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配合首尾穴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观察※

2023-08-02 07:37韦汉容张齐娟谭先健刘正茂段婉娥
河北中医 2023年7期
关键词:浮针颈源经脉

韦汉容 谢 维 张齐娟 谭先健 刘正茂 段婉娥

[1.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湖北 武汉 430070;2.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湖北 武汉 430070]

颈源性眩晕是以眩晕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同时有头痛、肩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慌、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颈源性眩晕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老年人多见,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可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对于颈源性眩晕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中医针刺疗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2]。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针刺方法,利用浮针皮下扫散配合再灌注,在疏通气血、缓解疼痛、促进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3]。首尾穴治疗则是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选取经络首穴和尾穴治疗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选穴少的优点[4]。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们采用浮针配合首尾穴治疗颈源性眩晕30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0~69岁,平均(48.3±6.6)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1~70岁,平均(49.6±6.2)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眩晕诊治专家共识》中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标准[5]。①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可伴恶心、呕吐、头痛,颈项部疼痛僵硬;②突然的头颈部活动可诱发眩晕;③影像学检查有颈椎病特征;④经颅多普勒检测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30~70岁,长期低头或坐姿不正;近6个月无止痛药物使用史;能遵循医嘱,依从性好;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3 排除标准 患有传染病、血液疾病者;过敏体质及精神病患者;由其他疾病引起眩晕者,如高血压、耳石症等;非颈源性眩晕者;同时应用其他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影响结果判定者;局部有软组织感染者;不耐受针刺治疗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百会、风府(双侧)、风池(双侧)、颈夹脊、大椎及阿是穴。选用0.30 mm×4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穴区消毒后针刺上述穴位,均常规进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中途行针1次,每日1次。

1.3.2 治疗组 予浮针配合首尾穴治疗。

1.3.2.1 浮针治疗 选用0.6 mm×32 mm一次性浮针,参照《浮针医学纲要:基于基础医学的现代针灸》中相关内容[6]并结合患者具体症状表现找到主要患肌,以斜方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等常见。常规消毒后,在距患肌5~6 cm处进针,针尖斜面向上10°~15°,针尖刺入皮肤后,继续进针至针体完全推入,针尖退回软管套,手持针座,做扫扇,幅度尽可能大,每个部位扫散时间约2 min,在扫散过程中配合再灌注活动,即嘱患者主动运动,配合抗阻运动,每个动作持续10 s,反复3次,疼痛明显缓解或肌肉明显放松不再僵硬后拔出针芯,软管可留4~6 h,每日1次。

1.3.2.2 首尾穴治疗 首尾穴即是指十四经的首穴与尾穴,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表现,判定病变所处经脉,然后再选取对应经脉的首穴和尾穴,如病变在手阳明大肠经则取商阳-迎香、病变在手太阳小肠经则取少泽-听宫、病变在手少阳三焦经则取关冲-丝竹空等,常规针刺得气后行捻转强刺激,促进经气疏通,留针20 min,期间行针2次,每日1次。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10天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进行评价[7],最高为30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轻。②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8],包括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及椎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

1.5 疗效标准 显效:所有症状消失,工作完全不受影响;有效: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无眩晕,可正常工作,但长时间工作生活受影响;无效: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加重,日常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9]。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4/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治疗前后ESCV评分变化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ESCV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ESCV评分变化比较 分,

2.3 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LAV、R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LAV、R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均增快(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LAV、R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LAV、R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比较

3 讨论

颈源性眩晕是由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血管受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循环缺血而引起的眩晕,颈椎旋转或屈伸等动作时可诱导眩晕发作[10]。目前临床上对于颈源性眩晕的治疗以保守为主,通过消炎镇痛、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但疗效并不稳定,且停药后易复发,长期服药副作用又十分明显[11]。

颈源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头为清窍,五脏六腑所生气血均上注于头,而颈部是气血津液上输头部的必经之处,若颈部经脉不通,脉络痹阻,气血则不能上荣清窍,脑失所养,而可致眩晕发作。针刺疗法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在临床中运用广泛,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疼痛信息传递、促进局部微循环等途径改善眩晕症状[12],具有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但常规针刺治疗一般取穴比较多,大部分患者畏针惧针,不容易坚持。

浮针疗法是在中国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形成的一种全新针刺治疗方法[13]。浮针疗法属于《内经》中“毛刺”“浮刺”范畴,以“经络皮部理论”“近治原理”及“以痛为腧”为理论基础,根据患肌和病痛所在位置,用浮针在其周围进针,并通过大幅度的皮下扫散使周围组织得到牵拉刺激,从而疏通局部的气血及经络,恢复机体功能[14-15]。扫散和再灌注既是浮针的特色治疗方法也是浮针治疗的优势所在,通过扫散患肌皮下筋膜,可减轻局部筋膜压力,缓解肌腱张力,改善痉挛,解除压迫,增加营养供应[16-17]。配合再灌注活动,使局部血液供应加强,病变肌群的血供再灌注增强,促进患肌缺血、缺氧状态改变[18-19]。另外浮针治疗创伤小,在筋膜层扫散,不会刺入内脏及重要器官,也不易出现断针弯针等情况,安全性高,且浮针操作舒适度高,患者一般不会感到明显疼痛,能减轻患者针刺恐惧体验感好,一般立竿见影,且无药物副作用[20]。首尾穴论述最早见于《灵枢·根结》,言:“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根结”即是指经络的首穴和尾穴,针刺首尾穴可起到激发经气的作用[21]。《针经指南》也有“四根三结”的记载,病在经脉的起始处则针刺本经脉的止端穴,而病在经脉的止端穴处则针刺本经脉的起始穴,首尾穴同取可达到疏通整条经络气血的作用,更能激发经气,振奋经脉,推动气血运行,使经络通畅,也应和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22-2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LAV、R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提示浮针配合首尾穴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且取穴少,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浮针颈源经脉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浮针联合自拟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源性眩晕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