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里的大合唱(上)

2023-07-24 03:55撰文杜恩龙
艺术品鉴 2023年4期
关键词:报时叫卖声清明上河图

撰文=杜恩龙

北宋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是一部百科全书,信息量巨大,需要我们多维度解读它,比如从声音、气味等维度去解读。近些年看了很多关于《清明上河图》解读的书籍和文章,有些解读只是零星涉及到声音,还没有人专门从声音的维度去解读它。我们来做一个尝试。

大家想一想,一个现实的城市没有声音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那是死寂的城市,可怕的城市,是不存在的城市。可是,很多人在读这张画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声音的维度。我们在看《清明上河图》时需要有声音方面的联想。

在图中,有朋友之间低声的问候与寒暄,有大声的呼叫,还有各种叫卖声、牲口叫声,大车轮子的吱呀呀的声音,城市的钟鼓声,可以说此起彼伏,相互交织,构成一曲东京汴梁街市的大合唱。

1.钟鼓声

图中最高建筑城门楼内清清楚楚画着一面大鼓,这个大鼓是城市报时用的,是古代城门楼的标配(图1)。城门一般比较高大,钟鼓声传得更远一些。城市的运行没有时间就会乱成一团。一个高度发达的京城,没有时间简直不可想象。时间决定着城市的节奏、城门的启闭、公务人员上下班、普通人的定时作息等等,都需要精确的时间。报时的钟鼓声成为整个城市的神经系统,左右着人们的作息,决定着城市运行的节奏。

一般来讲,城市的钟鼓声由城门发出,城门上设有漏刻计时装置,鼓楼是城市的指挥中心。在唐代长安,报时钟鼓声率先由皇宫南大门承天门城门楼发出,之后传遍城市的各个角落。当时的计时系统归授时中心管。授时中心开始归太史局管,后来改为司天台。宋代改为司天监。“宋代漏刻计时已臻精善,报时制与报时器亦屡有增善。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年),燕肃造设了中国首台使用漫流系统的平水壶‘莲花漏’,消除漏水壶水位变化对流量的影响,提高了报时的精度。皇佑元年(1049 年),周琮、舒易简等人在莲花漏的基础上,再加一级平水壶,研发出‘皇祐漏刻’,使水流更加均匀平稳。”(梁志宾著《风雅颂——宋朝生活图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年9 月版,100 页)宋神宗时期司天监归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沈括管理。沈括改革了浑仪、浮漏和影表,计时精度大大提高。

元代沿袭宋代设置司天监,明代改为钦天监,清代沿袭明代称谓。我们现在的授时中心在哪里呢?不在北京,而是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书院东路3 号。

宋代钟鼓楼设于皇宫中轴线西侧中的文德殿前,鼓楼在文德殿东南角,钟楼在文德殿西南角。鼓楼下设有漏室,漏室里设有计时的漏壶等装置,有专人观测并报时。南宋时期,钟鼓楼位于皇城和宁门门楼上。宫城里计时机构专设报时人员“鸡人”,我国早在周代已经开始设置鸡人作为专门的报时人员。鸡人报时被称为“鸡唱”。这种叫法非常形象。雄鸡报晓,这是最原始的动物报时,老百姓千百年来都靠雄鸡报晓知道拂晓的来临。

古代计时工具漏壶

北宋规定,一天12 个时辰,每一个时辰报都有鸡唱,然后敲鼓15 下(正午敲鼓150 下)。夜晚每更报时,报时改为敲钟。五更五点(凌晨5 点,每更分为五个节点,每个点间隔24 分钟)天要亮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击钟100下,鸡唱击鼓。宋代还有专门的《鸡唱词》:“天欲曙,淡银河。耿珠露,平旦寅。辟凤阙,集朝绅。日出卯,伏群阴。光四表,食时辰。思政治,味忘珍。”(梁志宾著《风雅颂——宋朝生活图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年9 月版,102 页)王安石《和祖择之登紫微阁》之一有诗句:“宫楼唱罢鸡人远,门阙朝归虎士闲。”在这里王安石可能是在发牢骚,早朝归来,皇宫报时的鸡唱渐渐淡去,上朝归来的臣子可以闲下来了,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慨。

计时信息由宫中报时后传入外间各个报时机构,包括城门报时。“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明清时北京有民谚:“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錪一口钟。”意思是说内城9 座城门,外城7 座城门,皇城4 个城门。錪是报时工具,钟是圆的,錪是扁的。九座城门中,报时的时候,有八座敲錪,一座敲钟。崇文门敲钟。可见,每个城门都有报时功能。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城门。

关于漏刻计时,在古埃及已经发现漏刻水壶,古埃及天文学家阿曼农哈特发明了水钟,就是最早的漏刻。古埃及的水钟是一种带有刻度的石制容器。从上往下越来越细,底部开有一个小洞,内部有12 个圆环刻度,一个圆环刻度代表一个小时。古埃及人把白天和夜晚都分为12 个小时,24 小时计时法由此而来。这种单级水壶误差较大,水位的高低使水压变化较大,水的流速会受到影响,于是,后来人们就发明了多级水壶,使得最终计时水壶水面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从而提高计时精度。

古巴比伦也使用过该技术。这一技术不知何时传入中国。古埃及人公元前3500 年还发明了通过测量太阳光线投射到物体的阴影计时的方法,这就是日晷测影法,他们叫影钟。我国古代也有日晷测时的技术,大约西周时期已经开始用日晷。现在考古已经发现汉代日晷。故宫太和殿、乾清宫等大殿前至今还有多件日晷留存。但是,这种方法在日出以前、日落以后无法使用,阴天也无法使用。漏刻则不受太阳起落的限制。

但是,漏刻水壶也会有误差,水位高的时候流速快,水位低的时候流速慢,人们不断改进这项技术,汉代以前一般是一只供水壶,一只受水壶。传说黄帝时代已经发明漏刻技术。东汉时期开始出现两级供水壶,东晋时期出现三级供水壶,唐代将供水壶增加到四级。宋代发明了分水壶,就是上文提到的“莲花漏”,在下级供水壶上设一个分水孔,超出分水孔的水就会分流出去,使得水位保持不变,从而保持水的流速不变,提高计时精度。但是漏刻在北方冬季会结冰,严重影响及时准确度。所以人们又发明了香篆计时,即通过燃烧香来计时。此外,还有沙漏计时等其他计时工具。

城楼上有专门的负责计时的人员。根据漏刻计时,通过击鼓报时。社区有更夫,更夫通过城楼钟鼓声知道时间,然后沿街敲击梆子,还喊话报时。更夫是移动的报时人,是一个职业。他们一手打着灯笼,一手敲着梆子或者锣,一边报时。据专家说,宋代更夫敲击铁片报时,他们还提醒防盗防火。成为旧时候,城市除了鸡鸣狗叫以外的夜间声音。也成为人们的共同关于晚间的记忆。一个夜晚敲五次,两个人一组,一人敲梆子,一人敲锣。

按照清代规矩,大约下午7 时为定更,9 时为二更,11 时为三更,“三更半夜”就是指11点左右。1 时称为四更;3 时称为五更;5 时称为亮更。五更也就是天亮的时辰。从定更开始,先击鼓,后撞钟,提醒人们休息。从二更到五更,只敲钟不击鼓,因为人们在休息中。鼓声比较激越,容易惊醒睡梦中的人们,而钟声比较悠扬,甚至有安眠作用。

进入亮更,就开始敲鼓了,先撞钟,后敲鼓。快敲18 下,然后慢敲18 下,这叫快18、慢18,快慢相间,共计6 次,合计108 下。撞钟的方法和击鼓的方法一样。108 声鼓声、108 声钟声,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是反复提醒新一天的到来。据说,北京钟楼发出的钟声可以声传40 里。可以想见声音之大。这可能是一天中最大的声音了。钟鼓声定时回响在城市的上空,更夫的声音在晚上弥漫在各个社区里面。

现代钟表产生以后,城楼钟鼓不再报时了,更夫也失业了。钟鼓声和更夫报时也就消失了。我们在一些古代笔记、诗文中经常见到关于钟鼓声的记载,人们习惯了伴随钟鼓声而眠、伴随钟鼓声而起的生活。钟鼓声成为都市人的牢固的记忆。

寺院里一般设有钟鼓楼,也会发出钟鼓声。早晨击钟起床,晚上击鼓诵经,陆游在《短歌行》中有这样的诗句:“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晨钟暮鼓成为旧时生活中的标配。

2.牲口的叫声

在没有内燃机的时代,城乡大量使用牲口作为动力,牛、马、驴、骡子等等,这些牲口充斥着城乡的各个角落,它们不仅会干活,还会叫唤。

《清明上河图》中开始一段有一匹惊马,画面此处破损,仅仅剩下马屁股。周围的人纷纷避让,后面一个人在追赶着,有一小孩正在惊马前方玩耍,非常危险,看护人急忙前往。前方一座茅屋边上有一站一立两头牛,一幅无动于衷的样子,只是看看而已,这符合牛的性子,牛的性子比较慢,处乱不惊,十分正常。但是,一家小饭馆前拴住的一匹马却十分躁动,撅尾巴,四蹄乱跳,张嘴嘶鸣。

马最容易受惊,受惊后就会狂奔,在乡村等人少的地方伤害小一些,在人多的都市街道上对行人的伤害很大,被惊马踩踏非死即伤。惊马本身会叫,小时候在老家见到过惊马,它会不停地咴咴嘶鸣,令人恐惧。在古代,在没有汽车的时代,惊马是最大的交通事故制造者,所以面对惊马,人们都会大声呼叫,提醒人们躲避。马的主人更是惊恐万状,会仅仅追在马的身后,并想办法拦截制服惊马。这一段可以说是这幅画中声音的一个小高潮。

我们在图中还可以见到运送木炭的驴队,还有好几辆驴车、牛车等,赶牛车、驴车、骡车的人要不断地给牛、驴、骡子发出指令,他们的吆喝声、驴马牛的叫声、人们的呼叫声,可以说此起彼伏,形成一支城市奏鸣曲。上海世博会期间水晶石公司制作的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恢复了部分声音,可以帮助大家体验此图中声音的妙处。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惊马场面

孙羊正店边上十字路口有一辆快速行进的四头驴拉的车,有可能因为是轻车,最左边的一头驴子兴奋地大叫。驴子的叫声高亢、嘹亮、穿透力强。我们农村把嗓门大的人叫“大叫驴”。叫驴就是公驴。

魏晋时期在文人高士中流传一种啸艺,就是通过舌头、喉咙等发出的高声的、持续的吟唱。有人认为驴子的叫声很美妙,就模仿驴子的声音,天天学驴叫,比如曹丕率领一帮文人朋友祭奠建安七子之一的名士王粲时,就率领大家大声学驴叫。因为王粲生前最喜欢学驴叫,所以曹丕等人就用学驴叫来祭奠自己的好友。当时最有名的高士孙登就是啸艺高超的人,受到很多文人的追捧,包括阮籍、嵇康。阮籍跟孙登学艺三年。嵇康去拜望孙登,连问几个高深问题,孙登都不回答。最后,嵇康只能悻悻而返,行至半山腰,忽然听到高妙的啸声,嵇康知道这是孙登在回答他的问题。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驴车

隋唐至宋很多名人喜欢啸艺,李白、王维、苏轼都是如此,苏轼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诗还在赤壁啸月,也成为后世佳话。

在东京应该有狗叫声,养狗大多是为了看家护院。但是《清明上河图》中却没有一条狗。在仇英本《清明上河图》(辽博本)、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都有狗出现。为什么没有狗?北宋并没有禁止养狗政策。宋人养狗已经很常见,为什么图中不见一狗?在徽宗时期反倒是通过一条禁止杀狗的政策。有个叫范致虚的人上书宋徽宗,大意是说,京城有一个家专门杀狗为业者,皇上您是属狗的,应该禁止。徽宗认为很好,就批准了,而且奖励范致虚2000 贯钱。不想这下子却引起朝野热议,有人说神宗皇帝属老鼠,也没有见禁止养猫啊。最后不了了之。难道是因为宋徽宗属狗,张择端就没有画狗?应该是有这种可能。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也没有一个狗字,但有两处“犬”字。其中一处是说大相国寺有卖狗猫等的地方,“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还有一处是说有专门的买养狗饲料的。经查宋代绘画中是有狗的。李迪的《犬图》,佚名画家画有《秋庭乳犬图》、《秋葵犬蝶图》等。

3.歌叫声

右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盘卖小贩

旧时的城市,还有很多的叫卖声。在图中有很多的摊贩,无论是移动的还是固定的,他们都要不断发出叫卖声,以便吸引顾客,回荡在街巷中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构成城市的交响曲。根据宋代笔记记载,东京汴梁有大量的移动摊贩,他们为吸引人发明了很多叫卖声,种类十分丰富,而且还有艺术性。当时人们称之为吟叫、歌叫。宋徽宗在《宫词》中有“帘底红妆方笑语,通衢争听卖花声。”想来东京的卖花人的叫卖声让徽宗皇帝记忆深刻。吴自牧《梦梁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都记在了很多叫卖声。

叫卖声是旧时人们生活的标配,凡有贩卖,必有叫卖声,否则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生意就不好做。它也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让人回想,是一种自然经济的诗意画面。叫卖声也被称为吆喝声,是一种动态的、有声广告,历史悠久。广告就要追求效果,就是要吸引人,古时人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各种叫卖声。《韩非子》中那个自相矛盾的故事,就是说,一个卖武器的小贩,为了吸引人购买,极力夸赞自己的矛,能够刺穿任何盾牌,又极力夸赞自己的盾,说任何矛都无法刺穿自己的盾,叫卖声自相矛盾。他的这些夸词,就是典型的叫卖声。商人们为吸引人,夸大其词,太正常了。现在的广告不也一样吗,宣传药到病除的医药广告到处都是。

尤其是游走的摊贩,更需要叫卖。《梦梁录》记载:“沿门卖唱声,满街不绝。”《都城纪胜·食店》条载:“夜间顶盘者,如遍路歌叫,都人故自为常,若远僻土之人乍见之,则以为稀遇。”(梁志宾著《风雅颂——宋朝生活图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年9 月版,79 页。)高承《事物纪原》:宋代“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想来京师卖物千万种,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城市的街巷间,这是一种慢节奏的旋律,是一个城市的大合唱。

上图:李嵩《货郎图》中的货郎鼓

下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移动卖茶人和盘卖之人

那些美妙的叫卖声还被艺术家模仿传播。《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记载,东京有一位文八娘,专门模仿市井叫卖声,并编成“叫果子”。所谓叫果子,就是模仿水果贩子的吆喝声。(虞云国《水浒寻宋》,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年5 月底一般,249 页)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专门有一个表演叫卖的结社“律华社”。该书还记载了著名的吟叫艺人,如姜阿德、钟胜、吴百四、潘善寿、苏阿黑、余庆等人。(梁志宾著《风雅颂——宋朝生活图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年9月版,79-80 页。)我们现在也有这样的相声,付强、李增瑞老师相声《新旧叫卖》,还有郭德纲的相声《学叫卖》,模仿惟妙惟肖,味道独具,让人回想那时美好生活。这些叫卖声不仅老百姓喜欢,连皇帝也喜欢,有一年正月宋孝宗专门陪着太上皇宋高宗到市场上,在御驾前堆垛着万贯现钱,让那些卖年货的人到御驾前歌叫,并给予重赏。不仅如此,南宋晚期有一年元宵节,临安知府还选拔长得俊俏的、叫卖声优美小贩进宫为后妃们表演,赏赐特别丰厚。(参见虞云国《水浒寻宋》,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年5 月底一般,251 页)

这种情况不禁让我想起京剧的唱腔,一个尾音可以九曲八啭,《逍遥津》中“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拖腔1 分多钟。这种拖腔或高亢,或低徊,或婉转起伏,其声音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老戏迷们去听京剧,很多故事都听了N 多遍了,都耳熟能详啦,还要去听,听的是音调、音色,听到痛快处,高声叫好,听到不尽意处,满脸的遗憾,甚至喝倒彩,这里面的妙处是极为神奇的。好的叫卖声不亚于京剧名角的演唱,所以才会有艺人模仿叫卖声,把它变成一门艺术。

小贩响器。游动小贩不仅不断叫卖,有的还有专门的响器,比如拨浪鼓、串铃(江湖郎中使用)、锣、吹角、梆子、连铁(铁拍板、惊闺)、响板等。吹角有牛角、海螺等。单就货郎鼓,也是样式多样,大小不同。宋真宗的刘皇后刘娥,益州华阳人,出身寒微,是一个孤女,后来嫁给银匠龚美,龚美走街串巷为人打造银器,刘娥就为他摇货郎鼓。后来,龚美因为经济困难将刘娥卖给当时还是襄王的真宗,当时才15 岁,很受喜欢,后来被封为皇后,聪明,通晓史书,很有政治才干,垂帘听政11 年后才还政仁宗。后来戏剧中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就是刘皇后。

这些响器往往分属不同的专业,各地习俗不一样,有的地方卖豆腐的敲梆子,卖馒头的吹海螺,卖百货的敲铴锣。我的老家大名县卖豆腐的仅仅是高声长腔:“干豆腐嘞——”,不配响器。因为,豆腐水量大,所以强调自己的豆腐干。耍把戏卖艺的爱用一面大铜锣。货郎有的用一面小铜锣,有的用货郎鼓。《清明上河图》中孙羊正店边上的十字路口有一个提瓶(下面有炉子)卖茶人,手里拿着响板。边走边打响板,配合着叫卖声。告诉路人,卖茶的人来了,可以喝一碗啊。

图中还有好几位顶盘卖东西的人,宋代称他们为盘卖之人,他们一般都是边走边叫卖,一旦寻得合适地点,旧地支起架子,将木盘子放在上面,就开始卖了。

这些小贩大多是小本生意,一副担子就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需要天天走街串巷,沿街叫卖,其中的辛苦也是不言自明的。他们天天叫卖,自然会摸索出一套叫卖的技巧来,知道如何吸引人,这样同业相传、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生存技能。麦子黄熟的季节,甜杏就成熟了,一些卖杏的人挑着担子、推着车子,“甜杏——,水白杏,好吃不贵”等叫卖声开始回响在乡镇中。卖杏人还会特意放一些杏叶点缀其中,金黄的杏子和翠绿的杏叶黄绿相映,确实诱人。春节大年初五过后,卖灯笼的就来了,他们往往用车子驮着巨大的荆条筐,里面装着灯笼,“灯笼——”叫卖声开始出现。这些灯笼上画着各种图案,花花绿绿,吸引小朋友拽着父母前去购买。灯笼骨架大多用高粱秸干、竹篾编成,用绵纸糊面。上面有灯谜,有奇珍异兽等。在没有电灯的时代,一盏盏灯笼在大街里游动,远远看去,往往只看见灯笼,看不见打灯笼的人,确如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描绘的情景一般,富有诗意和美感。

当然,叫卖声并不仅是美妙的,对于叫卖者来讲,很多人是十分辛苦的。南宋诗人范成大听到夜晚算卦人的叫卖声十分同情他们的辛苦,“静夜家家闭户眠,满城风雨骤寒天。号呼卖卜谁家子,想欠明朝籴米钱。”在风雨交加的寒夜里,家家户户的人都闭门入睡了,有人还在叫卖算卦,一定是明天还没有买米的钱啊。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江湖郎中

现在的城市基本听不到叫卖声了,只有汽车的噪音。虽然传统叫卖声在部分农村还有遗存,但是,有艺术性的叫卖声已经很少了,大多失传了。现在的商贩大多使用扩音器,修理油烟机、换纱窗、收旧家电的人事先录制好单调的“修油烟机”“换纱窗”“收旧家电”等声音,循环播放,干巴巴的,没有任何韵味。

旧时的叫卖声陪伴着人们入睡,陪伴着人们苏醒。梁实秋在自传中回忆老北京在院子里听到叫卖声,就出来卖东西吃,很美的感觉。张恨水在《市声拾趣》中说:“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喝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黄开发《北京渐远的叫卖声》)

图中在修车铺对过有一个江湖郎中正在兜售自己的东西,周围围了一圈人,江湖郎中都是巧舌如簧的人,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甚至和辙押韵,诱使人购买。

猜你喜欢
报时叫卖声清明上河图
是什么在发声
报时猪
感应式报时闹钟
孤 独
报时猫
清晨的叫卖声
幽默叫卖声
《清明上河图》身世传奇:多次入宫曾遭劫被调包
《清明上河图》的盛世记忆
《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