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飞
从出生到高中毕业,我一直在工厂封闭的环境中成长。上学是在本厂的子弟学校,同学的父母分布于工厂各个车间、处室,住在本厂家属楼,连绵不断的好多个街区;工厂有自己的医院、学校、闭路电视台、农场。很多家庭三代人都在工厂里工作,在我们看来,工厂就是自给自足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管工厂以外叫“社会上”,外面的人是“社会上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咱们国家是每周单休,我们厂的休息日和外面是不同的,我们分别称之为“厂星期天”和“社会星期天”。
封闭的一面是高度同质化的生活和世界观,另一面则是强烈的优越感,不要说和农民比,就是和普通市民、机关公务员比,大厂职工的待遇更高、福利更多,领导的级别更高。八十年代有许多中外合作生产项目,大批职工出国培训,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见识了世界,眼界开阔程度胜过许多同时代的人。
这一切在九十年代发生了改变,彼时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国家各个领域、各个角落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东北地区老国企大概是受冲击最大的:三角债、下岗、重组、破产、买断……这一切,对于习惯在企业中安稳度过一生的人来说,是一次灵魂的震荡,也是一次人生的路考。大家忽然意识到,企业并不能替自己解决一切,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规划,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有些人坚守,有些人涅槃重生,也有人一蹶不振,几十年后回想起来,这一切饱含机遇、饱含眼泪,也饱含汗水。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轧钢专业,因为我父亲是学流体传动控制的,他在重机厂设计院里属于配套科室,不能主导项目设计,对此我父亲很有些不满,他希望我能够规避他走过的弯路。但很可惜,大学毕业后我就没做过设计工作。新世纪来临时,我幸运地投身互联网,也享受了时代的红利。今天的社会和个人生活,是几十年前在冰天雪地里奔波上学的我,是把我的高考志愿表填满“轧钢”“锻压”“机械制造”的父亲,不可能预见和想象的。
从2000年后,我就再没回过家乡,父母退休后也移居北京。光阴荏苒,岁数大了人爱怀旧,我开始想念青少年时代的小伙伴,回味那个特定岁月里的生活。我自幼爱看小说,多年来一直做市场销售工作,没什么写作机会,这几年闲下来,开始尝试写作,从自己比较喜欢的悬疑类入手,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寻素材。
我中学时代开始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后来也看过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名家的作品,但对我创作观念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松本清张开创的社会派推理小说,相比之下,“密室杀人”“暴雪山庄”等其他各类小说,因为缺乏社会大背景,仅关注诡计本身,看起来总觉得有些出戏。具体到寫作技术,我最推崇王安忆老师的文笔和架构设计,她是我写作道路上引领方向的女神,没有之一。
不算几千字、几百字这种随意练笔,《录音带之谜》这部小说是我人生中第一篇正式作品,2022年元旦时动笔,差不多写了十天,后又做了些修改,处理有些粗糙,但情感是真挚的。如有机会,我愿意继续讲述一个个悬疑故事,和读者一起重返那个寒冷之地,见证那些工厂人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