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新诚 韦文敏
摘要:为实现内镜洗消全过程管理和追溯,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内镜洗消全程追溯管理系统,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通过洗消人员配备识别卡、水槽安装阅读终端、设计洗消流程及功能模块,达到对内镜清洗消毒过程的识别追踪,使用内镜洗消合格率和使用人员满意度评估应用效果,实现内镜洗消全程追溯管理与追踪、内镜洗消合格率和使用人员满意度均达到100%的结果。文章得出经过内镜洗消全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内镜洗消信息记录详尽、可追溯性有效约束人员规范操作,极大地提升内镜洗消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内镜洗消;RFID ;全程管理;追溯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3)04-0050-05
0 引言
内镜清洗消人工追溯方式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无法收集处理过程和技术参数的动态信息,而内镜感染会危及患者健康,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預防内镜感染,首先要按流程规范操作,确保足够的洗消时间,依托信息系统整理与归档洗消数据[1-2]。其次,要按照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2017年出台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提出的新清洗流程和操作规范[3]进行操作。基于以上要求,本文设计、开发内镜洗消全程追溯管理系统,在多种规范要求范围内制定洗消流程,对提高内镜使用安全和感染控制意义重大[4]。
1 建设需求
系统设计满足操作人员的作业流程,保证每一把内镜都在规定的时间、严格按照作业环节进行操作,实现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符合内镜消毒技术的规范要求。确保真实、完整地记录内镜清洗、消毒使用的全过程,杜绝虚假记录,为医院的感染控制举证提供客观数据。此外,能提升洗消操作的便捷性,简化手工记录的烦琐操作,节省人力和时间。信息管理能实现资料管理文档化、数据化,全面提升内镜中心的管理水平,一旦发现感染,可以迅速知道该患者使用过的内镜还被其他哪些患者用过,从而有助于尽快判断和诊治,避免出现更大范围的人员术后感染。
1.1 技术分析
RFID即无线射频技术,主要是使用无线电射频信号实现物品之间无接触的信息传递,以自动识别信息目标。RFID技术基本组成包括射频标签、阅读器、天线等,射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根据时序关系,实现数据能量的传递及数据交换,即设备读取标签的数据发送到系统,自动记录RFID操作过程[5]。
本系统采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射频距离可达10 m,满足内镜洗消的特殊性[6-7]。RFID读卡器是基于TCP/IP通信的ID卡读头接入局域网实现网络传输。系统数据获取方法——RFID数据流如图1所示,定义操作给阅读器,为每把内镜和每位操作人员配备RFID识别卡,在所有洗消水槽、每间内镜检查室床头安装RFID阅读终端,阅读器读取识别卡信息后通过串口传输到系统,操作过程自动记录存储数据库中[8]。配置监控服务器,通过医院局域网实现RFID阅读终端与监控服务器数据传递与共享。系统采用B/S架构与SSM技术框架、MySql 5.6数据库。
1.2 硬件需求
系统硬件组成如下。专用网络读卡器:带屏幕语音提示、有线网络(Power Over Ethernet,POE)供电或无线网络电源适配器供电。专用读卡器防护罩:亚克力塑料材质,透明、防水,有固定功能。射频卡:防水、防高温腐蚀,用于识别使用人员身份。PC工作站:用于数据查询和状态修改。大屏幕:用于实时状态显示和滚动语音播报。交换机:专门为设备POE供电。
1.3 洗消流程设计
在清洗水槽的初洗槽、酶洗槽、次洗槽、浸泡槽、末洗槽安装RFID读卡器,为每条内镜、每位洗消人员配备RFID标签。在内镜检查室合适的位置安装RFID读卡器。每个内镜清洗前,必须进行测漏操作,未进行测漏的内镜,不允许正常清洗。内镜洗消过程包括初洗、酶洗、次洗、浸泡、末洗,洗消人员的RFID标签和内镜的RFID标签到相应的洗槽读卡器打卡。洗消流程严格按照设置顺序进行,不允许跳步和重复操作。镜子洗消完成后扫描入库放置在无菌镜柜内,在镜柜规定的有效期内,该内镜可以直接取出扫描,供病人使用,超过规定保存时间,则需要重新清洗才能给病人使用。内镜清洗完毕后,每次内镜使用前,医生需要在当前检查患者处录入内镜标签号或使用内镜标签到检查室的RFID读卡器打卡。
2 系统功能需求
2.1 清洗告警功能
记录内镜清洗步骤包括初洗、酶洗、次洗、浸泡、末洗,以及每个步骤的清洗时间及具体的清洗人员。清洗预警为清洗步骤出错及清洗步骤的清洗时间小于预定值,系统自动提示告警,并有颜色标识。系统记录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医生、护士、内镜、检查台、病人信息及使用开始时间、使用结束时间。使用预警为内镜消毒不合格或未消毒的,不允许给患者使用,并自动警报提示。
2.2 统计查询功能
自动生成各流程的详细工作量统计报告,报告中所有数据可以按条件组合查询。例如,查询病人使用的内镜在使用前、后的内镜洗消过程明细,查询条件为病人姓名、检查号、使用日期范围;查询结果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使用日期,以及内镜种类、内镜型号、内镜编号、使用前后的清洗人、清洗日期、清洗步骤、清洗时长。查询各岗位的工作量,对内镜历次循环信息进行前后关联,显示每个循环过程内镜的消毒和使用信息。
2.3 洗消追溯功能
病人追溯:可追溯患者在院内使用过的历次内镜的信息,包括使用时间、检查医生及相关清洗消毒信息。内镜追溯:支持内镜历次循环信息进行前、后关联,显示每个循环过程内镜的消毒和使用信息。人员追溯:支持操作人员所有洗消记录、洗消结果、异常情况的详细追溯。设备追溯:支持追溯清洗工作站、全自动清洗机设备使用次数和详细运行参数等。
2.4 消息展示功能
系统提供语音播报功能,对异常环节、已完成等节点进行语音提示。通过大屏幕显示当前洗消信息,显示内容可以定制。对于提醒信息,大屏幕会自动弹出提示框。
2.5 数据维护功能
系统可设置多种用户角色权限,支持精细化模块权限管理,支持自定义角色功能,可由用户自行定义角色,并且分配自定义角色的明细权限。支持内镜名称、内镜种类、内镜型号、内镜编号维护管理;支持基础数据管理、知识库管理、操作日志等后台操作模块管理;支持不同使用病人、不同类型内镜洗消过程自定义配置。
3 系统技术框架
系统基础设施包含服务器、物联网设备、网络布线、交换机等,为系统底层应用提供支持[9]。内镜洗消全程追溯管理系统结合无接触识别的FRID技术,由5个部分构成:RFID阅读终端、设备连接模块、监控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内镜追溯工作站,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其中,RFID阅读终端用于接收洗消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监控服务器。设备连接模块用于在清洗消毒过程中从洗消设备中获取内镜当前状态,如果有变动,就向监控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消息。监控服务器把用户的操作信息和设备记录的数据汇总至数据库服务器,并反馈信息给RFID阅读终端,通过大屏幕显示传递给用户,用户通过工作站进行数据统计查询,对内镜洗消进行全程追溯。内镜追溯工作站提供给医生和护士方查看内镜洗消记录,它同时还作为一个内镜使用终端,在进行内镜检查时,它会向数据库里添加一条当前内镜的使用记录并且更新当前内镜状态。
每条内镜分配具有唯一编号的FRID标签,网络读卡器安装在槽洗设备洗消槽上。洗消人员在进行初洗、水洗、酶洗等操作时,与内镜绑定的RFID标签靠近读写区域后,RFID读卡器就会读取RFID标签的信息,读卡器在通过网线把信号传输到洗消数据处理终端,通过对照数据库查看该卡的详细信息。
4 洗消中间表设计
内镜洗消全程追溯管理系统需要读取H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患者的相关信息。因此,需在系统数据库中建立中间表,包括洗消信息表(见表1)、内镜检查信息表(见表2)、内镜使用记录表(见表3)。
5 接口方案
内镜洗消全程追溯管理系统要与内镜PACS系统(影像系统)实现数据交互,需要做好2类接口的工作。①内镜PACS系统提供患者检查数据接口。由内镜系统提供接口视图用于绑定病人和内镜的信息。视图接口信息主要包括流水号(主键)、检查名称、病人ID、病人姓名、检查台ID、检查台名称、医生姓名、护士姓名、检查类型、检查时间等。②使用内镜PACS系统给病人做检查时,通过文本框扫描调用读卡器读取镜号,查询内镜追溯系统中的信息,显示内镜信息并校验显示内镜状态,能够正常使用则保存并回传内镜编号和病人检查相关信息。接口主要为查询接口和回传接口。查询接口:用于查询内镜信息、入参内镜卡号,出参需显示内镜编号、型号、类型,并通过内镜状态判断是否能够使用,不能使用时进行相应提示。回传接口:查询内镜信息并获得可使用状态,与当前选定的病人信息、使用人员、使用开始、结束时间等信息一并回传到内镜洗消全程追溯管理系统。需要记录内镜使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回传时间需在写报告之前回传。
6 系统实现
6.1 系统设置
数据库设置:数据库所在服务器IP地址和数据库名,数据库必须为SQL server 2012。通信设置:演示模式是不联接读卡器,配合测试程序使用,可使用测试程序模拟读卡器发送消息到主程序。启用读卡器接收读卡器传输数据,对应帶液晶显示的读卡器。启用COM网关,接收通过串口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洗消信息。同步设置:同步所有客户端程序的显示数据。视图设置:程序启动时,初始显示界面。管理读卡器:设置管理段的读卡器,维护用户、关联镜子等操作。槽洗功能允许功能多选是指每个洗槽可以完成多个功能,例如在初洗槽内可以完成初洗、酶洗操作,刷第一次是初洗,刷第二次是酶洗操作。允许中断洗消:机洗过程如果不可以继续机洗,可以中断退回到初洗过程中。
6.2 清洗记录查询功能
内镜洗消查询查看当前所有内镜洗消状态和正在进行的步骤。同步查询每条内镜最后一次的洗消记录,或者内镜的所有洗消记录。内镜洗消查询界面如图3所示。
6.3 清洗记录查询功能
内镜清洗记录查询可查看内镜编号、内镜型号、IC卡号、所处位置、流程状态。清洗记录查询界面如图4所示。
6.4 洗消追溯查询
可根据内镜编号、内镜类型、内镜型号、状态查询,查看内镜历次的使用情况和清洗记录。洗消追溯查询界面如图5所示。
7 操作流程
每天内镜从镜房取出送检查间前,要进行班前消毒,此流程程序根据操作流程自动判断。班前消毒没有初洗操作,直接从消毒步骤开始。洗消人员开始洗消前,先在消毒槽、洗消机的读卡器上刷本人的用户卡,内镜镜子在消毒槽或者在洗消机上刷卡,内镜镜子的洗消记录从消毒或者机洗开始,程序自动判断为班前消毒。班前消毒洗槽包括消毒、末洗、干燥步骤,机洗只有机洗消毒操作。
完成班前消毒后,内窥镜送检查室,检查室工作站获取当前内镜镜子的最后一次洗消记录。在镜子上增加人工标示、条形码或者是数字编号。条形码可以通过扫描枪识别输入,方便工作站人员手工输入镜子编号获取信息。获取工作站洗消信息后,追溯系统中的内镜镜子状态改为已使用状态。
班中流程:人工洗消包括初洗、酶洗、漂洗、消毒、末洗、干燥等步骤,每一步必须刷卡用于记录上一步结束和下一步开始的时间。机洗包括人工初洗、上机等步骤。初洗刷一次卡、上机刷一次卡即可。班中换人需要在初洗槽刷卡更换人员的信息。
8 追溯系统应用分析
内镜洗消全程追溯管理系统真实、完整地记录内镜清洗消毒使用过程的数据[10],操作简便,减轻手工记录工作量,杜绝虚假记录[11],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降低出错概率,提高工作效率[12]。全过程追溯管理,支持历次使用循环查询,以及追踪所有患者信息[13]。对洗消质量不合格或过程的内镜自动预警提醒,消除病人安全隐患,降低感染概率[14]。数据自动保存,全视角查询统计,实现无纸化管理,为举证责任倒置提供素材[15]。系统能够对内镜洗消过程进行更完善、更安全的管理,高质量的内镜洗消管理提高了整个内镜中心镜子的管理水平和清洗消毒质量。本系统的应用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内镜镜子的洗消信息不能够在内镜报告工作站查询,其中涉及与内镜报告工作站厂家做好接口对接,下一步将继续完成这项工作,使系统更加合理、完善。
9 参考文献
[1]朱亭亭,孙惠惠,王佳奇,等.59所内镜中心相关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309-312,320.
[2]杨凯,巴媛.我院内镜洗消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6):170-171,178.
[3]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S].
[4]金小慧,项剑铮,金徐徐,等.软式内镜临床应用追溯系统的设计与构建[J].医院管理论坛,2020,37(7):75-77,56.
[5]罗伟,杨涛,杨超.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质量全过程追溯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4):40-42.
[6]朱锋杰,应悦,焦倩倩,等.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内镜管理系统构建[J].医疗装备,2020,33(7):12-13.
[7]毛琳琳,郑焜,沈云明,等.基于RFID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资产跟踪管理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2022,37(1):9-11,32.
[8]罗伟,王凯.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质量追溯系统设计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3):51-54.
[9]龚仁松,戴少军,付安平.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设备质量追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11):135-137.
[10]刘明秀.内镜全程追溯系统在内镜中心清洗消毒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11):178-180.
[11]孙悦,秘建威,赵东强.超声内镜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8,27(4):364-368.
[12]汪桃萍.追溯条码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12):1738-1740.
[13]吕景丽,曹雪梅,张春丽,等.信息化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21,35(3):88-90.
[14]朱稳静.信息质量追溯系统在CSSD软式内镜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國医疗设备,2021,36(1):151-153,163.
[15]李天翼,程平.信息化追溯系统在器械清洗质量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7):130-13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