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生活在艺术之家的人虽然能享受艺术带来的愉悦,但又面临天生的事业挑战。我的家族中三四代人、二十几位从事艺术工作,应该说队伍不小,每位成员都具艺术独特魅力,玲姨是独特中的独特。
玲姨的艺术之路艰辛又顺势。小学、初中在北京读书,受绘画课教师我的姥姥——玲姨的大姨的启发,对绘画艺术产生了兴趣。她高中毕业于昆明,经过努力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师从著名留法归国工艺美术设计大师李有行先生,1960年以优秀的成绩留校任教。在四川美术学院工作期间,除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她还在中国传统工艺方面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记得她创作的传统工艺漆画“鱼盘”精美又现代,黑红两色运用含蓄,一条活灵活现的红色鲤鱼,若隐若现地在黑色盘中游动。1974年玲姨调入云南艺术学院后,仍然青睐民族传统工艺。考察学习、创作设计,许多独具云南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在此时期诞生。她设计的大型傣族织锦屏风,装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1983年她组建云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系,那些年也是玲姨最年富力强的工作期,为学院教学建设忘我地贡献力量。记得在1987年前后,云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创办设计与产业相结合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玲姨又投入了大量的热情与心血,从民族艺术中提炼精华,创作并生产出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活用品。
退休后的玲姨在美国居住了许多年,开启了艺术设计之路和绘画之路。设计是她的老本行,她的设计稿在美国市场很受欢迎。绘画是她所喜所爱,特别是对风景、花卉、静物的把控,很有自己的独特性。她对构图、色彩、光影、虚实的处理,成熟而舒适。欣赏她的绘画作品给人放松唯美之感。归国后,玲姨对绘画更加痴迷。她在画室中享受着生活、享受着生命。绘画的美好带给她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同时艺术的永恒力量为她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我喜欢她的绘画作品,格调高雅,色彩明亮,有很高的艺术性。由于共同的艺术事业,玲姨每次到北京不是住在家里,就是来家里看望,和我一家三代人探讨艺术。我从小就对玲姨有特别的亲切感,每次她来北京我们都喜欢和她亲近,特别欣赏她从内由外自然散发的艺术气质和人格魅力。来北京到我家交流艺术,摆放一屋子的作品大家共赏,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情趣、欢乐的气氛,使得每次聚会都是一场艺术享受。
2012年玲姨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画展,我和马路代表学院也代表家属出席了盛大的开幕式,玲姨开心,展览成功。事后我们去医院看望玲姨的父亲蓝爷爷,爷爷拉着我的手问:“我把你玲姨从北京带到云南是对的吗?”老人对后代的责任感,在病床上都难以放下。当然,玲姨的人生是亮丽辉煌的,她对我国西南地区艺术教育的贡献、对云南艺术学院建设的付出,桃李满天下的功绩是众人共识的。正像她的绘画作品一样,明亮、爽朗、平静、美好。
玲姨有一颗美好的心,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她视野所及美好的事物多,美景美物美人多。疫情之前她来北京探亲,北京的秋景秋色令她目不暇接,不断地感叹北京的秋天真美。我问:“云南的风景不是更美吗?”她答:“云南也美,但不一样,北京的秋天除了绿色,还有金色、红色、橙色、紫色的树叶,色彩更加丰富。”即便是走在生活小区里,她也会驻足赏景,并用双手比划着取景,不断地说:“看,多美呀,这就是一幅画。”她发自内心对美的欣赏令我感动。
如今,玲姨年龄大了,但她不问身后之事,仍然心态洒脱。前几年,她还将著名畫家庞熏琹先生为其画的素描头像捐献给了常熟庞熏琹美术馆,为中国艺术研究尽自己的所能。老年的玲姨从美丽变得更加风度翩翩,一头美丽的银发、开朗大度的心态、浓浓的艺术气质,令年轻人羡慕。我想这正是单纯的心态,美丽的外貌,发现美的心灵,被自然所造就的。
今天,在风景宜人的崂山,成立孙云玲美术馆是企业人的智慧与文化远见。
祝我的玲姨健康长寿!愿她的艺术人生常青!■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文作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