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琳 李 宁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景洪 666100)
西双版纳州地处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交界,年平均气温18~22℃,日照时数1837~2174h[1],属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终年无霜,自然条件优越,素有“天然温室”的美称,因此,全年可进行玉米的种植生产。甜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不仅蛋白质、赖氨酸、色氨酸等含量较高,同时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2],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成为当下热销的绿色保健食品。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冬季无法进行玉米的种植生产,且在设施条件下种植效益并不高;而西双版纳州却可依靠优越的气候环境优势成规模地进行露地冬早甜玉米的种植生产,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可销往国内外各大中城市。在西双版纳州发展冬早甜玉米产业化生产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
甜玉米20 世纪90 年代末引入西双版纳,作为一种新型鲜食玉米类型,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随后便逐渐发展起来,产品以订单农业形式外销,其种植品种以日本丽玉和美国库普拉为主,价格昂贵且进口手续繁杂,限制了甜玉米大规模生产发展。为解决甜玉米品种结构单一问题,达到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值的目的,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与厦门市吉丰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鲜食甜玉米新品种选育。选育出的甜玉米新品种曼婉玉于2022 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22279 号。
1.1 母本W119母本W119 是2011 年春季以香港引进的温带黄白甜玉米杂交种XG1803 与日本种苗公司的杂交种白色品种JS601 组配成双交种,经2 代混合选种,然后连续自交6 代,于2015 年定型的稳定自交系。该自交系播种至散粉历时53d,播种至吐丝历时55d,幼苗叶鞘浅绿色,成株株型披散,株高110cm,穗位高15cm,穗叶长55cm、宽7cm,雄穗分枝数5~9个,花药黄绿色,护颖白绿色,花丝白色,苞叶紧、绿色,旗叶发达,纹理细腻,长棒形穗,穗长13cm、穗粗3.7cm,穗行数16 行,行粒数28 粒,籽粒中等大小、饱满、米白色、有光泽,排列整齐,白轴,满顶,少空秆。
1.2 父本W96父本W96 是2012 年夏季以台湾引进的温带高品质的黄白粒杂交种TT022 经2 次混合选种,连续自交8 代,于2016 年春季定型的稳定自交系。该自交系播种至散粉历时55d,播种至吐丝历时55d,幼苗叶鞘绿色,成株株型平展微上扬,株高140cm,穗位高20cm,棒叶长65cm、宽5.5cm,雄穗分枝数6~8 个,花药白绿色,护颖、花丝浅绿色,苞叶绿色,旗叶发达,短棒形穗,穗长13cm、穗粗4cm,穗行数16 行,行粒数30 粒,籽粒黄色、有光泽,排列整齐,白轴,无秃尖,结穗率高,抗病性好。
1.3 选育过程曼婉玉于2016 年秋季在福建厦门以W119 为母本、W96 为父本组配而成。2017年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龙基地、勐海县勐混镇进行种植鉴定,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好、适应性广。2018 年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2019 年同期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2 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区域春秋季节种植。
2.1 农艺性状曼婉玉全生育期99.4d,比对照双甜318 早成熟4.1d。幼苗第1 叶顶端尖到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度无或极弱。叶片绿色程度深。散粉期极早到早,抽丝期早。植株上部叶与茎秆夹角中,叶片弯曲程度中到强。雌穗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度无或极弱,雄穗小,穗密度中,雄穗颖片基部花青显色强度无或极弱,侧枝与主轴夹角大。侧枝弯曲程度中,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短到中,1 级侧枝数目少,侧枝长度短到中。茎秆“之”字形程度弱。叶片长度短到中,叶片宽度窄到中,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度无或极弱。植株穗位高度极矮到矮,植株高度极矮,穗位高与株高比例极小到小。果穗穗柄长度短,果穗长度短到中,直径小,穗行数少到中,果穗形状锥到筒形。籽粒颜色双色,黄色程度中等,长度长、宽度中,皱缩程度中到强,籽粒类型甜质型,形状近楔形。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强度无或极弱。温带黄白高品质品种,适应性广。株高170cm,叶披散,株型半紧凑。穗位高35cm,旗叶发达,苞叶绿色。带苞叶棒重450g,裸棒重350g,棒长21cm,穗行数14~18 行,行粒数30 粒,籽粒黄白双色、光泽度好,白轴,轴芯小,蒸煮和食味品质优。
2.2 品质分析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曼婉玉可溶性总糖含量25.5%,还原糖含量8.3%。
2.3 抗病性鉴定2020 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站人工接种鉴定,曼婉玉中抗大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感纹枯病、锈病,抗灰斑病、叶鞘紫斑病。
2.4 DUS 测试2020-2021 年经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成都)分中心2 个生长同期测试,曼婉玉具备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3.1 区域试验2018 年春参加云南省特殊用途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曲靖市、文山州、玉溪市、昭通市共计6 个试验点进行。6 个试验点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平均值为90.5 分,每667m2产量672.5~929.1kg,平均产量832.8kg,较对照双甜318 增产1.0%,增产点率66.7%;2018 年冬至2019 年春续试,6 个试验点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平均值为89.3 分,产量513.2~1494.4kg,平均产量777.0kg,较对照双甜318 增产9.9%,增产点率100%。
3.2 生产试验2018 年冬至2019 年春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6 个试验点每667m2平均产量742.7kg,较对照双甜318 增产17.9%,增产点率100%。
4.1 提高选地、整地和播种质量
4.1.1 选地甜玉米是否整齐一致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甜玉米籽粒皱缩干瘪、苗势较普通玉米弱,苗期生长缓慢,所以应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田块种植超甜玉米。
4.1.2 整地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甜玉米的整齐度,常采用一犁一耙或一犁二耙,使土块细碎均匀,上虚下实,创造一个深、松、细、匀、肥、湿的土壤环境,利于苗全、苗齐、苗壮。120cm 开沟理厢,把厢面整平,垄高25cm,垄宽90cm,沟宽30cm。用除草剂喷雾厢面后,立即用地膜盖膜压实保墒。
4.1.3 施足基肥每667m2施复合肥25kg、普钙30kg、5%辛硫磷颗粒剂2kg,整地时全田撒施。
4.1.4 适时、足墒播种为充分利用秋、冬光热资源优势,西双版纳低热坝区以秋、冬播为主,一般在9月10 日至12 月5 日播种。播种时做到分批、分期播种,便于后期陆续上市。播种深3~4cm,覆土2~3cm为宜,严防大土块压苗或播种过深出苗困难;大小行种植(大行80cm、小行40cm),株距32cm,单株留苗,种植密度3500 株/667m2左右。为确保产品质量,需进行必要的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错期播种),生产区周围300m 或30d 内无其他玉米品种同时开花[3]。为保证甜玉米苗全、苗齐、苗壮和节约种子,最好采取育苗移栽。可用玉米育苗盘(塑料穴盘)填充营养土,播种后地膜覆盖,苗床四周围小拱棚。育苗期间密切观察苗情,3d 左右小苗顶膜时及时揭去地膜,平时通过两头通风来调节棚内温湿度,防止烧苗和烂苗,1.5 叶时开始炼苗,苗床面保持土壤湿润。9-10月播种的可不用地膜覆盖,只用拱膜,拱膜四周要悬空,苗床四周用薄膜围边,以防鼠害。播种后5~7d,叶龄2 叶1 心时可移栽,也可用无杂质的渔塘泥作营养土铺垫竹片围成的苗床,待泥不粘手时划成3.5cm×3.5cm×3.0cm(长×宽×厚)的营养块[4],将干种子直接点在营养块中央,双膜覆盖。
4.2 田间管理
4.2.1 出苗管理甜玉米苗势弱、苗期生长缓慢,播后要及时检查,若有老鼠或地下害虫为害要及时防治。3 叶期及时间苗,并用余苗补缺。5 叶期定苗,定苗的原则是去白苗、黄苗、虫苗、病苗、弱苗、杂苗,留强苗、壮苗。
4.2.2 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甜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锈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玉米螟和蚜虫。病害防治:在苗期、拔节期、抽雄开花期各防治1 次,药剂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三唑酮等。虫害防治:在播种前、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开花期等视虫情进行防治。一是采取人工捕杀,二是采取化学防治。药剂选用敌百虫、吡虫啉、阿维菌素等。
4.2.3 肥水管理5 叶期定苗结合中耕除草小培土,每667m2施入尿素10kg、复合肥10kg 作苗肥;拔节前中培土,施尿素15kg、氯化钾(或硫酸钾)10kg 攻秆;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除草大培土,施尿素15kg、复合肥15kg 攻苞。做到旱要灌溉,涝要排水。
4.2.4 去除分蘖苗幼苗长至6~7 叶时出现分蘖苗,要及时去除分蘖苗。
4.2.5 定苞甜玉米有多穗的生理特性,为确保产品质量需弃除多余雌穗。在雌穗刚吐丝时进行,留最上面的一穗。方法是在要弃除的果穗侧面顺叶鞘叶脉划一刀,将果穗向外扳除。操作时要减少对叶鞘的损伤,动作要轻,防止折断主茎。
4.3 适期采收适时收获,最佳采收期是授粉后21~25d,此时雌穗花丝变黑,果穗苞叶充分饱满。为确保甜玉米品质,需当天收获当天外运销售或冷藏。
4.4 清除废膜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捡拾废旧地膜,集中处理,以防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