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核心的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负性情绪及感知压力的影响

2023-07-24 11:48冯文青何慧芳周倩倩
黑龙江医药 2023年13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家属康复

冯文青,何慧芳,周倩倩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脑卒中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重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脑卒中恢复期(发病2周~6个月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语言功能损害,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由于康复周期较长、治疗费用多,患者在承受疾病痛苦的同时自我压力感知加强,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不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和快速康复[1-2]。临床上针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多采用居家护理模式,然而目前家庭照料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关怀不足,且护理往往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不利于患者释放压力和改善不良情绪[3]。以家庭为核心的干预模式强调在护理过程中重视家庭的和谐与成员健康,家庭照料者也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参与者,需具备妥善照顾患者的能力,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4]。本研究将以家庭为核心的干预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6 例和对照组35 例。纳入标准:(1)经CT、MRI 等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2)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3)无严重认知及语言功能障碍,可正常交流。(4)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既往有精神障碍或家族史。(2)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3)因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71 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中男38 例,女33 例;年龄53~75 岁,平均年龄(63.34±4.32)岁。观察组男20 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53±4.46)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7 人,高中及以上19 人;疾病种类为缺血性脑卒中22 例,出血性脑卒中14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64.17±4.15)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21人,高中及以上14 人;疾病种类为缺血性脑卒中20 例,出血性脑卒中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项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脑卒中恢复期状态、护理要点;心理干预,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理解和支持;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进行康复训练,合理饮食,饮食保证营养、低脂、易吸收。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核心的干预模式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家庭护理小组。组员由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组成,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研究实施前各团队组员需进行严格的岗前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培训及考核,确保每位成员熟知护理要点、家庭护理干预计划、实施步骤等,同时具备顺畅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2)家属培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计划的主要实施者为家庭照护者,因此,提高照护者的护理能力是干预实施的重要内容;由专业护理人员在疾病健康知识、护理要点、用药规范、饮食禁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讲解,并向患者家属发放脑卒中康复护理手册,结合不同患者的病情帮助家属标记重点内容,为居家护理提供参考;告知家属遵医嘱对患者的用药、饮食、作息进行监督,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康复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认知程度;主动与患者交流,鼓励其勇敢吐露心声,并分析其心理状态及性格特点,传授家属沟通技巧,帮助其与患者建立和谐、舒适、融洽的家庭休养环境。(3)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时间较长,患者因病痛折磨、肢体障碍及经济因素等易产生心理问题,对此,科室设立咨询电话服务,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通过协调家属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帮助家属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鼓励其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必要时可安排上门指导。该措施旨在通过家属的力量缓解患者得不良情绪,以增强其治疗信心,改变其对待疾病的应对方式,保证家庭护理顺利进行。(4)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肢体功能障碍,因此,出院后坚持康复训练十分必要。我院在患者出院前根据其恢复情况开展适当强度的康复训练,包括咀嚼、听力、发音、四肢活动等,在此期间家属需跟从护理人员学习训练技巧,每天定时给患者翻身、肢体按摩,促进患者四肢神经恢复,护理人员可拍摄康复训练视频发送给家属。出院后,由患者家属每天按照技术操作要求协助患者进行辅助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坐立、翻身,同时鼓励患者开口说话,锻炼其咀嚼肌,监督患者进行咬合训练、记忆训练等;随着患者身体逐渐康复,可适当鼓励其进行主动功能训练,包括握拳、站立,走路,下楼等,每天坚持给患者按摩四肢,松弛肌肉,避免锻炼过度造成关节、肌肉损伤。前期肢体锻炼以每周3~4次为宜,每次20~30 min;可根据患者身体状态调整训练强度和时间,后期可延长至40~50 min;四肢按摩每天1~2 次,每次不低于30 min。护理干预从患者转入康复治疗期开始,共干预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5]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HAMA 包含14 个条目,采取likert 5级评分法(0~4),总分0~56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HAMD 共包含17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0~4),总分0~56 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

(2)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6]评估两组患者的感知压力水平,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7]评估两组患者的感受负担水平。CPSS 共14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5 级评分法(0~4),总分0~56 分,分值越高表示感知压力越强烈;SPBS 共10 个条目,包含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3个维度,共50分,分值越高表示感知负担越强烈。

(3)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Modes Questionnaire,MCMQ)[8]分别从面对、屈服、回避3个方面评估两组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共80分,分值越高表示与倾向于采用相应的应对方式。

(4)护理依从性:根据患者居家护理的实际表现评价其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积极配合规范饮食、服药、定期检查,主动配合家属进行康复训练;部分依从:基本能配合规范饮食、服药、定期检查,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家属督促下完成大部分训练内容;不依从:不自觉配合规范饮食、服药,拒绝康复训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情况

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情况(±s)分

组别观察组(n=36)对照组(n=35)t值P值HAMA评分干预前28.49±4.22 27.53±4.06 0.976 0.332干预后17.12±2.66 20.53±3.27 4.827<0.001 t值19.831 11.299 P值<0.001<0.001 HAMD评分干预前25.74±4.33 26.36±4.12 0.618 0.539干预后16.43±2.12 18.55±2.56 3.805<0.001 t值17.321 13.834 P值<0.001<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PSS、SPBS评分情况

干预2 个月后,两组患者CPSS、SPBS 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PSS、SPBS评分情况(±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PSS、SPBS评分情况(±s)分

组别观察组(n=36)对照组(n=35)t值P值CPSS评分干预前26.53±3.44 25.41±3.49 1.362 0.178干预后13.22±2.41 16.57±2.56 5.679<0.001 t值27.306 17.289 P值<0.001<0.001 SPBS评分干预前30.52±4.49 28.76±4.31 1.684 0.097干预后16.72±3.12 20.55±3.41 4.940<0.001 t值21.761 12.583 P值<0.001<0.001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CMQ评分情况

干预2 个月后,两组患者MCMQ 面对评分均显著升高,屈服、回避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CMQ评分情况(±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CMQ评分情况(±s)分

组别观察组(n=36)对照组(n=35)t值P值面对屈服回避干预前15.71±3.42 16.17±3.28 0.578 0.565干预后22.31±3.11 19.23±3.26 4.074<0.001干预前17.22±3.17 16.81±3.24 0.552 0.583干预后12.51±3.11 14.73±2.65 3.279 0.002干预前18.26±3.21 17.86±3.57 0.497 0.621干预后13.17±3.14 15.61±3.08 3.304 0.002

2.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

观察组总依从率(92.45%)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s)例(%)

表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s)例(%)

组别观察组(n=36)对照组(n=35)χ2值P值完全依从18(49.06)11(33.33)部分依从15(43.40)14(44.44)不依从3(7.55)10(22.22)总依从33(92.45)25(77.78)4.860 0.027

3 讨论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根据疾病发展进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从病情角度看,恢复期患者已经脱离危险,但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障碍,患者无需住院,可居家护理配合药物治疗以改善肢体障碍。但该阶段恢复期较长,居家护理及康复锻炼需持续进行,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因而需提升居家护理质量,促使其提高治疗信心,进而更好地配合治疗[9]。

以家庭为核心的干预模式强调在医护人员干预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家庭护理质量,促进干预顺利进行。本研究采用以家庭为核心的干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在家属培训方面,对家属及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告知其恢复期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明确饮食和用药规范。通过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了解日常规范护理的重要性,便于家属在居家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引导和监督,提高其护理严谨度[10]。(2)在沟通技巧方面,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敏感程度,并传授患者家属适当的沟通技巧,以促进家庭环境和谐、融洽。(3)在心理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充分讲解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叮嘱家属对待患者的不良情绪应及时给予疏导;同时,科室设立咨询电话,可协助患者进行家庭护理。(4)在康复训练方面,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以基础被动训练为主,随着患者状态逐渐改善,可逐步进行四肢主动伸展训练、抗阻训练,训练时间和强度均应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康复训练期间,照护者每天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促进血液流通和肌肉松弛,避免训练时拉伤[11]。以家庭为核心的干预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患者家属的力量,发挥家庭、亲情的感染力,促使患者从不良心态中解放出来,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康复护理中;同时,家庭护理较医院、康复中心更为方便,更易提高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的热情,不断学习总结康复护理的知识以及肢体锻炼的经验[12]。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感知压力和精神负担大大减轻,护理依从性更高。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核心的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其精神压力,提高护理积极性。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家属康复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