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锴
公元前264—前146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的霸权,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当时,罗马人称迦太基为“布匿”,故将这一系列战争统称为“布匿战争”。后世沿用了罗马人的这种说法。
腓尼基实际上是古代地中海东岸的一系列奴隶制城邦的总称。约公元前20世纪初,塞姆语系的迦南人在今叙利亚、黎巴嫩沿海地区建立了若干奴隶制城邦。因为当地出产紫红色染料,希腊人便称这些城邦为“腓尼基”,意为紫红色。
腓尼基人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公元前11世纪创造了历史上第一套字母—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共有22个字母符号,只有辅音而无元音,字的读音取决于上下文。现存最古老的、最完整的腓尼基字母表,镌刻在毕波罗斯国王阿希雷姆石棺的碑文之上。约公元前10世纪初,腓尼基字母传至希腊。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加入元音,创造了希腊字母,后来由希腊字母发展为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为斯拉夫语的诸民族所采用)。腓尼基字母又向东传播,在公元前8世纪形成阿拉米亚字母。后来,阿拉米亚字母又演化成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以及由阿拉伯字母衍生出的印度字母。
腓尼基人擅长经商和航海,其活动范围远达于西西里、法兰西、西班牙以及非洲北部海岸,并在海外建立了许多殖民地。据说,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在今突尼斯湾海岸的一个三角形半岛上建立了迦太基城,此处据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肥沃的土地。公元前7世纪至前4世纪,迦太基发展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强国,其势力范围延伸至西班牙东南沿海、巴利阿里群岛(今地中海西部)、科西嘉岛、撒丁岛和西西里岛西部等地。
作为地中海西部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实行奴隶主贵族共和制。奴隶主贵族共和制是在奴隶主内部少数贵族中实行的一种民主制度。简而言之,只有贵族和奴隶主才能掌握权力并享有民主权利。迦太基的最高权力掌握在若干个贵族家族手中,军队主要由地中海岛屿和土著部落的雇佣兵组成。需要说明的是,迦太基的雇佣兵以利比亚人组成的步兵为主,骑兵主要来自努米底亚(今非洲阿尔及利亚北部)和毛里塔尼亚。据说,将犯人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最初是由波斯传到迦太基的,之后罗马人从迦太基学到了这种残酷的刑罚。
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初,罗马的势力逐步向地中海西部扩张,与迦太基的矛盾也随之逐步升级。回溯历史,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布匿战争共有三次。前两次布匿战争是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霸权的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对迦太基的侵略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年)的导火索是“墨西拿事件”。公元前734年,希腊城邦科林斯在西西里岛建立了一个名叫叙拉古的城邦(公元前212年并入罗马版图)。公元前5世纪,叙拉古多次战胜迦太基,称雄西西里岛东部地区。公元前289年,叙拉古雇佣兵中的意大利人突然占领了西西里岛东北的城邦墨西拿。公元前265年,叙拉古出兵包围了墨西拿。占领墨西拿的雇佣兵同时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援。迦太基率先出兵,击败了叙拉古的军队并控制了墨西拿。此后,罗马担心迦太基有可能独霸西西里岛,便于公元前264年出兵,在墨西拿击败了迦太基军队。随着战事的推进,双方互有胜负。公元前256年,罗马派遣远征军,试图消灭迦太基,但是战败而归。直至公元前241年,罗马在一次海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迦太基损失了120艘战船和大量补给物资,上万名迦太基人被俘。迦太基被迫谈判求和,第一次布匿战争就此结束。
通过这次谈判,罗马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并迫使迦太基割让西西里岛及其与意大利之间的其他岛屿。西西里岛成为罗马的第一个行省。在10年之内,迦太基向罗马赔款3200塔兰特(1塔兰特等于30.3千克)白银。公元前238年,罗马趁着迦太基雇佣兵和奴隶起义,占领了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并将它们变成了罗马的行省。
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签订的和约,并未真正解决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矛盾。为了弥补在这次战争中的损失,迦太基的扩张矛头转向了西班牙,并在西班牙的东南海岸建立了新的据点,据点附近的银矿为迦太基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财源。当时,罗马正准备与高卢地区(今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部、意大利北部、德国南部、瑞士西部) 的凯尔特人作战。迦太基在西班牙的扩张令罗马感到不安。公元前226年,罗马遣使与迦太基在西班牙的远征军指挥官谈判,商议划分双方在西班牙的势力范围。依照双方达成的和约,罗马承认迦太基在西班牙的既得利益,双方以希伯鲁斯河为界划分势力范围。
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19年,迦太基就违背了上述和约,攻占了不愿归附迦太基的萨贡托城(今西班牙巴伦西亚省)。罗马出面干涉,并于公元前218年派遣罗马知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克文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率领使团去迦太基交涉。据说,迦太基元老院拒绝继续履行之前与罗马缔结的和约,不再以希伯鲁斯河为界划分势力,这迫使克文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决意与迦太基开战。此次谈判宣告失败,克文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率领罗马使团迅速离开了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前201年)旋即爆发。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初期,一支主要由雇佣军组成的迦太基远征军由西班牙出发,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使罗马陷于本土作战的被动地位。公元前217年,迦太基远征军重创罗马,罗马执政官阵亡。在非常时期,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217年推举克文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为“独裁官”(古罗马共和国的非常任長官,任期6个月)。然而令罗马人出乎意料的是,克文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没有率军与迦太基远征军决战,而是采取拖延战术,尽可能与迦太基军队周旋,伺机打击对手。同年底,克文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的“独裁官”任满,交出了罗马元老院授予的独裁权,与迦太基远征军决战的呼声在罗马占了上风。
公元前216年,罗马集结重兵,与迦太基在坎尼附近会战,再次惨败于迦太基。在意大利,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卡普亚向迦太基投降。羅马元老院再度寄希望于克文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的拖延战术。公元前215年,克文图斯·费边·马克西穆斯当选为罗马的执政官,并在此后数次连任执政官。在与迦太基远征军的作战中,他力主坚壁清野的拖延战术,使迦太基远征军的补给和兵源都出现了问题,为罗马日后的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反攻依附于迦太基的卡普亚。迦太基远征军多次救援,未能解围。最终,卡普亚被迫向罗马投降。公元前209年,罗马军队攻陷了意大利南部依附于迦太基的塔林敦。次年,驻守在西班牙的迦太基军队向意大利挺进,中途被罗马军队击溃。
公元前204年,罗马军队在迦太基附近登陆,迫使迦太基远征军回援。公元前202年,双方在迦太基的扎玛附近再次会战。值得一提的是,罗马在此次会战中雇佣了努米底亚的骑兵,在战场上对迦太基军队形成夹击之势,致使对手伤亡惨重。次年,迦太基再次被迫求和。根据此次和约,迦太基向罗马割让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万塔兰特白银。此外,不经罗马允许,迦太基不得对外进行战争。至此,罗马在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中胜出。
第二次布匿战争后,罗马持续向东扩张,陆续将马其顿和叙利亚纳入了版图,取得了希腊地区的控制权,并在地中海地区确立了霸权。其间,迦太基实行改革以谋求经济繁荣,并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但是,早先支持迦太基的努米底亚人在罗马的扶植下,与迦太基人时常发生领土纠纷。公元前150年,迦太基人击败了努米底亚人。这为罗马发动新的战争提供了口实。
公元前149年,罗马宣称迦太基违背了公元前201年的和约,再次派出远征军进攻迦太基,揭开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前146年)的序幕。起初,迦太基的主和派占据了上风。迦太基向罗马求和,罗马元老院接受了迦太基的求和,要求迦太基交出武器、军用物品和300名人质,迦太基均遵照办理。之后,迦太基人还遵从罗马执政官的命令,交出一切武器和军用物资。
迦太基人万万没想到,罗马竟然要求他们废弃迦太基城,去罗马指定的地方另建新的居民点。迦太基人终于被激怒了。他们杀死了主张与罗马媾和的元老,决心与罗马军队奋战到底。虽然罗马军队包围了迦太基城,却未能完全封锁海岸,加之城中储备了充足的粮食,因此罗马军队围城持续了两年,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公元前147年,罗马的援军抵达,开始对迦太基城进行持续的海陆封锁。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内爆发了瘟疫和饥荒,罗马军队乘机攻陷了该城,并将其夷为平地,而幸存的迦太基人被掠为罗马的奴隶。据说,曾经在布匿战争中支持迦太基的非洲城邦,也遭到了罗马的攻伐。
公元前29年,迦太基旧有疆域成为罗马治下的“阿非利加”行省的一部分,迦太基城则成为该行省的省会。罗马对迦太基的统治一直持续到439年。其间,罗马重建了迦太基城,将其发展为仅次于罗马城的第二大城市。罗马衰亡后,迦太基城先后被汪达尔人(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拜占庭人占领。698年,阿拉伯军队为了驱逐拜占庭在北非的统治势力,攻占了迦太基城,该城再度毁于战火。如今,罗马重建的迦太基城遗址尚存,位于突尼斯共和国首都突尼斯城东北17千米处。
(作者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责任编辑】王 凯
百科知识2023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