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利用长期的观测数据来观察星际尘埃与恒星亮度的关系。
渐近巨支(Asymptotic Giant Branch,AGB)恒星通常比太阳更大。它们也是空间尘埃的主要生产者,特别是那些被恰当地命名为“多尘的AGB星”。因为AGB星是膨胀的红巨星,它们的外层大气是凉的,允许冷凝和辐射压力将尘埃向外推。
星际尘埃是包括行星在内的固体物体形成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尽管有研究调查了这种尘埃是如何产生的,但对这一过程并不十分了解。一些AGB恒星被认为是通过其外层的膨胀和收缩来控制尘埃的形成,这种现象被称为恒星脉动,导致恒星光度的变化。
调查恒星脉动和尘埃形成之间的关系需要中红外(IR)监测。红外线辐射是由任何带辐射热量的物体发出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天体都会发出一些红外线。一个物体辐射最强烈的波长取决于它的温度,这意味着某些红外波长比其他波长更适合研究某些物体。中红外在10~140开尔文(-263摄氏度至-133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可以用来观察行星、彗星、小行星,以及重要的是被星光加热的尘埃。
艺术家对渐近巨支(AGB)恒星的印象图,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它影响了恒星的亮度
来自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AKARI和WISE卫星上使用的两台红外空间望远镜的数据,深入了解AGB星的尘埃与它们的亮度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塔池班纳说:“我们研究恒星,来自恒星的红外光是帮助我们揭开恒星秘密的一个关键信息来源。直到最近,由于缺乏先进的专用平台,大多数的红外数据都来自于非常短的周期调查。但是像AKARI和WISE这样的任务使我们能够进行更长周期的调查。”
自2011年WISE停止使用以来,AKARI是日本第一颗专门用于进行红外观测的卫星,可使用近、中、远红外对天空进行测量。广域红外勘测探测器(WISE)是美国宇航局的一个红外空间望远镜,最初于2009年12月发射,2011年2月进入休眠模式,并于2013年作为近地天体广域红外勘测探测器(NEOWISE)重新启用。
结合AKARI和WISE收集的中红外数据,研究人员能够生成长期观测数据。这项研究是关于中红外变异性的最大的研究,它是对一颗恒星产生的尘埃量的衡量。
研究人员发现多尘的AGB星的光强度与它们的尘埃产生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关联。
“多亏了长周期的红外观测,我们发现来自有尘埃的AGBs的光是变化的,”塔池班纳说,“我们还发现,由这些恒星产生并被其抛出的尘埃球壳,其尘埃浓度与恒星的光度变化同步变化。在调查的169个有尘埃的AGBs中,无论它们的变化周期如何,它们周围的尘埃浓度都会重合。因此,我们确定这些是有联系的。”
这项研究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只是一个开始,他们打算利用智利东京大学阿塔卡马天文台获得的红外观测来探索星际尘埃的产生机制,这可能有助于发现更多关于我们自己的太阳系如何形成的信息。
这项研究发表在《日本天文学会出版物》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