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均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了相关要求和指引,笔者试从为什么跨学科、如何确立跨学科主题和怎样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展开探讨,让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得更合理。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必要性
1.课程改革的要求
《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不同的视角表述了“跨学科”,使“跨学科”成为每一个学科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和要求。可见,跨学科是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对引导学生实现深层次高阶学习和真实问题的解决,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方式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2.体育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
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科目间是相互影响的,彼此间具有独特性、干预性、模糊性和渗透性。在探寻身心发展规律、解释运动原理、提升运动技能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常规分科教学时,体育教师往往专注于体育學科知识的教学和研究,对其他学科知识较少涉及,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反向促进体育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跨学科素养,形成强有力的教学支撑。
3.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和复杂的,单一学科结构的知识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解决它需要学生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共同作用,这也能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
未来的人才需要跨学科思维,单一学科难以解释和解决,需要不同学科协同配合应对挑战。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建立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并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素
1.学科渗透的主题
《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原则中指出跨学科主题可以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旨在打破学科边界,整合并融合为新的知识体系,这也正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学科共融性特征的体现。
2.学科影响的主题
在对学科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体育对其他学科或其他学科对体育既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同时又保持了本学科自己的学科优势,实现多个学科的相互整合和交叉,最终实现高质量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也正是学科共栖性特征的体现。如,进行融合消防知识的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相关动作的练习既要符合所学技术动作的要领,又不能违背消防操作规范和常识。
3.学科互有的主题
各学科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前提下,互相之间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双赢的状态,共同存在、互为主体、互为需要、互为作用、协同发展、价值增加。这也正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科共生性特征的体现。如,运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载体之一,而心理学知识的运用也能促进学生在特殊情况下运动技能的提升。
4.解决问题所需的主题
学生所关注的日常比赛、学习和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成为跨学科学习的主题。这也正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学科共度性特征的体现。如,从大赛季的角度设计充满人文性的赛程,就会运用到人员分工(个性、能力分析)、标志设计(美学思维)、训练计划(运动生理知识)等。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
1.找寻需求,开发跨学科内容
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了解其知识结构、健康水平、身心特点,将适合学生的主题资料进行合理归类,全面的统整、协调、规划、设计和实施,制订相应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内容,传授与体育学科有紧密联系的知识内容,提供更为直接的学科融合课程以降低对跨学科知识的运用难度。另外,学科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学科之间显性或隐性的联系、学校办学理念、场地器材条件等,都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依托。
2.异科交流,建设跨学科队伍
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打独斗很难完成多学科的有效整合。因此,体育教师要与不同学科教师协作,形成跨学科教研和教学队伍,共同设计教学课题,组织教学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展现各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促使体育教师在多学科环境下对非体育知识进行探究。体育教师的本学科素养越强、求助能力越强、合作能力越强,对学科融合的转接和融合能力也就会相应增强。
3.强化实施,改善跨学科效果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并通过教学实践实现学习目标和验证教学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不断完善,让跨学科体现出1+1>2的教学效果。如,投掷项目教学中,融合物理知识对摩擦力和出手角度问题进行解读后再进行练习的效果往往更好。
4.学科立场,体现跨学科特征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是对分科教学的补充、巩固和深化,但并不是对分科教学的否定,也并未脱离本学科框架,因此,还要坚持体育与健康学科立场。要立足于体育的特殊性(如健身性、实践性),不能离开本学科去谈跨学科,淡化了学科本身的任务。
5.方式优化,推进跨学科变革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主题形式组织学习内容,既要突出主题学习内容结构化,加强学科之间内容的关联性,也要选择与主题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模式或方式(如,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智慧体育的运用等),推进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6.配套评价,制订跨学科机制
跨学科更多的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教学方式,因而其教学评价也要通过多个维度、多种方式、多个主体对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教师具有跨学科视野,同时也需要研究并制订与一般教育教学有别的评价支撑机制。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多门学科的内容拼盘,而是要以学科思维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深度联系,以协同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体育教师要筑牢自身知识基础、提高专业素养、掌握社会和文化的各方面知识,即要聚焦于掌握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基础,也要关注跨学科素养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提升。此外,还要借助专业研究力量,依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工作系统规划,制订和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使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系统、持续、有效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