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枝,庄 亮,曾 晔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1]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膀胱移行上皮化生和(或)增殖性病变。CG 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强烈的下尿路刺激症状。近年来,CG 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复发率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而CG 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确定,治疗方案也尚未有定论,如何治疗CG、降低其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有研究[2]显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患者出院后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降低医疗成本和再住院率。本研究探讨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号智能化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G 膀胱灌注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21 年1—6 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77 例CG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1 例, 女性36 例;平均年龄(41.25±8.67)岁;平均病程(18.52±6.21)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 例和实验组38 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检验、膀胱镜观察,确诊为CG。(2)行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3)初中及以上学历。(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无症状的CG 患者。(2)合并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疾病。(3)合并严重的心、肺、脑疾病。(4)患精神疾病。(5)拒绝参加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膀胱灌注护理。嘱咐患者灌注前4 h禁止喝水,灌注时排空膀胱并清洗会阴部;进行膀胱灌注时,选择适合型号的导尿管,规范无菌导尿操作流程;灌注后,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仰卧、俯卧、左右侧卧位各15 min,便于药物与病变黏膜充分接触,2 h 后嘱咐患者排空膀胱[3]。(2)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耐心向患者做疾病的相关健康指导,倾听患者的心声,如发现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况,可让患者到心理门诊做心理咨询[4]。(3)随访。责任护士建立微信工作群,定期在群上发送膀胱灌注的注意事项,并每个月与患者进行深入的访谈,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提前1 周通知患者到医院进行灌注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公众号智能化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1)组建膀胱灌注患者随访系统开发管理小组。由2 名软件工程师、泌尿外科主任、2 名主治医师、护士长和泌尿外科4 名主管护士组成。软件工程师负责公众号的开发与维护,泌尿外科主任负责总体统筹策划,护士长负责协调分工,主治医师负责循证资料的收集和整理[5],尤其是一些以循证为基础的系统评价性文献和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结果,作为本课题构建膀胱灌注护理随访流程的参考依据。主管护士负责收集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流行病学史、家族史等,录入公众号后登记审核,并对膀胱灌注阶段性健康教育资料进行分类整理。(2)膀胱灌注患者住院时通过自动扫码加入随访人群。患者扫码登记个人信息,并由医护人员和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制定患者的随访计划。(3)出院后评估。定时发放网络评估问卷以收集患者的随访数据。评估内容主要有不良反应的症状评估和依从性评估。不良反应[6]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膀胱刺激征、尿路感染和尿道狭窄。依从性评估主要有膀胱灌注、复诊、服药依从性。(4)健康教育资讯推送。膀胱灌注[7]是借助导尿管,将药物直接注入到膀胱内起到杀死膀胱内肿瘤细胞,防止肿瘤复发及肿瘤细胞向深层组织浸润或发生局部淋巴结的转移。膀胱灌注化疗局限在膀胱内,药物浓度高,直接作用于肿瘤,效果明显且全身化疗的副作用少。CG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变,是一种上皮增生与化生同时存在的病变,其过程为上皮增生凹入成Brunn 巢,其内出现裂隙,形成分支状、环状管腔,中心出现腺性化生形成腺体结构,与此同时存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5)饮食护理。灌注前给予患者高蛋白、易消化、营养高的饮食,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从而纠正贫血,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灌注后饮食以营养丰富、粗纤维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6)病情观察。灌注前要嘱咐患者观察血尿的情况,术后让患者观察脉搏、心率、血压等变化及伤口渗出等情况,并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若短期内引流出大量鲜红色液体,应尽快到医院处理。(7)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要充分赢得患者的信任。详细、认真地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告知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甚至绝望的心理,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8)智能提醒。根据患者的手术和灌注时间,主管护士通过公众号在患者复诊和再灌注前7 天和前1 天发送提醒通知。(9)患者微信交流群。患者在微信群互相交流最近的治疗护理进展,鼓励疗效较好的患者在群里分享日常护理要点、心得,坚定其他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微信群每天固定时间1 小时线上回答患者和家属的问题,以提问的形式作出诊疗方案。(10)满意度评价。了解患者在诊疗以及随访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向患者征询对诊疗护理的建议,用于改进和更新公众号的设置。
(1)治疗依从性。干预后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预约膀胱灌注的时间、服药的情况。(2)不良反应发生率。灌注后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尿路感染、尿道狭窄、胃肠道反应、膀胱刺激征。(3)复发情况。以CG 的复发作为判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CG 复发率。(4)随访满意度。干预后6 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选项。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进行统计。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6 个月,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例(%)
灌注后1 个月,实验组尿路感染、胃肠道反应、膀胱刺激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道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CG 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CG复发情况例(%)
干预后6 个月,实验组随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后随访满意度情况例(%)
CG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变,是一种上皮增生与化生同时存在的病变,其病因尚未明确,是膀胱的一种良性病变,有癌变的倾向。临床上多以膀胱电切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高,故术后需进行膀胱灌注,可有效防止CG 复发和恶变[3]。膀胱灌注虽然是经导尿管导入膀胱,降低全身的化疗副作用,但是膀胱灌注操作周期长、费用高,且尿管的多次插入使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尿道狭窄、胃肠道反应、膀胱刺激征等不良反应,故给膀胱灌注患者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以有必要对膀胱灌注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范天丽等[8]研究表明,基于IKAP 理论构建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膀胱灌注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膀胱灌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杨梅等[9]的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膀胱灌注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延续性护理[10-13]已广泛地应用于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且效果显著,但尚未见应用于CG 膀胱灌注患者的护理中。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完善,“互联网+”智能随访服务不断地运用于医疗实践中,可对患者进行全阶段的管理和健康监测[14-15],为患者的随访和护理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故本研究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号智能化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对CG 膀胱灌注患者进行干预,改变了传统的随访护理模式,效果更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微信公众号智能化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CG 膀胱灌注患者治疗依从性[16],这与患者经常收到提醒信息和资讯有关,患者就能够有意识并自觉地配合疾病的管理,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实验组尿路感染、胃肠道反应、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基于微信公众号智能化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两组患者尿道狭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在于,尿道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反复的尿道炎症、尿道的外伤、尿道内的肿瘤、结石等,CG 患者由于治疗需要多次留置导尿管,可能与导尿管导致的炎症性尿道狭窄有关[1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CG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这与两组患者的复发例数较少有关。此外,实验组的随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微信公众号智能化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8]。
综上所述,对CG 膀胱灌注患者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号智能化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CG 复发率,提升患者随访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