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运新,廖兰芬,陈邦东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600)
真菌性角膜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致病菌为真菌。该病的特点为起病缓慢、病程长、致盲率高等,主要致病菌包括念珠菌属、镰刀菌属、青霉菌属、酵母菌属以及曲霉菌属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1]。有研究指出,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原因及机制相对复杂,相关因素包括致病真菌、眼部外伤史、局部免疫力下降以及免疫功能失调等。此病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角膜浸润灶呈白色,表面无光泽,病灶后可有明显的斑块状纤维脓性沉着物,临床若治疗不及时可使得患者的角膜发生穿孔,增加致盲风险[2]。那他霉素滴眼液、阿托品眼用凝胶是临床常用药物。本文对2019 年8 月至2021 年8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8 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阿托品眼用凝胶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9 年8 月至2021 年8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18 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氟康唑组、那他霉素组。那他霉素组(59 例):男女例数分别为30 例、29 例;年龄范围32 ~73 岁,均值(51.69±7.88)岁;病程为7 ~28 d,均值(16.88±4.28)d。氟康唑组(59 例):男女例数分别为28 例、31 例;年龄范围33 ~74岁,均值(52.68±7.96)岁;病程为7 ~29 d,均值(16.92±4.32)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纳入标准:(1)符合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性水肿或分泌物异常;(2)角膜有明显的溃疡灶现象产生;(3)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4)无过敏史。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合并眼睑炎、结膜炎及青光眼等疾病的患者;(3)病历资料不完善,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氟康唑组患者进行结膜下注射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98)联合阿托品眼用凝胶(生产厂家: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29)治疗。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用法是:结膜下注射,0.5 mL/次,每天1 次。阿托品眼用凝胶的用法是:涂于结膜囊中,1 滴/ 次,每天3 次。那他霉素组患者进行那他霉素滴眼液(生产厂家:乐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52295)联合阿托品眼用凝胶(生产厂家: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29)治疗。那他霉素滴眼液的用法是:滴眼,每次1 滴,每2 小时1 次。阿托品眼用凝胶的用法与氟康唑组一致。
(1)临床疗效: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的角膜浸润等相关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溃疡面积减小>60%;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角膜浸润等相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溃疡面积减小20% ~60%;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角膜浸润等相关临床症状未改善,溃疡面积减
小<20%。总有效率= 临床治愈率+ 有效率。(2)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LI-7)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问卷包含5 个方面的内容,即身体状况、精神支柱、情感功能、社会管理及家庭情况,评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3)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记录患者角膜溃疡、前房积脓、畏光流泪、眼部异物感的改善时间。(4)临床症状评分:对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角膜溃疡、前房积脓、畏光流泪以及眼部异物感)进行评分,分值范围为0 ~12 分,评分越低提示临床症状越轻[3]。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相较于氟康唑组,那他霉素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83.05% VS 96.61%),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例(%)]
治疗前,氟康唑组的CQOLI-7 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40.73±3.52)分、(8.44±3.45)分,那他霉素组的CQOLI-7 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40.74±3.49)分、(8.58±3.39)分。治 疗 后,氟康唑组的CQOLI-7 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48.96±4.46)分、(5.76±2.34)分,那他霉素组的CQOLI-7 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64.87±5.32)分、(2.55±1.26)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QOLI-7评分与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较于氟康唑组,那他霉素组患者的CQOLI-7 评分较高,临床症状评分较低,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CQOLI-7 评分与临床症状评分(分,± s)
表2 对比两组的CQOLI-7 评分与临床症状评分(分,± s)
组别 例数 CQOLI-7 评分 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氟康唑组 59 40.73±3.52 48.96±4.46 8.44±3.45 5.76±2.34那他霉素组 59 40.74±3.49 64.87±5.32 8.58±3.39 2.55±1.26 t 值 0.015 7.825 0.222 9.277 P 值 0.988 0.000 0.824 0.000
治疗后,氟康唑组角膜溃疡、前房积脓、畏光流泪以及眼部异物感的改善时间分别为(17.32±3.44)d、(16.78±2.22)d、(18.96±1.13)d、(13.35±3.57)d,那他霉素组角膜溃疡、前房积脓、畏光流泪以及眼部异物感的改善时间分别为(13.26±2.32)d、(12.35±3.21)d、(15.68±2.22)d、(9.65±2.26)d ;相较于氟康唑组,那他霉素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较短,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d,± s)
表3 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d,± s)
组别 例数 角膜溃疡 前房积脓 畏光流泪 眼部异物感氟康唑组 59 17.32±3.44 16.78±2.22 18.96±1.13 13.35±3.57那他霉素组 59 13.26±2.32 12.35±3.21 15.68±2.22 9.65±2.26 t 值 7.516 8.719 10.114 6.726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真菌性角膜炎是指由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溃疡,多发生于农民、青壮年以及老年人群,好发季节为夏秋农忙时,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此病可引发多种临床并发症。在我国部分地区,角膜病致盲居所有致盲原因之首。此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属与曲霉菌属[4-5]。那他霉素是一种四烯烃类抗菌素,其主要是经药物分子充分结合真菌细胞膜中的固醇部分,形成一定量的多烯固醇复合物,改变细胞膜渗透性,使得真菌细胞内的基本细胞成分明显衰竭[6]。那他霉素滴眼液作为目前临床上唯一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批准的眼用抗真菌制剂,可有效发挥抑菌、杀菌作用。有研究指出,那他霉素滴眼液可在眼球表面与坏死物进行有效结合,作用时间较长,可有效提升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此药对丝状真菌、曲霉菌以及镰刀菌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氟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此药具有抗真菌活性强、水溶性好、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半衰期长、毒性小、眼内穿透性强、全身应用能透过血- 脑屏障等优点。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真菌细胞素P-450 依赖酶的活性,阻断真菌细胞膜上麦角醇的合成,影响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抑制真菌生长[7]。但有研究发现,氟康唑对部分镰刀菌属、曲霉菌属不敏感[8]。阿托品眼用凝胶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检查眼底前的散瞳、验光配镜屈光度检查前的散瞳等。其临床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有研究指出,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阿托品眼用凝胶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9-10]。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相较于氟康唑组,那他霉素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83.05% VS 96.6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QOLI-7 评分与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较于氟康唑组,那他霉素组患者的CQOLI-7 评分较高,临床症状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相较于氟康唑组,那他霉素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角膜溃疡、前房积脓、畏光流泪以及眼部异物感)改善时间均较短,P<0.05。这与尹转通等[11]的研究结果相似,充分证实了阿托品眼用凝胶联合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阿托品眼用凝胶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缓解其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