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小容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与水体紧密联系的地理区位,具有线性延展的空间特征,是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功能层面,城市水域具有调节微气候、控制噪音、净化环境及供给日常生活用水等功能;在社会属性层面,城市滨水区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人际交往、健身运动的场所;在精神层面,城市滨水区可以通过建立视觉、听觉、触觉的特殊体验,带给人心理上的放松。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滨水空间作为人与自然连接的窗口,越来越多的承载着城市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1]。综上,为最大化实现滨水空间在人居环境中的精神价值,基于行为学视角的空间分析与研究至关重要。
调查显示,包含漫步、慢跑、骑行在内的慢行活动在滨水休闲活动类型中居首位[2]。而在线性延展的带状滨水空间中,绝大多数慢行空间无法在可步行距离内构成环路,具有明显的双向性。这意味着慢行者需要沿一个方向行进一段路程后原地折返,沿相反方向行进。以上海虹口滨江段、杨浦滨江段、徐汇滨江段以及浦东滨江段的调查数据为例,该研究对在1 d内通过该滨江段的100 人进行调查发现,约60%的慢行者会在行进途中折返,其中约一半会走与之前完全相同的路径,另一半只有部分重合,在与来时不同的出口离开滨江路段,如图1 所示。因此,折返行为是带状滨水空间中常见的现象,需要深入研究。
图1 滨水空间的回游比例调查(来源:作者自绘)
由于这种折返行为与海洋中某些动物受季节影响,沿一定路线有规律往返迁徙的“洄游”行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文用“回游”一词定义慢行者在滨水空间中的折返行为。
“回游”的发生主要缘于在滨水空间中,桥与桥之间的直线距离较远,达1.5 ~3.0 km,因此依靠连桥实现环通慢行线路的长度已超出舒适的步行距离约1 km[3]。同时,滨水空间单侧的出入口数量有限,各个出入口的间距一般>2 km,慢行者通常在到达下一出入口之前会产生疲劳感,会在行进了一定距离后折返,回到初始进入滨水空间的节点位置并离开。
“回游”行为在滨水空间的普遍性不容忽视,滨水空间精细化设计目前尚未有针对这一行为现象的具体分析。而在城市发展人性化的道路上,一个好的慢运动系统不仅应该提供平稳的慢运动道路,更要考虑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由于慢行的速度限制,且慢行者处在休闲放松的状态下,更注重周围环境的细节,对信息的需求较高,从而获得更加丰富而细腻的体验[4]。滨水慢行道路作为一个串联式的开放空间,需要不断通过空间本身与使用者进行互动,而“回游”行为下产生的线路重复,会降低慢行者的期待感和探索欲,从而影响慢行的乐趣。针对“回游”的行为特征,滨水慢行道路的空间规划应当具备更多的变化性、选择性和区分性,才能实现滨水空间的人性化。
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进行解释,慢行空间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使用者的交通需求,创造一个顺畅、安全的通行环境。其次是公共交往需求,即创建多位使用者之间适宜交往、互动、沟通的公共环境,满足使用者对社会关系的需求。而最高目标则是满足使用者的自我价值需求,充分激发其内在潜能[5]。因此,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想要构建合理、安全、完善、周到的慢行网络,满足使用者对自我价值探索的需求,首先需要了解“回游”慢行者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
慢行者在滨水区的心情是放松的,不会刻意寻找捷径、追求速度,其行进路线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呈现出自由、随意的状态。动态变化的感知会分散慢行者的注意力,慢行者可能被任何事物吸引,因而行进过程没有绝对的方向性和顺序性。绝大多数“回游”慢行者在折返时会选择尽可能与前进时不重复的路径,以获得不同的慢行体验。而缺乏选择性的路径,会使慢行者感到无趣。
以人体为动力源的慢行行为在速度和距离上具有很大的有限性,如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一般不超10 km/h,行人的平均速度为80 m/min。自行车骑行的极限距离为3 ~5 km,而未经训练的人能承受的极限步行距离为1.5 ~3.0 km[6]。
对于“回游”的慢行者,其往返的路程,行进的距离和范围更加有限,步行者为1 ~2 km,而自行车骑行则为2 ~4 km。
此外,在“回游”的过程中,慢行者由于体能下降,行进速度变慢,对空间的感知力也下降,而对休憩的需求则更高。因此,“回游”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空间节点来为慢行者提供休息。
由于受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的影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慢行者对行进环境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心情下对环境的需求也会存在差异。例如,儿童喜好富于变化、出其不意的路径体验;老年人则偏好平缓的路径;心情愉悦的人偏好开放而热闹的广场;心情低落的人则偏好安静而幽闭的独处空间。滨水空间作为一个休息放松的公共场所,需要尽可能为城市中的不同人群提供多样的服务。因此,不同路径及空间节点的设置应当具有较大的差异,以适应不同的感受需求[7]。
慢行者对滨水空间的感受不是简单的叠加累积,而是与运动相关联的感官在空间和时间中实现多维交汇,最后综合心理感知后得以复合。
在慢行过程中,走、坐、眺、动各种行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慢行者对空间环境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认知。而“回游”则使慢行者在较短时间内拥有二次认知空间的机会。从上述特征可以看出,慢行的行为特征对滨水路径的空间环境有较高的要求,而“回游”行为的发生则对滨水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滨水空间形态的组成要素,按照与水体的距离可以依次分为亲水平台、滨水步行活动空间、绿化空间、活动场所4 个空间类别,如图2 所示。而滨水区域的岸域距离又可以将这些空间要素组成3 种不同的空间形态,分别为紧凑型、集约型和松散型。不论哪种空间形态,必然包含滨水步道。
图2 滨水空间的4 个空间类别(来源:作者自绘)
滨水步道是滨水区的必要元素,负责串联整个空间;绿化空间通常与滨水步道相邻,与水体共同形成对路径的围合,营造自然舒适的慢行步道;活动场所需要较大的场地范围,因此需要岸域具有一定宽度。将滨水步道定义为主要干道,则次要步道通常设置在远离水域的陆域活动空间内。根据滨水空间的不同组合形式,“回游”慢行者的游走路线会有以下3种情况,即完全重合的回游路径、部分重合的回游路径、完全不重合的回游路径,如图3 所示。
图3 不同滨水空间形态及对应的“回游”路径(来源:作者自绘)
绝大多数回游者会在主要步道与次要步道之间切换,以经历不同的慢行体验。因此,在“回游”行为下,次要步道的设计非常重要。次要步道的路径越长,折返路程与初始前进路程的重复比越低,回游的路径体验则更丰富。此外,次要步道的景观设计也应注意与主要步道有所区别,次要步道相比主要步道距离水域较远,不能形成较为开阔的视线通廊,两侧环境以绿化为主,相比主要步道较为封闭,因此需要保持其与主要步道的连通性,同时增加节点空间,以减少次要步道的幽闭性,在保持良好连接的情况下,营造与主要步道不同的慢行体验。
随着滨水区的功能复合化,各类滨水活动成为空间的主体,路径仅仅起到串联节点的作用,而当滨水岸域宽度不满足的情况下,绿化空间与活动场地会受到压缩,产生重叠,或者被消解掉。路径与滨水空间的空间组合关系如图4 所示。当空间只有一条主要步道时,滨水慢行变得枯燥乏味,而回游慢行者会在折返途中行走在相同的道路上,如图4a、图4b所示。此时,为减轻回游带来的无趣感,应加强慢行道路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图4 路径与滨水空间的空间组合关系
步道选线可以通过增加步道与水体的多维互动,营造截然不同的行进体验。例如,在平面空间中,路径可以在一定距离内脱离水陆边界,向水域或陆域偏离,再回到边界,如哥本哈根新港口(图4b)和上海秦同栈的慢行桥(图4c)。此外,路径的高度也可以不断变化,穿梭于陆域与水体之间,如奥特兰西港的步道,凌驾于陆域之上,与绿荫中的树木产生更近距离的接触(图4e)或者低于水面,如比利时林堡的水中步道,产生一种贴近于水面,行走在水中的路径体验(图4f)。因此,路径线路的变化可以通过营造不同的人与水体的关系营造路径体验的新鲜感,从而消解“回游”的单调性与重复性。
为方便慢行者随时进行路径调整,主要步道与次要步道之间的连接性和互补性也非常重要,但增强联系并不意味着单纯地增加连接路径的数量,路径数量过多会,使慢行者感到迷茫,对路径的频繁选择,间接剥夺了其感受路径的时间。另外,连接支路的小型景观节点有时因为尺度把控不准确,缺乏详细的行为学研究,反而对行进路线形成阻碍,甚至形成了尽端式路径。因此,路径之间的联系不应仅仅是2条路径之间的简单连线,而应有意引导行人的走向,通过墙面、种植台、广告牌等的布置或是质地、高差的变化,将信息清楚地表达出来。例如,浦东滨江段通过铺装的变化与绿化景观的塑造,巧妙地将原本并行的步行路径与骑行路径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减少不同使用人群之间的相互干扰,如图5a 所示。同时,在开阔的主要步道与静谧的次要步道之间,建立更多功能性的节点,如饮水台、休息区、卫生间等,让换线变得更加自然,在变线过程中同时满足身体需求与精神需求,如图5b 所示。
图5 浦东滨江段(来源:作者自摄)
滨水空间的节点可以分为交通性节点、景观性节点以及服务设施性节点。没有明确功能指向性的节点是停留在设计图纸中的图案构成,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因为缺乏效用而无法吸引人群,难以形成有实际意义的节点空间。而慢行的“回游”会使空间中的人产生更多的交错、汇聚与穿插,为滨水空间节点的设计提出了更多的空间复杂性与功能复合性要求。当空间节点包含两种以上功能时,更应注重其中每一项功能的完整性和实现性,才能构成有效复合。
一味地进行功能上的多重复合,忽略了空间的尺度控制,也无法形成人性化的节点设计。大尺度的活动空间或景观广场,会产生发散性的空旷感。因此,慢行中空间节点的功能与尺度控制,对慢行的“回游”连续性都有较大影响,相较于大而无用的广场、平台,舒适宜人同时具有功能性的空间更容易获得慢行者的青睐。
行进距离存在步行的极限距离和可接受距离这2 个概念。未经训练的正常人步行的极限距离约3 km,可接受的步行距离约1 km,则滨水空间出入口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1.5 km,否则将超过慢行者的体能极限。而可接受距离则意味着一段路径中休息座位的设置间隔同样不能超过这一区间,否则会有慢行者无法及时得到休息。考虑到“回游”慢行者的使用需求,则应适当缩短出入口距离,避免其因行进距离过远造成折返时体力不支的情况。同时,通过丰富路径的功能、空间,调整视线方位,也可以有效延长人们的可步行距离。
视觉的影响远远超出其他人体感官。视觉是定义空间的元素,视野指观察者的视线范围,视点则指观察者的位置。“回游”可使慢行者产生视觉疲劳,游走愉悦的体验感也会下降。针对这一情况,在保持视野连贯性的同时,可适当加入可以产生节奏感的元素。连续的视野是延长人们步行时间的重要手段,因为视觉是连续的,人们的好奇心和期望值也是连续的,这会引导并鼓励他们继续行走。
此外,平视、仰视、俯视的切换也能增加视觉上的新鲜感和变化性,俯视通常发生在人们看向水面时。而沿岸绿地景观树木则属于平视的范围,看向远方的建筑物或桥梁时,即是仰视的视角。动态视点变化丰富,会引导人们会积极尝试多种视角,创造更多的观赏点。因此,在打造滨水景观时,应该有层次、有呼应、有错落的营造不同的景观类型。
例如,可以利用视觉特征,在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细节中营造节奏性、间隔性的序列空间,让慢行者在视觉上将其关联起来,从而形成具有韵律的漫步体验,并通过吸引注意力的方式增加慢行者的体能极限,延长其慢行时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滨水空间在城市中占据这更加重要的位置。滨水空间的慢行“回游”行为,在滨水空间的活动种类中也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对其行为及空间设计策略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