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迹迷沙远 构筑自己的精神“敦煌”

2023-07-31 14:14孙博
中国美术报 2023年17期
关键词:模件壁画敦煌

孙博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每当飞机临近敦煌机场,从舷窗向外眺望,云朵间若隐若现的祁连山脉和大漠戈壁,总会让我想起王偁的这首赠别诗。然而,今人三个半小时的航程,又如何能体会古人的“万里敦煌”呢?

近一个世纪以来,敦煌一直牵动着中国乃至全球学者和艺术家的心。随着敦煌学、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艺术研究的不断推进,作为古丝绸之路“大画廊”的莫高窟,已成为无数画家心中的圣地。我与敦煌莫高窟第一次结缘是在2009年,至今已记不清去了多少次。受石窟壁画的影响,近年我陆续创作了《海神》《鹿王》《象王》等系列壁画作品,并受邀为北京现代民生美术馆正在展出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进行现场创作。

每当在洞窟里面对这些千年前的艺术经典,我都会贪婪地凝视每一根线条细微的起伏,体会执笔人的吐纳呼吸;反复揣摩每一个色层的叠压关系,试图解开绘制程序的密码,以至于恍惚间产生某种幻觉,仿佛无数世前我就是这洞窟里的画师。

古代僧人离开寺院在人迹罕至的山崖间开凿洞窟,是为了远离世俗进行禅修,正所谓“凿仙窟以居禅”。绘制壁画最初是为了有助于观想,帮助僧徒顺利进入禅定的境界,而每一个心系敦煌的画家来到这里,无不是从临摹壁画开始的,临摹不只是对古代艺术经典简单地“复刻”,更是从多个层面展开的思考和碰撞。基于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人们发展出各有侧重的临摹方法:文物保护学者的临摹专注于壁画现状的记录,制作程序、工艺、材料状态的模拟;美术史学者的临摹,重点研究画面造型、色彩、构图、叙事方式的运用,强调绘画逻辑和语言风格的推理复原;大多数画家则不拘泥于既定程式,摹写时加入更多个性化的理解、思考和提炼,与创作经验相糅合,在似与不似中将对传统的现代解读注入画面。其实,无论采取何种方法临摹壁画,临摹的过程也是一种修炼,与坐禅一样,都是“面壁”的功夫,而面壁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证悟”吗?千年前的僧人悟的是生命和世界的究竟,今日的画家悟的是艺术与人生的真谛,两者殊途而同归。

敦煌艺术的核心是延续近千年的佛教石窟壁画。其中最吸引我的,则是这些精彩绝伦的绘画所使用的天然矿物颜料,以及由此生发出的一系列绘画技法、表现形式和审美样式。这些天然媒材从一个侧面,勾勒出古代丝绸之路美术创造与传播的脉络,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文明之间关于信仰和美的智慧。

古代画师能使用的颜色种类非常有限,大部分取材于附近的自然山川,少数来源于辗转曲折的丝路贸易。绘制壁画时经常使用的颜色不超过五种,颜料根据矿物研磨的粗细程度,呈现出微妙的色相变化。有限的颜色种类,意味着古人必须化繁为简,对画面中复杂的物象归类,敷以相应的颜色。这种“随类赋彩”方式背后的逻辑,无异于现代数学理论中的四色定理——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保证每两个相邻的区域颜色不同。通过运用有限的色彩,敦煌画师们在画面中不断制造无限的间隔与重复,形成富于变化的视觉节奏。除了平面的色彩并置,纵向的色层叠加也是敷彩的重要技巧。矿物色虽不易调和,但矿物微小的颗粒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透明度,可以通过“叠色”来制造微妙的色彩变化。古人的色彩实践,在今天的艺术语境下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也时刻提醒着未来的创作者,艺术的高度在于对困难的克服,而美就在这里显现。

藏经洞曾出土了很多敦煌画稿,却没有见到针对一个洞窟制作的完整设计图。德国学者雷德侯在《万物》里讨论中国人的艺术和造物思维时用了“模件化”这一概念,即用小的单位模件,组织和拼合成一个复杂的东西。敦煌壁画的画面组织和造型方式也反映出这种模件化思维。洞窟空间尺度的多变,使一幅完整严谨的画稿在实际运用中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杰出的画师,必须有根据佛典和赞助人的要求,运用模件进行“重构”的能力。他们还会在人物动态和形象的细微之处,进行模件化的调整,使处理形象各异的漫天神佛,变得有迹可循。所谓创造力,就在文本逻辑与图像叙事的差异,在经营布局、结构繁简、组合变异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

敦煌莫高窟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历代重绘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在原初画面上形成了大量的残缺和变色。切萨雷·布兰迪在《修复理论》一书中,称之为“具象性结构中的某种中断”。这种“令人遗憾”的现状却为当代艺术家进入审美创造领域开辟了新的空间。当壁画一体性的古典审美范式被解构,碎片化的视觉意象所包含的矛盾和张力形成一个个“刺点”,在作者个体性重构的过程中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敦煌艺术的影响力除了无可替代的佛教石窟艺术,还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造就的历史文化主题。变幻莫测的沙漠气候、浩瀚史籍中的传奇人物、佛教典籍里的神异故事,都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今日,作品媒介与形式的多元化,使藝术语言更具感染力和捕获性。斗转星移,无论艺术创作的方式如何变换,终究是个人才华与智慧的显现,是人类对文明本体更深层次的反思。

面对敦煌艺术,有的人模仿、有的人挪用、有的人误读、有的人挑战。然而,“圣地”总是静静地滋养着生命的创造力和智慧,一代代“朝圣者”成为人类文明价值的阐释者和传播者。每一次与敦煌的相遇,都是一场跨越千年的久别重逢,我想不单是我自己,每一个热爱敦煌艺术的人,都希望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在今日纷繁嘈杂的艺术生态下,构筑自己的精神“敦煌”。正所谓“度迹迷沙远,临关讶月明。故乡飞雁绝,相送若为情”。

(作者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

猜你喜欢
模件壁画敦煌
伺服卡模件更换时负荷突降原因分析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N95口罩机刀模件的设计及加工
壁画上的数学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北朝、隋唐壁画
帮壁画“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