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审视与思考

2023-07-27 06:12:36交巴才旦
新课程·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高中化学化学

交巴才旦

高中化学教学作为整个化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为化学这门学科与生活、生产和科技密切相关,而且教学内容非常抽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并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研究适合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和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探讨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探究、验证等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学习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只有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和掌握,才能顺利完成相应任务。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点和难点,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要想有效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学科在高中阶段有其特点,即知识体系比较抽象,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化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对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化学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如可以通过化学小实验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来演示化学实验的过程。例如,在讲到“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可以先播放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动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视频设备播放二氧化硫的特性,让学生对二氧化硫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和动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铜、铁、锌这三种金属元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三种金属元素放在一起称重,然后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判断金属的性质;再如,在讲硅、硫、氧这三种非金属元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非金属和金属的电负性来判断它们之间的性质差异,并让学生尝试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这三种元素的原子量,从而让学生对这几种元素有一定的认识。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小实验来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可以利用玻璃试管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总之,教师只有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及相关知识,才能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

二、通过对新教材的分析和研究,确定教学重点

高中化学新教材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要想更好地对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对新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新教材的内容是什么,重点在哪里,哪些是学生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等。新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在新教材中这两部分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

例如,教师在讲解“金属材料”这一内容时,因为在这一章节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金属材料、金属的冶炼、金属材料的用途等,且在这一章节中所涉及的内容都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需要根据已有知识储备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对“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奥秘: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元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具体在生活中能不能发现并使用还是个未知数。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分子,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些物质都非常熟悉,但是对元素的概念并不熟悉。教师就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些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就能认识到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区别,而这也就为学生掌握元素和化合物打下了基础。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对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对比,发现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后确定重点,然后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因为学生只有学会了观察,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氧化反应的内容时,学生普遍认为氧化反应是可逆的,氧化后的产物也会还原为原物质,在学习完氧化性、还原性等知识点后,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或者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如,氢气与氯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氢气与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图片和视频资料,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

在仔细观察图片和视频资料后,学生可能会发现图片和视频中的实验现象与自己猜想的实验现象有很大区别。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产生不同实验现象的原因。为了证实实验现象与自己的猜想相符,学生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氢气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之后出现的气体状态上。这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发生化学反应后,氢气会变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吗?”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氢气是一种惰性氣体,如果氢气与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应该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经过教师引导学生会发现:发生化学反应之后才会有相应气体产生;同时对发生化学反应后的产物与自己猜想不一致这一问题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习氧化反应这一知识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因为只有学生学会了观察,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将零散的知识整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教师要想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课程内容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围绕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等问题设计一些化学探究活动:

(1)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学习“探索生活材料”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超市买一些生活用品,如塑料、纤维和橡胶等,然后让学生带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这些用品是否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同时还能对这些用品进行简单的分类。

(2)从生活实际中提出化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保护生存环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提出一些化学问题,如空气中有哪些有害物质、为什么会产生雾霾天气等。然后再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并从现象中分析和推理得出相应结论。

(3)以化学知识为基础,设计化学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上废旧电池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废旧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现象,然后再对现象中的化学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得出结论。

(4)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究:为什么在点燃的蜡烛中会出现白色粉末?为什么在燃烧的木炭中会出现蓝色火焰?燃烧的条件包括哪些?通过这一系列化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化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探究活动,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通过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合作学习是指在一定的群体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彼此启发,从而获得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交流沟通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能够通过学习帮助彼此加深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一个群体中由4~5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合作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燃烧与灭火”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讨论不同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通过对不同物质燃烧条件的讨论,学生能够发现,不同物质燃烧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氧气充足、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这一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和强调,同时通过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不同物质燃烧的条件,如通过实验得出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越容易燃烧。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对其进行适当的辅导和鼓励,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总结和升华。如氧气不足时,可燃物燃烧得慢;氧气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得快。因此在遇到火灾时需要及时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燃烧和灭火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注重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知识更复杂、更抽象,教学难度也有所提升,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重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讲授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时,不应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与化学反应现象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在讲授完“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上网查询相关知识并写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归类,这样不仅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再如,在讲授“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哪些特点?铜、铁、铝三种金属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活泼金属?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才能真正地掌握化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审视和思考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化学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貢献。

参考文献:

[1]罗志祥.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32):110-112.

[2]陈向明.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审视与思考[J].化学教学,2022(5):45-49.

(作者单位:甘肃省碌曲县藏族中学)

编辑:曾彦慧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高中化学化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