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
撰文刘扬 姜海内 徐静 何婷
供图刘扬 徐静 何婷 李忠民 姜海内
最近,古村镇『查重率』被社会各方热议。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持续推进,各地古镇越来越像,相似性渐渐地取代了独特性。据《光明日报》报道,全国各地古镇的『查重率』 高达九成以上。实际上,古村镇的『古』含义丰富,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特色建筑之外,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包括原住民的生活状态、市井的鲜活、地理环境和民俗影响下的特色小吃、当地特色文化等。如果说古村镇同质化的实质是『空心化』,那保护本地特色的『实化』改造势在必行。本期专题遴选注意保留古村镇原生特色的开发性保护案例,与读者共同反思当下千篇一律的古镇保护和开发方式,探索在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完整、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地方特色,在商业化和地方文化保护中做好平衡。
云南大理古城
『三生空间』功能目标下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研究面向社区的风土民居建筑利用研究—以福建省屏南县双溪薛府为例透过开平碉楼浅析视觉设计的历史文化性
云南省楚雄地区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