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瑜
我的故乡,一座不知名的小城,坐落于层层绿冈之中。
每个暮春,父辈定会携老带幼回到家乡——为了那一个站在艾草的山冈上微笑的日子。
刚下车,我便被排山倒海而来的艾香所倾倒。艾,苦涩中带有一丝回甘,沁人心脾,宁人心神。艾草并不像牡丹那样的名花那般娇贵,只要有一方土、一泓水,就能过活,卷过整片山冈。最后一缕春风拂过山冈,卷得艾草也随之舞动,似波浪,似舞者,在暖阳下闪着光,交相辉映。
艾香,流于山冈上,也微笑着流入尘世。
在我的故乡,有个习俗,于暮春之际,到漫山遍野的艾草中,将其一蓬蓬割下来,再细细切碎,放入石臼中,在千锤百击之中与糯米融为一体,裹上芦叶,放进锅内蒸——艾粄的香气,就这么一点一点渗进空气中,丝丝流入鼻腔。然而,刚做好后没有人能尝尝鲜——这是祭祖的祭品。
小雨淅淅沥沥,如牛毛,如细针,如珠帘。奶奶领着我们一行人,去长满艾草的山上扫墓。许是一年都没来了吧,连墓旁都长了许多艾草。将草割下,置于一旁,然后拿出艾粄,恭敬地摆上祭坛。每个人都有向先祖亲人诉说不尽的话:去年一年的收成,家庭如何美满,子孙的学业是否有成……
艾草就这么立在旁边,替人们传信,年复一年,从古到今。
艾粄,一开始的用意是药膳。不过,在人们年复一年重复食用的过程中,它已经慢慢演变成了一种希望的象征:对昨天的传承,对明天的盼望。
下山,奶奶珍重地拿出剩余的艾粄,我一口咬下,香甜的软糯就在口中满溢。苦涩的艾香,白砂糖的清甜,竟能交织在一起,一连吃几个,绝不会感觉到腻,反而有一种清新的感觉。看着我猴急的样子,奶奶慈祥地笑道:“可要吃慢些,别噎着了。”一瞬间,从她清亮的眸子里我仿佛看到了前人,也望见了来者。在这一种关切目光的注视下,我将长大,并且也将这么看著我的后代成长。艾香,就这样流入尘世之中,代代相传。
站在遍布艾草的山冈上,看艾草浮,看艾草沉。
愿这艾香,永不灭。
‖深圳市桂园中学‖指导教师: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