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给入河排污口建立电子地图,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对水质开展在线监管、无人机实时监控,可及时获取精准的水环境数据。”7月1日,山西立德佳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科学导报》记者介绍说,这是太原市小店区联合该公司对河道水环境进行监管采取的创新举措。
太榆退水渠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流经小店区长约19公里,沿线排污口数量众多,导致水质频繁超标且难以溯源。为努力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让污水之患得到治理,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小店分局联合山西立德佳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太榆退水渠水污染难点痛点精准出击,通过科技手段配合人工监测,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形成快速、有效、准确的监测监控与报警系统,为精准治污提供依据。
立德佳利用科技手段对太榆退水渠进行了无人机三维建模,将沿线入河排污口在溯源排查的基础上分类标注,建立电子地图。同时配套建设水质监管平台,实时监测监控太榆退水渠水质状况,使整个河道的水质污染情况一目了然。立德佳负责人告诉记者:“水体出现污染事件后,以往都是人工跑到现场采样,从事件发生到出具监测结果大约要一周左右,这个时候已经很难追溯到污染的源头了,就是想治理也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治理。”而现在,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能够为小店分局提供更加快速、精准、有效的数据,更加准确地掌握太榆退水渠水環境质量的真实情况,为水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和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下午5时,一架巡查无人机从位于小店区刘家堡乡洛阳村的无人机机场起飞,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航线,它将对太榆退水渠及沿线入河排污口进行自动巡查,同时对水质监管平台显示报警的排污口进行拍照取证,并将视频信息实时显示在几十公里外的立德佳公司大屏上。据了解,太榆退水渠沿线共部署了两座无人机机场,巡查航线覆盖整个太榆退水渠,到达特定点位只需3~5分钟,速度快,时效性强,对于沿线入河排污口偷排乱排、间歇性排水带来的水质污染也能精准溯源。
立德佳负责人说:“以往许多偷排都在晚上进行,很难被发现,但现在我们的无人机夜间通过红外热成像能更清晰地看到水体的情况,让污染无处遁形。”
以技术巡查代替人工巡查后,对人力物力的节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无人机能够第一时间取证溯源,做到精准识别、及时追踪生态环境问题,助力提升环境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