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想,李淑娟
(哈尔滨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近代东北农业以旱田经营为主,水田农业缘起于越境而来的朝鲜移民。随着朝鲜移民迁徙至东北各地,水稻种植也得到较快发展。东北地方当局看到水稻种植有利可图后,颁布相关政策积极鼓励东北农民参与水田农业,到二十世纪初期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此时,日本不断加紧对中国东北的殖民侵略,妄图染指东北农业。日本先后经历“一战”、“米骚动”、关东大地震和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的冲击,国内米价极不稳定。为解决国内稻米供应问题,日本企图在台湾和朝鲜之外,开辟新的“粮食供应基地”,但直至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在东北的农业人口数量有限,故日本在东北经营的水田农场多招募朝鲜移民开发水田。朝鲜移民在东北的活动较为自由,日本利用分散在东北各地从事水田经营的朝鲜移民和其开辟的水田,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满铁附属地”和“旅大租借地”外,企图达到控制东北水田农业的目的。本文以日本利用朝鲜移民为视角,剖析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水田农业的渗透,揭露日本对东北水田农业的侵略野心。
清朝建立以来,一直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为此修筑柳条边墙以作区分。1860年,经过东北地方将军和诸多有识之士多次上奏,咸丰皇帝考虑再三,最终决定“移民实边”,局部地区弛禁放垦。随后,流民纷纷从关内迁至东北,东北解禁地区逐渐增多,截至辛亥革命爆发,东北地区基本开放。中朝边界作为封禁区,严禁异族迁入,但是朝鲜农民为谋求生路不断冒禁潜入,其所居“鸭绿江上游右岸包括辽宁省之长白、临江、安图、抚松四县,平原较少,有清以来,即有韩民越垦,其喧宾夺主之势尤胜于‘间岛’”[1]。在此期间,从关内迁徙至东北的农民基本来源于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这些地区当时没有种植和食用大米的习惯,因此关内农民仍致力于发展旱田农业。朝鲜移民则以水稻种植为生,以大米为主要粮食作物,在其迁徙过程中将水田农业技术带入新地区。同时,东北农民多在平原地带种植旱田作物,朝鲜移民多在草甸湿洼地带种植水稻,双方尚未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朝鲜移民与当地农民分离居住,因此朝鲜移民与东北农民初期相处较为融洽。
关于近代东北地区水田农业兴起时间不同资料记载不一,一说认为1845年,由朝鲜平安北道而来的80多户农民私自潜入中朝边境浑江流域,在宽甸县下漏河和太平哨等地开田种稻,此为近代朝鲜移民在东北种植水稻的最早记载。[2](P339)二说认为1861年,移居至安东三道浪头的朝鲜移民试种水稻获得成功,由此开创近代东北水稻种植的历史。[3](P30)三说认为1875年,朝鲜移民成功在通化县上甸子和下甸子地区试种水稻,自此近代东北地区兴起水田农业。[4](P21)虽三者记载的开始时间前后相差近30年,但均承认近代东北水稻种植缘起于朝鲜移民。
十九世纪后期,朝鲜北部地区多次发生严重自然灾害,致使朝鲜农民出现生存危机,只得冒险渡江进入中国,这些由朝鲜外逃的灾民将目的地选在鸭绿江和图们江对岸的东北边疆地区。此时,清政府封禁政策略有松动,朝鲜移民得此机会大量越界。1905年,日本强迫朝鲜承认《韩日保护条约》,致使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朝鲜平民生活愈发困苦,迁入东北人数增多。1910年,朝鲜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移居东北的朝鲜人数量骤然增加。可以说,只要自然条件允许,朝鲜移民就会选择种植水稻,因而“研究朝鲜人移住‘满洲’的历史,即可知水田发达的沿革”[5](P4)。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主力是朝鲜移民,因此水稻种植情况与朝鲜移民活动密切相关。东北水田大多分布于朝鲜移民居住区域,朝鲜移民人数增长也推动东北水田面积扩大。从1916年到1924年,奉天省朝鲜移民数量从98235人增至169514人,吉林省由215772人增至379876人,黑龙江省由700人增至5500人。[6](P119)这些朝鲜移民多来自于朝鲜南部,尤其擅长种植水稻,因此东北各省水稻种植均有较快发展。
奉天省在民国初年“水田之面积渐次扩大,稻作之经营亦日见发达”[7](P120)。1928年,奉天省内有39个县城开田种稻,全省水田总面积超过51万亩。其中,安东、庄河、柳河和沈阳等19个县水田面积均超过1万亩,甚至地理条件稍好、朝鲜移民分布较多的安东县水田面积已超过4万亩。[2](P450)可见,奉天省水稻种植发展速度之快。吉林省是东北三省中水田开发速度最快的省份。1921年,在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延边、伊通、宁安和同宾一带共开辟水田17431晌。1927年,吉林省水田面积已超过7万余晌,远超同时期奉天省和黑龙江省,一跃成为东北地区水田面积最多的省份。[2](P451)吉林省内,诸如延边、吉林、长春、牡丹江、松花江下游和三江平原等地水田分布较为集中,逐渐形成稻作区域,呈现出水稻种植规模化趋势。黑龙江省水稻种植活动在三省中开始时间最晚,发展规模也不及其他两省。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始于1895年,由吉林省舒兰县朱其口的朝鲜族农民传入。到二十年代末,黑龙江省水田面积约有7万亩左右。[2](P454)总之,东北各省水田农业在较短时间内均取得较快发展,长期废弃的洼地草甸被开垦成良田,水稻种植区域不断向西向北拓展。
1910年,“日韩合并”后大量朝鲜移民被迫进入中国东北。此时,日本虽然控制了“旅大租借地”和“满铁附属地”,但其势力范围仅限于此。1915年,日本企图利用土地“商租权”扩大势力范围,遭到中国各界强烈反对,“商租”获得土地也大多无法利用。日本注意到“‘满洲’各地未开放地区内有大量迁徙而来的朝鲜移民,专门在当地从事水田耕耘事业”[8],故占领朝鲜后,所谓“移鲜民殖满,移日民殖鲜”遂成为日本采取的主要殖民侵略手段之一[9]。日本有意驱使朝鲜移民进入中国东北,期望“二十年后韩人尽离国,朝鲜尽日人”[10]。1931年,旅外朝鲜人达753273人。其中,到延边地区的朝鲜移民有388976人,除延边外东北其他地区的朝鲜移民有207174人,到“关东州”的朝鲜移民有1527人,[11]即选择前往中国东北的朝鲜人达597677人。可见,近80%旅外朝鲜人将移居地点选择在中国东北。
从表1中可知,自1910年日本占据朝鲜后,移居中国东北的朝鲜人数量不断增多。1910年至1931年,朝鲜人在中国东北的人口数量增加428912人,增长了两倍多。除个别年份外,每年新增朝鲜人数基本均在万人以上。1919年,朝鲜爆发反对日本吞并朝鲜的“三一运动”,大量受到政治迫害的朝鲜人选择来到中国东北,致使当年新增朝鲜人数量最多,达到69426人。“从1909年至1925年,移民海外的朝鲜人有30万之多,绝大多数到中国东北,尤其是现在中国吉林省延边地区”[13](P144)。朝鲜移民移居中国东北后,日本积极鼓动他们到日本人无法涉足的区域,“为奖励朝鲜向‘北满’殖民起见,除于朝鲜内地设法劝诱外,前于1924年以东铁东部线海林站为中心,组有朝鲜劝农会,对于海林、东京城、宁古塔及牡丹江岸之朝鲜农民贷给低利资金”[14]。在日本积极策动下,大量朝鲜移民分布于东北各地。
此时,日本宣称朝鲜移民为“大日本帝国臣民”,借机插手朝鲜移民在中国东北各项事务。中国官方注意到这一问题后,便提出鼓励朝鲜移民入籍中国,“按国籍法请愿入中华民国国籍,报经内务部审查合格,给与归化许可执照,请愿后部照未发之先,由县署发给临时归化执照,与部照有同等效力,其享受权利与华民无异”[15](P10)。日本对此极力反对,甚至“强制调查已入中国国籍之朝鲜人家屋,施以各种严酷手段,强使复日本籍”[16]。但朝鲜移民积极归化中国,“鸭绿江右岸一带居住之韩人约在18万以上,其中财产充裕者约6万人,余则多系苦力。现该韩人仍有向慕祖国之意,故归化中国者益形踊跃”[17]。在此情况下,日本调整对朝鲜移民入籍中国的态度,开始准许朝鲜移民入籍中国,“俾自由依其希望,准许归化”[18],但中国认为日本转变态度“实则日人正在积极经营‘满蒙’,欲得之为殖民地”[19]。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提出《朝鲜移民奖励及保护政策》,毫不避讳指出朝鲜移民进入中国东北“不论由经济或军事观点言,均足使吾人之势力大为强化”,在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一面为拓殖‘满洲’处女地之前锋,一面可与中国人民保持接触”。田中义一认为“吾人可利用归化中国之鲜人在‘满洲’购地垦植”“使其成为我经济侵略之前锋。此举将大有助于我国食粮问题之解决,并将为殖民地之扩张开辟一新的天地”[20](P10-11)。可见,日本已然将朝鲜移民纳入其殖民侵略政策。
在“国策”会社模式下,日本在中国东北广设“涉农会社”染指农业。“满铁”和东洋拓殖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东拓”)相继进入中国东北后,控制诸多水田农场,利用朝鲜移民渗透东北水田农业。日本人在“满铁附属地”内试种水稻初步成功,加之日本国内米价连年不稳,于是“满铁”等“国策”会社企图将水稻种植作为“有发展前途的事业”[21](P306),而擅于种稻的朝鲜移民则成为殖民水田事业发展主力。
“东拓”成立之初,仅限于在朝鲜经营拓殖业务。“一战”爆发后,“东拓”势力逐渐深入中国东北,“为顺应国家基本政策,日本政府认为有必要扩大东洋拓殖株式会社的营业地域和业务范围,以获得事业的顺利”[22](P10)。但实际“东拓”建立后不久,便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东北延边地区。1911年,“东拓”在延边地区龙井市(今延吉市)投资25000元设立救济会,为减轻活动阻碍,特意将其设置于日本总领事馆内。日本企图借救济名义,从事以发放贷款为主的金融业务。“东拓”以低于中国地主的利息发放贷款,借贷对象优先选择朝鲜移民,一为避免东北地方当局插手阻挠,二为朝鲜移民拥有土地主要是收益较高的水田或水田适宜地,此为“东拓”掠夺重点。朝鲜移民以这些土地作为担保向“东拓”借贷,一旦他们无法偿还,“东拓”便可凭借具备法律效力的借款文书,将抵押土地转到会社名下,失去土地的朝鲜移民为了生存,被迫沦为水田农场的佃农。1921年,“满铁”、“东拓”和“大仓组”合办东亚劝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东劝”),“东劝”建立后接手水田开发业务,成为日本在中国东北最主要的水田开发公司。“东劝”建立目的是扶持日本农场主侵占中国东北土地,鼓励移居东北的朝鲜移民从事水田耕作[23](P170),极力扶持日本农场主在东北经营水田业务,吸收朝鲜移民成为水田农场主要劳动力,妄图以此操纵东北水田农业,将中国东北变为日本的大米产地和粮食基地。在“国策”会社蓄意推动下,东北的朝鲜移民人口数量和水田耕种面积均取得较快增长。
从表2中可知,1930年朝鲜移民主要分布于吉林省延边地区,有69687户、394937人,皆占总数一半以上。在东北三省中,属吉林全省的朝鲜移民最多,辽宁省次之,黑龙江省最少,主要原因在于吉林省与朝鲜接壤。朝鲜移民遍及中国东北各处,其擅长经营的水田农业也在东北各处得以发展,但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的势力范围局限在“满铁附属地”和“旅大租借地”,无法控制中国东北全境。而中国农民种稻经验有限,从事种稻的日本农业移民较少,中国东北水田开发主要依赖于朝鲜移民。日本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各种手段将朝鲜移民开发经营的水田据为己有,失去生产资料的朝鲜移民被雇佣成为水田农场佃农,朝鲜移民及其开发的水田实际成为日本渗透东北水田农业的关键。
表2 1930年在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户数、人口和水田耕种面积[24](P29-30)
除日本农场主经营的水田农场外,在中国东北还有以朝鲜人和中国人名义创办的水田公司,此类公司实际由日本人出资并控制。例如,华丰水田公司“系韩人郑安立、权中观以及中国人之僧大师等,所合谋倡办者”,郑安立向日本当局借款被拒,但“东拓”提出接济20万元。可以说,华丰水田公司“名虽为韩人所办,实则无异为日人所办”[25]。日本人以朝鲜移民的名义创办水田公司,妄图掩盖其侵略行为。日本人在中国东北经营和控制的水田农场,普遍雇佣朝鲜移民耕种,一方面“韩人最长于种稻及作米法”[26],另一方面则在于朝鲜移民生活成本相较于东北农民和日本移民偏低,因此雇佣朝鲜移民所需费用较低。
从表3中可知,在奉天的中国农民、日本农民及朝鲜农民中,日本农民生活成本最高,达到197.52日元,是中国农民的2.6倍,朝鲜农民的2.91倍。朝鲜农民生活所需费用最低,仅有67.9日元,基本没有教育费、交际费及婚丧祭费和杂费方面支出。中国农民虽无法与日本农民比较,但生活成本略高于朝鲜农民。在此情况下,中国东北水田农场普遍雇佣朝鲜农民,特别是日本经营和控制的水田农场,大量雇佣擅长种稻且生活成本较低的朝鲜移民,使其成为日本殖民开发经营东北水田的工具。
表3 1931年奉天(“南满”铁路沿线)中国农民与日本农民、朝鲜农民生活费用比较表(单位:日元)[27](P104)
日本介入东北水田农业后,不再满足于洼地、草甸等土地,其选择种植水稻之处多为中国农民开发的熟地。日本农场主胜弘贞次郎为开发水田,图谋“按中国典的办法承典”辽中县养猪圈子1000天地(1)晌、天地和亩是中国东北常用土地面积单位,1晌=1天地=10亩=0.1顷。町是日本常用土地面积单位,1町=0.116顷。中国领土,向“满铁”提出贷款50000日元,而“满铁”经理系主任认为价格“是很便宜的”。胜弘贞次郎后又图谋“以20000日元购买中国人程恩荣所有土地5000余亩”,据调查发现,“该项土地是肥沃的熟地,每天地仅核36日元,极为低廉”。[28](P167-169)1913年,在日本农场主西宫房次郎购买的十处土地中,熟地占七处,荒地仅有三处。[28](P175)可见,日本农场主大量侵夺东北地区已耕熟地,甚至多次因抢夺水田发生流血事件。
“朝鲜移民除了在初期能够自然地获得土地以外,只有鲜裔中国人才能获得土地所有权”[29](P190)。不愿入籍无法获得土地的朝鲜移民只能成为佃农,朝鲜移民“百分之九十八为佃农,移居以来一直都靠借贷为生”[29](P203)。日本主要利用低息吸引朝鲜移民抵押水田贷款,待朝鲜移民无钱偿还时,便通过贷款文书收回水田,这成为日本攫取东北水田的主要方式之一。日本人认为“邀请日本内地资本家到中国东北购买土地,将众多朝鲜佃农派到日本地主手下,这不仅是在军事上对朝鲜人的保护救济手段,更是开发经营‘间岛’的最佳措施”[30](P366)。但朝鲜移民并未得到日本的“保护”而获利,反而在同样一家5口人,劳动力2人,耕作3晌地的情况下,耕种水稻的朝鲜佃农收入525日元,支出500.25日元,收支相抵利润仅有24.75日元。而租借水田耕种的中国农民收入483日元,支出393.75日元,收支相抵利润达89.25日元。[31](P68-71)朝鲜佃农实际收益低于中国农民,仅占其收益27.73%,大部分移居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日常生活皆处于较低水平。从生活费支出来看,在中国东北的朝鲜稻农每人每年仅需50.35日元,而东北农户每人每年则需66日元,在朝鲜的朝鲜农民每人每年需80.79日元。[29](P217)可见,大部分移居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生活较为贫苦,生活水平低下,被日本农场主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
日本将“南满”划为势力范围后,从国内派遣大量人员进入中国东北。其中,大部分为“满铁”社员和公职人员,仅有少数日本移民从事农业经营。这一时期,日本农业移民为自由移民,“这种自由移入的日本移民极不稳定,来去自由,无长期打算,很难形成日本人口在中国东北的发展”[32](P27)。1925年,“满铁附属地”水田经营者有日本人22人、朝鲜人5人和中国人13人,而“附属地”附近水田经营者有日本人5人、朝鲜人167人和中国人95人。[33](P20-21)可见,“附属地”内经营水田以日本人为主,“附属地”附近经营水田主要以朝鲜人和中国人为主。九一八事变前,日本能够控制的区域较为有限,在利用本国农业移民无望的情况下,日本将目光转移至朝鲜移民和其在东北各地开辟的水田,企图通过朝鲜移民将触角深入势力范围之外。
根据相关统计“20世纪20年代,黑龙江省全部水田,吉林省延边地区、吉林地区的全部水田和通化地区水田面积85%,辽宁省开原地区水田面积90%、兴京和沈阳地区水田面积85%、抚顺地区水田面积80%、丹东地区水田面积70%”[34],均由朝鲜移民开发经营,而在中国东北从事水稻种植的朝鲜移民“大都受日本资本团的援助”[35]。可以说,“凡属东北江河流岸地方,日人莫不利用不平等之土地‘商租’及‘满蒙’杂税两条约,唆使亲日派鲜人,四处租地种稻,侵夺我国水田利权”,致使“东三省江河流岸及洼地低田地带,莫不有鲜人种稻足迹,好大水利,辄为日鲜人民夺去”[36],朝鲜移民已然成为日本殖民经营东北水田的工具。
东北种植水稻的获利,也吸引一些中国农民开始开发水田种植水稻,但因缺少种稻经验,只得“与鲜人订立合同令其召集朝鲜农民”,最终致使“华人所得之利益甚少,利权均旁落于鲜侨之手”[37]。东北地方当局担心东北水田开发和经营权被朝鲜移民操纵,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朝鲜移民入境开田种稻。如奉天省颁布训令“今后对韩人入境须进一步严加查考,并以已移住之韩侨,逐以施以管束”,吉林省政府则提出“不得准许鲜人归化、绝对不得予鲜人以土地所有权、伺机收回鲜人已有土地所有权”[29](P1029-1030)等措施,引起日本政府和朝鲜移民强烈不满。1910年,东北地方当局决议驱逐“‘满洲’开放地外之韩人”时,日本政府对此强烈反对,并对东北地方当局提出警告,以“居留韩国仁川及鸭绿江附近的华人”相威胁,要求东北地方当局撤销决议。[38]
日本利用朝鲜移民在中国东北“将来上可增辟水田,面积约计五六十万亩,藉以解决日本内地之粮食问题”[39]。但部分朝鲜移民“由日人‘东拓’会社等处领到资本金后,逐渐扩大种稻农业事务,而为变相拓殖‘走狗’。始则租地种稻,尚付华人租金,继则背约顽抗,设计拖欠,卒则讹诈狡赖,羁地不退”。每当中朝农民发生纠纷时,日本便以“保护朝鲜移民”为借口,“日领警察群起干涉,小则酿成交涉,大则激出命案,此等交涉以三省记之,每年约在千五六百案以上”[36]。1931年,日本为取得万宝山附近水田,利用长农稻田公司经理郝永德招来大批朝鲜移民开田种稻,中国农民对此强烈不满。吉林地方当局多次与之交涉无果,朝鲜移民在日本怂恿下愈发猖獗,甚至日警前来保护种稻,最终中朝农民爆发冲突,“我方乡民,受朝人击伤者颇多”。万宝山事件发生后,中日双方交涉难分难解,而“鲜农一百余名,蛮横不服制止命令,继续种田工作”,日本领事馆还“派出警长十余名,保护鲜农”[40](P150)。“万宝山事件”爆发后,在日本挑唆下朝鲜发生多次大规模“排华”事件,中国农民和朝鲜移民矛盾进一步激化。
日俄战争后,日本控制“关东州”和“满铁附属地”,妄图以此为基地控制东北全境,但长期无法通过直接手段达到目的。朝鲜移民作为东北水田开发主力,在东北多地开辟大片水田,二十世纪初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日本占领朝鲜后,将朝鲜移民冠以“大日本帝国臣民”名份,强行将其拉入推行日本殖民侵略政策的营垒,以朝鲜移民为侵略工具对外扩张,借助朝鲜移民扩大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权益。日本企图利用在东北朝鲜移民开辟的水田作为渗透据点,以此控制东北水田农业,扩张控制区域。朝鲜移民作为日本殖民侵略的受害者,丧失家园后被蓄意驱赶流亡到东北,又在日本阴谋策划下,沦为日本殖民经营东北水田的工具,对东北农业资源造成严重侵害,也给东北农民带来深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