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民居建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下)

2023-07-17 06:45撰文李先逵供图李先逵向明部分
中华民居 2023年2期
关键词:民居特色建筑

撰文李先逵 供图李先逵 向明(部分)

当前,随着全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进入非常时期。就在二〇二一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要求完善制度机制,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谈谈笔者对中国民居建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切实做好保护规划

应注意在规划之前对保护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科学的研究和预判,再制定出保护规划导则,如此才能避免规划工作的盲目性。

四川阆中古街

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落实,加以逐项实施推进。在这方面,不少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特别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都做了相应的保护专题规划,再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落实到保护实践工作中。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四川阆中古城。阆中于1986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面积1.78平方公里。2004年,四川省人大通过《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决定对阆中古城实行整体性保护,并规定了古城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范围,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古城修缮、建设、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详细规定与措施。此举很好地推动了阆中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同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四川小城镇及优秀传统民居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今日阆中城

还有一个重要代表就是重庆市酉阳龚滩古镇。在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中,政府部门对淹没线以下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采取了“异地保护,整体移置”的方式进行保护。酉阳龚滩古镇就是在选择相似地形的新址后,全部按原格局、原风貌、原样式进行整体搬迁重建的。这是全国首例全镇全域传统民居风貌建筑整体搬迁与复建工程。

这些工作都是坚持按照“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进行的,既保护传承了地方乡土文化特色,又维护了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改善了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具有开创性和创新性,其成功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应注意在规划之前对保护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科学的研究和预判,再制定出保护规划导则,如此才能避免规划工作的盲目性,真正作出合乎实际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保护规划方案。

阆中古城楼

创新保护理念 实施动态保护

什么是“动态保护”?不言而喻,它是相对于所谓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指在保持城镇、街区、村落等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对文化遗产进行相应地保护,同时也可适度加以维修改造以与新的生活需求相适应。换句话说,合理进行适度整改,而又不违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整体性等基本原则。

动态保护的主要目标是,在合理发挥古城历史文化功能作用的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改造,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在某种意义上,这更具难度。所以,针对动态保护需要把握几个重要基本原则:

(1)在延续原有建筑文脉风格特征的基础上,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

(2)突出原有建筑文化内涵,不过度添加现代元素,尤其是不过度进行商业化开发。

(3)保持外部空间环境和风貌特色不变,对内部空间进行适度改造,使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

(4)合理增加基础设施以适应现代生活,且不破坏实体形态与景观空间。

“动态保护”理念对于保护大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等具有现实意义。我们需与时俱进,根据动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制定动态保护相关工作导则并应用到保护实践中去。要正确处理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的关系,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并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其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测和保护。

这方面好的案例有四川省阆中古城、重庆市磁器口古镇、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等,不仅保护得很好,地方产业也发展得很好。当然,保护是第一位的,只有先保护好了,才能借助基础资源去发展产业,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怀宁县黄梅阁

重庆磁器口老街入口

湖南省通道县横岭侗寨

迁建于新址的龚滩古镇新貌

重庆磁器口老街繁荣依旧

对古村镇内长期闲置的房屋也应该保护并充分利用起来,使其恢复生机与活力。

有机更新与合理利用

古城、古镇、古村及历史街区内都有大量的居民在这里居住生活。生活和环境总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它们需要的是动态保护,不仅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还要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进行有机更新改造,增添新的生活设施,让居民们过上现代化的新生活。另外,对古村镇内长期闲置的房屋也应该保护并充分利用起来,使其恢复生机与活力。

浙江省淳安县芹川古村

重庆市湖广会馆大殿

重庆市湖广会馆全景

动态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策,进行有机更新与合理利用。目前对多数古城、古镇、古村最直接的动态保护策略就是通过发展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土特产业,刺激经济发展。比如,湖南省通道县横岭侗寨村大力推动侗族蜡染纺织手工业发展,产业兴旺、影响甚广,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前去当地住学习。还有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发展旅游业。利用当地地域建筑特色和传统民俗风情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比如,重庆市磁器口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古镇在保持原有房屋街巷布局风貌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吸引了出走的住户陆续返回,并引入了不少商家入驻,使昔日冷落的古镇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每日游客络绎不绝。

针对保护区里的一些较大型的建筑院落也可采取同样的动态保护策略。在保持原有建筑特色的前提下,对内部空间加以适当改造,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让它为今天的生活服务。比如,重庆市政府将已被沦为仓库的湖广会馆全部收回,按原来清代建筑风格进行严格修复,改造成规模宏大的移民文化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观、学习和交流场所,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如四川省合川关帝庙市场、阆中市博物馆、自贡盐业博物馆、江安县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彭州市老人活动中心、巴县红星茶馆等都是老建筑更新利用的成功范例。

在历史街区的更新利用中,在加入现代元素时要有度的把握和质的控制,绝不能破坏原有的风貌特色和空间肌理。

走出古民居保护的认识误区

当前,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利用。然而,也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遭到严重的破坏。究其原因,就是在处理保护传承与更新发展关系的问题上陷入了误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过度商业化。许多地方仍然将经济利益摆在第一位,常以更新改造为名,将古村镇或历史街区都改造成商业一条街,将古朴的民居完全改造成了旅游服务店铺和商店。场镇内外增加过多的现代设施,现代橱窗、广告招牌、各种商品充斥着街道,本地原有的特色景观遭到无端破坏,大煞风景。

二是改头换面,以“假古董”换“真古董”。有的地方以保护民居风貌为名,不惜重金拆旧建新,大搞“仿古一条街”。他们不是将宝贵的资金用于对老房子的加固修缮上,而是将原有的古建民居当作危房乱加拆毁,再改建成所谓的仿古民居。甚至任意改变原有的院落街巷肌理,扩大街巷宽度、拔高房屋高度,完全改变了原有空间和环境、风貌。这种“以假换真”的泛滥行为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破坏。

三是随意添加现代元素。有的历史街区在修复更新时,为了强调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便过分添加一些现代化风格的门面或装饰,如大玻璃窗、几何格片、空架子、花漏窗、彩玻幕墙、新式雕塑等。这些生搬硬套的现代设施或装饰,完全改变了本地区古建民居空间环境的真实风韵。更有甚者,还随意扩建房屋、加高楼层以彰显所谓的现代气派,对原生文脉肌理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以上这些做法违背了历史街区古建民居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原则。这类现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予以制止。

历史街区的更新利用中,在加入现代元素时要有度的把握和量的控制,绝不能破坏原有的风貌特色和空间肌理,尤其切忌开发过度商业化甚至西洋化。

成都市锦里一条街入口

北京市前门大街

如何借鉴本土建筑风格并融入现代筑创作,是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也是一条必由之路。

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1999年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发表的《北京宣言》指出,21世纪世界建筑创作的发展趋势是“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这种建筑思潮也被称之为“现代建筑的新地域主义”。所谓“地域化”也就是本土化,即要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要促进中国的现代建筑本土化。因此,借鉴并弘扬中国民居建筑文化精神,从当地的地域建筑文化中汲取营养来推动和丰富本地区现代建筑的创作,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借鉴本土建筑风格并融入现代建筑创作,是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在这方面,大概有几种发展趋向:

一是新历史主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便提出了“中而新”的建筑思想,这就是最早的新历史主义理论。新历史主义主张以传统建筑为主要蓝本,融入时代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从中华民国时期吕彦直先生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家德先生设计的重庆人民大礼堂,再到龚德顺先生设计的北京建工部大楼,都是新历史主义建筑的早期范例。后来,还出现了西安“三唐工程”现代建筑群、重庆渝中区洪崖洞仿山城吊脚楼民居建筑群等新历史主义建筑。其中,吊脚楼建筑群建在了高达数十米的陡崖峭壁上,重屋累居、层层错落,颇有气韵。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它在建筑组合上有些过于堆砌,削弱了原山城吊脚楼民居轻灵活泼的风韵,稍显遗憾。当然,虽有不足之处,但这种创作精神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西安市大唐西市

重庆市渝中区洪崖洞仿吊脚楼民居建筑群

重庆人民大礼堂

北京民族文化宫

二是新仿古主义。所谓新仿古主义,就是依据一定的历史人文基础复建或新建古典建筑。如原址复建的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南京阅江楼以及梁思成先生设计的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傅熹年先生设计的陕西岐山周代明堂都是高水平的新仿古建筑,再如成都的锦里仿明清民居一条街也是一个成功范例。该街区邻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自然淳朴,曲折蜿蜒,空间尺度亲切宜人,尤其是其民居房屋采用木穿斗风格建造,具有明显的传统川西民居特色。锦里沿街溪流水系与武侯祠园林水系相通,街巷节点空间活泼多样,整个风貌格调一如传统川西水乡古镇,步入其间,令人流连忘返。全国各地都建设有类似的仿古一条街,它们几乎成了一种旧城改造的新时尚。当然,这种方式虽具有一定可取之处,但也不宜过度推广,须控制在合理限度内,以防止仿古之风过度泛滥。

三是新乡土主义。在建筑创作中应用建筑符号学方法提炼一些乡土民居建筑元素并融入现代建筑创作,以此传承传统建筑文脉,这种创作手法被称为“新乡土主义”。比如,武夷山庄、黄山云谷山庄、九寨沟宾馆以及仪陇朱德纪念馆、江津聂荣臻纪念馆、广安邓小平纪念馆等,都是典型的新乡土主义作品。它们在表现民居地域特色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以广安邓小平纪念馆为例,该建筑采用坡屋顶木构架形式建造,整个建筑呈横向展开,色彩淡雅明快,尺度平和,与环境相宜。但美中不足的是,它误用了四川民居偏厦作为主体形象建筑符号,缺乏川东乡村民居轻快飘逸的韵味,风格上与原邓小平故居的形象协调呼应也不够,乡土气息略显不足。由此可见,只有真正读懂当地民居,善于汲取地域建筑的文化和精髓,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南京阅江楼

成都锦里一条街繁华如许

四川省广安邓小平纪念馆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新北川擂鼓中学

所谓新民族主义其实是新乡土主义的一个分支,它更加强调要赋予建筑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

四是新民族主义。所谓新民族主义其实是新乡土主义的一个分支,更加强调要赋予建筑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北川县羌族村寨在实施灾后重建时,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就要求:“不仅要做好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还要做好单体建筑方案设计,特别是中轴线上的建筑,尤其要突出羌族特色。”于是,在羌族村寨灾后重建中,很好地恢复了羌族建筑特色。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北川吉娜羌寨。该羌寨在寨落规划上,按原羌寨格局进行自由式布局,以大型火塘锅庄广场为中心,重建数座碉楼,建设了一批新羌式民居,并依山就势拓宽道路,让道路将广场、碉楼以及各户羌居连成整体。新羌居在外观上仿传统羌族民居设计,采用平屋顶多体量组合,局部突出羌居建筑符号装饰,就连建筑材料仍采用当地青灰石片及青砖等地方特色材料。在内部空间设计上,以符合现代羌人生活习惯的空间结构来进行设计建造,基本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要求。因此,新羌居在总体形象和风貌上较好地体现了传统羌居的民族风格且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受到了羌族人民的欢迎。又如,在北川擂鼓镇中学重建中,创作者同样提炼了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符号并融入现代设计中,使新建筑既有较为浓厚的羌族建筑文化格调,又具有时代感,是较为成功的典范。在新北川县城规划和建筑项目设计中,坚持着这样的探索,针对不同的地段、不同的对象,创作者分别采取不同的适宜方式来表达,产生了不少丰富多彩的建筑设计方案。相信今后各地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建筑作品一定会不断涌现。

西资源县两水乡新民族风建筑群

五是新地域主义。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多样,平原建筑有平原建筑的特色,山区建筑有山区建筑的特征。新地域主义强调保护和发展地域特色建筑。以南方地区四川山地民居建筑为例,其主要特点就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山地复杂的自然环境。尤值一提的是干栏式建筑或半干栏式建筑,也就是俗称的吊脚楼或半边楼。这种建筑形式发展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泛,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应当从山地实际情况出发,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新的现代干栏式建筑,促进山地新城镇建设。

概括起来,现在创作的创新现代干栏建筑主要有十大优势特征:

(1) 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进行创作,不破坏原生地形地貌以及自然生态环境。

(2) 解放地面,向空中争取更多有效使用面积。

(3) 促进建筑空间环境内外交流,扩大城市公共空间和交通空间。

(4) 打通建筑底层,拓展视觉通廊,优化城市环境。

(5) 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提供更多遮阳避雨和休闲活动的场所。

灾后重建的新北川政府大楼

灾后重建的新北川县城

灾后重建的北川吉娜羌寨

浙江省淳安县芹川古村徽居

(6) 改善地区小气候环境,利于日照、通风、排水,除湿、降温。

(7) 延伸城市绿化至建筑底层,提高山地城市绿化率,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8) 充分发挥框架结构的灵活性,节省基础材料,减少土石方量,降低建设成本。

(9) 增强城市建筑组群街区中过渡空间的联系,提高城市的整体性和有机性。

(10) 丰富建筑造型,美化城市空间环境,增强城市景观艺术表现力。

由此看来,对于像重庆这样的山地城市建设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这里仅以四川干栏式建筑为例进行了分析。我国地大物博,还有许多地域特色建筑都具有很强的创新借鉴意义。

以上所述可以统称为“本土主义”,即在汲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作新的中国特色现代建筑。我们提倡,应该将传统建筑语言融入现代城乡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积极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创作适应中国环境特色的现代建筑,延续城乡文脉,提升文化自 信。

重庆南纪门川道拐街传统民居建筑群

无疑,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是中国城乡建设规划和现代建筑创作的必然趋势和方向。我们需要在“天人合一”和“留住乡愁”文化理念和精神的引领下,积极延续城乡文脉,并从全国各地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创作新时代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使传统建筑形态恢复再生活力。虽然目前这样的创作范例还不普遍,但相信未来随着“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的推动和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出现在天南海北的青山绿水间。

猜你喜欢
民居特色建筑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特色种植促增收
民居智库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奇趣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