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莉
“和美”二字,从字面上看,就是和谐而美好、和谐而美丽。具体而言,“和美乡村”体现在物质富裕、精神充实、社会和谐、生态优美、安全稳定等方面。从文化上看,和美乡村建设需要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转化文化资源等方面着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因此,探索和美乡村的内蕴及文化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和美乡村的内蕴
什么是和美乡村?“和美”二字,从字面上看,就是和谐而美好、和谐而美丽。和美乡村就是和谐而美好、美丽的乡村。具体而言,“和美乡村”应该体现在物质富裕、精神充实、社会和谐、生态优美、安全稳定等方面。
物质富裕
从物质条件上讲,为了生存,人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衣食住行的问题。只有衣食无忧,才能安居乐业,人们的生产生活才能稳步前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随着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完成,我国初步实现了中国人千年来的小康梦,并在此基础上,把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的新目标。这些都为和美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精神充实
从精神条件上看,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更加向往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丰富的精神食粮、愉悦的精神享受,都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精神充实与精神境界提升更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内容。总之,建设和美乡村,必须高度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与境界,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社会和谐
从社会条件上看,和谐社会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因为乡村是否和谐、乡村秩序是否良好决定着人们生产生活环境的好坏。乡村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村民的感受与行为。乡村秩序良好,人与人关系和谐,人们就会生活在友爱亲切的氛围中,从而创造出更多文化成果。反之,在一个人际关系恶劣的社会中,人们的活力、创造力和主动性都会受到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了“富起来”之后,农民更加希望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更平等的发展权利、更公平的社会分配,这些都是和美乡村建设应注意的内容。
生态优美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前,生态优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们的普遍期望,而乡愁记忆更是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良好、生态宜居、生态优美可以使人们在诗意的栖居中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提升获得感与幸福感。
安全稳定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安全稳定的国家秩序、社会秩序、乡村秩序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又一要求。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秩序稳定是人们安心生活、安稳工作的前提。为此,党和政府致力于建设平安中国,为人们打造舒心、安稳的秩序环境,使平安中国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体现在和美乡村建设上,就是要打造平安乡村,使农民在丰衣足食的同时安居乐业,使乡村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的文化建设路径
和美乡村建设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其中,文化建设是实现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在摆脱贫困、逐步富裕起来的基础上,乡村的和美更多地依赖文化建设,依赖乡村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
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农耕历史悠久。所谓乡土中国,就是说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缺点都显著地体现在中国农民的身上。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由于乡村发展的相对滞后性,相较于城市,传统文化更鲜明、更深刻地在乡村留存下来,其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精神世界、行为方式等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就物质文化而言,农民居住的古村落、古民居、古镇,以及古树名木,都留有传统历史记忆。在精神文化方面,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观,以及随遇而安、安适自然的生活态度都影响着农民的心理活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就制度文化而言,传统的村规乡约作为非正式的组织制度影响和制约着每个村民,是人们生活和交往的制度约束。就生活文化而言,传统文化对个人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忠孝节义的为人处世原则,与人为善、重义轻利等道德修养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家教家风中的尚和合、重孝悌、勤俭节约、耕读传家等思想观念则在更深层次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生活。另外,婚丧嫁娶、节日节庆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它以共享的方式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了人们对生活、自然节律和土地的深厚情感。
站在现代的立场上,传统文化中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成分,也包含着糟粕。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就是要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必要的鉴别,厘清其精神价值,站在现代立场上,客观全面且冷静地剖析其积极功能和消极影响。相对于城市,乡村现代化的速度较慢,信息不通畅,因此更容易受到传统文化中封建迷信、腐朽思想、落后观念、低俗文化、陈规陋习等糟粕的影响。对于这些不良因素,应该进行剔除;而对于乡村的家规家训、村规乡约,则应进行厘清、分析与评判,剔除其中不合时宜的内容,使其转化为新时代治家、治村、治乡的规则和依据,以及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当前,一些地方开展的完善村规乡约,健全红白理事会,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活动,对于引导农民摒弃落后习俗,过现代文明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传统文化中讲仁义、重情义、尚和合、重道德、守望相助、互助友爱等美德,则是体现我国悠久农业文明的宝贵元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使优秀农耕文明所蘊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净化民风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核心要素、能动要素,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乡村文化建设的兴盛离不开农民自身的努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而要解决人的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激发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之奋斗的精神。农民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卫生健康素质、法治素养、市场意识和合作意识等。其中,思想政治素质需要依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建设。道德文化素质的提升则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加强对村民道德的规范、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农民生产生活结合起来。科学技术素质的培育,一方面依赖农民对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则需要农民掌握运用科学知识,具有一技之长,能够自觉地在生产中运用科学技术。卫生健康素质包括对医药防疫、日常保健、身体锻炼等知识以及健康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了解。法治素养的提升则主要体现为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的提高。为此,有必要在农村加大普法力度,以转变农民传统的“厌讼”“息讼”观念,引导农民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和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培育市场意识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从前,农民主要靠天吃饭,养成了顺从、不争的习惯;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市场竞争中更快、更准地获益。因此,转变传统观念,培育竞争意识,摆脱“等”“靠”“要”等心态,培育奋斗精神就成为新时代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合作意识是指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村需要适度进行规模化经营,发展集体合作社,这就需要提高农民合作互助的意识和意愿。传统小农经济的形式容易使农民形成散漫、各自为政的心态与意识,而转变这种落后的心态和意识,有利于现代规模化农业、集体合作社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民增强团结互助、合作友爱的意识,这些都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当前,许多地方都开展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素质,还能帮助农民更好地融入社会,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总之,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民是和美乡村建设的主体,只有激发其内生力量,提高农业生產经营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和美家园,才能使和美乡村建设成为主动的、积极的、必要的活动,使农民不断迸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关键要素。繁荣乡村文化离不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挥文化惠民的作用,离不开健全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外部输入,另一方面是内部引导。从外部输入来说,可以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的辐射作用,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同时,完善农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以便农民群众能够便捷地获取数字文化资源。此外,根据农民需求,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健康卫生教育,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农村。这些措施立足于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和效能,能起到文化育民、文化惠民的作用。从内部引导来说,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乡村自办文化活动,为农民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广泛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地方戏文艺表演活动、节庆节日活动以及各种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举办群众文化广场艺术节、广场舞比赛、民间文艺汇演巡演、重要节日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有助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振农民群众的精气神。同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还要挖掘、培育乡土人才,加强乡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培育懂文艺、爱乡村、爱农民的乡村文化工作队伍。总之,要将外部输入和内部引导结合起来,这对提升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提升农民素质,移风易俗,改变乡村文明风貌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转化文化资源
进行乡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提升和美乡村的软实力,还要增加和美乡村的经济收益,通过转化文化资源,为乡村创造可观的物质效益与精神效益。首先,就物质文化而言,文物古迹、古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等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底蕴深厚,因此,既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又要对其进行合理适度的利用,使其成为文化旅游、观光品鉴的重要资源。就生活文化而言,乡村中的婚丧嫁娶、节日节庆等本身也具有观光品鉴的价值,可以为文化旅游、观赏经济发展“出力”。就生产文化而言,传统乡村文化不仅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与情感,还可以是有形的存在,如民间工艺、民间戏剧、曲艺、剪纸、童谣等,它们都可以以传统艺术作品的形式传递真善美,同时转化为具有显著效益、经济价值的传统艺术产品。此外,乡村的饮食文化、体育活动,如地方戏、剪纸、泥塑、木偶剧、茶文化、酒文化、武术等活动,既是乡村生产的产品,也是乡村经济的增长源。而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等自然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就生态文化而言,乡村建筑大多依山傍水,按照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修建,因此,古村落、古民居往往都体现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构造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的景观,其不仅能使人寄情山水间,唤起人们的乡愁乡韵,还能使人们在品味乡村文化的同时,激发人们更多的感悟与感怀。当前,在许多乡村,“文化+”战略实施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文化旅游、观光农业、文旅产业蓬勃开展,还有一些地方以文创产业为核心构筑起了集经济、文化、旅游、艺术鉴赏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创产业,其在获得可观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淳朴民风、和睦家风,实现了乡风文明和乡村富裕美丽。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已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乡村文化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繁荣与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资源。
总之,建设和美乡村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同时需要注重乡村文化建设。这是促进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和美乡村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重大集体攻关项目“新时代四川乡村治理研究”(2022JTGG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