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车丽娜
摘 要 当前中学生道德素质整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他们在家庭生活中认同孝老敬亲观念,生活表现不尽如人意;他们在学校基本能遵守学生守则,但学习动机有所偏颇;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基本了解社会道德规范,但具体公德行为有失标准。中学生道德素质以冰山模型的样态存在。中学生道德教育应以学校课程为载体,使学生在内化道德知识的基础上践行道德自发行为,接受道德规则的指导,强化道德他律行为,并在实践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促进道德体认、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融合与进阶。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应发挥集体教化作用,关怀个体道德发展;合理利用竞争机制,弘扬传统道德精神;传承道德知识价值,体验道德情感意义;改善社会道德环境,激发道德主体意识。
关 键 词 冰山模型 中学生 道德素质 道德自律 道德精神
引用格式 张俊,车丽娜.基于冰山模型的中学生道德素质的生成机制与提升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3(21):58-62.
教育部于2017年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应尽之责。与道德素质相近的概念有“思想道德”“思想道德素质”“思想品德”“品德”“道德品质”等。道德素质是将社会道德规范或原则内化后形成的个性化表征,是个体在道德教育中对自身拥有的道德经验进行积极建构、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倾向的品质,由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两方面构成。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当前中学生道德素质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某地区中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现状调查,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冰山模型与中学生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如果遵循冰山模型阐述的道德素质发展规律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建构完善的道德人格。
一、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具体样态
道德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核心原则,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领域的各个方面。中学生道德素质整体水平较高,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的场域表现出一定的良好道德素质。但是由于成长年龄、生活经验和个体环境等因素限制,部分学生的道德素质仍存在些许不足。
1.认同孝老敬亲观念,但生活表现不尽如人意
受“百善孝为先”传统文化和家庭、学校等道德教育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十分认同“孝老敬亲”的观念,把尊重长辈、孝顺父母作为一种家庭美德。他们能基本听从父母的建议,也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但由于生活条件的优渥、长辈的宠爱呵护和学习作业的负担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能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更有少数学生需要家长全面地包揽自己的事务,认为长辈的付出理所应当。当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他们无视父母的辛劳,埋怨甚至责备父母。由于两代人的价值观念有所不同,经常存在分歧,学生受繁重的学业压力束缚,往往缺乏耐心与父母进行有效、合理的沟通,有时会采取冷暴力或者争吵的方式与父母对抗。
2.基本遵守学生守则,但实际行动有所偏颇
由于从小受到纪律教育和规则制约,除部分学生产生叛逆心理、表现出标新立异的行为外,大部分中学生能熟知并遵守学生守则,做到尊敬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也能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部分学生只是无意识地遵守学生规范,或者在学校和班级的量化规约和奖惩措施下被迫遵守学生守则,不能理解这些行为的意义。大部分中学生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渴望通过读书提升自己或改变命运。但是在不健康的教育评价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只着眼于个人的分数和未来。受到不良媒体宣传的影响,部分同学梦想着成为网红或者大明星,树立了不恰当的人生目标,不能确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目标。
3.了解社会道德规范,但公德行为有失标准
中学生在道德教育课程中接受道德知识的传授,了解社会道德规范。他们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也理解社会公共秩序的意义,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和现代意识。但是部分中学生只是通过答题模板将学习到的道德知识组合,套用在考试题目中,缺乏实践这些道德规范的机会,不能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体验。当涉及公共场域中的具体问题时,他们很难跳脱自身感受进行道德判断,且有的学生存在双重标准,以较高的标准要求别人,对自我的道德要求却较低。在社会公共场所遇到有人不能遵守秩序时,中学生不能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往往会变得不遵守秩序。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大部分中学生缺乏为集体牺牲的精神。
二、冰山模型与中学生道德素质发展探析
道德素质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围绕二分法和四分法进行,认为道德素质由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两种要素或者知、情、意、行四种要素构成。道德素质的要素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是已有研究大多是针对道德素质的各个孤立环节,缺乏道德素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研究。对中学生的道德素质研究更是以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为主,缺失恰当的理论阐释。冰山模型与中学生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适切性,能较好地阐释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解析当前中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1.中学生道德素质与冰山模型的适切性
麦克利兰提出了冰山素质模型,将人的胜任力按照要素习得的难易程度划分为冰面以上和冰面以下两部分,冰面以上主要包括知識和技能的外在表现,是个人胜任某项工作的最基本素质;冰面以下主要包括个性品质、内驱力、社会动机、价值观等精神活动,是隐藏在个体内部、能够约束和引导个体行为的具有价值判断的较高素质要求[2]。“‘冰山以下部分’是决定个体能力的关键因素;而‘冰山以上部分’对个体工作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但非能力决定性因素。”[3]中学生道德素质与胜任力素质的本质是一致的,都由客观知识、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等构成,包含价值判断的内隐部分是素质高低和具体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冰山模型主要就是为了强调和阐释更深层次的“冰山以下”部分。中学生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心理发展要素,与胜任力素质相较,更多地涉及价值取向,“冰面以下”部分所占比例更大;作为法律的高标准,更强调“冰面以下”部分的重要性,要求个体具有积极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自主的道德理想信仰。因此,中学生道德素质适合而且亟需运用冰山模型进行阐释。
2.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冰山模型阐释
中学生道德素质包括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道德素质的冰山結构。道德意识指学生的内在精神结构,来源于道德行为的实践,同时构成道德行为的展开依据,主要由道德客观内容和价值取向两部分构成[4]。道德行为的展开受道德意识的制约,表现出与道德意识层级相一致的具体形态,主要包括道德自发行为、道德他律行为、道德自律行为和道德自觉行为。道德客观内容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则,二者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但已经成为独立于个体、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的客观性存在,制约着学生道德自发和道德他律行为,位于冰面以上,属于道德的外显素质。价值取向包括道德体认、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仰,位于冰面以下,属于道德内隐素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表现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道德体认、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相融合,共同激发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道德信仰是道德意识的最深层次,意味着人和道德理想目标达到了统一[5],可以引导学生无论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都能自觉实践道德行为。
如图1所示,道德知识和道德规则是道德素质冰山模型中的外显部分,最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进行改变,促进学生表现出道德自发和道德他律行为。中学生不能有效激发道德行为的内在动机,深入到道德体认、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仰等内隐道德素质部分。
总之,学生外显道德素质可以经由道德知识和制度规则的双重约束而培育和塑造,内隐道德素质不易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很难通过外在约束得以提升和发展。学校道德教育应该积极创造机会,增强学生道德体认、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激发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实现外显道德素质向内隐道德素质的延伸和转化,最终树立理想道德信仰,形成道德自觉意识。
三、中学生道德素质的生成机制
中学生道德素质中的道德意识制约道德行为,并在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逐层深化,最终实现内外多向耦合,形成具有稳定性和主体性的良好道德素质。学校以道德教育课程为载体,引导中学生内化道德知识、自发实践道德行为,理解道德规则、强化道德他律行为,促进学生道德体认、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融合与进阶,训练其道德自律行为,最终树立起道德信仰,使学生自觉地实践道德行为。道德外显素质和内隐素质相互渗透和作用,外显道德素质是内隐道德素质生成的基础,内隐道德素质巩固深化外显道德素质。中学生在道德教育和自身实践中积极建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道德素质水平,为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奠定基础。
1.在道德规则的制约下实践道德行为
中学生通过道德教育课程学习各领域的道德知识,逐渐了解道德规则及其社会价值,初步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体系。他们内化道德知识之后,进行具有个体价值性的思考,形成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等道德认知。学生以道德判断为前提,判断道德行为是否应该进行,并基于道德判断想当然地遵从道德规则,自发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他们在道德自发行为中与他人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交流互动,开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逐渐对自身产生简单的道德要求。但是道德自发行为几乎是学生潜意识的表现,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当学生产生叛逆心理或者力不从心,不能自发地实践道德行为时,道德规则就会发挥作用。在做出符合道德规则的行为时,学生受到物质或精神奖励;而当违反规则时,他们不能得到自己渴求的结果,甚至会受到惩罚,包括物质或精神惩罚。显性或隐性的外部权威、奖惩措施和社会舆论能够较好地强化学生的道德他律,学生会更加趋向于表现能够得到社会或他人肯定和认可的道德行为,减少不良道德行为的表现。
2.在道德行为的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
中学生在实践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体验和认知,进一步理解道德规则的内涵及其价值。他们对道德标准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开始由外显道德素质向内隐道德素质深化。学生在道德体认的基础上持续进行道德知识规则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实践,产生较强的行为意向,生成道德需要。道德需要表现为主动倾向性,是“个体道德活动的内驱力和道德积极性的源泉”[6],能够指导个体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中学生的自我表达需要提高、自我意识高涨,渴望得到认可和赞扬,受制于良好关系的建立。他们为了获得赞扬,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所谓的“善良的人”或者“好学生”,期望自己能达到一个较高的道德标准。当他们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肯定性认可和评价,满足了自己的道德需要时,就能逐渐增强积极的道德情感,获得道德行动的内驱力,将道德知识规则和道德需要转化为道德自律行为,也有利于锤炼道德意志,在遇到道德挫折或冲突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3.在道德意志的锤炼中训练道德自律
道德意志的存在是以客观结果为依据的,即观察当学生的道德需要与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他们是否仍坚持了道德行动。中学生的道德意志比较薄弱,当经历道德挫折或道德冲突等偶然性事件时,容易放弃道德行动,甚至转化为“恶”。当学生已经放弃道德行为或表现出不良道德行为时,教师给予其恰当的引导后,他们认识到道德意志薄弱的正常性,并及时纠正道德行为。“个体道德意志坚强,可以增进和助推积极的道德情感,抑制和克服消极的道德情感”[7],道德意志可通过激发积极的道德情感,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学生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作用下排除正当利益、克服艰难险阻,从而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肯定,从而获得更积极的道德体认情感和更坚定的道德意志。以此循环,学生能够较大程度地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有意识地反思、纠正自己的行为,促进道德知识规则向道德自律行为转化。但是这个阶段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仍与具体情境密切相关,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需要学生通过道德学习和道德实践进一步锻炼和提升。
4.在道德信仰的驱动下实现道德自觉
当学生实现道德知识规则、道德体认情感和道德意志的融合与进阶,达到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的统一时,就能使自身的道德需要与社会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成功树立起道德信仰。中学生在主体因素、环境、行为的影响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学习和实践行动解决道德冲突,谋求道德价值,提升道德境界,树立起远大的道德理想信仰。道德信仰不是空谈或幻想,它是源于现实并超越现实的。学生在道德信仰的指引下,不至于在追逐所谓成功的路途中迷失自我,自觉地实践道德行为,不断完善道德人格。拥有完善道德人格的个体能够尊重、敬畏道德规则,并且十分坚定、自觉地实践道德信仰,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学生只能表现出较为自律的道德行为,还不能形成非常完善的道德人格,为了道德信仰坚定地自觉实践道德行为。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更具有建设性的知识和不断实践道德行为,提升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的视野与心胸格局,为之后能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中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路径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要加快建設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仍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8]。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卓越的才能,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中学阶段是个体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应采取恰当的措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1.发挥集体教化作用,关怀个体道德发展
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属于个体发展的一种类型,具有阶段性、顺序性和连续性等特征。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要遵循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和阶段特点,以及道德教育课程的主题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集体道德教育,促进整体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除道德教育课程之外,学校还可以进行其他的集体道德教育活动。在学校和班级文化墙中设置“道德”板块,由学生们发挥能动性自主设计内容,以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举办以“道德”为主题的演讲、辩论等比赛,鼓励学生自由阐述和主动思考道德的内涵意义、学习古往今来道德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等。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或者在班级中成立同学互助小组,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价值,产生道德需要和增强道德体认情感,实现道德素质发展阶段的跨越。
道德素质是个体的心理要素,发展具有差异性和非连续性等特征。仅依靠道德教育课程和主题活动进行集体教化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关怀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然会产生道德认知冲突,陷入道德素质发展的困境。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使学生以乐观的精神和沉着的态度迎接挑战。当学生产生跨越道德发展阶段的倾向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两难故事,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主人公的做法是否道德,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之后,教师创建道德生活情境,使学生身处道德问题情境,而不是仅限于抽象的问题之中,教育他们在涉及个人利益时应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从而实现真正的道德素质发展。教师教育学生在自身道德素质发展的基础上,关怀并帮助道德素质发展较为落后的学生,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2.合理利用竞争机制,弘扬传统道德精神
竞争能够促进学生确立一定的外在目标,激发他们的进取心。教师通过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使学生在制度的规约下强化自己的行为。但是不合理的竞争会导致学生产生精神内耗,甚至会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出现不良后果。因此,教师应该设置合理的竞争机制,促进学生进行良性竞争。竞争可以分为个人竞争和小组竞争。在个人竞争中,教师引导学生实现共同进步,达到竞争双方的共赢,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会因一时诱惑和眼前利益做出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害己的事情。小组竞争包含着“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意蕴,教师促进学生将小组建构成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学会与组内同学进行合作,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品质。
我国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应用,但它同时植根于我国传统道德精神的土壤。我国传统道德精神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不良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生发内在道德目标,树立起远大的道德理想信仰。“仁”是传统儒家道德的内核,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仁”的内涵与价值,立志成为一个有仁义道德的人。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是儒家道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班级管理中融入集体文化,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和社会集体的一份子,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意识,并认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通过榜样教育让学生理解奉献精神的意义,避免学生成为自私自利、只顾个人得失的人,使他们能够成为甘于为了国家和集体奉献的人,树立起高尚的道德理想,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3.传承道德知识价值,体验道德情感意义
离开知识的理性引导、仅凭感情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知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信念等引导手段中,知识是最基础性的。”[9]但道德教育要避免把道德知识作为目的,道德知识只是形成道德素质的手段和工具,需要与主体相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注重激发道德知识中隐藏的德性教育,重视价值理性和德性的传承。传授道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系统的道德教育课程,道德教育课程不能只是单纯地灌输这些道德知识,应该通过生动、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知识的价值。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将道德文化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各个学科教育中理解道德知识中蕴含的理性和德性,真正理解道德知识的价值。
学校道德教育应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履行作为孩子、学生和社会成员等不同角色的道德责任。个体具有自然情感,“天下之道皆源于爱敬而显发”[10]。教师应该以“爱敬”和“恻隐之心”等自然情感为基础,激发学生对道德的崇敬之情和对苦难的恻隐之心,提升学生的移情能力,产生“利他”情感。学校应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道德氛围,引导学生切身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班级管理中,并向社会道德模范和身边品质优良的榜样学习,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集体荣誉感等品质,并增强积极的道德情感。
4.改善社会道德环境,激发道德主体意识
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有利于发展道德素质的氛围。社会道德环境的改善需要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合力行动。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现代化治理,发挥政党、政府和政协等各方作用,促进道德制度化和制度道德化,增强其对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引导作用。社会通过宣传国家政策和报道身边的榜样,将国家政治意识与社会大众行动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熏陶。家庭是道德教育的起始之地和关键场域,作为最小的社会单位,家庭道德教育是最能够做到因人而异的,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为健康向上、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
道德主体责任意识能够让学生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督促他们践行道德行为。教师应促进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树立完善的道德认知,承担起作为孩子、学生和社会成员等不同角色的道德责任,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当学生表现出积极的道德行为时,教师应采用一定的奖励措施强化学生的行为,并促进他们在道德行为的实践中寻求道德需要的满足,激发积极的道德情感,以提升道德行动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2017-8-22)[2022-10-8].http://www.moe.gov.cn/srcsit
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2] 邹凯,徐萍萍,郭一航,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管理类人才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12):55-64+18.
[3] 淡晶晶,陈光春,马尊武,等.基于冰山理论的科研机构管理人员能力结构模型构建[J].管理现代化,2019,39(06):52-55.
[4] 杨国荣.道德本体及其他[J].天津社会科学,2021(05):101-106.
[5] 魏长领.试论道德信仰的发生机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66-69.
[6] 夏湘远.义务·良心·自由:道德需要三层次[J].求索,2000(03):83-86.
[7] 魏雷东,李然.道德同一性建构与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J].河南師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4):88-93.
[8]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EB/OL].(2022-10-17)[2022-10-21].http://jhsjk.people.cn.
[9] 张正江.鲁洁德育理论中的道德知识观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35-43.
[10] 王文娟.湛若水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之维[J].道德与文明,2017(03):53-59.
[作者:张俊(2000-),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车丽娜(1979-),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王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