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策略研究

2023-07-28 05:28:29山东省青岛青山路小学马立山
新教育 2023年17期

□山东省青岛青山路小学 马立山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重点发展全面育人,为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育人包括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和劳育。德育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包含融化智育、深化劳育、强化体育、活化美育的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全面教育活动,提升育人成效。目前部分小学开展的体育教学质量不高,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会在家庭环境、学校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干扰下大打折扣,部分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较差,甚至有学生会逃避参与体育锻炼,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因此需要积极反思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原因制定改进对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要求

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和维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体育教学中切实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积极收集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并将其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时的主动性,从而减轻学习压力。既往小学高年级开展的传统体育教学,教学内容会受教师的喜好和特长而改变,另外各类动作技术也很难示范到位,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不高,不能明确身体健康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均能作为组成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两者相互配合,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为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带来革新。

二、小学高年级体育教育质量问题

1.教学观念与方法落后

在既往部分小学开展的体育教育工作实践中,教师依靠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足,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一般只带领学生到操场中进行训练,往往忽视了在课堂环境中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活动的理论知识、动作要领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重视不足,在课后往往忽视其系统性总结。还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部分学校仅仅关注的是能否成功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在看待体育课程时有失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成效与学生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育部办公厅最新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体育课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部分小学在实际的体育课程安排中,可以发现技术指导和练习部分的课程时长占比较大,回避理论课教学的问题较为突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较差。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了解程度不够高,甚至会对体育课程产生偏见。例如,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在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地位方面的工作有所不足,欠缺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活动蕴含的价值,不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不利于体育运动教学的推广。

3.师资力量不足

近几年,国内各地各级学校逐渐发现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积极意义,因此开始逐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长体育课程时间。但当前阶段大部分小学的专业体育教师配备严重短缺,负责体育课程的教师,缺乏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更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体育课程实际教学开展质量较低。体育课程与考试科目课程依旧存在比例失衡的现象,学生受此影响可能会对体育课程产生错误的看法,不利于体育运动和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4.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

部分小学学校领导层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关注度较低,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对体育教学活动给予的资金、时间投入不足。例如体育课程的教学辅助硬件设备缺乏,地毯、把杆等室内设施设备简陋,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更是极少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大量学生无法实现同时在场地上开展体育活动,导致学生只能参与有限的活动教学,缺乏适宜的教学环境和课程时间使得学生无法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发展越来越滞后。

三、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1.完善教学理论

小学高年级开展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体育课程教学时,应完善相关教学理论,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学活动始终保持科学性。一方面需要体育指导老师明确本校体育教学环境特点,认识到体育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切实将集中授课形式、体育教育理论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逐步完善体育教学的理论建设。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情况和态度,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准动态调整体育课程安排。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差异,对学生难以掌握的动作要领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使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秀的体育文化氛围。

2.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体育课程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正确意识。对此,需要在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明确体育课程的教学重要性。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引导措施,加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指导,推进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好体育课的教学时间,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通过家校合作转变学生及家长对体育课程的错误认知,可以定期举行运动会,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比赛,例如群众喜闻乐见的乒乓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亲子运动。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影响下,增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在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下,逐渐形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

3.创新与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高年级开展的教学活动应以生活化教学模式为主,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基础上加以创新改革,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尽可能将体育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提高体育知识和技巧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提升体育课程的应用价值,满足学生学习促进自身发展的需求。例如可以组织开展小型体育竞赛,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个性特点,组织开展田径类、乒乓球、室内运动等传统竞技体育项目。以小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的跳绳活动为例,可以组织开展跳绳主题竞赛,设置男女1 分钟跳绳数量比赛、男女团体接力跳绳比赛、花式跳绳比赛等多种比赛形式,跳绳数量多即为胜出。这样既是丰富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有效形式,又是增加高年级学生体育运动量的良好时机。有助于减轻繁重的学习压力,放松身心,还能强健学生体魄,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断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动作示范时,应对肢体动作的幅度进行调整,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肢体协调标准。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生理条件的差异,教师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确保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找到肢体动作的最佳幅度。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和收获的有效形式。以往小学高年级开展的体育教学,很少为学生安排作业形式的学习任务。未来可以适当为学生安排体育家庭作业,组织引导学生在结束一天的学业任务之后,可以有计划性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如何设计合适的体育家庭作业成为体育教师下一步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布置家庭作业前,明确考察当天本地的户外天气状况与空气质量,选择更具科学性的时间段安排体育家庭作业时间。如户外条件不允许,也可换成家庭场地的任务布置。另外,需要教师提前了解班级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学习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安排更加恰当的体育家庭作业内容和形式。

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就是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以爱上体育锻炼为驱动力,使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都能够有合适的、科学的家庭作业锻炼任务。例如身体素质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安排的作业内容需偏向协调性、柔韧度的简单性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可以安排偏向于技巧性、耐力性、灵敏性、力量性较大的体育项目。有计划性与科学性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还有助于增进家长对高年级阶段体育课程的认识,让家长明白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转变家长对体育课程的错误看法,积极加入到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工作中。

4.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小学学校应给予体育指导老师良好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环境。可建立校本研讨和培训制度,邀请教育前沿理论专家对本校教师开展宣讲培训。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构建开放式交流平台,在沟通交流中汲取国内先进的体育教学设计与方法,提升教师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时的项目组织能力。此外,需要小学积极接纳体育专业教育人才,提高教师教学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为迎合当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趋势,小学体育老师也应勤于反思,坚持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客观分析并记录个人教育工作中的不足,通过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来提升自我。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是发展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可以满足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有助于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完善教育体制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借助体育设施锻炼,可以有效吸引学生自主锻炼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主动性。针对部分学校体育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小学体育教学。加大体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所需要的设施和器材。并且要加大管理力度,维护好当前的体育教学器材且进行合理地应用。

体育课程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便利。体育教师应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章、短片等资料。在室内上课时可以集中向学生展示,既能扩大教学容量,提升教师的教学统筹掌控能力,又能为学生提供轻松进入学习环境的机会,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度,提升体育训练的效率和质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多媒体呈现出的网络资料为良好的导入,紧跟老师脚步投入到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教学动作,使学生在反复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动作的要领和要求。学生从中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和动作技巧,在循序渐进中得到审美、运动协调能力等的综合素养的提升。甚至可以将在学习中领悟、总结的规律与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思考,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良好的学习情绪态度。

结合以上内容的分析,可知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应明确目前存在的不足,通过先进的教育理论设计体育课程,在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加以创新,让学生在参与到体育课程后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改变学生和家长对小学体育教育的错误认知,进而对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注重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融入更多与思想观念、综合素养有关的教育内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