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开发研究

2023-07-27 16:04:41贾田天
村委主任 2023年2期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创新

贾田天

摘要:乡村旅游在我国经历了多次转型与升级,而田园综合体的出现和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持续实践与探索,田园综合体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米峪镇田园综合体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同时从社会和生态两方面进行了效益分析,以推动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创新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2-008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F323     文章标识码:A

田园综合体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及农村发展规律,符合农村阶段性发展需要,致力于提升农民收入、农业效率、农村绿化,通过农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产业的支撑、公共服务的加强以及农村环境风貌的改善,实现农村“三生同步”(生产、生活、生态的同步)、“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三位一体”,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途径[1]。田园综合体的特点是让农民充分参与到生产经营当中并真正受益;是集创意、循环农业和农业活动体验于一体的社区新群落;是集乡村旅游休闲、新型创意农业、绿色田园社区特点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新形态;是在城乡一体大环境下,顺应新型农业发展、适应农村供给结构改革、有利于实现我国乡村现代化、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转型,田园综合体在解决“三农”问题、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和实现农民增收、增强城乡互动及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呈现出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田园综合体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是乡村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新模式[2]。

1   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米峪镇田园综合体开发可行性探讨

1.1   国家政策支持是前提

2021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在农业生态资源条件较为优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较完备、特色产业优势较明显、农村基层组织和市场主体试点积极性较高、开发主体自身有持续投入能力且自筹资金投入较大、农村综改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以一定数量村庄构成的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实现“三产”深度融合、“三生同步”、“三位一体”(产业教育文旅),促进农业高效高质、乡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足富裕[3]。在此背景下,米峪镇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可以依托其紧邻省会大都市的区域优势及当地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产业集聚等比较优势,发展“旅游+”“生态+”的“现代都市农业”,走三产融合、农游一体的现代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集采摘、观光、体验、科普、品尝、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城市居民享受慢生活的“乐园”。

1.2   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不断壮大是必要条件

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乡村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日新月异,使得消费需求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长期身处都市环境的城市居民,在日渐增强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下越发追求回归自然的精神享受,这也使城市周边短途休闲度假需求越来越多,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在此潮流中愈发体现出来,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现流行的“露营文化”就印证了这一点。

1.3   娄烦县米峪镇乡优越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是支撑

娄烦县自然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米峪镇乡位于高寒低温半湿润气候区,海拔高度1 310m以上,年均气温6℃~7℃,气候舒适,适宜夏季避暑;主要农作物有马铃薯、土豆、玉米等;南川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项目地(娄烦县米峪镇乡),流经长度约2.4km,河面宽度在70m~110m之间,总体来讲,米峪镇乡的自然地理特征为群山环绕、一脉多支、九山一川、城水融一。同时,米峪镇乡周边有战斗遗址、战斗纪念碑和纪念广场等遗址遗迹资源。其文物古迹拥有:国保2处、省保11处、县保60处、不可移动文物158处。传统保护村落:6处;文化节点5处,其中,米峪镇早期遗址和红色文化遗产是娄烦县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云顶山自然保护区、米峪镇先秦文化遗址等,这些都是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开发的有力支撑。同时,娄烦县尊重和保护山水格局,加强自然景观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山光凝翠,古今交融,活力宜居,绿野相融”的娄烦全域总体风貌,为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娄烦县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议

2.1   项目开发应充分考虑当地基本条件

娄烦县除自身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外,娄烦县还是省城太原通向晋西北经济圈的重要通道,是经济交流和商业活动的交通要道,太佳高速公路、太兴铁路已正式运行,连结太原的西北二环公路正在建设中,娄烦县正逐步向太原一小时经济圈区域性交通枢纽靠近。县域内各乡镇均通油路,为项目的运营创造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交通、文化等因素,将各类资源充分整合利用,打造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优质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与当地其它乡村旅游项目形成相辅相成、互相拉动的局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提升以及乡村旅游的进一步革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2.2   区域及项目规划应科学合理

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项目应依托娄烦县米峪镇乡的乡村文化、农业资源和田园风光,以“乡村振兴”建设为契机,创新实践“农业+文化+旅游”,积极打造设施良好、环境优美的休闲农园,使其成为兼具生产性、觀赏性、体验性、教育性和互动性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太原和娄烦的“城乡”对接、展示和互动。

结合项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定位,建议项目所在区域的空间布局结构设为“一环一带两区”,分别对应四个功能区。一环指田园生态环,主要指景观游览步道,串联两个主入口及主要景点。一带指碧水休闲带,项目区域中部涧河段及沿岸景观带,主要包括:涧河、垂钓园、田园农家乐及野炊营地,是区域的水域景观主轴,具有观光、休闲功能。两区指休闲农业体验区和田园观光种植区,休闲农业体验区范围为涧河西北部区域,包括:杂粮种植片区、马铃薯种植片区、加工型马铃薯区、采摘区、油菜花区、向日葵区和生态苗圃区,该区域在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融入文化旅游体验项目,成为满足游客田园休闲活动的重点功能区。田园观光种植区范围为涧河东南部区域,包括:马铃薯种植区和蔬菜种植区,以田园景观营造为主,满足游客的田园观光需求。以此实现各区域相互配合,为游客营造新奇、有趣的乡村旅游体验。

2.3   目标市场定位应明确

如果说米峪镇战斗纪念地提供的是“文化旅游大餐”,那么以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则为旅游提供了“原生态自然的享受”。巨大的反差必定会缩短来娄烦游客的心理距离,也能为外地游客提供体验北方原生态传统乡村生活的机会,做好线路设计和宣传,还能吸引部分境外游客来此旅游。明确的核心市场定位是后期项目运营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也是项目旅游路线规划、交通工具选择、园区项目定价、项目宣传的重要参考因素。

太原市及前往汾河一库、云顶山景区和米峪镇战斗纪念地、九龙圣母庙的游客为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基本客源。核心市场的客源有两个部分:一是车程1~2小时内的城市(县城)居民,多是亲朋好友结伴出游的自驾车队伍;二是参加旅行社组织的行程在2天的休闲观光者,他们可以利用双休日,到园区享受乡村旅游、观赏原生态田园景观、体验民间文化、乡村休闲度假等。同时,可针对上述核心市场,借助米峪镇战斗纪念地和汾河一库、云顶山景区、森林公园等著名景区的游客吸引力,借力联动营销,将其它园区的庞大游客群体纳入到本项目区的目标市场范围之内,纳入太原市旅游线路。

2.4   创新营销策略及渠道

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营销应采用传统手段和创新性新媒体手段并用的营销策略。传统营销手段可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电台等多媒体组合的形式进行广告宣传。路牌广告方面,可在娄烦县城、太原市、吕梁市繁华地段树立宣传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的巨型广告牌;在山西各条高速路设置1~2处大型的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广告标示牌,让更多的过路游客了解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在娄烦县城设置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标示牌,内容包括:旅游区缩略图、方位及里程等。随着新媒体营销手段在各个领域越来越活跃,各品牌的网络推广成为炙手可热的营销潮流和传播模式。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可以邀请专业专业人才建立网站、设计网页,还可进行网络直播,同时还可与省内外重要网络媒体链接,使潜在旅游顾客在度假前收集信息阶段能够快捷、全面地了解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的相关情况。

2.5   以产业为支撑提升田园综合体多元价值

娄烦县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不仅要体现乡村旅游价值,更要与当地特色的农业资源紧密结合,开发休闲农业品牌,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使米峪特色产业成为“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例如,四川成都的都江堰田园综合体开发试点就是以红阳猕猴桃为特色,以“山水田园、猕果花香”为开发主题,以都江堰深厚的农耕文化、水文化、道文化为支点,依托当地突出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成为了田园综合体全国示范区。米峪镇乡应借鉴其发展思路,让田园综合体项目真正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引擎、农民创收的途径、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真正发挥田园综合体的多元价值[4]。

3   项目效益及现实意义分析

3.1   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娄烦县米峪镇乡的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加速娄烦县米峪镇乡农业结构调整升级。项目建设融合了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两大功能,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拓展农业产业链,促进当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当地优质旅游资源相辅相成,进一步促进了农村新业态的形成,从而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是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田园综合体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本项目建设可带动周边农民开展特色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农民可出租土地,获取租金收益,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是提升地方知名度,助力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米峪镇乡周边拥有大量各类旅游资源,如:战斗遗址、战斗纪念碑、寺庙、古戏台、传统保护村落、红色文化节点、娄烦古国文化节点、云顶山自然保护区、米峪镇先秦文化遗址和烈士陵园、革命人物旧居等,但如此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却因政府资金短缺、缺乏系统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太原市互动不足等现实原因使其多年来并未得到充分发展。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则给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开发,休闲观光农业能够吸引一大批省内甚至省外游客前来游玩体验,从而扩大娄烦县米峪镇乡的知名度,以此带动米峪镇乡周边其他旅游资源的发展,逐步形成一条集各类旅游资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带动娄烦县全域旅游的发展,这对当地经济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是改善农民就业情况,减少人口外流。项目的建设与经营也给当地村民带来就业岗位,如:项目建设用工以及项目经营所需的绿化、保洁、服务、种植雇工等;带动周边村民进行农特产品销售、经营家庭旅馆、创办农家乐等项目;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需要运输、加工、维修等方面从业人员,这可以使村民实现就地就业,减少本地劳动力外流。

五是构筑农村新空间,落实富民政策。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项目能为本地村民带来直接利益,促进村庄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落实国家富民政策。

3.2   生态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改善了项目区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够在绿色的世界、清新的空气、优雅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园区内建设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能够满足人们尤其是城镇居民向往大自然、回归田园的愿景,又可借此机会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科普,所谓一举两得。园区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对公众进行环保教育的良好材料和课堂,有利于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真情实感,有利于陶冶人民情操、振奋工作精神,更能唤起人们的生态觉醒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5]。

4   结束语

娄烦县米峪镇乡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开发建设,对于建设美丽乡村、盘活农村资源、使“田园”变“花园”、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米峪镇乡优越的自然、交通、社会、人文、旅游条件,由田园综合体项目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建成后有望实现“富裕农民,服务都市;欢乐田园,美丽米峪”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红娟,杨振华.“田园综合体”模式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与思考——以陕西袁家村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31-34.

[2]古文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田园综合体经营主体的思考——以杭州新安江田园综合体试点为例[J].创意城市学刊,2020(04):7-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22-12-15)[2022-12-15].http://nys.mof.gov.cn/czpjZhengCeFaBu_2_2/202105/t20210528_3710512.htm.

[4]刘松鹃,杨忠伟,杨玉坤等.田园综合体目标导向下休闲旅游型乡村转型升级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02):317-321.

[5]楊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和对策[J].绿色科技,2020(24):35-36+41.

猜你喜欢
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创新
“田园综合体”拿地攻略
广西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8:10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49:08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