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智
摘要: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如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作者根据党和国家政策,结合工作实际从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做好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加强红色遗产保护利用,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做好红色文化引领好乡风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红色文旅融合,助推新乡村高质量发展;依托红色资源保护,走好乡村生态兴农路;扩大红色文化教育,吸引乡村人才聚集;依托红色资源保护,走好乡村生态兴农路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红色文化,乡村振兴,路径方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激活乡村各类资源要素,推动资源融合,活跃要素配置,为乡村振兴进行全面赋能。广大农村红色文化根基深厚,乡村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是宝贵的乡村资源,也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分布在乡村深厚的红色资源,找准融合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打造以红色文化为灵魂的美丽乡村,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
我们要按照“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交流”六大融合发展路径,充分体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文化,科学编制传承红色文化规划。一是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要积极推进“多规合一”,有组织地做好旗、镇、村三级规划,找准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的对接点,夯实乡村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乡村振兴。二要研究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体系。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制度,加大公共財政向“三农”倾斜的力度,使财政投入接地气,见实效。三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的配套政策。根据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不断充实完善政策,实现由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向引导农村脱贫群众和低收入群体向致富奔小康转变,使农业农村向现代化发展。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农民群众的致富技能,发展壮大规模经营,打牢筑实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
乡村振兴首先要振兴乡村文化。组织动员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挖掘红色文化遗产,从历史的深度、文化的厚度、传承的力度上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和形式。一是以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等形式对红色文化遗产从党史、文物、精神、公序良俗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加大对重要事件发生地、活动线路、人物事迹、制度建设等整理和考证工作,为保护传承红色文化提供最有力的证据。二是对现有资源进行分类定级,制定不同级别研究保护政策,尤其对那些重要的、濒临毁坏、失传的遗址、见证人、纪念物等加快修复、建立档案、加强保护,为发展乡村文化奠定基础。三是加强乡村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构建现代科技视野下乡村文化大体系。四是发挥乡村文化事业单位和人才作用,结合乡风家风建设、乡史村史修订完善,把流传在乡村的红色歌曲、故事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不断强化凝聚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质量水平的力量之源。通过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把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讲出来、把革命遗址的厚重历史说出来,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和精神谱系呈现出来,让广大群众接受红色思想熏陶,引发广大群众的思想共鸣,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中汲取乡村振兴所必备的精神力量。[1]一是加强对革命英烈、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精神内涵的宣传弘扬,为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学习榜样。利用农闲在基层党校、技术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培训一批讲红色故事的群众讲解员和导游,在当地宣讲红色文化、红色故事,让群众守住记忆,根植内心。二是大力加强乡村文化活动力度,将红色标识的文化活动纳入乡村振兴的指标体系建设中。大力创作以农业农村为背景的红色文化艺术作品,丰富农村的业务生活,激发群众的文化自信。各乡村可采取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发挥农民群众热爱广场舞、快板、小品等优势,编排内涵丰富、喜闻乐见的红色节目,充分利用文化大舞台、文化下乡、乡村橱窗、乡村广播等宣传窗口,烘托乡村浓郁的红色氛围。三是大力开展以弘扬高尚的革命情操、道德风尚,优良的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文明示范村等乡风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村民摈弃陈规陋习,遵守传导正能量的村规民约,树立健康文明风俗习惯。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持续不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坚决抵制庸懒散软、等靠要,婚丧嫁娶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不良风气。切实把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和农民精神家园建设好、为实现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农民增收的源头活水。要按照“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市场互动、客源互留的多赢发展格局”,实施“红色+”战略,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开发红色文旅产品,推出一批以红色文旅为主体的品牌,带动红色旅游与农牧业、文化、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发红色文旅产品,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培训、吸收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大力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建立一批红色产业,使之经营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让更多质优价廉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走向大众。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保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爱护群众的优良传统,完善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政策措施,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积极推广贫困帮扶商业保险,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2]二是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造血”功能。选择一批红色辨识度高的村庄先行试点、创立典型、示范引领,打造有亮点的典型村、示范村,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形成学着干、比着干、抢着干的良好氛围,从而带动全区红色乡村整体提升、全面拓展。三是当地政府既要统筹规划、统一布局,注入资金、开发项目,凸显乡村发展个性化,也要适度引入社会资源,参与红色文化相关产业的开发运营。四是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结合乡村全方面发展,打造“一村一世界”“一村一故事”“一村一首歌”等模式,同时将红色文化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的厚植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农村变景区、农民变股民、农舍变客舍、劳动变体验、劳力变人才、资源变资本、产品变商品”。五是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带动作用。红色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其为中心,能够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产业聚集,形成更长的产业链,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促进乡村振兴多角度、多层次发展。
文旅融合为红色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红色遗迹遗物,重大事件发生地,革命先烈的出生地、活动地等等,满足了人们出门旅游的需求,满足了接受红色教育的需要,人们在这里吃、住、购物,带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要抢抓这一大好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文旅事业。一是尽快制定完善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政策,以“十四五”规划制定为契机,找准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最佳连接点,用好政策奠定好市场。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和旅游产品,提升研学旅游融合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由单一景区观光向涵盖旅游演艺、文化创意、商品服务等多领域的产业生态圈转变,逐步打造构建成文旅深度融合、红绿交相辉映、产业跨区联动、成果全民共享的红色文化基地产业群。二是加强对红色遗迹等建筑设施的保护,应保尽保,力求保持原状原貌。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红色展览、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等产业业态,打造集文化、农耕、旅游、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元红色旅游景点,并且借助5G、VR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红色产业的体验感和沉浸感,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打造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文化品牌,发展“红色+”的乡村振兴模式。依托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和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四是引导确立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社会资本注入模式,引进有奉献精神、有担当作为的文旅企业,以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对现有红色资源进行整合,围绕研学、颐养、度假等多个领域,开发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文创产业,组织群众就业,发展新型乡村经济,打造新的乡村振兴经济增长点。
许多革命老区都是融合了优美自然生态、厚重历史文化及优秀传统文化等资源。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尤为重要。一是要通过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助推乡村绿色发展、开发“红色+美丽乡村”“红色+生态”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红色文化生态特色村、镇,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档次。二是要依托乡村现有山、河、湖、林、田、沙等独特风光,让村镇融入大自然,更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三是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方面,彰显生态理念。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实现“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晚上听得见犬吠、早晨闻得见鸡鸣”,打造面向世界的未来乡村。四是打造红色旅游产品。有关部门要设计图纸,培训农民,开发特有的挑水、砍柴、磨豆腐、捣糕、打馍馍、炒炒米、压粉条等生活、生产方式体验以及土鸡蛋、小杂粮等方便携带、易于保存的产品。
实践证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培训是可行而且有效的。一是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党领导乡村工作的制度体系,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农村振兴人才、乡贤为纽带、广大群众为基础的治理体系,激活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主体。要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基层党校、新文明实践中心等开展红色支部主题党建活动,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强农民经营管理和生产机能的培训,引导返乡人才把个人追求与党的初心使命,与当地的发展任务结合起来。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致富带头人,志愿者等农村实用人才进入“两委”班子。充分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治理机制,提高治理能力及水平。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宜业红色美丽村庄。大力开展爱国主义网展、红色研学分享、红色演讲、会堂听课、观看红色剧目等。二是抓好高层次红色教育培训项目建设,拓展提升红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让红色文化资源走出去、引进来,从而促进本地经济文化全方面发展。在干部培训资源方面可以在借鉴其他省份典型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创新规划设计,面向全国打造干部培训体系,使其成为弘扬革命精神、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党史教育、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三是对具有红色文化遗产的乡村和区域整体规划,提炼精神内涵,引入高层次的红色教育培训项目,建设乡村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国史、革命传统教育。以专题讲授、现场教学、情景戏剧等多种方式,让参训人员能够融入其中,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体现高度参与性和深刻理论性,展现特色培训效果。四是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建立红色教育体系为目标,为乡村聚焦人才。着眼于提高农村人才干事创业能力,强化“三农”人才教育培训,通过开放大学、相关农林类职业技术院校对村干部进行学历提升教育,对各类“村秀才、土专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各类人才技能和水平,为乡村振兴带来活力。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和培养计划,吸引鼓励在外创业的能人回乡创业。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术认定,培育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破解政策瓶颈,落实好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城市各类人才、退休干部等到农村去创新创业、康养居住,培育“新乡贤”文化,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革命老区是融合了优美自然生态、厚重历史文化及优秀传统文化等资源。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尤为重要。要深入推进“红色+”战略。树立全域旅游、特色旅游新理念, 持续放大红色效应,丰富拓展红色研学内涵,构架以红色村、镇、遗址为核心、辐射周边的红色研学体系,以建设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村镇为抓手,重点发展红色教育、文化、旅游。要依托乡村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村镇、社区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绿、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红色区域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三是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方面,彰显生态理念。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实现“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晚上听得见羊叫牛叫、早晨闻得见鸡鸣”,打造面向世界的未来乡村。
PR
参考文献:
[1]范正平,唐晓英,邱如燕,郭真瑞.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及其实现途径研究——以四川省庐州市为例[J].经济管理,2020(3).
[2]王浩.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红色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开发利用研究——以常州为例[J].领导之友.2017 (1).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