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飞 李 勇 陈建东/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
第五届中国(江苏)老字号博览会日前在南京开幕。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组织参展的陕西本地46家企业的农畜牧产品甫一亮相,就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和广大市民的欢迎。
近年来,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以提高结对市县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产业协作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联农富农为纽带,有效推动苏陕产业协作走深走实。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领队、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肖延川说:“在产业协作中,我们注重突出补链强链,打造全产业链;突出集聚集群,共建产业园区;突出联农富农,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突出政策保障,建立服务协调机制;突出共享共赢,推动苏陕产业协同发展。”随着苏陕协作工作的深入开展,陕西农业亮点频现,以红苹果、小木耳、黄小米为代表的陕西农副产品成为苏陕深化协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名片。
对口帮扶延川县的江苏省江阴市和延川县联合创新推出“我在延川有棵(亩)苹果树”公益助农活动,江阴11家企业、商会协会分别与延川4镇11村结对共建,签订了为期2~3年的苹果园认领协议,两年来共认购了260亩苹果树。每年秋天这260亩的苹果直接从陕北的田间地头到江阴人的餐桌上。这种“苏陕直达”模式让延川县果农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除了消费协作,工作队还把江苏农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移植”到陕西,从而让当地果农从“使蛮力”变为“巧务果”。
在陕西宜川县壶口镇郭下村,为了帮助当地果农种出更多的优质苹果,无锡市新吴区用100万元苏陕协作专项资金为该村的苹果园安装了集信息采集与水肥一体的数字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果园数字化环境监控、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杀虫灯、果园数字化视频监控等智慧数字化设备于一体。“如今只需要把按钮一按,24小时就能完成100亩果园的浇水施肥,能顶以前大半个月的工作量哩!”宜川果农杨文红谈到这一情况时,难掩一脸的激动。
地处关中的白水县也因苏陕协作的参与,苹果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完善。2021年,在江苏省扬中市对口帮扶下,343万斤白水苹果销往江苏市场,广受消费者欢迎。此外,围绕传统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扬中先后投资100万元为白水县建设西固镇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投资1770万元帮白水县建设苹果科技产业园。这些项目的建成,在带动群众就业的同时,极大提升了白水当地苹果的冷链水平。
在陕西省铜川市,江苏省盐城市不仅将苹果作为消费协作的核心产品帮助销往南方,每年还派遣18名农业技术人员到陕挂职。近年来,盐城市在铜川市苹果产业领域共计投入苏陕协作资金1630万元,建成与苹果产业有关的冷藏果库、防冰雹网、分捡线等项目15个。2022年底,盐城市亭湖区和铜川市印台区签署“飞地协议”,在印台区塬疙塔村投资建设高品质果园。
近年来,苏陕协作先后为陕西苹果产业投入帮扶资金2.4亿元,支持各地苹果产业项目207个,帮助销售苹果7亿元,有力推动了陕西苹果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助力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苹果经济体系。
以黄小米为代表的杂粮产业近年来一直是江苏对口协作榆林大力扶持的重点。为了推进榆林市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苏陕对口协作累计在榆林投入项目资金8990万元、实施相关项目24个,项目涵盖了小米的种植基地改造升级、精深加工和检验检疫、融合发展等。
早在2019年,江苏省高邮市就帮助米脂县建起了小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这个产业园2020年9月被认定为第二批“100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了深度挖掘米脂小米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经济内涵,提升小米经济附加值和“溢出效应”,高邮市对口帮扶米脂县联络组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已招引小米相关产业企业7家。其中,江苏企业家投资3500万元的陕西苏米秦食品加工项目,着眼于米脂小米的“产、供、加、销”一体,实现了当年招引、当年投产、当年达效。
近年来,对口帮扶清涧县的扬州经济开发区用苏陕协作资金1100万元在清涧县支持4个杂粮产业项目。不仅将清涧小米卖到了以江苏为主场的“长三角”,还组织当地小米生产企业到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助农卖米”。扬州这两年累计帮助清涧县销售小米等农特产品近1亿元,形成了“以销带产,产销联动”的发展新格局。因苏陕协作的助力,成立于2017年的清涧县西部粮仓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一个小作坊发展为有4个杂粮加工厂、13个分公司、300多名全职员工的农业龙头企业,拥有“西部粮仓”“粟如金”“手艺人”3个自有品牌,实现年产值1.97亿元。
“小木耳,大产业”,柞水的小木耳之所以能成长为“大产业”,得益于这些年苏陕协作从资金、技术和销售等多方面给予的大力扶持。为了发挥“产学研用”对柞水木耳产业的协同推进,对口帮扶工作队常年与江苏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沟通对接,主动构建技术交流运用平台和技术支撑协作平台,积极组织多形式、多渠道的技术交流活动,把江苏食用菌尖端技术引入陕西柞水,苏陕协作近年来先后帮助柞水县援建木耳菌包厂、木耳基地、木耳大棚、精深加工、废弃菌包利用、消费平台、产业培训等全产业链项目32个,带动就业超过2000人,拉动社会投资6亿余元,全县6944个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
为了帮柞水木耳打开销路,江苏挂职干部在创新线上线下联动促销、商超连锁同步展销、政企结合带货营销等消费帮扶模式的同时,有效发挥供销社、总工会联动作用,全方位拓宽柞水木耳在南京市场的营销渠道。
2021年以来,江苏省共投入苏陕协作资金1.42亿元,助力陕西商洛地区发展木耳产业和菌类种植。在苏陕协作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商洛地区以小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4.55亿袋,鲜品产量46万吨,综合产值达82亿元。
“小木耳”之外,陕西的茶叶、猕猴桃等农副产品也不断被苏陕协作赋能,从三秦大地走向全国。陕西省柞水县本来是当地为数不多没有茶产业的山区县之一,当地人此前也曾种植过茶苗,但都无法越冬。在南京市高淳区农业农村局的全力支持下,柞水茶产业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如今面积已接近3000亩。2023年春天,当地茶农专业合作社收入超过100万元。
陕西省勉县的茶园大都在高山上,茶农们要沿着陡峭狭窄的小路上山,交通不便导致茶树缺乏管护,茶园逐渐荒废,大量鲜叶也不能及时采摘,严重阻碍了茶产业的发展。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在勉县的挂职干部了解情况后,2022年安排苏陕资金130万元,为勉县阜川镇小河庙村毛坡山茶园建设了蓄水池和道路。茶园的灌溉和交通运输难题从此成为历史。
在陕西省商南县,苏陕协作共计投入帮扶资金3320万元,支持当地15个茶产业项目发展,建设改造茶园、建设育苗基地、引进新品种、购买设备等。为了帮助商南县茶叶做出品牌效应,江苏每年都会选派一批技术精湛的种茶制茶人才到陕西支农。对口帮扶陕西镇巴县的南通市通州区,2022年帮助镇巴县新建了4300平方米产业展销展示体验区,挂职干部每次回江苏,都会带着当地的茶产业宣传片和茶叶体验包走访东部地区的企事业单位。
陕西省富平县是我国著名的柿子之乡、奶山羊之乡,为助力富平做好“土特产”文章,江苏丹阳和陕西富平两地因地制宜深化协作,围绕富平奶山羊、柿子两大特色产业,重点招引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我们持续深化协作,积极谋划项目,在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精准发力,用产业化思维推动丹阳、富平两地协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陕西省富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刚说。近年来,先后有圣唐乳业等7个亿元以上协作项目落户富丹产业园。为破解销售难题,丹阳市大力帮助富平县推动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先后建设一批冷库,并投资了1200万元建设蔬菜瓜果综合批发市场。双方在南京设立“富平名特优产品展示馆”,在镇江设立“富平农特产品展区”,在丹阳设立“富平农特产品专柜和专馆”,组织举办直播带货活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位于秦岭深处的陕西省洛南县气候宜人,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2021年,在南京市江宁区农业农村局和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江宁“小兰CC010”“苏蜜8号”“苏蜜1667”3个西瓜品种在洛南县的大棚内育苗栽种,南京农技人员攻克了从“爬地瓜”到“吊蔓瓜”的技术难题,终于实现了南京“横溪西瓜”在洛南的丰产。如今洛南县专业合作社的江宁横溪西瓜种植规模已有600余亩,带动农户自发种植400余亩,每亩地西瓜收入三四万元。由于江宁横溪西瓜经济效益好,如今这一产品不仅在洛南生根,瓜苗和种植技术还传播到周边的商州区和商南县等地。
近年来,在江苏赴陕挂职干部和农技人员的助力下,新沂把菊花栽种到了千阳的农田里,南通把石斛栽种到了成片的松树上,南京浦口把碧根果栽到了镇安县多个村子农户的门前屋后……从大漠边缘的塞上榆林到秦岭深处风光最美的商洛,“江苏能量”助力陕西农业从传统向现代不断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