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而起,默不退

2023-07-17 04:03:14秦语唯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声援保持沉默路德

秦语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聲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林语堂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马丁·路德·金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发声与沉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面对“发声与沉默”的抉择,不知你会如何选择?是如林语堂“无声辩声”“无言辩言”,还是效仿范文正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但无论如何,“发声与沉默”并非对立的两面,应当“鸣而起,默不退”——沉默但并不退缩,发声勇敢且果决。

发声是态度的彰显,是个人责任的实践。清末康、梁公车上书,开晚清维新变法之先河;马丁·路德提《九十五条论纲》,打破欧洲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说,“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社会事件每天上演,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亲历“发声与沉默”的抉择,在巨大的邪恶与不公前,发声的勇气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能够促使正义在其实践的路上更进一步。因为发声,我们不再是随风飘浮的微芥,而是株深深扎根的有思想的苇草;因为发声,我们为那些跌入深渊的人点亮了灯塔。

沉默不是无视,而是不随波逐流,等待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身处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似乎总会经历一种怪象:为看似“真相”声援后又面临情况反转,自己原先正义的剑也成为“谣言”的匕首。混乱时刻方显沉默可贵,法律箴言仍谆谆在耳——在未经审判前,任何人都是无罪的。在面对某事件时,保持沉默应是首先的选择。此时的沉默不是退却与无视,而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冷静,等待事实真相浮现后,有了较为理性和客观的判断后,再去发声声援。当然,长时间的沉默则是可怕的,当一个人失去了为正义发声的热情,则也失去了感受人生五光十色的体验。

发声而不逼迫,沉默而不忘记。生活在现代社会,每个人拥有发表个人见解权利的同时,也应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和旁观的资格。不能因自己的“发声“而指责他人沉默的“冷漠自私”。《荀子》有言: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发声表示铭记,沉默不意味着冷漠。只有怀着一颗善良的内心,所言、所行都经得起自我良知的检验,才能称得上一个合格的现代人。

于喧哗中沉默,于死寂中发声。一汪池水不应由一粒石子荡起涟漪。鸣而起,默不退,是每一个坚守正义的人的姿态。

(指导教师:郑刚/编辑:王冠婷)

评点

知识分子的职责,就在于能够在喧嚣中阐释并守护世界的意义。当下,焦虑与撕裂齐飞,躺平与内卷一色,青年人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向前,在躲进小楼苟且自安与网络媒体高声呐喊的两极之间游走,却很少能客观理性地审视现实,在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之后,通过明亮对话、理性言说的形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篇文章,厚重典雅的语言和严谨理性的论证背后,是对青年如何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的深切思考,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是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其实,好的作文背后一定是好的思考,而好的思考背后是长期以来自觉地自我成长与不断地认知升级。

猜你喜欢
声援保持沉默路德
保家与归心:华侨对抗美援朝运动的支援
红广角(2021年3期)2021-07-21 15:26:20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台当局“声援”香港暴徒引公愤
环球时报(2019-08-15)2019-08-15 06:16:27
保持沉默
电影(2019年8期)2019-08-15 05:49:58
声援警方执法
环球时报(2018-01-08)2018-01-08 06:39:55
马丁·路德
修辞手法在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演讲词的运用
·言论·
公务员文萃(2013年2期)2013-12-21 00:44:20
马丁·路德与德意志启蒙文化
外语学刊(2011年2期)2011-01-22 03:41:05
马丁.路德.金与家庭
海外星云 (2010年3期)2010-04-29 03:36:12