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诗歌的艺术成就

2023-08-02 07:13杨冰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8期
关键词:意境美的色彩

杨冰

诗歌是心灵艺术的殿堂,它比小说、戏剧等其他文体更具有丰富的心灵体验性、浓厚的主观色彩、独特的审美效应。无论是独特的诗歌语言还是丰富的诗意美,都需要靠诗歌的生命和灵魂来体现。屈大均是明末清初的优秀诗人,他的诗歌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一、屈大均诗歌的格调美

格调美作为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一个审美范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诗歌的一种审美特质,也是评定诗歌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

屈大均的诗歌创作主“气格”,立意深远,清韵悠长,豪迈雄放,富有洁身自好的气质与坚定的民族气节,形成了自己的诗歌格调。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载:“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歌之所以会有生命力,是因为诗人内在心灵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完美融合而呈现出来的强烈的个性特点。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现实,使得这一时期文人的思想极为活跃,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遗山诗》),屈大均就是在这种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诞生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学者。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他目睹了国家覆亡的变化,经受过流离失所的苦难,但仍怀有澎湃昂扬的斗志,加上受遗民诗人整体风格的影响,其诗歌呈现出豪放、雄浑、悲慨、清新的风格特点。

屈大均的诗歌以李白为风骨,其诗歌也必然会呈现出豪放的风格,感情激越,豪气冲天。例如,《绥德城下作》是诗人在壮游的途中所作,诗中大唐盛世边塞上金戈铁马的声音不是悲吟踌躇,而是顶天立地。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是壮丽无比的;即使是出征远行,也是爽朗明快的;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是死而无悔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要战死沙场,在边塞成就一腔豪情的愿望,也是一位民族斗士情绪的自然流露。再如,《边词十二首》其十:

落日在龙城,羌儿向柳营。

弯弓窥汉月,吹笛作秦声。

天似穹庐覆,风从班马生。

当年霍骠骑,一剑此横行。

诗中的“落日”“羌儿”“汉月”“笛声”“穹庐”“班马”“骠骑”“剑”等意象融汇成一种壮阔雄浑的意境。诗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基调,却也夹杂着悲壮的氛围,宣泄出一种豪迈、勇敢、一往无前的执戈杀敌的情怀,表现出诗人建功立业的报国激情与爱国理想。

从屈大均的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是带着执着的追求与坚定的人格理想去观照自然的。诗中的意象均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对象化,浸透了理性思辨与审美情感,是诗人寻求自身价值的感应与投射,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社会价值。

二、屈大均诗歌的语言美

屈大均非常重视诗歌的语言美,充分利用色彩、动态等多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在诗歌的描绘上表现出了相当高的语言运用技能,展现出了诗歌中丰富的语言美。

色彩是诗歌传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色彩能够表现内容,同时也能够表达感情。屈大均克服了色彩本身带有的有限性、直观性和笼统性,通过色彩来表达内容、传达感情,达到了无墨丹青的艺术效果。屈大均在诗歌中尤其注意对色彩词的使用。例如,“青鸟未陪梧野葬”(《永州南望苍梧作二首》其二)中的“青”的运用,“红飘梨叶乱,白绽李花多”(《初春散儒堂作四首》其一)中的“红”与“白”的运用等。这些色彩词带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与审美感受,将形体表达得更为鲜明完整,同时也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亮丽,潜移默化中将诗人的情感真诚地表现了出来。

仅借助物体的色彩就想把一段景、一段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现色彩的细微差别,是很难的,因此在诗作中诗人经常会运用“实物代色”的方法,来营造丰富的情感世界。色彩总是依附在形体之上,没有纯色彩的事物,用某一代表性的物体来表述色彩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诗人经常运用的方法。这样既可以使人們容易理解,又可以增添具体的美感。对“实物代色”的方法的运用,在屈大均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展现形式,如《初秋有忆》中的“一声风雨锦衾凉,不待秋深鬓有霜”,诗人通过“霜”这个具体的事物来代替鬓白,比直接写鬓白更具有浓重感和层次色彩,同时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空间。

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万物的灵魂。培根说:“在美的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诗歌中的动态美主要是通过对意象的创造组合来表现的,要运用富有表现力与张力的文字来展示。

屈大均的诗作对动态美的描述把握得相当到位,通过对物象的直接描述展现其丰厚的动态美。例如,在《泷中》中,诗人对“舟”“瀑布”“白浪”“巨石”“白鸥”等意象分别用了“落”“倒”“立”“下”“飞”等动词来连接,既有对全景的描绘,又有对局部的刻画,从多个侧面表现了泷水的速度、力量与惊险,表现了雄奇壮美的大自然中的泷中美景。

三、屈大均诗歌的形式美

诗歌的形式是诗歌重要的外在呈现。诗歌的形式美不仅包括诗歌排列组合、段落规范给人的主观感受,也包括人的听觉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舒畅美。诗歌的形式美就是诗歌的规范、体例、对仗、韵律、平仄,以及赋、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因为有了这一特殊的形式美,才有了诗歌这一独立的文学样式。形式是为诗人表达情感服务的,通过形式的变换,使读者可以感受不同的思想冲击,感受诗歌中丰厚的形式美。

屈大均的诗歌以五言和七言绝句为主。屈大均对各种诗歌的写法都有自己的见解,对五言和七言绝句的创作也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他认为,诗歌创作要有自己的面目,即自己的主观想法,不必刻意模仿古人,而应追求一种个人的新颖创作。他认为,五言和七言绝句的精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变化,既有推陈出新的技巧,又有李白在唐诗创作中形成的“诗化境”,要追求一种人格的新颖,杜绝剽窃;二是既要有充实、率真的内容,又要避免华丽的雕饰,充实的内容胜却华丽的辞藻,同时又强调不要为了形式和辞藻而掩盖了诗歌的本真。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日日黄河曲,烟波一片愁。

谁言渔父好?白首此孤舟。

——《舟中》

诗人写愁,却在“谁言渔父好?白首此孤舟”两句推陈出新。人人都羡慕渔夫的悠闲生活,但屈大均说渔夫不好,成日与孤舟为伴。这衬托出诗人想要有所作为的心态。整首诗显得整饬、诗意又超脱闲适之外。

除了五言和七言绝句外,屈大均对长律和短律的运用也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他的诗歌既有率真充实的内容,又有含蓄蕴藉、富有创新的意境。在屈大均的代表作中,长律作品一共三十五首,其中最有才气的是《华岳》,一共一千字,一百韵,通过典故的铺排展现了其对长律创作的要求。屈大均的五律短小精悍,词采华茂,结句自然,立志高远,有很鲜明的特色。

屈大均的诗歌具有丰富的听觉美感:雄浑的读来气宇轩昂,气势浩瀚;豪放的读来格调昂扬,朗朗上口;委婉的读来情真意切,娓娓动听;沉郁的读来浓郁深沉,悲愤蕴藉;俊爽的读来潇洒风流,抑扬顿挫。

在屈大均的诗作中,诗人能够根据诗歌的内容合理安排语言,按照诗歌的韵律来进行诗歌创作,达到了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屈大均也非常重视韵脚美的作用,将同韵的字有规律地搭配在诗末,相互呼应而形成一个整体,使诗歌显得不离散、不紛乱。在表达慷慨激昂、热烈奔放和威武雄壮等感情时,他根据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感情选用声音洪亮而雄浑的韵来增强语言上的共鸣,增添了诗歌的声势,使情感表达得坚定有力;在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怀念时,他用委婉而相近的韵,呈现出哀婉低回的情调。例如,《秣陵》一诗,首先在视觉感受上,诗作整齐,内容完整,通过南京怀古,抒发诗人对明亡的感慨。“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二句描写南京的形胜;“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二句写了城市的残破;“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刻画了人事的凋零;“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二句则通过联系古今,点明对亡国的痛恨。其次从听觉感受上,“宫”“中”“空”“东”所押的ong韵,使诗歌节奏显得荡魄动魂、朗朗上口;同时,ong韵所展示的空旷的感觉可引起读者的共鸣,将读者带入一种悲凉、空旷、感情迸发的磅礴境界。

四、屈大均诗歌的意境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西湖就如西施一般,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春夏秋冬都是一样的美丽。诗歌的意境也是如此,无论是诗人反复渲染还是简单勾勒,展现给读者的都是恰到好处的美。自然的万物经过诗人的加工与情绪的渲染便带上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这种带有主观感情的色彩虽然在大自然中是不复存在的,但在人的感受中却显得非常重要。在事物的描绘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可以改变事物的物象,给读者一种心理的暗示,带读者进入一种意境。

屈大均在意境美的展示方面运用得非常成功。由于思想世界的复杂性和事物的千变万化,很多诗人为了追求结构的奇特,经常造成诗歌晦涩难懂的局面;但屈大均的诗歌中较好地将主观意绪与意境的变化巧妙地融合起来,将自己的情绪渲染得十分得体、充实。屈大均诗歌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他的山水诗中,如《游罗浮作》:

日出见仙人,玲珑水帘里。

迎我四百峰,蝴蝶大不已。

袅袅铁桥垂,欲度愁风吹。

白云为羽翼,一举将何为。

清晨醒来的太阳从地平线爬上来,旭日东升,霞光四射的美景,配上白练腾空的景象,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再加上跳动的蜂蝶、飘逸的山峰与灵动的白云,进入罗浮山宛如步入仙境般。整首诗中,诗人运用“仙人”“水帘”“蝴蝶”“白云”等一系列意象来形容罗浮山仙境般的美,让人心生愉悦,给人美好的享受。

屈大均诗歌中的意境美还体现在他恬静的田园诗作中,他描绘乡间民风民俗的诗句,极其闲适有趣。例如,《刈稻》中描绘的村庄,有在海边割草的少男,有等待渔船归来的少女,有在田间拾穗的妇女,有在打禾场上玩耍的儿孙,有牛、鸡这些家畜、家禽,构成了一幅恬淡的田园画卷。这农村和谐劳动、生活富足的场面深入人心。

在屈大均的诗歌中,格调美、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的展现就像撒入水中的盐,品尝时能尝到盐的咸味,却看不到盐的影子。他的诗歌格调高雅,语言顺畅,形式完美,意境清新。品读屈大均的诗作,我们能从不多的诗歌语言中品味出无穷的韵味,体悟到一种内在的美。我们只有对他的诗歌进行细细地品味与体悟,只有对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内在美进行探寻,才能揭开那神秘的面纱,让其露出俊美的面容。

猜你喜欢
意境美的色彩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