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罗德奖学金得主选拔结果揭晓,4名“罗德学者”将在2023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中国女孩赵儲珺经过层层选拔成为获奖者之一。赵储珺学习生物医学工程,留学期间有着丰富的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发表于多个国际期刊。
人物解读:李白羽
角度一:好奇与热爱。
高中时,赵储珺来到美国马萨诸塞州北野山中学,在完成高中课业的同时,她开始主动向生物医学方向探索。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赵储珺主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绩点排名第一。同时,她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类科研项目。“每当我和团队成员在研究中有一点突破,或者发现了新的东西,我就会感到激动兴奋。在我看来,生物医学的科研工作很有意思,能满足我的好奇心。”
角度二:通过研究,推动世界朝更好的方向改变。
拿到罗德奖学金后,赵储珺计划在牛津大学攻读工程学博士学位,并开始专注于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做医疗辅助,帮助缺乏医疗资源的地区做诊断。
赵储珺说:“之前在上海的医院临床见习时,曾接触到许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患者。他们中有不少来自偏远地区,为了获得好的医疗资源辗转奔波。而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打破地域限制,帮助偏远地方医院提升诊疗水平,让患者在当地就能获得与大城市一样的医疗服务。作为一名生物医学学子,我希望可以通过研究,推动世界朝更好的方向改变。”
运 用 示 例:莫峻曾 说:“少年与爱永不老去, 即便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 衣。”诚 哉 斯 言,恰 如“罗 德学者”赵储珺,始于一腔 好奇心,她的热爱掀起了一 阵势不可挡的飓风,载着她 “扶摇直上九万里”,终凌 绝顶,实现“推动世界朝更 好的方向改变”的鸿鹄之 志。我们一路风雨兼程,一 路乘风破浪,但也一路得勇 气,获智慧,明真谛,最终触 及理想的彼岸。在这场爱 与梦的征途里,希望所有曾 挑灯追梦之人,在回首往事 时都能从容地说出:“因为 我热爱过,所以此生未有遗 憾。”——江苏省扬州市公 道中学 朱文雅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