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幻巡礼

2023-07-26 14:16李桦
科幻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外星人科幻

李桦

谈起科幻小说,我们常常想到的是印刷的科幻小说文本,但其实美国科幻小说从纸浆杂志时代起就不仅仅局限于印刷文本,而是通过广播、电视、电影和漫画等多种媒介广泛传播。20世纪下半叶,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科幻也成为电脑游戏的重要主题。

美国科幻广播、电影和电视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是美国无线电广播的黄金时代,但因为收音机完全靠声音,无法像电影一样用視觉表现呈现科幻小说中怪物和空间站等震撼的形象,所以科幻广播节目并不成功。即便如此,还是有少数成功的科幻广播节目,比如奥森·韦尔斯(Orson Welles)主持的“水星空中剧场”(Mercury Theater of Air)在1938年10月30日播出了现代美国版的H. G.威尔斯的《世界之战》(The War of the Worlds),其逼真的效果令数百万民众产生恐慌。之后,也有一些较为成功的科幻广播节目,比如广播剧《影子》(The Shadow,1937—1954年)、《超人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Superman,1940—1951年)和NBC 广播电台播出的《X维度》(Dimension X,1950—1951年) 。

与科幻广播节目相比,科幻电影和电视剧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要好得多。虽然很多人认为好莱坞的科幻电影都是纯商业电影,追求票房和娱乐性,和科幻小说的深度和内涵无法相比,但这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幻影视一直都在参与关于技术进步与现代性问题的社会学讨论,其涉及的主题从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到社会正义,再到人之为人的重新定义等。

第一部科幻短片《狗工厂》

特技效果是科幻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美国最早期的一些电影短片已经开始具有科幻色彩。爱迪生公司制作了第一部科幻短片《狗工厂》(Dog Factory,1904年),是受到更早一部反映城市化的短片《香肠机器》(The Sausage Machine,1897年)的启发。《香肠机器》描写的是狗从机器的一端进去,从另一端出来,最后变成了香肠。爱迪生公司的影片则加入了科幻成分,从狗到香肠,又从香肠到狗。1910年,爱迪生公司将《弗兰肯斯坦》搬上银幕。1916年,斯图尔特·佩顿(Stuart Paton)将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改编成了电影。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J. Stuart Blackton)于1907年导演的《液态电》(Liquid Electricity)和《工作变得容易》(Work Made Easy)以及塞利格电影公司(Selig Polyscope Corporation)制作的第一部无声科幻短片《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1908年)等早期短片都利用特技效果展现了各种堪称神奇的现代技术,而特效带来的视觉奇观和故事情节同样吸引了广泛的观众。

科幻电影展示未来,也展示了电影制作技术的未来。科技发展在科幻电影的制作中尤为明显。《海底两万里》第一次使用水下拍摄技术。在《金星怪兽》(20 Million Miles to Earth,1957年)中,特效和动画大师瑞·哈里豪森 (Ray Harryhausen) 广泛使用“定格动画”(stop-motion animation)和透视构图(optical compositing)等技术技巧来创造特殊的视觉效果。《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年)既使用了传统的特效手法,也有创新的技术。比如,它是最早使用正面投影(front projection,相对于传统的后面投影 rear projection)的影片之一, 影片中关于史前非洲的画面和一些外太空特效都是通过正面投影制作出来的。电影中最被称道的是使用栅缝扫描 (slit-scan)和多次重复曝光技术,创造出星门打开时,炫目的七彩光束喷涌而出的视觉效果。《星球大战》(Star Wars,1977年)中使用了工业光魔公司(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的各种视觉特效技术,《深渊》(The Abyss,1989年)中首次使用了CGI技术。《黑客帝国》(The Matrix,1999年)中首创了名为“子弹时间”(Bullet-Time Techniques)的电脑辅助摄影技巧,强化慢镜头并创造了时间静止的效果。《盲区行者》(A Scanner Darkly,2006年)中插入了转描(Rotoscoping)的动画技术,《阿凡达》(Avatar,2009年)则采用了新3D技术。很多科幻电影在音响特效方面也有很大突破,比如《禁忌星球》(Forbidden Planet,1956年)中比比·巴伦(Bebe Barron)具有开创性的主题曲,《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年)中使用反复出现的鬼魅小节表现外星人的出没。2019年出品的《双子杀手》(Gemini Man)中,最引人注目的特效是使用数码面膜(digital mask)技术呈现出威尔·史密斯年轻的面孔。同年出品的《曼达洛人》(The Mandalorian),首次结合了实时环绕拍摄和游戏引擎技术软件(game engine technology)来创造视觉特效。科幻电影一直是影视科技最佳的试验场,无怪乎有人说电影技术的未来也是电影的未来。

《双子杀手》数码面膜技术呈现

另外,科幻电影有时候和恐怖电影有交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早期的科幻电影涉及的主题包括怪物、疯狂科學家和超级英雄。比如,1931年,环球影业发行了两部非常受欢迎的影片,即《弗兰肯斯坦》和《德古拉》(Dracula)。两部电影都具有先锋性,主人公都是怪物,都是探讨外来的他者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弗兰肯斯坦》涉及科学,所以属于科幻电影;《德古拉》涉及魔法,所以属于恐怖电影。疯狂科学家主题的电影继续延续到40年代,比如《两傻大战科学怪人》(Abbott and Costello Meet Frankenstein,1948年)。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狼人、隐形人、弗兰肯斯坦家族等系列电影。这个时期也有一些以超级英雄为主题的电影:《蝙蝠侠》(Batman,1943年)、《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1943年)、《超人》(Superman,1948年)和讲述外星人入侵的《紫怪来袭》(The Purple Monster Strikes,1945年)。

从20世纪40年代起,随着电视机在美国家庭的普及,科幻电视剧逐渐兴起。第一部科幻电视剧是面向青少年的太空探险剧《电视游侠》(Captain Video and His Video Rangers,1949—1952年),剧中,游侠制服了一个失控的机器人,这个剧情缓解了当时人们对技术会毁灭人类的恐惧。从50年代起,科幻电影成为电视台深夜恐怖片栏目的常客。同时,电影《超人》被改编成青少年科幻剧。此剧的成功使电视台恢复了青少年节目时段,播出了一系列美国早期和当代的青少年科幻电影,比如《海峡王国》(Undersea Kingdom,1936年)、《飞侠哥顿》(Flash Gordon,1936年)和《紫怪来袭》等。青少年科幻电影的高票房和电视剧的高收视率催生了新的科幻电视剧,美国科幻影视市场方兴未艾。从20世纪50年代起,科幻电影和科幻电视剧互相竞争和影响,携手同行。

20世纪50年代,东西方冷战引发人们对核武器的恐惧,导致大量以灾难为主题的美国电影的出现。影片主要表达对战争和核灾难的恐惧和焦虑,比如《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年)、《世界之战》(The War of the Worlds,1953年)、《原子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年)和《X放射线》(Them!,1954年)。《X放射线》表现了人和因原子实验变异而来的六脚蚂蚁群的战斗,反映了人们对冷战的恐惧。这个时期的灾难电影也包括一些带有奇幻或科幻性质的恐怖电影,比如《月球猫女》(Cat-Women of the Moon,1953年)、《机械怪兽》(Robot Monster,1953年)、《禁忌星球》(Forbidden Planet,1956年)和《惊惧雌怪》(The Astounding She-Monster,1957年)。另外,外星人入侵也是一个重要主题,比如《地球停转之日》和《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年)等。这些50年代的外星人入侵电影对后来的美国科幻电影有深远的影响,比如《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年)就深受早期电影《飞碟入侵地球》(Earth vs. the Flying Saucers,1956年)的影响。

《X放射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比较动荡,出现了各种学生运动和社会运动,比如反越战、女权、同性恋权益、非裔美国人和印第安人权利的抗争,以及年轻一代对美国商业文化的反感等。美国科幻电影也反映了这些社会和政治议题。

60年代最经典的科幻电影是《2001:太空漫游》和《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1968年)。《2001:太空漫游》深具震撼性和崇高感的特技效果令观众耳目一新,电影的主题更具深意:人类这一种族需要进一步进化,超越现有阶段。《人猿星球》根据法国作家皮埃尔·布勒(Pierre Boulle)的小说改编而成,不仅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也引发评论界和学术界的热评,因为里面涉及种族、动物权利和冷战意识等社会议题。电影的成功也带动了类似题材电影的制作、周边产品的兴起, 以及其他电视、动画改编。从1970年到1973年,《人猿星球》又出了四部续集,但反响和受关注度都不如第一部强烈。进入21世纪后,《人猿星球》又重新受到关注,好莱坞又相继出品了三部曲:《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1)、《猩球崛起:黎明之战》(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4) 和《猩球崛起:终极决战》(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7)。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

70年代的科幻电影巅峰之作是史诗级的太空歌剧《星球大战IV:新希望》(Star Wars: Episode IV—A New Hope,1977年)和与外星人接触的《第三类接触》。这一时期重要的美国科幻电影都有深刻的社会主题,包括民权、种族、生化威胁、对于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焦虑等。《宇宙静悄悄》(Silent Running,1972年)反映了对人口过剩和环境恶化的担忧;《杀出狂人镇》(The Crazies,1973年)、《西部世界》(Westworld,1973年)和《未来世界》(Futureworld,1976年)等电影反映了对技术进步的忧虑;《恶魔种子》(Demon Seed,1977年)反映了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巴西来的男孩》(The Boys from Brazil,1978年)则是对克隆技术的焦虑。

另外,《人猿星球》和《星球大战IV:新希望》这些电影开创了商业化系列电影(Franchise)的操作,比如后来的《异形》(Alien,1979年)、《终结者》(Terminator,1984年)和《人猿星球的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2011年)都做成了系列电影。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幻电视剧也毫不逊色。洛德·瑟林(Rod Serling)创作的科幻系列剧《阴阳魔界》(The Twilight Zone,1959—1964年)写的是一系列科幻和超自然的故事。随后,美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类似的系列剧《迷离档案》(The Outer Limits,1963—1965年),但远不如前者成功。60年代末,面向成人观众收视率较高的三部科幻剧是《巨人家园》(The Land of the Giant,1968年)、《入侵者》(The Invaders,1968年)和《星际迷航》(Star Trek,1966—1969年)。前两部剧很短命,《星际迷航》则成功地连续制作和播放了三年,后来又被反复播放。剧中,观众随着星舰在外太空探索一个又一个世界。《星际迷航》不仅视觉表现力强,剧本也出自科幻小说名家之手,比如哈伦·埃利森(Harlan Ellison)、西奥多·史特金(Theodore Sturgeon)和大卫·杰洛德(David Gerrold)。十年后,电视剧《星际迷航》被改编为大屏幕电影《星际迷航》(Star Trek:The Motion Picture,1979年)及其系列电影,80年代又回归电视剧系列《星际迷航:下一代》(Star Trek:The Next Generation,1987—1994年)。受到《星际迷航》成功的鼓舞,很多经典科幻电影在70年代被改编为科幻连续剧,然而大多只播放了一两季即告停播。相比之下,比较成功的两部是与赛博格有关的《无敌金刚》(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1974—1978年)和《无敌女金刚》(The Bionic Woman,1976—1978年)。

《第三类接触》

80年代的科幻电影开始对资本主义经济和军事技术的无节制发展表达担忧。80年代的两部经典科幻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2年)和《终结者》(Terminator,1984年)都反映了人类对机器与人的边界被打破的前景的焦虑。《纽约大逃亡》(Escape from New York,1981年)描写了充斥着贫困、将异议者罪犯化的黑暗未来都市景象。《过关斩将》(The Running Man,1987年)展示的是将执行死刑当成电视的娱乐节目。另外,美国的邦交关系、国内的种族主义、外星人与地球人的关系等其他主题,都分别反映在当时一系列科幻電影中,包括《变形博士》(Altered States,1980年)、《E.T. 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年)、《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1982年)和《外星恋》(Starman,1984年)等。超级英雄在80年代重回大屏幕,《超人》在70年代末拍成电影,80年代又出了几部续集。1989年,电影版《蝙蝠侠》(Batman,1989年)上映。现在很多漫威电影就是继承了这种孤胆英雄的叙述模式。

《人猿星球》(1968年版)

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连续剧是《X档案》(The X-Files,1992—2002年),共九季,202集。在2016年和2018年,又分别制作和播放了第10季和第11季。1998年和2008年又分别出了两部电影版本。电视剧集悬念、科学推想、超自然现象和外星人等各种元素于一身,展示了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有很多目前的科学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而男女主人公对这些未解之谜执着无畏的探索才是电视剧真正吸引人的地方。电视剧播出后好评如潮,被誉为90年代电视连续剧的巅峰之作。类似的科幻电视剧还有《泰星来客》(Earth:Final Conflict,1997—2002年)。此外,还有涉及其他各种主题的连续剧,比如《虚拟战警》(VR-5,1995年)讲述发生在赛博空间的故事,《巴比伦五号》(Babylon 5,1994—1998年)是太空歌剧题材的电视剧,《星际之门SG-I》(Stargate SG-I,1997—2007年)则主打军事冒险题材。

《银翼杀手》(1982年版)

90年代好莱坞科幻电影题材呈现多样性,但都反映了很多当代美国的社会和政治议题,尤其是种族歧视问题。比如,《黑衣人》(Men in Black,1997年)借用土著外星人和移民外星人之间的互动探讨种族问题,《千钧一发》(Gattaca,1997年)探讨了利用基因技术改变人类带来的歧视问题。秉承《2001:太空漫游》的传统,90年代的一些科幻电影继续探讨技术如何改变人类和社会生活,比如《天才除草人》(Lawnmower,1992年)、《捍卫机密》(Johnny Mnemonic,1995年)和最著名的《黑客帝国》(The Matrix, 1999)。《黑客帝国》代表了赛博朋克科幻文学在影视媒介中的延伸与扩展,影片中关于人工智能对人类世界的控制、虚拟现实等主题在当时都非常具有前瞻性。另外,影片中的打斗动作、特效等也都受到评论界好评。

到了21世纪,影响科幻影视的社会、政治、科技、自然因素更为多元,从“9·11”恐怖袭击到互联网科技的渗透,从经济衰退到气候危机。面对如此纷繁的世界变化,科幻反而更具面向知识界以及广泛大众的吸引力。

21世纪的科幻电影和电视剧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人们对新自由资本主义、恐袭和各种文化危机的焦虑与担忧。以超级英雄为主题的科幻电影,比如《异形大战铁血战士》(Alien vs. Predator,2004年)、《变形金刚》(Transformers,2007年)、《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2012年)和《超人:钢铁之躯》(Man of Steel,2013年),以及灾难主题的电影,比如《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年)和《末日危途》(The Road,2009年),依舊是好莱坞高票房的保证。“9·11”恐袭给美国社会带来的恐惧与担忧引发了外星人入侵和僵尸题材的回归。好莱坞重拍了很多20世纪中叶的外星人入侵电影,比如《天兆》(Signs,2002年)、《世界之战》(2005年)、《致命拜访》(The Invasion,2007年)、《地球停转之日》(2008年)和《外星人入侵》(Alien Trespass,2009年)。除了翻拍以外,类似的外敌入侵主题电影包括《迷雾》(The Mist,2007年)、《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2008年)、《遗落战境》(Oblivion,2013年)和《环太平洋》(Pacific Rim,2013年)等。漫威的一些动画电影也涉及这一主题,比如《秘密入侵》(Secret Invasion,2008—2009年)。虽然外星人入侵的主题在20世纪的美国科幻小说、电影和电视中频繁出现,但21世纪以后的这类作品都是以外星人入侵为隐喻,反映“9·11”恐袭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创伤、担忧和焦虑。在这些作品中,外星人都是难以沟通的,其行为是令人费解的。这直接映射了美国社会对恐怖分子及其无理性袭击的看法:恐怖主义者对人类具有疯狂和不可理喻的仇视心理。

《黑衣人》

21世纪的僵尸电影是外星人入侵题材的变种。在这类电影中,僵尸变形的致病因素多为病毒感染,比如《僵尸之地》(Zombieland,2009年)和《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2013年)描写的是生态灾难和生化药物引发的灾难,也是一种对恐袭焦虑的反映。

外敌入侵也成为科幻电视剧的重要题材,比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表面之下》(Surface,2005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致命临界点》(Threshold,2005年)和美国广播公司的《入侵》(Invasion,2005年)。在这三部电视剧里,地球都成为外星人或外敌攻击的靶子。《星际迷航》第三季开始,地球也遭到了来自外星人的毁灭性攻击。后来,又出现了几部更精彩的外星人入侵主题电视剧,比如《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2003—2009年)、《陨落星辰》(Falling Skies,2011—2015年)、《危机边缘》(Fringe,2008—2013年)以及2021年开播的《全面入侵》(Invasion)第一季 (此剧与2005年的同名电视剧完全不相干)。这些电视剧和科幻电影中对外星人入侵地球母题的延续,其实是延续和扩展了“9·11”后美国社会对国家安全的焦虑,不仅有对恐怖主义威胁的担忧,也有对来自不同阵营意识形态入侵美国的担忧。

除了超级英雄、外星人入侵和僵尸主题外,新世纪的科幻影视也涉及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和宗教议题。比如《太空堡垒卡拉狄加》除了外星人入侵主题外,也涉及人权、战乱中的儿童问题、宗教冲突问题。《迷失》(Lost,2004—2010年)探讨了“9·11”恐袭给公众和个人造成的创伤。另外,还有很多涉及末世题材的电视剧,比如《耶利米书》(Jeremiah,2002—2004年)、《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2000—2002年)和《灭世》(Revolution,2012—2014年)等。这些末世题材的影视片想象了科技高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由于神秘病毒、基因实验失败或全球大停电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末世灾难,从而揭示了人们对后工业社会种种潜在危机的思考。

科幻漫画

美国的早期科幻漫画都是在报纸上连载的,比如菲利普·弗朗西斯·诺兰(Philip Francis Nowlan)创作的漫画《巴克罗杰斯》(Buck Rogers,1929—1968年)。这一时期,另一著名的科幻漫画系列是杰罗姆·西格尔(Jerome Siegel)和乔·舒斯特(Joe Shuster) 于1938年起在《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上开始连载的《超人》(Superman)。超人漫画的巨大成功立刻产生了效应。1939年,鲍勃·凯恩(Bob Kane)开始发表《蝙蝠侠》(Batman);同年,漫画《闪电侠》(The Flash)也问世。这三部漫画作品的人物设定很不同——外星人、懂科学的警察和科学怪物。这三类人物设定也成为后来科幻漫画中主要的人物设定模板。漫威漫画集团从1938年就开始发行漫画,但于1960年代才开始发行科幻英雄系列漫画:《绿巨人浩克》(The Hulk,1961年)、《王者托尔》(Thor,1962年)、《钢铁侠》(Ironman,1963年)以及最重要的作品《蜘蛛侠》(Spiderman,1962年)。这些漫威英雄不像超人和蝙蝠侠那样完美,都有一些个人弱点和对世界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态度。比如,蜘蛛侠总是缺钱,有点儿笨拙,对他老板有些刻薄的评论和观察,也总是贬损他抓获的罪犯。

虽然以超级英雄题材为主的科幻漫画常被看作是通俗娱乐之作,但也不乏某些具备复杂性的作品。学者亚当·罗伯茨强调科幻小说和宗教学、神学的内在联系,认为科幻小说在高科技的外在形式下,隐藏了宗教的深刻寓意和救赎的主题。后哥白尼现代科学时代的科幻小说借助超级英雄表现了拯救和赎罪的主题。比如,1980年代艾伦·摩尔(Alan Moore)和大卫·吉本斯(Dave Gibbons)共同创作的漫画小说《守望者》(Watchmen,1986—1987年),设定是平行世界中80年代的美国,一个核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救世主必须拯救人类于灭亡,强调救世主的作用以及救赎的代价,反映了80年代美国社会对核战争及其导致的世界末日的焦虑。《守望者》中有两种类型的超级英雄,一种是像蝙蝠侠那样的普通人,经过特殊训练及机械改造提高身體机能,另一种是曼哈顿博士那样自身具有超能力,可以随意改变身体的大小,用意念或心灵在原子层面操控物质、传输身体。曼哈顿博士虽然表面冷酷和疏离,但内在还保留着人类的温情,可能是这部小说中真正的超级英雄,亦是小说中最接近神的超级救世主。《守望者》的艺术和商业成功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为严肃地面对成年读者的连环画开创了一个小而美的市场。

进入21世纪后,科幻漫画展现出多元化主题、背景和视角的新风貌。比如,格兰特·莫里森(Grant Morrison)和弗兰克·奎特利(Frank Quitely)创作的漫画小说《我们仨》(We 3,2004年)涉及赛博格杀人机器;杰夫·勒米尔(Jeff Lemire)的《甜齿》(Sweet Tooth,2009年)是关于后世界末日的亚人类故事;马特·弗莱克森(Matt Fraction)和齐普·扎达斯基(Chip Zdarskey)创作的漫画故事《性犯罪者》(Sex Criminals,2013年)是时间穿越主题;罗伯特·威廉姆斯(Rob Williams)和亨利·弗林特(Henry Flint)创作的《法官德雷德:提坦》(Judge Dredd:Titan,2016年)涉及未来世界的心理犯罪、流行病和外星人等问题;G.威尔森(G. Willow Wilson)和克莉丝汀·沃德 (Christian Ward)共同创作的《隐形王国》(Invisible Kingdom,2019年)涉及宗教问题。科幻漫画主题和视角的多样性和科幻影视主题和视角的多样性是同步的,反映了美国科幻领域各种媒介形式之间的紧密关系,互相呼应和补充,共同建构一个科幻产业。

科幻主题的电子游戏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的进程以及国际资本的注入,电子游戏的开发者和玩家都已经全球互联,所以当我们回顾以科幻为主题的电子游戏历史时,很难单独划分出“美国”电子游戏简史,因为这些游戏是由不同国家的游戏公司开发的,而玩家不仅包括美国人,也包括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人,所以这一小结涉及的科幻游戏不局限于美国。

电子游戏包括游戏机(街机和游戏机房)游戏、电视游戏和电脑游戏。科幻通常以三种方式融入游戏。一种是视觉主题融入科幻元素,比如《太空侵略者》和《爆破彗星》;第二种则是在游戏主线情节中融入科幻元素,比如《质量效应》和《生化奇兵》;第三种干脆是游戏改编自科幻小说和电影,比如《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Star Wars: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和《黑客帝国:进入矩阵》(Enter The Matrix)。游戏与文学、电影及其他文字和视觉艺术的不同在于玩家与游戏的积极互动,所以将科幻小说和电影改编成游戏需要诸多改动,甚至是叙述结构的改动。小说和电影强调叙事,游戏强调互动,所以游戏的叙事具有非线性、多线索、权限制定性(enactive)或者突发性(emergent)的特点。在游戏中,由于直接参与科幻世界的构建并参与解决各种问题,玩家在游戏环境中可以体会到沉浸感,并与科幻环境产生共情。因此,游戏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渠道,可让读者和玩家体会科幻文本中幻想的各种问题。学者帕特里克·贾戈达(Patrick Jagoda)在他的论文《数字游戏与科幻》(Digital Games and Science Fiction)一文中指出,美国的计算机游戏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而科幻游戏也在同时期出现。《太空大战!》(Spacewar!,1962年)被公认为第一个电脑游戏,其空间设定就是外太空。游戏的设计者斯蒂夫·拉塞尔(Steve Russell)本身就是科幻迷。他设计的太空战争游戏影响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视游戏产业。这一时期,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在美国还仅限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少数大学。所以,电脑游戏的玩家在当时非常小众,仅限于那些能接触计算机的知识技术精英,游戏的设计也是针对这类人。游戏中有很多意识形态的东西,主要是冷战思维模式,这限制了这个时期美国电脑游戏的文化想象力。

70年代初,电子游戏都以先进技术为主题,尤其是太空旅行技术,比如第一个投币电子游戏《银河游戏》(Galaxy Game,1971年)和第一个游戏机游戏《电脑太空战》(Computer Space,1971年)。这两款游戏都深受《太空大战!》的影响和启发。美国第一款电视游戏《米罗华奥德赛》(The Magnavox Odyssey)诞生于1972年,由工程师拉尔夫·贝尓(Ralph Baer)设计。70年代,科幻、运动、解迷宫和赛车竞速成为电子游戏的四大主要内容。尤其是70年代末,电影《星球大战》的大热,催生了很多科幻主题的游戏,比如《太空大战》(Space Wars,1977年)、《星际堡垒》(Star Castle,1980年)、《天裂》(Cosmic Chasm,1982年)、《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1978年)、 《爆破彗星》(Asteroids,1979年)和 《复仇》(Revenge,1981年)。除了太空主题的游戏外,也有一些冷战模式的军事科幻游戏,比如《导弹指挥官》(Missile Command,1980年)。

80年代中期起,游戏玩家与游戏的互动方式从简单的射击模式升级为更多种互动模式。当然,射击模式的游戏仍然存在,比如二维的射击游戏《星际战士》(Star Soldier,1986年)、《火星矩阵》(Mars Matrix,2000年),三维的射击游戏《星际火狐》(Star Fox,1993年)、 《星球大战:侠盗中队》(Star Wars:Rogue Squadron,1998年)。除了这些射击游戏以外,玩家与游戏的互动呈现多样性,而且科幻主题也呈现多样性,如即时战略游戏《幽浮:浮游》(X-COM:UFO Defense,1993年)、《星际争霸》(Starcraft,1998年),太空探索模拟游戏《游民民族》(Nomad,1993年)、《X:超越国境线》(X:Beyond the Frontier,1999年),恐怖生存游戏《绝命异次元》(Dead Space,2008年),动作、冒险和角色扮演结合的游戏《辐射3》(Fallout 3,2008年)和《去月球》(To the Moon,2011年)……另外,自从《德军总部3D》(Wolfenstein 3D,1992年)和《毁灭战士》(Doom,1993年)发布以后,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又大热,而且常常采用科幻场景,比如《半衰期2》(Half-Life 2,2005年)和《生化奇兵》(Bioshock,2007年)。也有一些第一人称游戏并不含射击元素,比如带有恶托邦色彩的《镜之边缘》(Mirror's Edge,2008年)和富于推想色彩的《传送门》(Portal,2007年)。另外,由于21世纪初的“9·11”恐怖袭击,很多电子游戏,比如《质量效应系列》(Mass Effects,2007—2012年)、《幽浮:未知敌人》(XCOM:Enemy Unknown,2012年)和《調查局:幽浮解密》(The Bureau:XCOM Declassified,2013年)等都是以外星人入侵作为主题,隐含了对来自外部敌人袭击的恐惧与防范。

21世纪以后,随着新游戏平台、技术和生产模式的出现,新的游戏类型也出现了。科幻主题依然受到游戏的青睐。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将游戏扩展成多玩家互动和创建世界的巨大虚拟在线环境,包括星球、银河系和赛博朋克城市,比如《混乱在线》(Anarchy Online,2001年)、《星战前夜》(Eve Online,2003年)和《爱》(Love, 2010年)。这三款游戏里都有乌托邦社区和各种集体组织。另一种新的游戏类型是平行实境ARG,是一种跨媒体游戏,从线上环境延伸到线下环境,在美国非常普及。主要的几款ARG游戏包括以谋杀案为主题的《野兽》(The Beast,2001年)、关于人工智能的《我爱蜜蜂》(I Love Bees,2004年)和恶托邦主题的《元年》(Year Zero,2007年)。近年来手机游戏盛行,很多手机科幻游戏是由早期的科幻游戏改编而成的,比如《近地联盟先遣队》(Near Orbit Vanguard Alliance,2009年)、《沉默年代》(The Silent Age,2012年)和《火星漫步》(Waking Mars,2012年)。

电子游戏的历史反映了全世界,尤其是战后美国社会、文化和技术发展的历史。游戏的内容很多涉及真实的历史经验和素材。游戏的玩家机制注重过程推进,允许玩家在游戏的不同世界里漫游;游戏多媒体的互动改变了科幻文学中主要元素的性质,比如认知陌生化、推想和世界构建等。在传统媒介的科幻小说中,陌生化的世界仅由作家构建完成,但在科幻游戏中,则是由玩家直接参与创建、发展或改造,增加了这个陌生化世界构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玩家不同的游戏水平也导致叙事的不同走向,引发不同的推想。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游戏也许更具有科幻精神。

科幻的多媒体化和商业化是科幻小说文本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幻小说的多媒体呈现,尤其是在电子游戏中的呈现,也显示了科幻小说与其他类型文学的不同。科幻不仅书写科技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变迁,其本身也受益于科技的发展,从实体世界扩展到虚拟世界。

参考文献:

1. 谢丽尔·文特著:《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收录于《剑桥美国科幻小说史》,艾瑞克·卡尔·林科和盖瑞·卡那万编辑,剑桥大学出版社,2015年。

2. 帕特里克·贾戈达著:《数码游戏和科幻》,收录于《剑桥美国科幻小说史》,艾瑞克·卡尔·林科和盖瑞·卡那万编辑,剑桥大学出版社,2015年。

3. 亚当·罗伯茨著:《科幻小说史》,汉普郡:帕尔格雷夫出版社,2006年。

【责任编辑:竹 子】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外星人科幻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外星人可怕吗
外星人来了,谁当翻译?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