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套曲《冬之旅》剖析音乐中的气候元素

2023-07-25 07:29苏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艺术品鉴 2023年17期
关键词:菩提树舒伯特曲调

苏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本文当中,笔者将从曲调、节奏、歌词等方面入手,为大家展示这部作品当中的“气候元素”,深度剖析作品所表达的“冬”的三层内涵——自然界的冬天、作品中主人公情感的冬天,以及作曲家生命的冬天。

冬天是寒冷肃杀、万物凋零的季节,对标人生,则是失意、落寞与绝望的写照。1827 年是著名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去世的前一年,时年刚刚30岁的舒伯特已是病入膏肓,恰在此时,他读到了他最喜爱的诗人之一,威廉.穆勒(Wilhelm Müller)的诗集《冬之旅》(Winterreise),诗里的主人公,一位失恋的流浪者,在寒冬的漫天风雪中开启了一段孤独的旅程,这引发了舒伯特内心巨大的共鸣,这位主人公仿佛就是他自己——他正行走在自己生命的“冬天”,走向人生旅途的尽头。于是舒伯特随即投入到套曲《冬之旅》的创作之中,并于这一年的年底宣告完成。

“冬”是这部作品的主画面。舒伯特用音乐的笔触展现了诸多自然界的“冬”的元素:呼啸的北风、漫天的大雪,冰封的溪流等等,为我们形象地描绘了天寒地冻、满目凄凉的冬日景象。《冬之旅》整部作品以小调为主,勾画出灰暗而悲凉的基调底色,大调只偶尔穿插在对春的回忆和向往中,然而却是稍纵即逝的一抹亮色。接下来,笔者将从“自然”和“情感”这两方面入手,剖析这部作品当中与“冬”相关的元素。

一、风声

“风”是《冬之旅》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舒伯特用不同的调性、节奏、速度、力度等,描摹出不同的风,比如第2 首歌《风信旗》(Die Wetterfahne),这里为我们展示的,是呼啸的疾风,开头的速度术语是“Ziemlich geschwind”,意思是“相当快的”,前奏中钢琴用连续的颤音,以及在强弱之间不断变化的演奏方式,把风信旗在寒风中飘扬的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

第12 首歌《寂寞》(Einsamkeit),是一首节奏缓慢的小调歌曲,在歌曲的后半段,音乐中隐隐出现了一丝不安,这源于最后一段歌词:“啊,微风多么温柔,世界多么明亮!当风暴来临之时,我不会太过悲伤”(Ach,dass die Luft so ruhig! Ach,dass die Welt so licht! Als noch die Stürme tobten,war ich so elend nicht)。这里的钢琴伴奏,先是有两处迅速渐强并渐弱的震音,之后又是一连串由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演奏出的和弦组,也是迅速渐强并渐弱,营造出“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这并不是呼啸的疾风,如歌词中所言,这里的风是温柔的,然而它并不温暖,却是透着刺骨的寒。

暴风雨在第18 首歌《风雨飘摇的早晨》(Der stürmische Morgen)当中终于来临了,这首歌的术语“Ziemlich geschwind,doch kräftig”,是“相当快,且有力量”的意思,这里钢琴在开头的前奏,中段的间奏,以及最后的尾声当中,都有着一连串的,快速而强力的音符,且夹带着短促的跳音,结合歌词:“看啊,天空灰白的外衣,被狂风撕得粉碎”(Wie hat der Sturm zerrissen des Himmels graues Kleid!),描绘出一幅风卷残云的画面。如果说上述的几首歌为我们展示的,都是冬天的“寒风”,那么在广为流传的第5 首歌《菩提树》(Der Lindenbaum)的前奏当中,我们则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和风。

这是一首“AABA”结构的歌,开头的A 段是E 大调的,速度也整体是平缓的,一连串并不十分急促的三连音,且伴随着 rubato(自由节奏),宛如春风轻轻地吹拂,勾起了对美好往日的回忆。然而在之后的B 段:“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刮过我的脸颊”(Die kalten Winde bliesen mir grad’ in’s Angesicht)一句之处,钢琴伴奏却突然变得强烈而急促了起来,曲调也转向了小调,再现出寒风的效果。

二、溪流

然而在《冬之旅》的第7 首歌《溪水边》(Auf dem Flusse)当中,小溪却一改它往日的模样。这首歌的曲调为e 小调,速度是缓慢的,歌词这样写道:“清澈的小溪啊,你曾那样欢快地流淌,而今你却如此沉默,不留下只言片语”(Der du so lustig rauschtest,du heller,wilder Fluss,wie still bist du geworden,gibst keinen Scheidegruss)。这里的音乐当中,我们听不到那些熟悉的“溪流音乐”,只有用跳音演奏出的八分音符,以及偶尔出现的十六分音符的和弦组,仿佛小溪的流淌时断时续,极为不畅,下一句歌词给出了答案:“你用坚硬的面具隔绝了自己。沙滩中躺着的,是你冰冷的身体”(Mit harter,starrer Rinde hast du dich überdeckt,liegst kalt und unbeweglich im Sande ausgestreckt)——此时的小溪已冻成一条冰河,如同主人公被冻僵的心。

歌曲的后半段,由对景物的描绘,上升到了情感的层面,节奏也流动了起来,最后一句歌词,是流浪者对小溪的发问:“你的冰层下面,是否也有激流涌 动?”(Ob’s unter seiner Rinde wohl auch so reissend schwillt?),这里的钢琴伴奏以连续三十二分音符的震音,让人感受到,小溪的表面虽已冰封,但深处却仍然在奔流不息,速度虽慢却很有力量,这也预示着主人公虽然遭遇失恋的痛苦,但内心深处,对爱情仍有强烈的渴望。

三、落叶

第16 首歌《最后的希望》(Letzte Hoffnung)当中,一句有关“落叶”的歌词非常值得玩味,这句话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枝头上还挂着些许彩色的树叶”(Hie und da ist an den Bäumen,manches bunte Blatt zu sehn),另一个是“枝头上还挂着一片彩色的树叶”(Hie und da ist an den Bäumen,noch ein buntes Blatt zu sehn),笔者更倾向于后一种。在寒冷的冬天里,树上的叶子应当已经落光,而这里作者强调的,那仅有的一片树叶,便是主人公心里那“最后的希望”。

在这首歌的前奏当中,钢琴伴奏用跳音的方式,演奏了一组“减减七和弦”以及属七和弦,仿佛是片片落叶随风飘摇。这首歌曲的和声非常“诡异”,虽然最后是在降E 大调上结束,但开头反复出现的,未被解决的属和弦以及减七和弦,以至于在前半段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难分辨出它的调性,而正是这一特点,把这最后一片树叶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同时也刻画出主人公,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情——树上只要还有哪怕一片叶子,就表示还有一丝“春意”,而这片叶子终将落下,预示着我的爱情也终将破灭。

四、“春”与“冬的对比

《冬之旅》的整部作品都在紧扣一个“冬”字,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的一些“春”的元素。比如第11 首歌《春梦》(Frühlingstraum),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首歌的曲调是明亮的A大调,节奏是较为明快的6/8 拍,开头速度的术语 Etwas bewegt,是“较为活泼”的意思,第一段歌词:“我梦见五月的鲜花,绚烂地开放,我梦见碧绿的草地,到处有鸟儿的歌唱”(Ich träumte von bunten Blumen,so wie sie wohl blühen im Mai,ich träumte von grünen Wiesen,von lustigem Vogelgeschrei),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前奏中钢琴的颤音,也仿佛是鸟儿愉快地歌唱。

然而接下来的音乐,回到“现实的严冬”当中:“雄鸡初啼之时,我睁开疲倦的双眼,这里冰冷又黑暗,寒鸦在屋顶嘶鸣”(Und als die Hähne krähten,da ward mein Auge wach;da war es kalt und finster,es schrieen die Raben vom Dach),这里的曲调转为了a 小调,节奏也变得急促起来(此处的术语“Schnell”,是快速的意思),钢琴伴奏用连续的八度大跳三连音,模仿出十分刺耳的鸡鸣声,与之前的宁静美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梦醒了,身边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凄凉。

无独有偶,在那首被广为传唱的第5首《菩提树》当中,也有“春”的元素。菩提树多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它的生长习性是喜光、喜暖,却不耐霜冻,因此,菩提树出现在《冬之旅》这部作品当中,更多体现出的,是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往日的回忆。开头的钢琴前奏当中,舒伯特用温暖的E 大调,营造出春天的气息,我们能感受到春风的轻拂,如歌词中所写:“门前的古井边,有一棵菩提树,在它的绿荫下,我曾有过许多美好的梦”(Am Brunnen vor dem Tore,da steht ein Lindenbaum;Ich träumt’ in seinem Schatten so manchen süssen Traum),那是主人公曾经的美好时光,一段逝去的春天。

在第二个A 段当中,钢琴的间奏依然是那一串并不急促的三连音,而曲调却转为了e 小调,歌词也由先前对美好往日的回忆,变成了对残酷现实的描述:“在这个死寂的夜晚,我独自行走,无尽的黑暗中,我闭上了双眼”(Ich musst’auch heute wandern vorbei in tiefer Nacht,da hab’ ich noch im Dunkel die Augen zugemacht)。但在此时,音乐却又突然明亮了起来,重新转回了E 大调,因为他听到了菩提树的呼唤:“那风中沙沙作响的枝叶,仿佛在向我呼唤:到我身边来吧,快来找寻安宁”(Und seine zweige rauschten,als riefen sie mir zu: Komm her zu mir,Geselle,hier findst du deine Ruh’!),在这里,舒伯特巧妙地利用了大小调之间的转换——当有关菩提树的句子出现时,随即转为大调,也突出了菩提树不仅是对往日的回忆,也是春的象征。

如果说冬天象征着失意与落寞,那么春天则象征着希望,也象征着爱情,因此,“理想中的春天”与“现实中的冬天”的对比,实际上也可以加以提炼和升华,成为“理想中的爱情”与“现实中的失恋”的对比,第13 首歌《邮车》(Die Post),就是这样一首在喜与悲之间转换的典范之作。

这首歌的曲调是明亮的降E 大调,节奏是明快的6/8 拍,速度术语 Etwas geschwind 是“稍快的”意思,前奏当中,钢琴用跳音演奏出的三连音,既表现出邮车欢快的号角之声,也表现出主人公“砰砰直跳”的内心——他盼望能收到心上人寄来的信:“街道上响起了邮号,我的心啊,你为何狂跳不止?”(Von der Strasse her ein Posthorn klingt.Was hat es,dass es so hoch auf springt,mein Herz?)。主人公仿佛看到了爱的希望,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邮车没有带来你的信,我的心啊,你为何激动不已?”(Die Post bringt keinen Brief für dich.Was drängst du denn so wunderlich,mein Herz?),在这里,曲调转为了降e 小调,速度也减慢了很多,仿佛之前的欢快转瞬即逝,内心刚刚燃起的火焰又被无情地浇灭。这三首歌,是《冬之旅》当中为数不多的大调歌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中间都曾转到小调上去,突出了“春与冬”,以及“喜与悲”的对比,而短暂的欢乐,则是为了更加衬托出现实的残酷。

第24 首,也是最后一首歌《街头艺人》(Der Leiermann),讲述的是流浪者在冰天雪地里,看见一位蓬头跣足,衣衫褴褛的乞丐,一遍又一遍地摆弄着他的手摇风琴,但他面前的盘子却依然空空如也……手摇风琴(如图所示),又名“四弦琴”,在欧洲几乎是街头卖艺人的专属乐器,笔者在欧洲时就曾多次见到,然而不同的是,这些街头艺人们演奏出来的音乐,大多都是欢快的,比如饱含童趣的《小星星》,或者是富有圣诞气氛的《铃儿响叮当》等,可是在舒伯特的这首歌当中,卖艺人所演奏出的音乐,不仅没有一丝欢乐的气氛,反而透出一股诡异和阴森。这里的钢琴伴奏当中,左手以一个纯五度的附点二分音符贯穿全曲,并且还带有装饰音,仿佛他的琴已经破旧不堪,摇动手柄时,会发出的咯吱的声响,而右手则反复出现,由四个十六分音符与四个八分音符组成的固定音组,模仿出这位卖艺人所演奏的,“单调而乏味”的音乐。

诗人穆勒并没有交代,这位艺人演奏的是什么样的曲子,笔者也不认为他会作出如此设计——让他演奏这样毫无鲜活气息的音乐,然而舒伯特在为之谱曲时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是舒伯特的“点睛之笔”了,之前我们提到过,此时的舒伯特已是病入膏肓,他显然已经听见了死神的脚步,所以整部作品的最后一句歌词:“陌生的老人啊,我能否随你而去?在你的风琴上唱出我的歌 曲?”(Wunderlicher Alter,soll ich mit dir geh'n? Willst zu meinen Liedern deine Leier dreh’n?),这句话一定也说出了舒伯特的心声。

《冬之旅》的全曲结束在老艺人的风琴,无休止的循环当中,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没有贝多芬般的响亮结尾,没有冬去春来的美好希望,也听不出一丝积极和乐观,然而在这里,“冬”的三层意境:自然界的冬天——寒冷而肃杀;主人公情感的冬天——失意而悲伤;以及舒伯特生命的冬天——绝望而无助,形成了完美的统一,意犹未尽,引人深思。

五、结语

在完成《冬之旅》的次年,即1828 年,年仅31 岁的舒伯特也走完了其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冬之旅》是艺术歌曲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用音乐反映气候与季节的,最著名的典范之一,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舒伯特运用独特的和声与节奏,以及巧妙的调性转换,加之对歌词的深刻解读,使得他笔下的冬天虽然阴郁、凄凉,却有着震撼人心的美。舒伯特虽然早逝,但是他为世人留下的600 余首艺术歌曲,不仅为其赢得了“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更使得这个在当时仍是“方兴未艾”的音乐体裁,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猜你喜欢
菩提树舒伯特曲调
Wake up, Bunny
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菩提树下的静谧时光
布谷鸟
菩提树下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