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 校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SPOC 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2023-07-21 03:11
现代英语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校园大学教学模式

夏 冰

(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引言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一沟通交流工具的同时,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文明,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更在思想引导、价值传递,尤其是弘扬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教学信息化手段的日益丰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全面推进。2019 年,教育部在《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1]《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中特别指出大学英语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SPOC 是一种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教学模式,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教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 文章将对依托“U 校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课程如何构建SPOC 课程进行分析,从而促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信息化进程。

二、SPOC 教学模式概述

SPOC 英文名称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最早由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 从概念来看,相对大规模的公开课程,Small 是指学生数量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 指课堂拥有一定限制性的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学习者被纳入SPOC 课程。 相较于大规模、开放式的常规大学英语在线课程,SPOC 能够有效提升在线教学的灵活性。[3]同时,SPOC 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解决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优势。

三、大学英语采用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研究探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强调采用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学生缺乏学习自觉主动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未掌握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少预习复习,仅靠上课短暂的时间无法掌握全部知识和内容。 学生普遍听力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上课时不愿意开口说英语,发音不标准,词汇量匮乏,日常口语交流难以进行。 基于此,采用SPOC 对学生准入进行不同条件的设置,通过测试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的级别,再针对性地开展授课,学习效果会得到很大提升。

(二)英语课时设置少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大学一年级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及听说课程每周各一次;大学二年级大学英语课程每周仅一次。 上课时间少,但学习内容比较多,如果仅靠上课的时间进行大量的知识传授,学生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极大影响授课效果。

SPOC 课程设置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与传统课堂相比,SPOC 混合教学课堂在授课时间和地点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教学视频支持回放功能,未听懂的学生可以反复学习。教师在后台可以将学生学习数据进行汇总,对学生观看较多的视频知识要点进行提取,在线下授课时对重难点进行查漏补缺,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模式守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技术陈旧,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无法与社会发展实际匹配;教师仅靠自身教学经验进行授课,脱离了学生需求,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实现,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更好地体现现代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教学水平及发展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实践,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要。

(四)教学资源平台多样

随着互联网应用及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线上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U 校园、泛雅课堂、FIF口语训练系统、超星学习通、爱课程等。 据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会选择2~3 种教学平台,只有对多种教学平台进行熟练操作,才能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极大增加了备课难度。 同时众多平台之间的切换无形之间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因此,基于一个教学平台的SPOC 课程可以解决教师备课任务繁重、学生多平台操作烦琐等问题。

四、基于“U 校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SPOC 混合教学实践设计

本研究于2021 ~2022 学年第二学期面向6 个教学班共计356 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展开。 教学采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以“U 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为依托,开展SPOC 混合教学实践。

(一)制订教学目标

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交际、阅读及写作等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的日常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同样必不可少。 同时,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文化,成为合格的中国文化传播者也是教学目标中重要的一环。 最后,如何将四六级考试的技能技巧巧妙融入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教师在设定教学任务时需要考量的环节。

(二)设计SPOC 混合教学教学模式

本研究充分利用“U 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已有的线上资源,与教师课程设计充分融合,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过程,构建完整的过程评价体系,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具体模式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U 校园”大学英语SPOC 混合教学模式图

课前,教师教案制作微课视频,重点介绍写作技巧、阅读技巧和翻译技巧,并发布在“U 校园”平台。 同时,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单及补充资源,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小组作业。 比如,结合微课视频及在线资源预习课文,了解主旨大意,用流程图或思维导图绘制出文章结构等;跟读“U 校园”在线课文,并进行单词的预习;投票选出长难句及重点词汇,供教师准备课堂答疑参考;发布线上预习测试,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线上解答等。

课中,教师进行启发性导入,根据线上学习情况进行重难点答疑,发布课堂测试,检查在线学习效果。 师生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反复巩固知识点。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完成知识技能的内化,提高公共演讲的自信心,提升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完成知识的巩固内化。

课后,教师整合本单元所有的教学资源并上传“U 校园”,布置课后任务,并对学生的课前及课堂表现进行过程评价。 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学习补充资源对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及巩固提升。

(三)设计原则

首先,“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将知识融合在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分析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反馈,真正实现“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其次,团队合作原则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视频制作、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打破传统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自主学习原则。 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疲于应付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学习动机不强,自律性较差,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SPOC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情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提升。

五、教学实施案例

如何利用“U 校园”开展SPOC 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是本研究的重点。 文章将以Unit 3 Discovery of a new life stage 为例,基于以上教学模式流程图,探究课前阶段、课中阶段及课后阶段的混合式教学具体实践步骤。

(一)课前线上教学安排

课前线上教学活动是线下授课内容的基础和铺垫。 学生根据教师在“我的通知”模块上传学习任务单逐一完成线上预习、小组作业及讨论等活动。 本单元以青少年成长、思念家乡为主题,其中重点讲授的Text A Journey through the odyssey years提出新概念“Odyssey years”(奥德赛岁月),即从高中毕业到大学阶段再到成家立业的一段时期。 文章描述了年轻人在此阶段的心理特征,鼓励年轻人直面激烈的竞争,时刻保持自信和勇气。 课程目标如下:①语言目标:围绕odyssey years 一词展开与之相关联的词汇识记,修辞方法的学习,对比和比较的写作教学。 ②文化目标:分别了解美国和中国年轻人特点并对其异同点进行比较。 ③思政目标:当代年轻人价值观取向尤其是就业观的探究。

根据课程目标,教师首先在“U 校园”“补充资源”模块上传文章“The Odyssey years”“外国人常说的Millennials,Generation X 是 啥 意 思?” 和 视 频“What are the odyssey years”;制作两个微课视频“Comparison and contrast essay” 及“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language”并上传至“U 校园”。 学生了解西方不同年代出生人的特点,加深理解“Odyssey years”的含义及文化来源,找到关联词汇,绘制思维导图上传至“U 校园”作业模块。 其次,学生在线完成“Pre - reading activities”。 同 时, 学 生 借 助“Reading in detail”理解篇章含义,学习单词短语,归纳课文主题,分析文章结构,找出重难点并提交到“U 校园”,为线下授课阶段的课堂讨论做准备。最后,学生观看“3-12 Text exploration”模块中的“Language, culture and society”,思考视频中描述的中国青年形象是否与现实相符,对比中美两国青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原因,第一、二小组就此话题制作ppt 并准备三分钟的课堂展示。

(二)课堂教学活动安排

教师首先对课前学习做简单总结,针对学生反馈的重难点进行精讲,对写作技巧“Compare and contrast”和修辞手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归纳总结,并分析四六级写作高分范文,与课文知识有机结合。 之后,第三、四小组进行主题为“中西方青年差异”的课堂展示。 展示中提到“斜杠青年”“小镇做题家”“佛系青年”等当代年轻人的“符号”,全班学生分组就此展开讨论。 随后,由第五、六小组为代表进行分享。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黄文秀、李子柒等中国榜样青年,学生讨论如下问题:What spiri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m? Do you want to go back to hometown after graduation? 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将青年榜样与课文主题有机融合,了解榜样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五分钟,学生使用手机完成“Moral Education”中的“Check-check”自测,对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三)课后线上复习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用本单元所学写作技巧完成作文: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youth? 学生总结归纳上课讨论的内容并提交到“U 校园”。 任课教师在线评阅并选择优秀的作文发布到补充资源中,供全体学生学习。

另外,教师在“测试”模块发布“Banked Cloze”,将本单元所学单词及课文主题有机融入测试中,体现对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 学生除了完成上面两项任务,还需要自主学习任务单中布置的“U 校园”平台其他必做任务,从而全面掌握整个单元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并熟练应用。

(四)教学评价

基于“U 校园”智慧教学平台开展SPOC 混合教学,学习过程由线下自主学习和线上课堂学习两部分构成,传统的测评机制已经无法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要建立一种新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将线上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复习等任务完成情况有机结合,并通过“U 校园”的后台实时数据检测学生的学习时长和学习效率,加强学习过程性管理。 同时,引入生生互评机制,学生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均可对其他学生的作业及小组汇报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纳入过程性评价。 由此看来,此教学模式增加了平时过程性评价的比重,督促学生重视日常的预习和复习。

六、反思与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U 校园”学习平台的SPOC 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与教师自制的微课视频有机融合,在线上预习阶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选择。 同时,线下面授阶段使用“U 校园”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教师还可以利用云平台科学的数据化管理和监控数据,实时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对教学计划做出相应调整,丰富过程性评价体系。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尝试、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探索优质的混合教学模式,从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要求,全方位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校园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