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烨,李欣然,杜春业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 201112)
科研事业单位是技术研究的前端环节,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在转化过程中科研单位发挥重要作用。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高质量、功能更强、更大规模的技术市场,可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提升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和创新发展新动能。但在转化中缺乏市场调研优势和推广措施,忽视了科研单位与市场竞争主体的差异,以至于转化效率低、质量差,为此进一步探索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具有必要性。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科研事业单位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长远稳定发展。同时推进将转化收入作为人员激励,也为新一轮科技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良性循环。当科技成果通过转化应用于实践,使最新成果应用落地,能够进一步激发科研事业单位的市场活力。
科研人员一般具有较高学历,属于高精尖人才。但薪资待遇会受单位发展水平、薪资总量的限制。通过实施成果转化与市场的合作,将技术成果有效应用,可以获得更多收益。转化收益也可以应用于单位日常管理,提升人员薪资待遇、绩效奖励等。借助多劳多得的奖励形式,能提升在科技研发以及成果转化中的工作热情,带动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实现有效转化,要与市场导向相适应,但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中并未设置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机制。主要是科研事业单位长期从事技术研究更重视新理论、新技术,并未重视成果转化应用。这也导致科研事业单位对成果转化工作缺乏正确认知,与市场需求脱节,很多优质成果无法应用落地。实现成果有效转化要经历研发、技术成熟、商品化、资本化等多个阶段,不仅是简单的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需要进行有效的二次创新,才能满足确保转化成功。由此,转化工作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系统整合资源,推进转化工作。
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导致了成果转化工作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转化项目可行性评估不到位[1]。当前转化流程多由科研团队提出,管理部门进行审核通过后公示再实施。但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可行性的综合评估,导致转化效果不理想。二是评估体系存在不合理之处。当前多采用无形资产评估方式,但有部分成果的价值无法准确评估,标准不一、存在主观性,从而导致科技成果价值衡量不准确。
科研事业单位虽意识到转化工作的重要性,但因缺乏针对性的考评体系,使转化工作无法有效推进。一是传统考核中未明确考评方法和内容,整体体系不完善。二是缺乏有效考评指标,未与贡献度结合,阻碍了转化的积极性。三是虽然已颁布了相关法规政策,但对具体实施并未细化,严重影响了管理者的决策有效性。
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可以推动科研事业单位发展,也能提升社会科学技术水平。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也是推动地方经济、技术提升的重要方式,对产业创新具有积极作用[2]。为此本地区政府要重视成果转化工作,发挥政府的优势,围绕产业战略发展方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和帮助。
图1
科研事业单位一般是以财政拨款开展科研工作,实施的管理机制为项目管理与经费使用管理[3]。为了更好地与市场联动,促进成果产业化,可以设置转让为主,技术服务为辅,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转化模式,建立起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考评机制可以提升转化效益。一方面要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进程中建立综合评估体系。如由技术专家、市场专家、财务专家和企业代表等组建评估小组。聚焦创新度、成熟度、转化成本以及落地效益等关键因素,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高效转化方式。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实施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统一标准和流程,对科技成果实施综合和全面的评估。
为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落地,要建立起一套可操作的分类考评体。实施分类考评,将同行评议作为基础评价方式,实施代表评价制度,应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4]。关注转化落地的效益评价,将新技术、新工艺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制订组织内部分配制度,明确人员范围和分配比,确保分配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提升激励作用。
R 科研事业单位长期致力于软件技术标准研究和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通过技术服务和成果应用推动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服务行业,发展产业”的核心理念,为我国软件行业做出了众多开创性贡献。
R 科研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主要有六种:科技成果转让、许可使用科技成果、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自行投资实施转化、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其他方式实施转化。
R 科研事业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转化流程,主要包括:发现成果、评估成果、确定市场需求、确定合作伙伴、开展技术合作、实现产业化落地[5]。
1.公示与发布:科技成果的完成部门(以下简称:成果完成部门)将科技成果报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定期发布信息公示,完成后方可转化。
2.转化策划:由成果完成部门自行策划、推动,与合作方形成意向性方案。
3.成果评估:(1)成果完成部门将拟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信息、拟转化对象和意向性方案通报转化实施部门;转化实施部门根据转化需求,组建科技成果评估小组并召开评估会议;(2)科技成果评估小组评审转化的可行性,若同意转化,将对科技成果最低成交价进行进一步讨论:
若评估的最低价低于15 万元,可以通过协议定价进行转化,由管理部门将评估意见通过单位“三重一大”流程提请领导班子审批;审批通过后由转化实施部门按照单位信息公开要求在单位内部及技术交易市场对成果名称和拟交易价格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即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若评估的最低成交价达到或超过15 万元未达到50万元,由管理部门将评估意见通过单位“三重一大”流程提请领导班子审批;审批通过后按要求进行内部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在技术交易市场进行公开挂牌交易,交易价格为最终成交价格,无需再次公示。
若评估小组评估的最低成交价达到50 万元,则需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该科技成果进行评估,管理部门根据第三方评估结论和单位“三重一大”流程,提请单位领导班子讨论确定本次成果转化最低价。
其中以作价投资或其他涉及股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无论最低成交价大小,均需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按要求在单位内部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至技术交易市场公开挂牌交易。
4.转化实施:确定最终成交价后,即与成果承接方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并实施具体转化;其中以作价投资或其他涉及股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由管理部门在项目完成后将相关情况报上级单位备案。
5.收益分配:科技成果的转化收益纳入单位分配管理,由成果完成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共同负责收益分配工作,科技成果完成人员或团队、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或团队转化实施部门可参与分配。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转化对提升科研事业单位软实力,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落实以市场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机制,确保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有效性。要优化综合评估机制、金额考评体系,建立激励措施,以此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实践中,根据科技成果特点,结合资源优势,制定不同的路径,解决在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