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 越,栾 玲,周 霞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态环境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变量之一,在建设美丽中国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上,必须要进行绿色科技创新[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2022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及工作原则,要求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由此可见,绿色技术创新对实现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重数量转向提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江苏省泰州市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连续六次入选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泰州经济的“顶梁柱”发展迅速,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粗放式管理,在体制改革、平台建设、激励政策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为了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必须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高新技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文献。葛晓梅等[2]认为解决企业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必须实施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杨东等[3]从制度、市场等角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展开研究。秦天如等[4]从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环境的基础设施、市场、人才、金融和科技环境5个子环境入手,探讨了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环境优化路径。现有文献的研究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针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创新环境、体制机制展开研究,而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为研究内容的文献却少之又少。
基于此,本文以泰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为研究内容,在对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背景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绿色技术创新内涵入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泰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现实困境,并且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其他各类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经验证据和实践参考。
泰州高新技术企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泰州”这一目标,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根本引领,紧扣产业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绿色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人才聚集取得了新突破。第一,在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方面,绿色产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逐年增长,由2015年的1 800多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 000多亿元。2022年研发设备占固定资产的比率比2015年增长5%。从人员投入角度,高新技术企业绿色科技人员投入由2015年的63.75万人实现逐年增长,到2022年年末科技活动人员达到84.36万人,2015—2022年期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总体上保持增长趋势。第二,在绿色技术创新产出方面,2015—2022年期间泰州市不断推动“1+4”创新政策落地落细,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应用,专利申请量质并举,大大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绿色专利申请数量、绿色专利授权数量、发明专利拥有数量等能够体现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数据逐年提高。2015年专利授权总量为250 290件,2022年专利授权总量达541 206件,其中,绿色专利授权数量占专利授权总量的比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第三,泰州的光伏领域除上游硅料外,基本实现产业链全覆盖;泰州一批重点环保企业经营业务实现了逆势增长,其中,有近40家企业环保产品和经营走出国门,进入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环保服务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年增长30%以上,占环保产业总值接近40%。总体而言,无论是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泰州高新技术企业始终保持着积极向好的发展状态。
通过走访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泰州市科技局、泰州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了解到,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因受到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绿色技术创新链存在投入多、周期长、过程复杂等特征,因此对于绿色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没有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缺乏对污染治理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绿色智能装备等方面的需求,基础研究薄弱,氢能、燃料电池、碳排放等前沿技术的投入以及研究有限。
激励机制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驱动力。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泰州高新技术企业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缺乏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体系等相应的激励机制。由于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严重阻碍了企业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实施和推广。另一方面,就企业人员来说,对于企业内部研发人员的培养和外部人才的引进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第一,对于海外留学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绿色技术技能人才等“高精尖”人才的引进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政策体系。第二,对于企业内部科研人才队伍来说在职称评审、创新成果奖励等方面同样缺乏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激励体制及人才评价机制,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外部支撑,推动着整个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环境主要包括宏观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资源支撑环境等方面。目前,创新环境中外部环境所涉及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政策以及内部环境所涉及的企业创新文化、内部创新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制约着泰州高新技术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要针对泰州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营造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环境氛围,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和市场过程,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关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厘清制约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从体制改革、载体建设、制度安排、政策完善等方面构建高质量的全面支撑体系。第一,实行积极的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策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在主导产业前瞻性和重大领域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构建市场化的技术交易、认证评价平台体系,推动绿色技术与金融、产业对接,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各类要素向绿色领域有效集聚。第二,制定系统化、科学化的政策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有利于市场机制运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财政金融体系、绿色产业体系等政策体系,明确各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内部科研、财务、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由政府主导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全面对接。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第一,积极推进绿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与吸引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稳、育、引、用”的发展环境,加快形成泰州地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第二,建立健全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激励体制及人才评价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绿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措施。如推行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制、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和办法。第三,开展人才柔性引进,深入实施更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人才引进计划,综合实施顶尖人才“金凤凰”、海外人才“智汇凤城”等计划,大力推进乡土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蓝领精英全域人才培育工程。鼓励地方政府联合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共同实施绿色技术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联合培养绿色技术创新专业人才。
绿色科技创新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外部环境因素的支持,从科技创新投入、创新型企业培育、企业载体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第一,加大泰州市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基地)培育力度,积极引导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开展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与装备研发,强化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推广,不断提升绿色低碳综合能力。第二,积极落实兑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扶持政策,资金专项用于节能设备改造、生产环境治理等。逐条梳理泰州市《关于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及时修订完善实施细则。第三,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简化工作流程,科技成果登记、技术合同认定等工作实行线上办理,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省级科技成果展示发布会或项目转化交易会等活动。
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首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社会各界持之以恒、长期不懈的努力。高新技术企业要利用自身在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依托研究开发与创新成果转化提高自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国家或者地方有关部门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与文化氛围,特别是建立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让市场和政府都能够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中发挥应有作用,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