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嘉欣 林韵彤 何芷滢 钟诗颖 刘海涛
一、探究背景
“红棉古树青云桥,小巷深处人家绕。书室栉比入塘影,渔樵耕读一梦遥。”诗句中描述的粤韵古意之地,正是位于广州花都区炭步镇的塱头古村。
作为广州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塱头古村是广州现存规模最大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府古村落,距今已有600 余年历史。古村中有一排排别具特色的镬耳屋,屋顶上全部高耸着造型奇特的“耳朵”,让人叹为观止。
为什么古人要建造这种造型特别的房屋呢?镬耳屋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呢?我们决定对此开展专题探究行动,一探究竟!
二、探究过程
(一)探究镬耳屋的神奇之处
1. 神奇之处一:镬耳屋的起源
镬耳屋的源起至今无明确的定论。传说明朝时,珠江三角洲一带出过一位帝师,名叫梁储。他告老还乡时,依依不舍的皇帝问老师有何要求,梁储奏请皇帝准其在家乡建一间仿照皇家建筑式样的房子,用于怀念皇帝。鉴于梁储曾担任过父亲和自己的老师,更是耿耿无私的忠臣,皇帝准了梁储的奏请。于是,梁储在家乡建造了这种略似皇宫又具岭南民居特色的镬耳屋。
2. 神奇之处二:镬耳屋的造型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广府民居的主要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铁锅的锅耳,故称“镬耳屋”。在明、清时代,只有拥有功名的人才有资格修建镬耳屋。镬耳屋又称“鳌头墙”,有“独占鳌头”之寓意,其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用于压顶挡风。镬耳屋一般为砖木结构,青砖(麻石)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凸”字。屋两边的镬耳,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大、造价最贵的地方。
传统镬耳屋的屋檐与山墙多用寓意人们美好愿望的花鸟、神兽、山水、景观等灰塑工艺装饰,而灰塑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的完美结合,使镬耳屋倍添神韵。
3. 神奇之处三:镬耳屋的象征意义
镬耳屋的封火墙象征着官帽的两耳,又称“鳌头墙”,是为“独占鳌头”;前高后低,层递而上,是为“步步高升”;天井两侧两排厢房,俗称“双登带”;行列之间,以青石板路铺就,一路向上,是为“青云直上”。在明、清时代,唯有有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这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
4. 神奇之处四:镬耳屋的环保用途
(1)防火
塱头古村的镬耳屋,两侧上高高耸起的封火墙,做成大铁镬耳朵形状,最原始的功用是阻止火势恶化。因为昔日农村到处禾秆成堆,当火势难遏时,风一吹,就会烧到邻居家的瓦头。因此,镬耳山墙均用双层砖砌成,内藏空气层,做到对内隔热散气,对外防火避灾,并且能有效阻止火势蔓延。而且镬耳屋的窗口开得比较高,一般在镬耳山墙的下方。只要关上小窗口,即使外面的火再大,浓烟和火苗也难以跨越高高的镬耳山墙进入自己家,充分体现了岭南工匠的建筑智慧。
(2)隔热
由于镬耳屋与现在两层的楼房差不多高,两侧高耸的镬耳可以遮挡东、西两边的阳光,尤其是午后西晒的太阳。而且屋顶覆盖的瓦片之间有透气的间隙,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太阳暴晒的情况下,镬耳屋也比普通房屋通风、凉爽。
(3)通风
夏天,高高的镬耳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让风通过门、窗流入屋内,令屋内清凉如水。冬天,墙上的小窗口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寒冷的东北风吹入,保证室内通风的同时,又不会感到太寒冷。
(4)防盗
镬耳屋两侧山墙上的窗户窄窄地高开,易守难攻,既能防盗,又便于观察外界的情况,同时还可避免北风直吹,具有避免“散气”“漏财”的寓意。
(二)实验验证镬耳屋的神奇功能
1. 测试镬耳屋的防火功能
(1)用纸板制作镬耳屋模型,按照塱头古村镬耳屋的排列方式,将造型各异的镬耳屋排列成两排,两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2)点燃蚊香片,观察浓烟的传播方向,判断镬耳屋能否隔绝浓烟,以此测试镬耳屋的防火功能。
2. 测试镬耳屋的采光和隔热功能
(1)将手电筒作为太阳,模拟太阳日出的光照角度,光线穿过镬耳屋高处的小窗进入每间房子,保证采光良好。
(2)当太阳西晒时,镬耳屋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避免阳光直接进入屋内。
(3)将手电筒作为月亮,换一个角度观察,发现光线可以照入每一间镬耳屋。
3. 测试镬耳屋的通风功能
在1 号和5 号镬耳屋后面点燃禾秆草,在两排房屋的末尾开启电风扇,模拟自然风,看其能否穿过房屋吹动火苗。经过观察,我们发现电风扇吹出的风在穿过小巷通道时,分流进入镬耳屋高高的小窗口。风力越大,进入屋内的风就越大。
三、探究心得
塱头古村镬耳屋是岭南特色民居的突出代表,是我们身边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走进塱头古村探访镬耳屋,我们发现镬耳屋在古代不仅是身份、学识的象征,更是美观、实用的建筑设计精品。
塱头古村的镬耳屋顶上都长着神奇的“耳朵”,它的神奇之处与其历史文化、造型特點、象征意义和实际用途密不可分。当我们解开屋顶上的“耳朵”之谜时,不禁为600 年前的古人能造出如此气势恢宏而不失实用价值的建筑而感叹,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那一排排镬耳屋时刻激励着我们学习先辈刻苦读书、发愤图强、为家乡争光的精神!
(责任编辑:陆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