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铭聪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主题班会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让你陷入沉思:为什么许多青年有了一点成绩便自高自大,遇到一点困难又习惯性躺平?怎样才能摆脱纠结,奋力前行?
那段时间你正好在读朱光潜先生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对其中一段话印象深刻:“在见道者的高瞻远瞩中,‘我可以缩小到无限小,也可以放到无限大。在把‘我放到无限大时,他们见出人性的尊严;在把‘我缩小到无限小时,他们见出人性在自己身上所实现的仍非常有限……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强不息。”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朱光潜先生曾寄语青年:“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强不息。”在我看来,自尊者内心充盈强大,自谦者明辨是非对错,自尊与自谦合而为一,渺小之个体,亦能有伟大的一生。那么,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为什么亟需锻炼这两种品格呢?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人们对于自尊的解读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自尊就是自爱,要自己赋予自己以尊严。而在我看来,青年人的自尊其实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认可,“我存在的社会意义”“舍我其谁”彰显大写的人格独立精神。可是在这个贩卖焦虑的时代,人们不会关注自己走了多远,而是更多地关注走得有多快。于是,我们开始对人生意义进行无限地探讨和追寻,可前方却是一片虚空的世界,我们怀疑自我的能力,审视自我的价值,质询自我的存在,也有人逐渐丢失了自尊。要知道,如果现实让我们匍匐前进,是因为双脚压满了石头,而不是已经忘了要如何站立。
诚然,人如果过于推崇自尊,继续推演下去,就成为自高自大。我认为除了自尊,自谦也应该纳入我们的品格修养之中。
《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想要实现自谦,却并不是所谓的水到渠成。自谦需要一颗坦诚的心,推己及人之同理同情心,也需要博大宽广的胸怀。人有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而当人真的能包容万物,一定能有所成就。声闻遐迩的徐悲鸿正在画展上评议作品,一位老农上前对他说:“先生您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您画的是麻鸭,麻鸭尾巴哪有那么长的?”原来雄麻鸭羽毛鲜艳,有的尾巴卷曲;雌麻鸭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鸿谦虚地接受了意见,知错就改,从此更加注重写生的准确性。董云70岁拜师王阳明,一直被传为“老而好学”的佳话。徐悲鸿、董云虽早已有成就,仍然虚心自处,兼收并蓄,不忘初心,让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本质力量。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一个人不要显得伟大,而是成为伟大!”
有些人认为自谦是最大的自尊。的确,自尊是必需品,自谦则是加分项。自尊的基石是自我价值的表达,而自谦的道路是自我境界的养成,如果说自尊者所见是碧落苍穹、鹏举四方,那么自谦者所闻,是溪涧虫鸣、花开花落。
揆诸当下,“青春”是我们身上最鲜明的標签,我们歌颂自尊,所以我们爱他人,更爱如今的自己;我们学习自谦,所以我们即便低头赶路,也依旧敬事如仪。自尊与自谦合二为一,我们自强不息,共同致人生之伟大。这个世界不是只有天上的某几个星辰才推动人类向前进步,而是在偌大的银河中,有无数的星星各司其职,才有我们抬眼望去璀璨的夜空。
(指导教师:胡彧 / 编辑:于智博)
评点
文章观点鲜明,先概述材料,辩证地综合两个角度提出中心论点,“尊谦合一,自强不息”,富于思辨。中间先以两个自然段分别论证为什么要有自尊和自谦,从现实社会谈起,运用引证、喻证和道理论证,从反面阐释在快节奏、焦虑的社会里为什么要有尊严、自尊。接着用一个过渡段,辩证分析要有自尊但不可自尊自大,过度自尊适得其反,所以在人类社会关系中,还要有自谦的品格。用引证、举例论证,加入具体辩论环境,以人生三重境界阐明自谦的意义及作用。辨异之后求同,阐述二者统一,方式不一但宗旨一致。最后联系现实,略述怎样实践辩证统一观点。
文章素材丰富,文学哲理意蕴深刻,不少语言句式讲究整齐,气势充沛,道理论证形象生动,意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