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月
徽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在时间长河里积淀和生生不息,守正创新,书写当下传承与发展的新解。此次调研为探寻目前徽剧剧目传承传播情况,走进目前国内唯一从事徽剧研究和展示的艺术团体——安徽省徽京剧院,与多位安徽省徽京剧院文艺工作者进行深入、直接的交流,总结梳理现有资料,从剧院历史现状、剧目创作探索、传承人才培养、扩大社会传播面等方面分析安徽省徽京剧院当下的生存现状以及传承传播情况,挖掘徽剧剧目活态的成分,思考未来的传承与传播策略,探寻徽剧剧目更具生命力的呈现方式。作为新时代青年,拥有文化自信,相信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贡献自身的力量助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使更多的年轻同行者去关注优秀传统文化。
当下,徽剧仿佛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词。看徽剧似乎已经不是用“好看不好看”来考虑了,一般的第一反应是“看懂看不懂”。徽剧曾经占据中国艺术殿堂的显赫地位,曾是亿万人精神的寄托与情感的沉醉之所,积淀着中国人的根与魂。在那些有情和无情岁月里,徽剧之于大多数中国人,既是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态度、生命意趣,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徽剧在北京三庆园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角儿来了”专题节目录制。2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白驹过隙,对于艺术传承却是漫长岁月,足以将一门剧种从新兴“熬”成古老。这一古老的剧种,从底蕴深厚的徽文化沃土中成长起来,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光是孕育了国粹京剧,更是对全国几十个剧种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变迁,正面临时代的压力,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受到巨大挑战,很多人觉得徽剧已经是他们生活之外一件边缘化的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笔者秉持文化自信的精神,认为“徽剧已经过于古老,不再有生机”的论调,是缺乏文化自信的刻板偏见。为探寻目前徽剧剧目传承传播情况,看到徽剧当下发展的真实面貌,笔者走进目前国内唯一从事徽剧研究和展示的艺术团体——安徽省徽京剧院。通过与安徽省徽京剧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剧)代表性传承人汪静仙、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曲导演学会理事,受聘担任过安徽省徽剧团艺术指导徐勤纳、安徽省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汪育殊、安徽省徽京剧院演员团团长,徽剧花脸演员杜铭、安徽省徽京剧院民乐团音乐设计、鼓师项艾等文艺工作者,进行深度、直接的交流,获取口述历史资料以及相关历史文字、语音、图片等多维度多层次资料,梳理、分析、总结安徽省徽京剧院剧目传承传播情况,探究徽剧剧目传承传播的具体策略,寻找在新时代的机遇中“活化石”的新解,为徽剧发展传承贡献力量,给予参考借鉴。
优秀传统艺术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时代相契合。通过对安徽省徽京剧院的调研,发现徽剧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正在守正传统、创新表达,寻找发展的更多可能性,讲好徽派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象,书写了古老徽剧在当下的新解。
近百年来,徽剧虽历经沧桑,几度沉沦,但已构成了中华文明骨骼与血肉的一部分。有着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徽剧艺术薪火相传,根植中华传统文化沃土,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着中华民族历史长河,源源不断地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
徐勤纳老师说道:“戏曲有四大声腔。但最早期根本没有叫什么剧种,‘流’到这里‘流’到那里,逐渐地,在某个地方形成了剧种。”人们熟知的“徽班进京”,在当时,“徽班”不是一个剧种,而是徽商养多声腔的戏班。进京后,由于徽班比较活泼且有生命力,就在市场上超越了昆曲。昆曲虽败但是士大夫艺术比较严谨。徽班进宫以后,昆曲又担当了老师的角色,再加上京城文化底蕴,使徽剧系统化、正规化。
从“徽班进京”开始,徽调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由此徽汉合流形成了京剧。京剧原先并不是一个剧种,北京的戏,即徽班进京以后的北京戏班到浙江、上海、江苏一带演出,人们就讲:“小京班来了,北京的班子来了”,于是后来京班就叫作了京剧。宋元形成了戏曲,到了徽班进京以后,因为徽班的正规化,形成了戏曲的基本样式。由于首都的人才和经济的力量,诞生了京剧。京剧引领全国各个地方的戏剧发展,引起四大声腔的进一步地方化,继而形成了各自的剧种。徽班进京以后,徽剧极大影响了京剧的孕育、诞生与发展。京剧继承了徽剧的剧本、脸谱及舞台表演艺术,甚至在声腔、伴奏音乐上也秉承着徽剧的传统[1]。在京剧上的成果影响下融合安徽本地的语言、安徽的风土人情、安徽的小调,从而形成了徽剧。
后来随着历史文化因素,逐渐没落,众多老艺人改行散落到民间。直至1956年在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中国戏曲家协会主席田汉同志的建议下,由安徽省曾希圣、陆学斌等组织得力人员,以抢救、挖掘、整理为主要目的培养一批接班人。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组建安徽省徽剧团,抢救挖掘、收集记录了近千个剧目和大量的徽剧声腔、音乐、脸谱等珍贵资料。
徽剧命运多舛,1969 年剧团解散。1979 年恢复了传统戏演出,于是徽剧团得以重新恢复。但二次成立元气大伤,行当不齐,剧团尽量找齐行当,重排《白蛇传》。此剧一开演就场场爆满,备受欢迎。
2005年,安徽省徽剧团和安徽省京剧团合并组建为安徽省徽京剧院,同时成立了安徽省徽剧研究院,剧院成立以来,加强了徽剧艺术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并且不断推出新创剧目,先后创作了徽剧《一文钱》《徽班》《包公出山》等大型剧目;恢复了《水淹七军》《贵妃醉酒》《断桥》《百花赠剑》《临江会》等一批徽剧传统折子戏剧目。
中国戏曲里包含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历史变迁的活体教科书。汪育殊老师回忆,在戏曲鼎盛时期,大家在茶楼喝茶听戏,那个时候的舞台是比较简单的,灯光是白色的,相较于现在,表演也比较简单。但现在艺术门类众多,供大家可选择的渠道也很多,而且现在很多人都是快餐式的欣赏,不像原来一出戏在舞台上两个半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台下依然坐满观众。所以汪育殊老师认为,现在要把传统戏曲的精髓把握好,减少繁杂不精彩的地方,也就是说要增强它的观幕感,让观众走进剧场感受,或者在一些网络平台宣传,让更多人有兴趣去了解戏曲。
对于徽剧如何迎合现代社会,汪静仙老师表示,“关键是如何避免新戏太新,老戏太老,要谨记源头,不完全摒弃传统,不过分强调标新立异,不脱离观众审美情调”,这样可以使徽剧更有时代感、时尚化地呈现,更好地跨界、破壁、出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人民和时代服务,让其受更多年轻人喜爱,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文化使命。
《临江会》《小宴》《断桥》等的写意审美风格是相同的,但演绎方法却并不相同,每一个戏曲剧目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演招式。
徐勤纳老师强调,大戏重写要利用戏的框架,改造里面的表演。“要保证戏的框架,比如《白蛇传》,它里面有《断桥》,有《水斗》,都有很多表演的,重新改写剧本,不可以不顾这些。我们的精锐是以程式演故事,程式是有技艺性的,有技巧,唱腔唱得好,技艺演故事。大戏重写,老戏重排,在外国也有这种现象。《哈姆雷特》化腐朽为传奇,改头换面了。《连环计》《徽班》我们都重新写过,但是跟人家不同的是我们遵照了表演的手段的方法、格律,这延续了徽剧的风格。”
通过老戏新演,老树新花,古调今弹,重新组织安排程式表演,保持传统的故事和人物关系的前提下,赋予戏新的立意,使内容和立意跟上时代,具有一定的创作含量。“旧中见新,新中见根”的方针,从戏曲本体“化”出来的就是从旧到新,从新到根的理念所阐释的根本理念。扎根于传统戏曲的土壤,从古老的根上长出青春的枝干来,大有可为。这对于拥有大量传统剧目的盘活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
徐勤纳老师和安徽徽剧院以及后来的安徽徽京剧院数百人,花了近30 年的时间磨出一部激活传统又再造传统的好戏徽剧《惊魂记》。其剧目以程式技艺演绎世界名著,将中国传统艺术展现西方故事。
《惊魂记》在创作过程中坚持了中国戏曲以及徽剧自身最核心的东西——本体和精神,在这个基础上巧妙地演绎莎士比亚的经典。大红大绿的舞台、浓墨重彩的脸谱、雄浑古朴的唱腔,全剧“预言”“封赏”“密谋”“血剑”“绝杀”“惊魂”“血手”“血债”八个场次连环演绎,将徽剧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蹦大跳、大锣大号、大喊大叫,用夸张、变形的表演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惊魂记》的演出使大众耳目一新,既传统又创新,是旧中有新、新不离旧,紧扣戏曲本体,又大胆突破。戏中对人性的深层剖析、人文的终极关怀、艺术魅力的高层次彰显,填补了一段时间内国内对莎翁作品改编搬演的冷寂,展现了古老徽剧的韵味,也展现了与时俱进的艺术探索,满足了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对如何彰显中国戏曲魅力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让中国古老徽剧也即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可能性、可行性。
在传统艺术日渐消逝的形势下,强化徽剧传承变得日益紧迫。《惊魂记》作为十多年未出新戏的光芒,为古老徽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也为当代戏曲舞台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得到中内外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肯定。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评价道,“以虚拟写意的表现形式、时尚唯美的当代审美情怀精彩演绎莎士比亚名剧,浓墨重彩地展示了徽剧不可替代的传统性和独特性,体现了强烈的创新理念和多元戏剧观”。
最近几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徽剧,安徽省徽京剧院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尝试。徽剧团的艺术工作者每年都会整理徽剧剧目,同时将其中更有时代感的小型剧目制作了微电影和短视频,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用徽剧的声腔进行表演。
由安徽省徽京剧院出品、安徽电影集团摄制的徽剧微电影《小店春来早》在2021年第十七届中美电影节中荣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奖”和“年度金天使奖”。这是徽剧首次借助电影形式传播并在国际获奖。《小店春来早》中使用了青阳腔并且采用了外景拍摄,将过去舞台徽剧没法呈现的徽州的院落风景借助电影手法呈现出来,为其增添了浓厚的徽文化韵味,表现了徽剧精华,体现了古老徽剧的艺术之美。通过网络平台等途径,在宣传徽剧的同时更好地宣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徽剧,继而喜欢上徽剧,走进剧场身临其境、真正地近距离感受到徽剧艺术的魅力。
安徽省徽京剧院现在制作的剧目也正在创新尝试转变表演形式、作品风格,融入一些声光电技术,也加入一些年轻观众喜欢的演唱、说唱方式(见表)。汪育殊老师指出,要多有创新,多与世界沟通,多与年轻人沟通,让更多人去发现徽剧艺术的价值。
安徽省徽京剧院重点剧目一览表
通过与杜铭老师的访谈,团队了解到徽剧的传承历史,基本上是十年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主要是靠五代人将徽剧传承发展起来。第一批徽剧传承人有章其祥、谷化民、汪静仙等老艺术家,其当时培养模式与现艺校的模式大体一致,被称作“娃娃剧团”(剧团集体管制,服装供给统一,吃穿住行分配专门老师)。
团队访谈时,汪静仙老师提到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剧、培养徽剧第二批徽剧传承人,在正是舞台艺术日渐纯熟,再攀高峰之时,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挚爱的舞台,去全身心地投入带学生、传承徽剧艺术和从事编导的工作之中。
汪静仙老师说:“我这一干就是40 多年。放弃舞台我心中有很多的不舍和遗憾,但是为了尽快地培养徽剧接班人,我无怨无悔、孜孜不倦地做着这项有意义的传承工作,使得徽剧的生、旦角演员王丹红、汪育殊、张敏、罗丽萍、项薇、王李霞等一批演员迅速成长。今天他们已成为徽剧的栋梁之材,看到徽剧后继有人,我心里是十分欣慰和自豪的!”
目前,第一批徽剧传承人“退而不休”,仍在做徽剧传承的相关工作。徽剧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离不开像汪静仙老师这样许许多多的前辈,为传承徽剧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内心对徽剧的热爱传递给新生。
第二、三、四批徽剧传承人手握新时代的接力棒,为着徽剧传承发展做着不同方向的努力。汪育殊老师说:“有人说戏曲像一个百花园,但很多人连门都没有被打开,就自然领略不到戏曲百花园中的绚丽多彩。”汪育殊老师通过多年的排练、演出和创作,越来越感受到戏曲艺术里的美是其他艺术所不能替代的。虽然从事这戏曲一行还是比较清贫的,但汪育殊老师相信每一位热爱戏曲艺术的人都无怨无悔。
近年来,为满足传统戏曲发展对于传承人才的迫切需求,安徽省徽京剧院和安徽艺术职业学院2016年合作开展“徽京班”,招录了57 名以徽剧为主要培养对象的学生。从省内的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还从省外兄弟院团请来了优秀专家,对学生们进行培养。展工作。截至目前,剧院在徽剧方面已形成了“老中青少”的人才梯队,并在持续完善中。
党的二十大要求文艺发展要双效统一,其中强调了社会效益要放在首位。徽剧是国家首批非遗,在人才培养上需要政策进行扶持,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这样才不会让有着艺术追求的,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流失。
如今,国家对戏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走进校园是徽剧传承的重要举措。让徽剧在校园中普及,推动徽剧在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中的传播,使青年人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戏曲文化,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
汪静仙老师表示,徽剧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每年都有徽剧进校园的活动,“学生没有时间到剧场来,那我们就到学校去,把我们这种精美的徽剧艺术展现给他们观看,更好地宣传徽剧,让孩子们了解徽剧”。
徽剧在合肥市13 所学校先后开展“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少年儿童们真正地接触传统戏曲,亲身融入传统戏曲之中,学习并演出了传统徽剧剧目《贵妃醉酒》《水淹七军》《白蛇传》等经典唱腔、片段,从而感受传统戏曲的厚重感,享受传统戏曲带来的美的体验。
徽剧在大学校园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为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创造想象力、增进大学生文学修养、弘扬传统美德为宗旨,安徽京剧院积极创排优秀传统戏曲,先后到十几所安徽省内高等院校开展“徽风皖韵”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演出大小剧目50 多部。戏曲走进校园,将徽剧教授给中小学生,把徽剧带进大学校园,吸引了青年一代的关注和参与,让古老的活态艺术在校园里绽放青春力量。
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新科技、新观念层出不穷,使得有些传统技艺失去了传承、发展的空间。
针对徽剧的发展前景,徐勤纳老师表达了一定的担忧。“现在我听说人家讨论了徽戏新出的戏说没有徽戏风格。”对戏曲来说,传承和创新两者的关系应是相关联与不可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某种程度上是一码事,不能简单对立起来。只传承不发展会落后于社会失去观众,而离开传承的发展只会是无本之木。
因此,对于徽剧保护传承而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要在不破坏非遗生态的前提下实现徽剧的创新发展,“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要借助新的传播方式,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综合利用移动直播、视频短片、纪录片等新媒体手段。徽剧以这种创新性表达“登场”,不仅要注重其外在的传播形式,更为重要的是要抓住其文化内涵,坚持“内容为王”,深度挖掘出徽剧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工匠精神,才能拥有持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才能激发中华民族对非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徽剧与故宫可以充分调动多年来扎根文化领域所积累的优质资源,线上线下结合,通过系列直播,让网友以近距离的视角了解非遗技艺、了解非遗传承人,并把传承人培育成“网红”,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非遗项目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引发了网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把非遗“激”活。
故宫博物院尚存清廷“升平署”一整库房亟待整理的徽班剧本及文字材料,而徽剧剧种的消失将会使这批文物成为无法解读的“天书”。2013年7月,为了徽班进宫演出资料的保护与整理,故宫博物院将11000 件徽班进宫演出资料进行了第一轮整理,挑出了品相相对完好的300多件资料,进行了影印[2]。未来,徽剧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更具有广阔天地——开设徽派文化展示馆,作为徽文化复兴工程的启动样板间、全国展示窗口;灵活利用故宫留存较好的建筑空间、公共广场空间,每天定时上演宫廷经典剧目节选表演,再现当年帝后们的宫廷戏曲生活,打造徽剧与故宫的一大特色项目。通过挖掘、整理、复排徽剧经典剧目,恢复活态演出,再现宫廷生活,复兴戏曲文化。将当年帝后品赏的立体、形象、活态、互动见长的宫廷戏目穿越时空“复活”过来,融入当代人生活,“活”在当下,“活”在当今舞台上。
安徽省徽京剧院与故宫进一步优势互补,将宫廷戏曲文化、戏曲艺术本体作为核心标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好实现非遗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让古老徽剧艺术“活起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徽剧作为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传承、创新的关键是“人”,但当前传承人青黄不接、行当不全,艺术人才断档严重。第五批徽剧传承人由于指标有限,大部分人都没能进安徽省徽京剧院,这可能会使徽剧的人才流失。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对于徽剧的传承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缺少政策或资金的支持,可能会使排戏受限,创新受阻。因此,徽剧人才培育刻不容缓。
徽剧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立法保护,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鼓励传承人、保护单位等相关部门通过徽剧传习普及、徽剧讲堂、传统文化社团等渠道“走出去”,唤醒年轻一代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通过建设徽剧主题传承(研学)基地、大师工作室等形式,发挥非遗传承人、文创产业人才及相关企业、研发设计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合力,开展徽剧项目的研发设计、品牌推广等产业化活动,为徽剧保护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作为活态剧种的徽剧,绵延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如今依然为人民大众演出。它的活态演出的保留,不仅仅对国内,乃至于对世界了解璀璨的中国文化都有着极其深刻和重要的意义。在历史文化继承上,还有助于推动徽剧的演出传播、艺术工作者的生存、增强我国软实力和提升经济效益等。
为纪念徽班进京230 周年录制的专题节目“角儿来了”,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展现了在新时代下徽剧剧目传承与传播的生机勃勃之势,与时代相契合的鲜活的生命力。安徽省徽京剧院正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理念以及文化精神为核心,把握住时代机遇,致力于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打造既富有时代精神又具有地域特色的活态艺术,延续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光彩,将中华文明持续发扬光大。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新时代在逐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当珍惜、爱护前辈们创造的宝贵的艺术遗产,并将其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