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伟
天津市滨海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270
肺结核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现疾病,应积极通过药物治疗对病情加以控制,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1]。常规药物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较弱,为了改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抗结核板式组合药逐渐在该病治疗中得以使用,且相对于传统用药而言,该疗法具有用药方便、简单等特点[2]。在评价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上,不能仅看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还应关注病灶的改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胸部CT 作为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其检查范围更大,更有利于明确病变部位与性质,故而逐渐被应用到肺结核诊断中[3],且能够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加以观察。基于此,为了探讨更有效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胸部CT 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患者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5 月—2021 年12 月天津市滨海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22~75 岁,平均年龄(35.99±2.03)岁;病程1~3 个月,平均病程(1.55±0.15)个月;肺结核分型为原发性肺结核28例,继发型肺结核8例,结核性胸膜炎3 例,血型散播型肺结核1 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 例;年龄21~73 岁,平均年龄(36.27±2.11)岁;病程1~3 个月,平均病程(1.57±0.16)个月;肺结核分型为原发性肺结核27 例,继发型肺结核10 例,结核性胸膜炎2 例,血型散播型肺结核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标准:(1)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2)知晓实验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3)临床资料完整。(4)近期未参加过其他临床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2)精神疾病、认知障碍。(3)癫痫。(4)不耐受药物或有药物过敏史。(5)痛风、视神经炎、糖尿病。(6)肝肾功能障碍者、贫血、白细胞减少。(7)妊娠及哺乳期。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进行甲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病毒5 项指标、丙型肝炎抗体、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基础检查,若检查结果存在异常,则不纳入研究。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予以患者2 HREZ/4 HR方案治疗,即予以患者异烟肼片(生产厂家: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514)治疗,300 mg/次,利福平胶囊(生产厂家:北京海王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4622)治疗,450 mg/次,盐酸乙胺丁醇片(生产厂家:山西振东安欣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0390)治疗,750 mg/次,吡嗪酰胺片(生产厂家:华北制药河北华诺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0807)治疗,1 500 mg/次,均为口服用药,且1次/d。连续用药2 个月后,进入巩固阶段,调整用药方式为异烟肼片(生产厂家:山西振东安欣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0394)口服治疗,1次/d,300 mg/次,利福平胶囊(生产厂家:河北恒利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2566)口服用药,1 次/d,450 mg/次。连续用药4个月。观察组采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予以患者板式组合药物(共9 片)治疗,即予以患者利福平胶囊600 mg、异烟肼片600 mg、盐酸乙胺丁醇片750 mg、吡嗪酰胺片1 500 mg治疗,均为口服用药,且1 次/d。连续用药2 个月后,调整用药方案为利福平胶囊600 mg、异烟肼片600 mg,1 次/d,均为口服用药。连续用药4个月。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实施胸部CT 检查。仪器选用Toshiba64 排螺旋CT 仪,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检查。检查时取患者仰卧位,协助患者上举双臂,护住头臂,叮嘱患者于1 次屏气状态下扫描。扫描时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 kV,电流40 mA,层距8 mm,层厚1.2 mm。扫描范围为自胸锁乳突肌至双侧肋隔角,扫描时间6~8 s。若发现病变部位,则需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重建2 mm 薄层窗口。行增强扫描时,注射碘必乐造影剂80~100 mL,控制注射速度为2.09~4.0 mL/s,完成注射后动态扫描1~2 min,观察病灶情况。
(1)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消失,病灶完全吸收、空洞闭合、痰菌检查结果呈阴性,无复阳为治愈。以治疗后症状体征均好转,痰菌检验呈阴性,空洞缩小程度及病灶吸收程度均不低于50%为显效。以症状提升好转,痰菌检验结果为阴性,病灶无显著改变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4]。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判定,以病灶吸收程度≥原病灶1/2为显著吸收,以病灶吸收程度不足原来1/2 为吸收,以病灶无明显变化为无效,以病灶范围增大或有新增病灶出现为恶化[5]。病灶吸收率=显著吸收率+吸收率。(3)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腹胀等。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例(%)
经胸部CT 检查,观察组肺结核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结核病灶吸收情况例(%)
观察组中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患者各2 例,腹胀患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9/40);对照组中纳差、腹胀患者各3 例,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各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0/4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P>0.05)。
肺结核主要是由结核分歧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有非常大的危害,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研究[6]发现,肺结核发病后患者多伴有乏力、低热、咳嗽、食欲下降等症状。因其症状和感冒较为相似,且早期无典型症状,故而容易被漏诊误诊,影响治疗时机[7-8]。及早明确诊断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是改善肺结核患者病情、提升预后的关键。针对该疾病,一般需通过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明确诊断后,应结合患者病情,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尽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9]。
肺结核患者常规治疗方法是联合集中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几种药物,药物名称不同,剂量不同,用药时间也有所不同。因用药种类较多,很多患者可能出现漏服、多服的现象。而抗结核药需要定期服用,这些漏服或多服的情况,不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增加。近年来,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的推出为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便利。此类药物能够对结核分枝杆菌予以灭杀,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可简化处方、简化用药方法,减少患者每日用药的剂量及次数,简化用药的流程,对药品供应及管理加以规范,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的用药效果更为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抗结核板式组合药能够有效简化处方,便于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顺应性,完善药物供应系统[10]。同时,在强化治疗阶段,抗结核板式组合药还能够在大剂量组合药的作用下,增加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营造强效杀菌环境,从而提升杀菌功效,发挥更为理想的抗结核效果[11]。在评价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过程中,需要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来分析患者病灶的改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X 线片检查可取得一定效果,是以往临床上诊断肺结核较为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方式,能够为医生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但其诊断准确率较低,尤其是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漏诊率较高。同时,检查时容易受到患者体位、检查条件以及操作者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容易影响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难以满足临床需求。随着CT 技术的发展,胸部CT 逐渐被应用于肺结核诊断中,该检查方式具有成像清晰、分辨率高、检查范围广、可多角度观察等优势。CT 检查还能够对患者展开三维扫描,从而全方位显示出病变部位及其横断面,实现对病变部位的多层重建,便于医生仔细观察病变部位的大小、性质、密度等情况。且CT 扫描能够帮助医生有针对性地观察患者肺窗、骨窗、纵膈窗的情况,促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骨骼病变、纵膈病变、肺内病变状况。CT 扫描不仅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还能为患者病情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分析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方案更为有效,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且胸部CT 检查费用较低,患者接受度较高,在基层医院也可推广。但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后期可扩大研究样本,展开大范围临床分析,根据被研究者的病程、年龄进行分组,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差异,从而获取更全面的结果。
综上所述,胸部CT 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患者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有利于提升疾病诊断符合率,且能够促进患者病灶吸收、病情改善,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