与覆盖面。同时,学生科技创新类社团保持优势科技创新方向及团队文化建设的传承和延续,有着相对稳定的团队优势、导师资源和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了学生间的“朋辈引领”作用和“传帮带”效应,更能促进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在实践中提升,不断促进孵化出优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这又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形成良性循环。

注重学生在科技创新类社团中的锻炼与成长。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的整体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基于学生个人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同时又高于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需要社团整体的实践和锻炼。随着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愈加重视,高校组织参加或承办、主办的校内外不同级别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日俱增。高校可对学生科技创新类社团“以赛代训”“以赛促训”,按照社团当前能力大小,交付工作任务,突破行政划分或者区位等因素的限制,发扬“走出去、引进来”的优良作风,以联合主办、协办、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不断拓宽眼界,提高赛务能力和组织能力,促进大学生团体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

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鼓励机制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完善的鼓励机制,包括物质奖励、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一般类不同级别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都有奖项设置,不同等级的奖项可能会伴随有不同金额的奖金或者奖品。科技创新类先进集体、优秀个人、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个人及指导教师的工作成果,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获奖与指导教师业绩考核、职称晋升等相结合,与大学生奖学金评定、年度综合评优定级等相结合,这无疑能在更大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和激励促进作用,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的工作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孙蓉,苏丽,吕淑平,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46-49.

[2] 王华光,刘雪莲.“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建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8):235-237.

[3] 牟静.“四元”定位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的运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176-179.

[4] 陈孟威,陈兴明.非正式跨学科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范式探析[J].江苏高教,2019(3):80-85.

[5] 蒋琳,郁涛.非线性视角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31-33.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全员育人能力提升科技创新
构建多面展示平台 打造家校沟通纽带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的优化路径研究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点面结合,让“全员育人”落地开花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中德合作下的全员育人机制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