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再谈文言积累

2023-07-24 08:48杨振兵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6期

杨振兵

摘 要 古书难读,难在词义。文言词语积累并非易事。文言文语言构建应主动积累,适时梳理,深入探究。要在高度认识文言词语积累价值的基础上,总结文言词语积累的方法,诸如取舍恰当,省时高效,多记本义,以简驭繁,类记同义,突出语用,长期坚持,自能提高文言词语积累的效果,有助于促进文言文学习。

关键词 积累方法 取舍高效 以简驭繁 类记重用

按照新课标要求,语言构建就是“积累、梳理和探究”。我们把文言文语言构建叫做主动积累,适时梳理,深入探究。既然是主动的,当然就应该是自觉的,有内驱力的,还应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遇到陌生的文言词,有一些困难的文言词都要想办法整理,疏通原因,针对问题想办法解决。要进一步解决好问题,还要学会深入探究,这种探究最好是从课文入手,从矛盾入思,从疑难入题,不断去发现隐藏的内容,找到作者的巧妙构思,行文的匠心独运,语言的言外意蕴。

比如文言实词,动不动就讲古今异义,很少关注古今同义。高考一旦考古今同义,还出现多数同学更容易做错的情况。为什么?就在于学生误认为只有古今异义,没有古今同义,只有区别,没有沟通。这难道不是多讲古今异义所带来的不可忽视的弊端吗?另外,即便是讲古今异义,也缺少科学性。整体不够系统,局部缺少科学性。

例如古今词义的变化。从词义演变的幅度分析,古今词义的差异,有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有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差异,有词义扩大有词义缩小,有词义转移。从词义演变的局部变易异看古今词义的差异,有常用义变易所形成的古今词义的差异,有非常用义变易所形成的古今词义的差异。还可以从词义的色彩变化看古今词义的差异。比如古代的“劝”,既有“鼓励”之义,也有“劝说”之义,只存在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区别。即使在先秦,也是这样。任学良所著《〈古代汉语·常用词〉订正》讲得清清楚楚。根源找到了,方法也应该合理。教学应该一切为了學生,并且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才符合“学生中心论”。

积累文言词语是理解的重要前提。积累的词语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在这一点上,文言词语的积累有如外语的积累。那么,有什么可行而又管用的方略呢?

一、取舍恰当,省时高效

在积累文言实词时,一定要有恰当的选择。凡是选择,既要有适当的取舍,又要有果断的取舍,还要有很强针对性的取舍。不然就是盲目的取舍,不能叫科学的取舍。在文言文阅读中,古今异义词是最突出的。就以往高考而言,10分的翻译题,平均得分率只有40%左右。主要原因就是不能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语意思。古书难读,难在词义。词义有什么难的呢?因为它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旧义不断地积累,新义不断地产生,致使大部分词的意义都有相当强的时代特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词义差别很大,这是人所共知的。就古代汉语范围之内而言,各个时代的词义也有很多的差别。我们学习、研究古汉语词义,就是要认识这些差别,揭示这些差别。有的差别已经被人们认识,有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即使已经被认识了的差别,也不是人人都掌握了它。因为前人的认识不等于今人的认识,别人的认识不等于自己的认识。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词义,要认识人们已经认识了的东西,也得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才行呢。

既然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古今异义词,那么,识记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选择词语的古今有差异意义来记。例如:“劝”的“勉励”义(劝善惩恶),“诛”的“谴责”义(口诛笔伐),“诛”的“惩罚”义(诛心之论),“伐”的“夸耀”义(伐功矜能),“治”的“太平”义(长治久安),“逆”的“迎着”义(逆流而上),“差”的“略微”义(差强人意),“责”的“要求”义(求全责备),“爽”的“差错”义(屡试不爽),等等。

二、多记本义,以简驭繁

记住本义,联想引申,因果类推。让识记飞起来,使识记变得轻松牢固,从而真正提高识记效率。例如,“构”本义是“架木”。因为“架木”就是“搭配”,把有利害关系的双方“搭配”在一起,“陷害”可能就是故意,这样就自然引申出“设计陷害”义。而“设计陷害”当然提前去做,于是又由此引申出“图谋”义。又由于“架木”就是创新建筑,由实而虚引申出“构思,写作”之义。再是由于“架木”就是将双方搭配交错在一起,于是引申出“结合”“集合”等意义。最后,通过“音近义通”,引申出通假意义:与“篝”通假,表“篝火”义;与“遘”通假,表“遭遇”义;与“購”通假,表“悬赏招募”义。

三、类记同义,突出语用

类,《说文解字注》:“种类相佀(sì,似),唯犬为甚。说从犬之意也,类本谓犬相佀,引申假借为凡相似之称。”从犬相似这种个别动物,联想到一般事物,拓展认识视角,让它成为一种“类”的思维方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雄鹰同飞,不能不有远方;与虎狼同行,不能不呈凶猛!兴趣爱好不同,就不能让你进入不同的网聊群;思想志趣不同,就不能使你靠近不同的爱好社;情感取向不同,就不能让你扎进不同朋友比圈。类比而识,识中强比,比中加深,深中能追因,进而可以探索事物发展规律。同义相聚,而能认识其相同特征;反义相聚,而能认识其相反特征。而且,聚类还能辨其异,还能识其效,还能探其因,甚而至于还能寻其律。于是乎,它不能不算是一种思维技巧。

语用是有其类特征的。是打仗,就离不开率兵、进军、驻扎、退守、胜负等方面的词语;是外交,总离不开出使、礼仪、谈判等方面的词语;是建功立业,总少不了管理、除奸、受陷等方面的词语。词语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官场生活,充满矛盾,充满斗争。矛盾中求生存,斗争中求发展,矛盾和斗争推进发展。于是,经典作品,在矛盾中塑造人物,在斗争里丰满人物。既有忠诚勇毅之士,就必有奸佞懦弱之吏;既有清廉正直之士,就必有贪婪邪恶之吏;既有宽宏大量之士,就必有狭隘自私之吏;既有一心为民的好官,就必有只想自我的污吏。矛盾双方,互依互靠,相反相成,交互映衬,互推共进。用奸佞小人衬托忠臣义士的忠心耿耿、顽强决绝、清正廉洁……这样,忠臣义士才会在历史上神采奕奕,光彩照人,名留青史,永世不忘。当然就既有“赞誉”词群,如“多”“与”“嘉”“称”“誉”“许”“叹”“谊”“名”等;又有“诋毁”词群,如“攻”“讦(jié,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失)”“毁”“诋”“訾(zǐ,诋毁,指责)”“短”“构”“谗”“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等。

其余,针对自我,查漏补缺。每个人都肯定会有其特点,每一个不同阶段都会有其特点,针对这些情况,多做具体行动,力求不带缺漏进考场。多读经典,积累常识。熟读诗书字自知,不能不说是经验之谈。分量到课,循序渐进。学考结合,不断坚持。长期积累,终会有报。如此这般,都应该注意好。

要言之,积累一多,字义自明,技巧自悟,语律自寻。愿与师生们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一起努力。

[作者通联:安徽亳州市蒙城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