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审计中心
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民航局审计中心发挥内部审计“离得近看得清”的独特优势,聚焦民航基建领域财经安全开展审计监督,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民航局审计中心以“提质增效”为中心,积极贯彻研究型审计理念,直面困难、潜心思索、寻找良方、精准施策。在基建项目审计工作实践中,审计组在审计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潜精研思,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应用新技术开展远程资产核实,实现防疫与监盘两不误;开创审计组内取证单“互评”新模式,提升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效率;加强审计成果转化,构建基建审计整改跟踪系统。审计组坚持将研究型审计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全流程,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出发,研究建立切实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的审计工作思路和方法,取得显著成效和宝贵实践经验。
一、项目背景及案例基本情况
2022年上半年,民航局审计中心成立审计组,开展了某民航单位基建项目专项审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机场飞行区跑道区域,建设内容包括跑道和联络道道面的拆除、加铺以及助航灯光系统等设施的配套改造。项目资金的来源由财政资金和建设单位自筹构成。该项目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项目与民航飞行安全息息相关;二是项目投资规模大、专业性强,建设管理关系复杂;三是审计期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二、案例中的研究实践
审计组将研究型审计的理念贯穿于审前、审中及审后全过程和各环节。审前组织业务研讨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工作始终的基调,从传统审计方式向研究型审计转变。审中主动研究项目特点、把脉突出问题,加强远程可视新技术应用,使项目在疫情阻碍下高效推进。审后,加强对问题整改的研究,针对屡审屡犯问题靶向施策。
(一)研究新冠疫情下的审计监盘
资产监盘工作是基建审计中的重要一环,盘点程序必不可少。项目现场位于机场防疫一线,属于严格管控区域,又面临资产管理人员居家隔离的情况,如何既保障疫情防控,又盘实资产是审计组首先要研究的问题。
为避免工作停滞,审计组集思广益,想方设法推动工作开展。智慧民航建设中“AR智能眼镜在机务维修中应用的案例”使大家深受启发。机务检修涉及飞行安全,即使在最严格的防疫管控下也必须设法进行,机务部门创新应用视频穿戴设备AR眼镜进行现场作业,后台人员通过远程监测指导,延伸工作场景。该设备清晰度高、传输速度快,在实践中起到良好效果。经过调查研究,审计组认为利用视频监盘的方式可行,决定对飞行区和隔离区的资产进行远程监盘。
在被审计单位的配合下,通过机场员工穿戴设备传输资产图像,资产维护人员进行指认,审计组一是利用机务维修配套设备和机场良好的5G网络条件,对设备进行了盘查;二是对于已隐蔽安装的资产,以查看机房控制系统面板中设备工作信号灯状态的方式进行了核对,确保该部分资产的存在性和可用性。这两项创新手段使监盘工作取得良好进展,确认了本项目资产的真实存在和正常运行,也为今后远程监盘积累了宝贵经验。
通过积极主动地研究,审计组找到疫情期间实施监盘的新方法,即将传统的现场审计向“现场+远程”模式转变,将以往的“眼见为实”拓展到“远见为实”。这是将智慧民航建设成果融入到审计实践的生动案例,是应用新技术手段对审计过程提质增效的有益尝试。
(二)研究意见对立时的审计沟通
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审计工作的一大难题。受各种因素影响,该项目中的审计沟通同样过程艰难,可谓一波三折。审计组将如何有效沟通作为研究课题,创新建立取证单互评机制,取得良好效果。
经过数周的审计现场工作,审计组完成审计取证单撰写,相关审计证据收集完整。在将取证单反馈给被审计单位后,出现了对方不认可审计结论,否定审减事项的情况。经过多轮沟通,双方在工程结算,特别是结算审减方面仍然无法达成一致,被审计单位提交的回复意见通常是答非所问,极大影响了后续工作开展。审计组复盘历次沟通过程,秉持研究的态度认真分析双方意见相左的原因:一是由于基建审计专业性强,涉及问题复杂,在某些具体法规的理解与应用上双方存在分歧;二是由于存在知识壁垒,双方无法充分理解对方意图,审计问题未能被准确揭示。
鉴于上述分析,审计组双管齐下,一方面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释义,供被审计单位查证;另一方面组织专题会议研讨,创新设立取证单“互评制”工作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财务审计组和造价结算组交换取证单并进行互评,就对方产生疑问的部分,进一步修改问题描述方式。该模式要求各组在保证问题描述专业性和可读性的基础上,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简练直白的审计语言,达到非本专业人士阅读取证单也能够切中问题要害的效果。
通过运用取证单“互评制”,审计组对审计问题的描述更加清晰明了。当再次向被审计单位反馈问题时,被审计单位人员结合取证单能够快速理解基建问题所在,准确了解被审计单位违反了哪些法规条款,审计意见最终得到认同。审计组在撤离现场时顺利带回签字盖章版取证单。
通过积极主动地研究,审计组认真思考意见对立、沟通困难的成因,转换思维,从自身出发采取措施,提供解决方案。内审人员通过转变观念,落实民航审计“真情服务”理念,从简单的“问题输出”向“服务于问题解决”模式转变,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提质增效。
(三)研究有针对性的基建审计整改
整改是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只有整改到位才能真正促进被审计单位治理水平的提升。目前,民航基建审计整改工作尚有短板弱项,存在整改认识不一致,整改联动机制不健全,整改监督频次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基建管理水平提升,切实履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审计组从研究基建审计整改特点难点出发,以研究型审计理念推动基建审计成果转化,因地制宜设置基建审计整改跟踪机制。审计组不一味简单追求整改完成率,而是从避免屡审屡犯、强化整改效果的角度升级民航财务审计整改跟踪系统,打通基建審计“最后一公里”,治已病、防未病,努力做好基建审计“后半篇文章”。
2021年,民航财务审计整改跟踪系统上线,实现经责审计问题整改实时跟踪。2022年,民航局审计中心计划应用该系统跟踪基建审计问题整改,但由于基建审计与经责审计在整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无法单纯以整改完成率进行考核。基建项目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建设周期长及建设过程不可逆等特点,在审计对象、问题类型,特别是问题可整改性等方面,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审计项目,需要根据基建审计的特点进行研究,明确系统设计需求,切实将基建整改落实到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解决上述问题,审计组集中力量研究针对基建审计项目的整改系统。审计组以近两年基建审计问题及整改报告为样本,制作图表分析数据,并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调研访谈。通过样本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民航基建审计整改存在推动难、整改确认难、整改彻底更难的情况。一是被审计单位对整改重视程度不够。基建审计对象为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后续多由单位财务、基建部门负责问题整改,推动力度不足。二是不可逆问题难以界定整改完成情况。项目建设过程不可逆,部分审计反映问题,如招投标问题、建设项目组织管理类问题属于既成事实,无法追溯整改,只能下不为例,导致同类问题易反复发生。三是审计问题涉及不同整改责任方。基建审计中许多问题涉及第三方单位,且多取决于外部协调结果,导致整改耗时较长且结果不确定。
通过认真分析基建审计问题整改难点、痛点、堵点,审计组针对问题点设计基建整改系统功能,以技术手段实现问题预警,帮助被审计单位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减少屡审屡犯情况发生:一是设计增加了审计整改预警功能,对被审计单位到期未上报整改情况、问题整改不到位、问题整改期限过长、整改退回次数过多等情况进行预警,以推动各单位重视整改,压实主体责任。二是重点关注不可逆问题,在系统中设置不可逆问题预警图表,统计各单位不可逆问题发生时间、问题类型及整改情况,关注是否建立制度性防范措施,分析不可逆问题是否重复发生,提醒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关注。三是细化问题整改方式分类,将问题整改方式分成落实整改主体责任问题、需要上级单位协调解决问题、需要协调外部单位解决问题等,结合成因分类施治,从而更加精准地提出整改措施。
审计组通过对基建审计问题整改模式的探索研究,有效推动了民航基建管理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预警进行转变,推动被审计单位加大基建项目管理力度,积极落实整改责任,有效防止整改不到位、整改不及时、屡审屡犯问题的发生,真正实现基建审计的闭环管理,将审计成果转化为管理效果,助力民航基建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目前,民航局审计中心基建审计整改模块正在建设中。
三、经验总结
审计组在开展本次基建审计过程中,坚持落实“研究型审计”,始终以研究型审计理念推动审计工作开展,通过逐一研究解决审计中发现的新问题、新困难,寻妙计、见真章,切实看到了研究达成的效果,尝到了研究带来的甜头,更深刻领会到了研究型审计的内涵。
一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聚焦审计工作实践、服务审计工作需要。民航基建项目的复杂性和所处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都给基建审计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面对挑战,审计组立足于审计实践,提出基建审计面临的难点问题,將研究型审计理念融入审计实践全过程,不断分析问题根源,找寻解决方案,真正将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相结合,推进“远程+现场”融合,形成“互评制”的现场取证沟通工作机制,促进了审计方式方法的变革。
二是研究型审计要勇于创新,善于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型审计是对传统审计的驱动升级,需要具有首创精神,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审计效率效果。在民航系统“智慧民航建设”的战略规划下,审计组将研究型审计与“智慧民航建设”相结合,以“智慧”科技手段开展资产监盘工作,有效实施远程监盘,拓展了资产监盘的新模式,为基建审计提质增效提供新路径。
三是研究要剖析问题根源,透过表面现象挖掘“真实问题”,找寻破解良方。研究型审计注重发现碎片化审计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系统性问题,通过归纳分析挖掘问题根源,建立健全内部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治理水平提升。审计组针对基建审计整改难的问题靶向施策,积极探究基建审计整改提升路径,推动研究与审计成果转化,督促被审计单位全面落实整改责任,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全面提高民航基建管理水平,真正将研究型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在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全行业正在加快推进民航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开展智慧民航建设,这也对基建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民航“审计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主动应变、积极求变,持续投身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以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契机,民航“审计人”要把审计项目当作一个个课题进行剖析,积极研究民航基建审计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研究型审计成果应用于提升民航基建管理、保障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中,确保党和国家各项重大政策落实、重要项目落地,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执笔人:张泽华 朱海瀛 解慧珉 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