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活化与再利用研究

2023-07-30 13:00柳琦张林旺黄萍
艺术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

柳琦 张林旺 黄萍

摘要:济南市仲宫街道凤凰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周边分布有大量的旅游景点,村内传统民居、街巷格局等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为完好,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保护,且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可达性高,具有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但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凤凰村传统村落风貌逐渐遭到破坏,部分传统建筑被拆除殆尽,留存下来的传统建筑被无序重建,丧失了原始特色。不仅如此,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民风民俗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四蟹灯这一娱乐项目面临失传的窘境,拜土地的风俗逐年简化。保护传统村落风貌、传承民俗风情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应重视凤凰村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加大活化与发展力度,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对凤凰村的区位条件、村落环境、空间格局、建筑风貌和民风民俗进行梳理,从传统民居建筑材料、建造特点、自然资源、文化遗产等方面挖掘村落保护利用价值,并总结出凤凰村目前面临的传统村落风貌保护不佳、村落空心化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为后续的保护利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凤凰村;传统村落;活化利用;保护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K878.3;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5-0-03

传统村落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载体,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村落往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有以传统建筑为主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1]。在传统村落更新发展过程中,大量传统建筑遭到拆除和毁灭性重建,其原始风貌逐渐消失。传统村落是人们繁衍生息的重要见证,是难以再造的人文瑰宝,因此保护传统村落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凤凰村概况

1.1 区位分析

凤凰村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隶属于济南市南部山区管委会仲宫街道。村庄东距兴隆立交枢纽约6千米,西距省道103线和济南市绕城高速济南南出入口仅4千米;东临仲泉河,西接支家岭村,北邻西泉泸村,南望大孤堆、小孤堆。村庄村域面积1.25平方千米,村庄占地面积13.4公顷。

1.2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凤凰村始建于明代,相传村民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村庄在明代曾名“兔石窝”,因其地处山谷中,石头呈现兔石窝的样式。此外,清乾隆《历城县志》中也记载有“兔子窝”“兔石窝”的名称。

民国时期,村民为彰显吉祥寓意,改村名为凤凰窝,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泉路乡仙台二:凤凰窝”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称凤凰村。凤凰村村名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村庄俯瞰形似展开双翅的凤凰,便以形命名。

1.3 村落空间格局

凤凰村分为新村、老村两部分,老村位于仲泉河西侧的崖底,后由于出行不便,陆续有村民搬迁至原有老村的西侧。新村主要沿村庄内南北向的道路集中布局,部分建筑向东西两侧延伸。老村则是根据地形自由灵活布局,不拘泥于固定格局,保留着传统山地村庄的布局形式。

“三不见”村落空间格局为凤凰村独有。一为“有庄不见庄”,因为老村位于仲泉河断崖之下,村中所有的房子均低于崖面,远远望去看不到村庄,只有靠近之后向崖下走,才能发现村庄。二为“有桥不见桥”,由于凤凰村的老村建在断崖之下,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泛滥的河水会冲毁建筑,于是凤凰村先民将水渠建在村庄的道路之下,水渠之间相互贯通,解决了村庄的排水问题。由于水渠有一人多高,近似一座桥,便有了“有桥不见桥”的说法。三为“有湾不见湾”,老村东侧有一处大水湾,周围是巨石形成的峭壁,形态奇特,早年水量大时才能形成瀑布,水湾才会显现,形成了村庄“有湾不见湾”的现象。

2 典型建筑及其建造特点

2.1 典型历史建筑

2.1.1 关帝庙

關帝庙原建筑已不存,原址院落中现存两块残碑,一块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雕刻而成,另一块残碑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雕刻而成,这两块碑皆为功德碑,记录重修关帝庙时香客所捐银两的数目。

据碑文记载,关帝庙于元末明初建成,清朝经历两次修缮,香火涉及济南府周边的人。据村中老人回忆,关帝庙未拆毁前有主屋、东西厢房,均为三开间建筑,院落内还有钟楼。关帝庙由青砖建造而成,建造技艺优良,外观精美。殿中供奉关羽神像,还有侍从分立左右,殿内的墙壁上绘有壁画。

2.1.2 龚广水院

龚广水院坐落于新村通往老村的坡道旁,院落坐西朝东,由青石砌筑而成,南北长14米,东西长27米。院落外围由碎石堆砌而成,现存的建筑为一间主屋和一间厢房。大门位于院落东北角,檐下是一整块青石板,共有三层支撑,十分坚固。进门即见厢房上的座山影壁。主屋主要承重结构由坚实的石材混合石灰砌成,开间两间,进深一间。主屋为硬山屋顶,屋顶上铺就青瓦,青瓦顶因年久失修略有残缺。主屋与厢房檐下与下碱之间用麦秸泥抹面,有防风、保温的效果。主屋南北两侧的墙壁上有方形的通气孔,气孔中间由薄石板一分为二,造型拙朴自然。

2.1.3 何福义院

何福义院建筑保存完好,主屋采用青石筑造而成,开间三间,进深一间;主屋两侧各有厢房一间。主屋檐下有方形青石雕刻而成的牡丹花图案,用浅浮雕的雕刻手法塑造了平面化的牡丹,中心花蕊与两层花瓣清晰可见。与主屋相对的还有一间倒座房,倒座房经过修缮,部分院墙使用红砖垒砌,外抹麦秸泥。建筑屋顶均经过修缮,已更换为红瓦顶。院落中间为夯土筑成的粮囤。粮囤是农耕时代农家的重要财产,一般位于主屋两侧的空地上,由泥土、麦糠、秫秸的混合物筑成。底座采用建造房屋的方式,用方石砌筑基础,中间留有孔洞通风。主体结构用麦糠和泥土,粮囤顶部使用秫秸和木棍支撑,外面用麦秸草培。凤凰村的粮囤均为长方体,高约3米,囤顶都更换为红瓦顶。粮囤上部有个长宽大约半米的窗口,可以容纳一人进出,从此窗口存放、拿取粮食。粮囤开窗小、结构密实,具有良好的防潮、保温功能。

2.2 建造特点

凤凰村遵循依势而建、临水而居的建造原则,目前保留近百座石头房子,其中建在河沿上的民居与地形地貌融为一体,山区建筑风貌特色突出。现存的石头房子一般采用坡屋顶建筑形式,屋顶上铺装灰瓦,建筑和院墙采用石头和灰土砌筑而成。

墙体方面,为使建造的墙体更加坚实稳重,建房时挖好半米到一米深的地基后,用碎石填实,最上层用平整的石块铺设,这部分石块一部分被埋于地下,一部分露出地面约10厘米高。打好地基后,就开始垒砌石墙体,墙体最下端条石会沿地基石稍往里缩放两三厘米,建好的房屋底部会显得坚实稳重。在房屋腰基预留窗户并放置条形石窗台。

屋顶方面,造型简洁,无多余装饰,垂脊以石板铺就。大梁上好便铺上檩条,檩条上面铺苇箔,苇箔一般选用麦秸,苇箔铺设完整后再涂抹约两三厘米厚的麦秸泥,最后用瓦片铺设屋面。

3 凤凰村价值分析

3.1 自然资源丰富

凤凰村村属及周边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村庄依山傍水,舒适宜居。村东侧有仲泉河,为季节性河流,沿村庄流入济南市饮用水水源地、大型水库卧虎山水库;省级旅游景点波罗峪、香山寺景区距凤凰村仅4千米;在村属大孤堆山顶上还可以遥望泰山山峰。凤凰村还是济南市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济南市南部山区“三川四峪”中“四峪”之一,也是山东省重点规划的仲宫镇新镇区驻地。

凤凰村的发展着力点在于因地制宜地整合当地自然资源、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通过乡村旅游为村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凤凰村的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民居等遗存,仲泉河、凤凰村瀑布及周边连片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四蟹灯、拜土地等风俗,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凤凰村应通过保护典型历史建筑、改善公共空间环境、加大推广力度等手段,实现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有机融合和有序传承,为盘活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创造机遇和平台。

3.2 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凤凰村位于河旁,石头资源丰富,村民就地取材建造房屋,房屋全石垒砌,立面平整。院落布局自由灵活,这是村民结合实际需求逐渐摸索出的建造形式。尺度适宜的街巷、布局合理的民居建筑,形成了凤凰村独特的村落格局。凤凰村的优势在于传统民居院落数量众多,村落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较完整,村落历史文化具有趣味性。凤凰村的四蟹灯是一项参与性强的民俗活动,具有吸引力;拜土地的习俗代代传承,具有良好的文化基因。

4 村落现存问题

4.1 村落传统风貌保存不佳

传统建筑遭到破坏。凤凰村划定了传统村落保护区,但未对传统村落保护区内的传统民居进行有效的管理及修复,保护区内的传统民居因年久失修、风雨侵蚀等,均存在坍塌或局部坍塌的问题。保护区内已无人居住,废弃的院落中堆满落叶及村民搬迁时丢弃的杂物,导致村落自然环境的整洁度受到较大影响。此外,村民对村落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舍弃传统民居,或自行使用现代材料修缮传统民居,导致修缮后的传统建筑与原生风貌不符。

4.2 村落空心化、老龄化严重

社会的迅猛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村民逐渐搬离生活不便的老屋,老村逐渐闲置。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村中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等“三留人群”,耕地和建设新农村主体的缺失,导致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濒临瓦解,村落更新内动力不足[2]。

4.3 文化遗产逐步消失

村中的古巷道、古树木、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文化遗产缺乏保护。例如,缺少古树名木的树龄、用途等信息的记录;四蟹灯、拜土地等民间风俗得不到长期有效的关注和保护,正逐渐被淡忘;村中石磨、石碾、古井等重要的历史环境要素被闲置,甚至遭到严重破坏。

4.4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近年来,凤凰村中的凤凰村瀑布受到济南市民的青睐,成为近郊游的选择之一,但村内停车场、商店、餐饮店、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失,路灯、导览图、垃圾桶等相关配套也不完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无法满足当地人或游览者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落的发展。

5 活化利用方向

5.1 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

在对凤凰村开展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分类整理各类资源,立足于整体,做到统筹兼顾。在此基础上制订系统的发展规划,组织多学科专家组对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对村域用地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空间管制规划、村庄道路系统规划、建筑分类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3]。

5.2 恢复村落传统面貌,修缮传统民居建筑

应增强村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组建文化宣傳小组,定期向村民宣传保护传统村落的政策方针,举办民俗文化宣传活动。此外,对传统村落保护区内的传统建筑进行普查,建立照片、音频、图纸资源库,保留传统建筑的原始数据,特别是门、窗、屋顶的样式,依据资料进行后续修缮改造,避免造成建设性破坏。最大限度地保留道路两旁、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从调整院落内部结构入手,改造内部的使用功能,从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5.3 多元化文化遗产景观协同保护与发展

凤凰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诸多问题,如四蟹灯在凤凰村已然失传,拜土地的风俗传统逐年简化等。因此,民俗风情的传承保护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凤凰村而言尤为重要。在文化传承保护过程中,应做到统筹兼顾,对村落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梳理和研究,形成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展示四蟹灯道具、拜土地流程、面食制作过程等,打造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游客的民俗体验感。

5.4 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凤凰村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应整合民宿产业、村落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手段进行宣传、引流,推动产业发展,盘活村内闲置民居建筑。为改善村落环境,应重新规划村内的公共空间及仲泉河滨水空间,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同时,在村庄内部增设公共卫生间、标牌标识、停车场、餐饮店等基础设施,满足游客及村民的使用需求。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凤凰村传统村落的调查,总结出村落保护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活化利用的方向,希望凤凰村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盘活传统民居建筑,打造兼顾原生态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陈慧超,莫荣向,黄凯洁.传统村落活化与发展路径探究:以广东省湛江市调丰村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B,2022(10):48-52.

[2] 李宗利.传统村落利用与保护[J].中国国情国力,2017(4):41-43.

[3] 胡彬彬,李向军,王晓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76-277.

作者简介:柳琦(1999—),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

张林旺(1998—),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

黄萍(1999—),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构成分析及保护策略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