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雪松
现对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概念、“数智化”赋能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意义、“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基本要素进行论述,指出“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应以满足广大读者对公共图书馆“连锁店”服务模式的需求,均衡公共图书馆资源,制订统一的管理标准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围绕顶层设计、打破馆际壁垒、搭建“数智化”多功能服务管理平台、构建“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服务场景及渠道等,提出“馆际多级互联”服务模式下的“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思路。
“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要素分析
公共图书馆共同体概念简析
“共同体”这一概念最早由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随后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得到具体的阐述。共同体是个人或群体以“统一基本关系”为基础的“共同”形式。笼统地说,“共同体”可以理解为“资源共享、利益互惠”。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立“共同体”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表明中国人对“天下大同”的理解已经提升至新的高度。但共同体的范围是“所有”,即各行各业要想实现更长远、更好的发展,就应当摒弃资源垄断的想法,推进资源共享,最终使各方都能受益。
以公共图书馆为例,有学者认为,公共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方式应该逐渐调整为阅读学习支持性实践,目的是推动新知识产生;还有学者从图书馆共同体服务转型的角度入手,提出图书馆共同体应该增加知识储备量,创造更好的人文环境,将图书馆打造成促进读者交互协作的新概念知识交流服务场所。总体来看,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区别于传统图书馆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共图书馆共同体高度认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念,在組织管理模式方面朝着“区域联盟”的方向发展。在“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支持下,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可以有效满足广大读者对阅读服务的新需求,最终基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完成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及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建设。
数智化赋能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意义
大多数读者对“数智化”这一概念并不熟悉。对读者来说,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成之后,其可以在所有成员馆享受到相同的服务,且不会出现某些资源只存在于某个成员馆,其他成员馆无法共享的情况。如果很多资源只存在于少数成员馆中,可能出现下面的情况:读者办理了图书借阅证,且被告知持该证可以在任何一家成员馆借阅书籍。但读者走访了多家成员馆后发现,有些书籍只在少数几家图书馆中才能借到,其他成员馆不能满足其自身需求且这种现象长期存在。长此以往,读者便会对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概念产生怀疑。具体来说,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服务模式应该类似于“餐饮连锁店”的服务模式,每一家成员馆均应提供相同的借阅服务。但当前并未达到这一效果,可见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模式尚不成熟。这种情况下,读者很有可能不再办理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借阅证,而只在几家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单独办理借阅证,这不利于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发展。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图书馆与餐饮连锁店存在本质区别。馆藏资源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可能无法直接实现共享。因此,利用“数智化”技术赋能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有助于实现馆藏资源共享,这对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此,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以此为切入点思考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相关问题时,有关“数智化赋能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意义的相关结论是:(1)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将公共图书馆共同体成员馆的所有馆藏资源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实现共享;(2)“云”模式可以为读者提供跨地区远程阅读服务,将传统图书馆“只有线下实体店”的形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读者提供甚至定制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阅读服务。
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基本要素
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理应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为读者提供多种服务,满足读者的各类合理需求;(2)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成员馆应在体制机制、物质资源、行为、制度、精神、组织文化等方面真正达成一致,即管理规则、运行机制在各成员馆中均得到实施且标准统一,没有任何原则性差异。
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需求分析
应满足广大读者对公共图书馆“连锁店”服务模式的需求
广大读者的核心需求是在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馆内无差别地获取馆藏资源。以连锁门店的服务模式为例,消费者在一家品牌旗下的某个连锁店办理了会员卡并充值后,可以在该品牌旗下的任何一家连锁店享受到相同的服务,且会员卡内的余额没有任何使用限制,不会出现“卡内余额并非在本店充值,故无法在本店用余额消费”的情况。读者在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某个成员馆办理借阅证后,前往任何一家成员馆都可以获取相同的资源。但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与餐饮、住宿行业的连锁门店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建设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必须妥善解决“知识产权”等问题。上文提到,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要素之一是所有成员馆的物质资源需要一致,即每个成员馆的馆藏图书、知识文献等资源需要在所有成员馆共享且无障碍供读者获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馆藏资源转化为电子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得到普及的今天,这些电子版的资源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提供给广大读者?如果读者可以直接、完整地下载这些电子版资源,那么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销售与被销售”的关系,可能导致电子资源真正销售商的权益受到影响。因此,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电子资源时,只能采用“租赁”的形式。比如读者需要在智能设备上下载“图书馆共同体”App,只有登录App后,才能查看公共图书馆共同体提供的电子资源,相关操作(如书签设置、章节查阅等)均应在App内完成。这种电子资源供应模式实际上可以满足广大读者随时随地查阅资料的核心需求。
应解决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利用问题
除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还应解决资源建设利用问题。上文提到,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必须以现有图书馆为基础,但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以浙江省为例,其省内不同地区的发展均衡程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也是全国闻名的共同富裕示范区。但在建设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城市的市级、区级公共图书馆每年用于知识资源采购的经费超过300万元,而另一些城市的市级、区级公共图书馆的采购经费却不足10万元。如果对这种差异缺乏重视,不采取强制措施对现有资源进行平均分配,就无法真正解决资源利用的问题。此外,原本独立运行的公共图书馆还应在“数智化”赋能的背景下,制定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管理机制,避免出现服务差异。
“数智化”赋能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思路——“馆际多级互联”服务模式
顶层设计
“数智化”赋能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核心是构建“馆际多级互联”服务体系。相关顶层设计要素如下:(1)公共图书馆共同体首先需要按照上文所述,实现不同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所有图书馆的馆藏书籍、文献资料信息实现共享;(2)为了保障所有成员馆的利益,所有参与建设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单位必须统一思想,且在方方面面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策划,完成共同行动纲领的设计,使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建立和运行机制、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均得以明确。
打破馆际壁垒
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各成员馆之间的馆际壁垒需利用特定的技术来打破。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各成员馆馆藏资源的共享。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各成员馆提供館藏资源共享技术的厂商不止一家,为了确保馆藏资源真正实现共享,各厂商之间必须基于同一技术标准开放端口和数据。而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行业主导优势。例如由政府主管单位发出倡议,组织谈判会议,向成员馆或厂商提供补贴,使其使用统一的端口,在充分协调下逐步达成资源共享的目标。上文提到,在构建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使用App。但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对App感到反感,这是因为一些App的功能极其有限,但却占据了手机等智能设备大量的内存空间。因此,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可以和微信、支付宝等含有“移动转移支付”功能业务的平台开展深入合作,将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线上服务功能以“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的形式提供给广大读者。这样设计首先可以使全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大共同体”的框架之内;其次可以为读者提供便利,读者只需打开微信或支付宝中的“公共图书馆”小程序,便可进入图书馆并获取相应的资源。通过这种方式,具有数智化、统一化、开放性特点的公共图书馆共同体便能建设成功。
数智化多功能服务管理平台搭建
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应该基于多功能服务管理平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该平台的搭建要素如下。其一,公共图书馆共同体门户服务平台。该平台面向“全媒体资源”,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及服务形式进行整合,将原有单一的线上或线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所有图书馆中所有类型的馆藏资源均可得到统一管理。其二,书目共享检索平台。公共图书馆共同体最大的作用在于可以将原本分散的资源进行集中。但随着成员馆数量的增加,各馆的资源中有一部分是重合的。针对这部分重合的资源,应由专门的平台对其内容进行比对审核,确定资源类型、生成时间、规模、真伪等。比如一些专业参考书的成书时间不同,但书籍的名称、作者、编审单位、基本内容都相同。随着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调整,其对某些学术词汇的定义、解读会出现细微的变化。如果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在建设过程中未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考察,而是直接将书籍资料进行汇总,则可能误导某些读者。比如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一些词汇的解释存在差异。如“空穴来风”原本的解释为“只有没有堵死的空穴才能有风通过”,因此应该作“事出有因”理解。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长期从相反角度理解、运用这一词汇,用“空穴来风”表达“事情没有根据”。在这种情况下,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一词汇的解读发生了根本变化。基于此,书目共享检索平台应该具备的功能是,对同类型、同名称但经过多次修订的书目进行整合,在检索过程中,应该重点标注修订版本信息,使读者在查阅相关信息时,能够迅速观察到图书的时间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运用获取的信息。
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服务场景及渠道构建
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应该至少提供以下服务,明确服务场景。其一,一站式借阅服务。很多读者对纸质书情有独钟,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购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而在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籍时,容易在图书借还方面遇到困难。比如读者在A地出差时从当地公共图书馆借阅了一本书,但是在即将离开A地时,该读者并未读完借阅的书籍,因此就遇到了书未读完就要归还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共图书馆共同体成员馆可以推出“一地借书,异地还书”的服务,极大地提升读者借还书籍的便利性。其二,一站式检索服务。读者可以在App或小程序上搜索目标地区内公共图书馆共同体成员馆的分布情况,前往距离较近的成员馆。其三,信用绑定功能。可以将读者的借阅资格与支付宝信用分等挂钩,分数越高,能够享受到的服务就越多。
综上所述,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建设的思路并不复杂。首先,在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数智化时代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服务模式必须呈现出深度数智化的特征;其次,公共图书馆需要改变传统运营模式下绝对独立的特点,打造远程连锁服务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广大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得到满足。在建设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馆藏资源的收集与分配利用、图书馆平台拓展、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等问题,从而助力数智化公共图书馆共同体早日建成。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