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词的词心探微

2023-08-02 06:23刘妍妍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8期
关键词:淮海秦观词作

刘妍妍

一、解读“词心”

“吟咏情性,莫工于词。”(尹觉《坦庵词跋》)词是心绪文学、言情文学,词能够表达出词人的内心情绪,无论是婉约细腻,还是豪放壮阔,词人在他的词作中都能充分表现出他的心灵之情,这就形成了词作的情意。情意是一首词作中最为主要和最为感性的部分,也是读者解读和欣赏一首词作时首先要明确和体悟的部分。我们在此观照秦观的词作,应先注意他的词作中以个性形式出现的情感意蕴。

清代文学家冯煦言:“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篙庵论词》)“词心”这一概念,是晚清词论家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提出的。况氏以其创作经历为例,浅论他对秦观“词心”的理解。首先,他认为“词心”是一种相对于景观外物的客观存在,也就是“万不得已者”。其次,“词心”应该是“以我的话来书写我的内心”,也就是以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在秦观的词中,所谓的“词心”是指以词为载体,而充溢于其中的一种浓郁的情感意蕴。这种情感意蕴究竟是什么?我们来细细梳理。

二、秦观生平及对其作品“词心”的解析

抒情词表现的正是词人自己的特殊世界。个体的人生道路,总是独特不可重复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每一个人身上这个世界都是自己的、特殊的”(伊·谢·科恩《自我论》)。所以,要了解秦观词的词心,我们要探讨秦观的生平和性格,还有它们与其词作的关系。

(一)秦观的生平

秦观的外祖父是南康的官员,他的叔父秦定是江南东道的巡抚,也是濠州的知府。秦观在十五岁时失去了父亲,虽然他和母亲跟着祖父和叔父生活在一起,衣食无忧,但内心深处很难说没有父亲的影子。由于宋朝“重文抑武”,秦观虽然博览群书,精通兵法,但在熙丰年间,他几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上。熙宁年间,秦观在彭城拜见苏轼,并作了《黄楼赋》,受到苏轼的赏识。后来,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贬到黄州,而秦观毫不避讳地去探望。到元丰八年(1085),秦观才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殿堂。

秦观一入官场,就卷入了党派的争斗中。秦观被视作蜀党,屡遭洛党的排挤。在范纯仁的举荐下,他被任命为馆员。第二年,他入京替秘书省的黄书进行校对。至元祐八年(1093),秦观再次升为正字。宋哲宗执掌朝政,委以重任于新党,旧党失去了权力。秦观出任杭州通判时,被贬到处州,负责监处州酒税。于处州任职三年,秦观虽未犯过任何错误,仍因著书佛经而受罚,再被贬郴州。他在郴州待了一年,又去了横州,后来又去了雷州。于是,他从浙江、湖南、广西,一直走到了天涯海角。元符三年(1100),苏轼被宋徽宗特赦,由海南调往廉州,与秦观会面。秦观在北上的途中,于藤州的广化亭去世,終年五十二岁。

(二)秦观的性格气质与其词作的关系

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不仅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受后天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秦观,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独特的性格气质的形成大多是受到其坎坷生平的影响。在他少年时期,他有“豪隽”“慷慨”“强志盛气”的性格,然而,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已经磨灭了他的英气。

秦观作词与他幽柔精微的“词心”相吻合。翻开《淮海词》,这种当行本色语比比皆是。通观全文,多为浅语、淡语,所用的词语多为“轻”“小”“细”“微”“淡”,没有宣泄痛苦,也没有一诉衷肠,因此有一种温婉之美。《淮海词》中有二十五次“轻”,二十五次“小”,还有“淡”“幽”“丝”“细”“微”等柔美的词语,共出现五十八次。秦观的词,没有任何的社会背景,主题狭隘、轻柔,情绪低落,这是秦观对词的一种无意识的划分,也是秦观对词的一种尊重。这也是为什么秦观词被冠以“词人之词”“和婉醇正”“词家正音”的高度评价的原因。由此可见,秦观的性格并不是他的弱点,反而是他作词的长处。秦观的词中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恰恰说明了他的感情丰富。秦观身上有一种女性化气质,这种女性化气质给了他一种敏感而细致的洞察力,也让他的词充满美感。秦观柔弱的女性气质,使他的婉约词更加柔婉纯正、当行本色。

秦观脆弱的性格在他的词作中也有所体现。秦观在第一次科举落第后,写下《掩关铭》,记录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挫败和颓废。到了三十七岁,因为仰慕马少游的为人,他给自己改字“少游”,少年时“太虚”的雄心壮志,早已烟消云散。这一切都反映出他个性中的软弱。因为党派之争,秦观一直都很小心,他并不想卷入到党派之争中去。他在《进策·序论》中写道:“颇知当时利病之所以然者,尝欲输肝胆,效情素,上书于北阙之下,则又念身非谏官,职非御史,出位犯分,重烦有司之诛,隐忍逡巡而不散发。”这恰恰说明了他的弱点,也是秦观在面对人生大起大落时无法随遇而安的原因,更是让他无法走出困境的原因。秦观就是一个柔弱的人,他的词总带有一种浓浓的伤感。综观秦观的词,绝大多数写满了忧伤,如春愁、秋愁、闺怨、怀古、追忆、相思、离别、身世、贬谪等。

秦观是北宋词人中最常用“泪”字的词人,其使用之多,仅排在晏几道之后。宋刻本《淮海词》有七十七首,其中含“泪”字的有十三首,如果将有哭泣的句子也计算在内,共有十九首。难怪冯煦称之为“古之伤心人也”(《篙庵论词》)。

我们从秦观的词中还能够看出他的悲观主义。秦观谪处州时,作《千秋岁·水边沙外》,末句云:“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这首《千秋岁》在当时被认为是挽歌。在谪徙郴州期间,他写下了一首《自作挽词》,这是一首悲凉的作品,其中充斥着一种人生即将走到终点的幻灭之情。“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官来录我橐,吏来检我尸。……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闺。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哀痛至极,无出其右。秦观是个很悲观的人,所以才会对自己的过去念念不忘。纵观秦观词,他的哀怨多是出于对往事的缅怀和怀念。爱情上的追忆怀旧更是比比皆是,如“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正是因为他对过去感情的失落和依恋,才使他的词作更具伤感色彩。

(三)具体词作中的词心解析

因自身的生平和性格影响,秦观在其《淮海词》中,叙写了“贬谪”与“爱情”两大主题,而综观其词,只写了一个“愁”字和一个“情”字,篇篇有词心,留下了“古之伤心人”心理、灵魂的记录。

1.贬谪词

在面对人生忧患时,秦观无疑不具备苏轼、黄庭坚那样豁达和泰然的态度,但正是这种“钟情”的资质、特性,使之成为“情种”,具备他人所难到的“词心”,从而也使他的词作能比苏、黄更见以情动人,且逾于同时代的其他词人。我们不妨沿着他的被贬路线看看他的心路历程与灵魂悸动。

绍圣元年(1094),秦观被视为“元祐党派”而遭贬谪,此后的词作就多以他在外游历时所看到的事情及感受到的“悲怆”与“无奈”为主题。这一时期秦观的情感表现十分直接,词作直指内心的空虚与哀伤,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秦观的悲愤与政治理想的破灭,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悲凉的感觉。《望海潮》在汲古阁本《淮海词》中被命名为《洛阳怀古》,实非描写洛阳,而是抒发词人对汴京的怀念之情。这首词写于绍圣元年春,当时正值秦观被贬出京,新党复起、旧党失势的时候。前三句写春光明媚的景致,其中“暗换年华”四个字更是一语双关,说的是时局的变化。从第四句到第十四句,上下连贯,都是描写故人相聚的欢乐,特别是在西园的那一晚,更是使人流连忘返。只可惜,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兰苑未空,行人渐老”,时空的跳跃,带来的是往事不堪回首,与过去的对比,清晰可见。他最后看到的那一幕,还有回家的那一幕,给人一种无助的感觉。虽然有些遗憾,但他还没有经历过被贬的痛苦,因此,他更多的感情是伤感和惆怅。

元符三年,秦观在雷州创作了《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次年(1101)一月,哲宗驾崩,徽宗登基;五月,徽宗大赦天下,大部分被贬的人开始向政治中心迁移。苏轼量移廉州,过雷州,与秦观相会。这首词写在苏轼六十四岁,秦观五十二岁之时,对于苏轼来说,“两衰翁”并不算过分;但对于秦观来说,却是一种煎熬。“别后悠悠”这几个字,可以用“大音希声”来形容,那浓浓的情意,恐怕与他多年的贬谪生活有关,光是“惨愁容”这几个字,就足以说明他这几年的心境煎熬。

冯煦作知人论世之语,其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中写道:“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他认为秦观的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两宋词人中,确是罕见。“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芮烨《题莺花亭》),这使秦观有了一种很难改变的独特气质,再加上他“一往而深”的情感,從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词心”。

2.爱情词

今传《淮海词》中约有一半属爱情题材。秦观创作了许多爱情词,正如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所说,他“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将爱情与自己的情感相融合,借由爱情抒发自己内心情感。例如,《八六子·倚危亭》中的“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和《满庭芳·山抹微云》中的“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两首词作均表现出情感真挚和缠绵的特点。前一首是他独自坐在亭子里,想念着久别重逢的姑娘,想起了离别之事。“怆然暗惊”一句,写他忽又回到了现实中,更添了离别之意。前三句写他和“娉婷”的情意,只可惜并没有持续多久。“素弦声断”这几句,虽不是直白之词,但也有几分哀伤之意。“飞花”“残雨”都是他心中的幻象,到最后,情意绵绵,无穷无尽。词中的“恨”“念”“怆然”“惊”“怎奈”“那堪”,都是一种“万不得已”的自然流露,也就是秦观的词心。后一首所说的“蓬莱旧事”,是说他和一位歌姬的爱情故事,这段感情他很难忘记。因为他可以以心换心,所以才知道相思之苦,可以代入对方的想象,向读者传达出女子的思念。

3.景观词

城市和文学是密切相关的。扬州的稳定与繁荣,造就了一片浪漫与温婉的人文空间,文人墨客在此纵情享乐,亦在此感伤。秦观记述并描绘了扬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追忆了他在扬州城中的纯真情感,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秦观在创作扬州词时,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意象,展现了扬州城市特有的风貌。譬如,在《醉蓬莱》中,“琼花”就是扬州特有的形象,也是士子们对扬州抒发情怀的方式;而秦观则以琼花的盛名将扬州的百姓生活重新描绘出来,将其描绘成一座安逸、雅致、宛若人间仙境的都市。整首词清新、雅致、脱俗,用词精巧,形象独特。秦观在词中融入了扬州的语言风格,随心所欲地抒发情感,使雅致的花香表现出了扬州的繁华与文化,并用诗歌与文学的方式重现了扬州的都市生活。

三、至情至性之人的赤子之心—淮海词心

情有所郁,意有所感。所有的情感意蕴都来自现实中的苦难,来自现实中无法逾越的障碍,来自生命中的缺失和迷惘。这种人生状态不可避免地会让人产生苦闷的情感体验,具体表现为哀怨、压抑、忧伤、孤寂、怅惘等,这些都是对自身生活处境和生存价值不满的情绪。情感的失落经历是其悲剧性人生的核心。秦观词的词心,也就是其词中如血液一样流动的情感意蕴:身世之悲。秦观的词作寄托了一种他对自己命运不能直视的哀伤,是一位义士在政治上的挫败和生活上的艰辛,也是一种内心的情感独白。秦观的词,动人心魄,发人真情。因此,他的词有一种深沉的艺术魅力,可以打动人心,让人产生感动。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王国维《人间词话》)秦观是个至情至性的杰出词人,他将其真挚的感情与人生的百忧纳入词中,故所谓“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秦观命运的悲剧性、心灵承受的痛苦,都让秦观的词心更加诚挚、更加深沉,其中蕴含的感情充满了生命的韵味。秦观用生命谱写词章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稀缺和珍贵。这种淡化功利色彩,用心血付出的正确动机,更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应该学习且身体力行的。

猜你喜欢
淮海秦观词作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秦观拜师
《秦观 踏莎行》
更 正
纳凉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